CN218570137U -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0137U
CN218570137U CN202222498689.8U CN202222498689U CN218570137U CN 218570137 U CN218570137 U CN 218570137U CN 202222498689 U CN202222498689 U CN 202222498689U CN 218570137 U CN218570137 U CN 218570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
side plate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86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科庆
王珈宁
易婷
邵燕
金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986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0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0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0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相连接,形成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物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底板开设有排水孔。该支撑装置能够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防风配重要求以及屋面承载要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还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光伏系统被广泛应用。目前,平屋顶光伏系统的固定方式多采用浇混凝土墩或直接膨胀螺栓植筋在原始屋面上。一方面浇混凝土现场制拌支模养护效率低、施工周期长,另一方面膨胀螺栓植筋在原始屋面上需要穿透防水层,极易造成屋面漏水。另外,光伏支架多采用钢支撑装置,由立柱主梁横梁压块等结构件组成,均需要现场紧固安装,安装工时较长。光伏组件采用压块将相邻组件共同固定,存在单个压块松动所有组件都会掉落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能够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防风配重要求以及屋面承载要求。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相连接,形成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物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底板开设有排水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排水孔对称的排布于所述底板的两边。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可拆卸的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以便所述支撑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连接孔相互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与螺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
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相连接,形成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物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底板开设有排水孔。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由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形成配重物容纳腔,可在配重物容纳腔内装载配重物,并可通过连接板直接与光伏组件进行连接,不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另外,该支撑装置可以起到挡风作用,能够降低防风配重要求以及屋面承载要求。
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壁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壁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前支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后支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能够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防风配重要求以及屋面承载要求。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壁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第一连接板30、第二连接板40以及底板50;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相连接,形成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物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相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上均开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底板50开设有排水孔。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为框型结构,主要包括两块侧板即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相对,两块连接板即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以及一块底板50。各块板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两块侧板、两块连接板以及底板50相连接,形成配重物容纳腔。配重物容纳腔用于装载石砾、砖块等配重物。
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用于连接光伏组件,二者均开有连接孔。借助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板30上的连接孔可将第一连接板30与光伏组件相连。借助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板40上的连接孔,可将第二连接板40与光伏组件相连。连接件可以为螺钉与螺母。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不同时连接同一个光伏组件。同一个光伏组件至少需要连接两个支撑装置。
例如,如图2所示,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连接板40。两个支撑装置共同将光伏组件支撑、固定。
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不同,由此,在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连接板40时,可以使光伏组件倾斜,与地面之间形成夹角,满足光伏组件的安装要求。
其中,为了适应光伏组件的不同倾斜角度的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0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可调节。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中仅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可调,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中仅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可调,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调节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均可调当需要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30和/或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实现。
在能够实现高度可调节的前提下,对于连接板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唯一限定,可以进行差异性设置。
例如,连接板可以采用两块或多块板相拼接的方案,通过改变各块板相互之间连接的位置,而改变连接板整体的高度。例如,为了实现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可调节,第一连接板30可以由两块板拼接而成,通过改变一块板与另一块板连接的位置,而改变连接板整体的高度。两块板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螺母进行连接。
或者,为了实现连接板的高度可调节,可以基于拉杆箱中拉杆长度可调节的原理,设置连接板的结构。或者,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现连接板高度可调节。
为了避免支撑装置的配重物容纳腔内积水,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底板50开设有排水孔。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对称的排布于所述底板50的两边。例如,参考图1所示,底板50上相对的两边分别开设有四个排水孔。
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相对,功能主要是与第一连接板30、第二连接板40以及底板50连接形成配重物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为梯形板,梯形板的上底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梯形板的下底的长度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2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侧板2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0为梯形板,梯形板的上底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梯形板的下底的长度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可拆卸的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第一连接板30、第二连接板40与底板50之间采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如此一方面更便于支撑装置装载运输,另一方面当其中某块板破损需要更换时,可以更便于更换,并可以降低成本。
例如,各个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50之间通过螺钉、螺母相连接。或者各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50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等等。
除了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采取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外,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还可以采取不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即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为一体式结构,不可拆卸。从而,支撑装置运输到安装现场后,可以直接就地取材装入配重物以及与光伏组件连接,而不需要进行支撑装置的组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0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另一端。
例如,参考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支座(即图2与图3中所示的前支座)通过螺钉、螺母分别连接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与光伏组件的一端,第二支座(即图2与图4中所示的后支座)通过螺钉、螺母分别连接另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连接板40与光伏组件的另一端。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二侧板20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以便所述支撑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二侧板20上的连接孔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支撑装置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各侧板上的连接孔相互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增强支撑装置整体的抗风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由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50形成配重物容纳腔,可在配重物容纳腔内装载配重物,并可通过连接板直接与光伏组件进行连接,不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另外,该支撑装置可以起到挡风作用,能够降低防风配重要求以及屋面承载要求。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第一连接板30、第二连接板40以及底板50;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相连接,形成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物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相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上均开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底板50开设有排水孔。
