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9075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9075U
CN218569075U CN202222806525.7U CN202222806525U CN218569075U CN 218569075 U CN218569075 U CN 218569075U CN 202222806525 U CN202222806525 U CN 202222806525U CN 218569075 U CN218569075 U CN 218569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late
battery pack
connecting piece
pack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65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锋
陈华
杨绪龙
刘国峰
尚雪莉
蒋昕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65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9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9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9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箱体,在箱体边框上设有连接板;在箱体内设有沿底板的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多个电池;隔板设于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之间;隔板沿底板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电池组的电池大面贴合;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基本垂直,隔板在第二方向上设有伸出于电池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连接件设有翻边,翻边搭接至连接板上并与连接板连接,以使第一连接部安装至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将隔板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使电池组稳固地安装在电池箱体内,增加了电池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相同大小的电池箱体能够安装更多电池,进而增加了电池的放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动力电池系统的提升及发展,CIR、CTP、CTC等技术陆续应用于电池系统,如何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以及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电池包内安装有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可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电池再进一步设置在用电设备中,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安全性等。其中,在电池内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提升电池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提升电池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的同时,有可能会降低电池的结构强度。例如,为了使电池组稳固安装在电池箱体中,在传统的电池包中,需要在电池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的安装梁,将整个电池箱体划分为若干个电池腔,然后再将若干电池组装配到电池腔上,但是由于安装梁的设置占用了电池箱体的空间,使得电池箱体内部空间利用率较差,无法有效安装更多地电池,因此无法有效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使电池组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提升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放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包,包括:
箱体,箱体包括边框以及底板,边框围设底板(12),边框上设有连接板;
电池组,电池组安装在箱体内,电池组包括沿底板的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多个电池,电池表面积最大的面为电池大面;
隔板,隔板设于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大面之间;隔板沿底板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电池大面贴合;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基本垂直;隔板在第二方向上设有伸出于电池的第一连接部;
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连接件设有翻边,翻边搭接至连接板上并与连接板连接,以使第一连接部安装至连接板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电池包,在箱体边框上设有连接板,在箱体内设有电池组,并且电池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多个电池,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电池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伸出电池形成第一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处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翻边,将翻边与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使电池组稳固地安装在电池箱体内。因为这种设置取消了安装梁的设置,仍能使电池组稳固安装在电池箱体上,故而增加了电池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相同大小的电池箱体能够安装更多电池,进而增加了电池的放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的具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流体与连接件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流体管道连接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连接板;12、底板;13、边框;2、电池;3、隔板;31、换热板;32、集流体;321、第一连接部;322、腔室;4、连接件;41、第一连接片;42、第三连接片;43、第二连接片;5、流体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其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了底板12以及边框13,边框13围设在底板12四周从而形成了箱体1,在箱体1的边框13上设有连接板11,在箱体1内安装有电池组,并且电池组包括了沿底板12的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多个电池2,在第一方向上的相邻两个电池2之间设有隔板3,隔板3在底板12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电池组的电池大面贴合;电池大面为电池2表面积最大的面,并且隔板3在第二方向上设置有伸出于电池2的第一连接部321,在第一连接部321上设有连接件4,而连接件4设有翻边,因此该连接件4的翻边搭接在连接板11上,与连接板11连接,从而使隔板3稳固与连接板11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处在底板12所处的平面上,且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基本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在考虑了制作误差、安装误差、使用误差以及测量误差等情况下,二者是基本垂直的,在不考虑上述误差的基础上,二者可以是垂直的,基本垂直是指两个方向可以是呈90°夹角分布,也可以是略大于或者略小于90°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可以分别是底板12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里,可以将第一方向作为底板12的宽度方向,将第二方向作为底板12的长度方向。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以单体电池为方壳电池为例,方壳电池具有上下、左右以及前后六个面,在该六个面中,表面积最大的面即为电池大面,在装配时,将隔板3与电池大面贴合。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电池组中相邻两个电池2的电池大面与隔板3进行连接,使相邻两个电池2与隔板3之间形成一个组合,然后再通过隔板3在第二方向上伸出于电池2形成的第一连接部321通过连接件4的翻边搭接在连接板11上,从而与箱体1边框13上的连接板11进行连接,进而使两个电池2与隔板3组合能够挂载在连接板11上,并使电池组稳固安装在箱体1内。