具体而言,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为框型结构,主要包括两块侧板即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相对,两块连接板即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以及一块底板50。两块侧板、两块连接板以及底板50相连接,形成配重物容纳腔。配重物容纳腔用于装载石砾、砖块等配重物。
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用于连接光伏组件,二者均开有连接孔。借助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板30上的连接孔可将第一连接板30与光伏组件相连。借助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板40上的连接孔,可将第二连接板40与光伏组件相连。连接件可以为螺钉与螺母。
光伏系统中同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不同时连接同一个光伏组件。同一个光伏组件至少需要连接两个支撑装置。
例如,如图2所示,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连接板40。两个支撑装置共同将光伏组件支撑、固定。
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不同,由此,在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连接板40时,可以使光伏组件倾斜,与地面之间形成夹角,满足光伏组件的安装要求。
其中,为了适应光伏组件的不同倾斜角度的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0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可调节。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中仅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可调,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中仅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可调,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调节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中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均可调当需要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30和/或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实现。
为了避免支撑装置的配重物容纳腔内积水,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底板50开设有排水孔。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对称的排布于所述底板50的两边。例如,参考图1所示,底板50上相对的两边分别开设有四个排水孔。
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相对,功能主要是与第一连接板30、第二连接板40以及底板50连接形成配重物容纳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为梯形板,梯形的上底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梯形的下底的长度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2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侧板2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0为梯形板,梯形的上底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板30的高度相等,梯形的下底的长度与第二连接板40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可拆卸的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第二侧板20、第一连接板30、第二连接板40与底板50之间采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如此一方面更便于支撑装置装载运输,另一方面当其中某块板破损需要更换时,可以更便于更换,并可以降低成本。
例如,各个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50之间通过螺钉、螺母相连接。或者各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50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等等。
除了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采取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外,所述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还可以采取不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即第一侧板10、所述第二侧板20、所述第一连接板30、所述第二连接板40以及所述底板50为一体式结构,不可拆卸。从而,支撑装置运输到安装现场后,可以直接就地取材装入配重物以及与光伏组件连接,而不需要进行支撑装置的组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0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0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另一端。
例如,参考图2所示,第一支座(即图2中所示前支座)通过螺钉、螺母分别连接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板30与光伏组件的一端,第二支座(即图2中所示后支座)通过螺钉、螺母分别连接另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连接板40与光伏组件的另一端。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二侧板20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二侧板20上的连接孔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与第二侧板20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支撑装置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各侧板上的连接孔相互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增强各支撑装置整体的抗风能力。
光伏组件通过支撑装置纵向横向连接,形成如图5所示的光伏系统整体。
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由侧板、连接板以及底板形成配重物容纳腔,可在配重物容纳腔内装载配重物,并可通过连接板直接与光伏组件进行连接,不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另外,支撑装置可以起到挡风作用,能够降低防风配重要求以及屋面承载要求。光伏系统中所有光伏组件独立安装,单个光伏组件独立为一个模块,不与相邻的光伏组件有结构关联,单点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其他光伏组件。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基本原理下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多个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相连接,形成用于放置配重物的配重物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孔;所述底板开设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对称的排布于所述底板的两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板可拆卸的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用于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孔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以便所述支撑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连接孔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螺钉与螺母。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
CN202222498689.8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18570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8689.8U CN218570137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8689.8U CN218570137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0137U true CN218570137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8689.8U Active CN218570137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0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8269B1 (ko) 앙카볼트 고정용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모듈 지지용 지주의 시공방법
CN218570137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KR20100073881A (ko) 모래를 이용한 가설받침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상부구조 지지방법
KR101261407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 지지장치
KR101942283B1 (ko) 지붕 무타공 태양광 패널의 지지 구조체
CN210421682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混凝土平屋顶配重式安装结构
JP3185608U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架台
JP5235603B2 (ja) 太陽電池アレイ及びその設置構造
KR102255454B1 (ko) 무타공 시공을 위한 콘크리트 자중 구조물
JP2013118238A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フレームの支持架台構造及び支持金具
CN212927216U (zh) 预制舱变电站拼装式钢结构基础
KR102449783B1 (ko) 태양광 모듈 지지구조물
CN212316994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八角形电缆井
CN215211953U (zh) 预制板屋面平铺式光伏安装系统
CN108400756B (zh) 一种大跨度柔性支撑双玻光伏系统
CN215072240U (zh) 一种分布式发电站用保护装置
CN212641977U (zh) 一种人字形光伏支架安装系统
KR101170991B1 (ko) 자중형 태양광 발전모듈 지지 구조체
JP581420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架台・建築物等の構造物基礎構造
CN210061555U (zh) 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
CN219100536U (zh) 一种嵌套式免压块防水光伏支架
CN221167843U (zh) 一种基坑工程支撑换撑结构
CN220394973U (zh) 一种建筑屋顶和模块化建筑系统
CN215563953U (zh) 一种楼面光伏安装组件
CN214220865U (zh) 一种用于施工工地的组装式围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