由于通过隔板3在第二方向上伸出于电池2的第一连接部321与连接件4连接,然后通过连接件4的翻边搭接在箱体1边框13的连接板11上并与连接板11进行连接,使电池组稳固安装在箱体1内,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在箱体1的中间设有安装梁,从而将箱体1分割成多个电池腔体的设置,因此箱体1的空间比设置安装梁时的空间扩大了,从而在原有设置安装梁的位置上能够安装更多的电池2,提高了电池箱体1的空间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池2的放电效率,使电池2输出的功率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3与电池2可以选用粘接的方式进行贴合,或者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行贴合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该连接件4具有第一连接片41以及第二连接片43,第一连接片41用于与第一连接部321连接,第二连接片43形成上述所提到的翻边,第二连接片43搭接在连接板11上并用于与连接板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片43与第一连接片41相互垂直。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隔板3通过连接件4搭接在连接板11上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41与第二连接片43相互垂直,并且第一连接片41与第二连接片43一体成型,因此在隔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的两侧与连接件4上的第一连接片41进行固定连接时,第二连接片43则形成了隔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的两侧伸出的翻边,然后再将第二连接片43搭接在连接板11,并与连接板11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将电池2和隔板3组合稳固安装在连接板11上,从而实现电池组的装配。
通过在隔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的两侧都设置连接件4,并与连接件4进行固定连接,能够有效保证隔板3在连接板11上稳固安装,并使电池组也稳固地安装在箱体1内,如此当电池包安装在汽车上时,随着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电池包也会受到各种震动的力的影响,但是由于连接件4从两侧固定第一连接部321,并将第二连接片43与连接板11进行固定连接,因此即使电池包受到震动的影响,电池箱体1的电池组也会减少由于震动而发生移动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电池组移动,从而使电池组表面受到摩擦而产生损伤,保护了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41通过紧固件与第一连接部3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43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41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部321固定连接,而第二连接片43也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21上设有螺孔,相对应地,在第一连接片41上也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螺孔,因此第一连接片41通过螺孔与螺栓的配合与第一连接部321进行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片43上也设置有螺孔,第二连接片43也通过螺孔和螺栓的配合,使隔板3稳固安装在连接板11上,从而使电池2也稳固安装在箱体1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片41与第二连接片43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连接部321和连接板11进行固定连接,如通过采用胶粘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使第一连接片41与第一连接部3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43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多种方式进行选择和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连接件4还包括第三连接片42,第三连接片42用于在第一连接片41与第一连接部321连接时抵靠电池2的侧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片42与第二连接片43、第一连接片41一体成型。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第三连接片42与电池2的侧面抵接,从而使连接件4能够很好将电池2限定在隔板3两端伸出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21之间,因此当隔板3安装在连接板11上时,隔板3两侧的相邻两组电池2也能够很好地固定在箱体1内,从而能够实现比较稳固的装配。
通过设置第三连接片42与电池2的侧面抵接,隔板3两侧的相邻电池2也能够被限定在箱体1上,使得电池2即使在受到汽车传来的震动的影响,也不会随意地发生左右位移的情况,从而使电池2与隔板3之间的装配失效,能够很好保证电池2的正常放电和工作。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隔热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与连接件4还可以采取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连接部321与该连接件为一体成型,即翻边与第一连接部321一体成型,并且通过该翻边搭接在连接板11上,并与连接板11进行连接,从而使隔板3以及电池组稳固安装在电池箱体1内。
通过使第一连接部321与连接件4一体成型,在装配过程中,简化了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部321的装配工序,并且由于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321与连接件4之间的装配强度更加稳定,从而使隔板3与连接板11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固,使整个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1内更加稳定,而不会随意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该连接件4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1进行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连接件4上设置有螺孔,连接件4通过螺孔和螺栓的配合,使隔板3稳固安装在连接板11上,从而使电池2也稳固安装在箱体1内。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4和连接板1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如通过采用胶粘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使连接件4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通过胶粘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使连接件4与连接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但是部分电池2或者隔板3损坏后无法进行更换,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多种方式进行选择和设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如图2或者图6所示,在箱体的边框13边沿设有承托台阶,并且该承托台阶形成了上述的连接板11。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箱体的边框13上设有承托台阶,该承托台阶就是上述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所提到的连接板11,能够使连接件4的翻边搭载在上面,并与连接件4进行连接,从而使隔板3与电池组的整体稳固安装在承托台阶上。
在箱体的边框13处设有承托台阶,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隔板3和电池组的整体的功能,从而使电池组能够稳固地安装在箱体内,而减少在电池包受到震动的过程中,发生电池2移动造成磨损或者与隔板3与连接板11之间连接失效等情况。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箱体1上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2,并且在相邻的电池2的电池大面之间设有一个隔板3,隔板3与相邻两个电池2的电池大面进行抵靠,因此在箱体1内存在多个隔板3,并且每个隔板3都设有第一连接部321,而第一连接部32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在箱体1边框13上设有凸起的连接板11,并且连接板11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板11与各个第二连接片43进行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箱体1的边框13上上设有凸起的连接板11,这个连接板11沿箱体1的第一方向延伸,即该连接板11在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边框13上进行延伸,因此多个隔板3均通过第二连接片43固定安装在这一个连接板11上,从而使整个电池箱体1都安装有电池2,实现整个电池组的装配。
设置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板11,使多个隔板3均固定安装在这一个连接板11上,在加工过程中,加工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板11,成型工艺简单;在装配时,也可使多个隔板3均能够安装在这一个连接板11上,简化对于电池组的位置要求,并且能够使整个电池2模组统一安装在箱体1内,保证了电池组与多个隔板3之间的装配有效性。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在箱体1上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池2,并且在相邻的电池2的电池大面之间都设有一个隔板3,隔板3与相邻两个电池2的电池大面进行抵靠,因此在箱体1内存在多个隔板3,并且每个隔板3都设有第一连接部321,而第一连接部32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而在箱体1上对应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连接板11,并将各个连接板11与各个第二连接片43对应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多个连接板11,在本实施例中,即在电池箱体1的长度边框13上设有多个凸起的连接板11,并且使每一个连接板11与每一个隔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相对应,使第二连接片43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从而能够限定每一个隔板3的安装位置,使隔板3能够对应安装在连接板11上,合理分配好电池箱体1内的空间利用率。另外在箱体1上设置多个与隔板3一一对应的连接板11,能够降低加工的成本,节省资源。
实施例6,
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上述所提到的隔板3为能够用于传热的换热板31,并且在换热板31内部设有流道。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均以换热板31为冷却传热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情况下,上述换热板31也可以是通过对电池进行加热,比如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电池的使用状态不好,耗电量快,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对电池加热进行使用。
传统的电池在装配时,由于在电池模组装配时,一般是以电池背离极柱的底面与电池箱体内的换热板进行连接,换热板31可以电池2的底面进行散热,但是电池2的底面是电池2的几个面中相对较小的面,传热面积不够大,故本实施例中,以电池2的电池大面与换热板31贴合,如此,电池2冷却散热以电池大面为传热面,电池2的传热效果更好。
因此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电池箱体1内的宽度方向上排布多个电池组,从而使电池组排满电池箱体1,充分利用电池箱体1内的空间,并且换热板3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与多个电池2的电池大面贴合,即一个换热板31与多个电池2贴合,并且是与电池2表面积最大的那一侧面进行贴合,即电池组表面积最大的那一侧面面向第二方向,如此设置能够使电池2以较大面积接触换热板31,充分使电池2的热量与换热板31进行交换,从而充分发挥换热板31的散热性能,使得散热效果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在换热板31第二方向上伸出于电池的的端部设有集流体32,并且将集流体32分为靠近电池2的第一侧以及远离电池2的第二侧,在靠近电池2的第一侧设有与换热板31连通的腔室322,该腔室322连通流体管道5,在远离电池2的第二侧形成第一连接部321,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1与腔室322相互之间分隔设置,即流体不能从腔室322流至第一连接部321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换热板31的端部设有集流体32,集流体32靠近电池2的第一侧设置腔室322是为了引导流体管道5中的流体进入换热板31,使换热板31能够发挥出交换热量的功能,而远离电池2的第二侧形成第一连接部321,并与第一连接片41进行连接,从而使换热板31和集流体32能够安装在连接板11上。
在本实施例中,腔室322与第一连接部321的内部相互隔离,第一侧连通流体管道5,并使流体从腔室322流入换热板31,而第二侧则与第一连接片41连接,如此设置既不会破坏换热板31上的流道,使换热板31的换热功能正常发挥作用,又能将集流体32与换热板31固定连接,并将换热板3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11上,有效实现换热板31的装配,另外腔室322与第一连接部321内部相互隔离,腔室内的流体也不会流至与螺栓处,进而避免了流体对螺栓腐蚀,使第一连接部321与连接件4的连接更加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集流体与连接件4可以一体成型,此时集流体的内部设有腔室322,外部向外伸出有翻边,如此设置,翻边与集流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并且连接件4不会破坏集流体内部的腔室322,当该翻边直接搭接在连接板11上,能够使换热板31与电池2的整体能够稳固安装在连接板11上。
当然,集流体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如将集流体32与换热板31一体成型,如此直接将流体管道5穿接至换热板31的流道内,并将换热板31的端部设置成第一连接部321并与第一连接片41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由于集流体32的第一侧与流体管道5连通,因此在连接件4对应的位置上也设有可供流体管道5穿过的穿孔,可以使流体管道5顺利地穿接至集流体32第一侧的腔体内,并引导流体能够流向换热板31,使换热板31能够充分发挥其换热的功能和效果。
流体管道5与集流体32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形式,
如图2所示,使整条流体管道5穿入集流体32的腔室内322,并让流体管道5在腔室内设有开口。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当流体管道5流入流体后,首先穿入一个腔室322,并使整个腔室322充满流体,并让流体往换热板31内流去;当腔室322充满流体后,流体再从该腔室322流进另一端的流体管道5,之后流向下一个腔室322。
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每个腔室322都充满流体,并且让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冷却散热,使流体的散热效果更加充分发挥,但是在补充流体时,补充流体的速度较慢,无法使每个腔体322都同时补充流体,存在一个时间差,从而使不同距离的换热板31存在散热效果的差异,无法保证每个电池2都得到同样的散热,影响电池2的工作性能。
流体管道5与集流体32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在箱体1内设置一条流体管道5的主流以及多条支流,多条支流分别与每个集流体32的腔室322进行连通。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当向换热板31内补充流体时,向流体管道5通入流体,流体经过流体管道5的主流,然后同时经过各支流向各个集流体32的腔室322进行补充。
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每个腔室322都同时充满流体,并且让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冷却散热,使流体的散热效果更加充分发挥,但是在补充流体时,虽然使每个腔室322都同时补充流体,但每个腔室322补充流体的速度较慢,因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使换热板31充分发挥其散热性能。
因此,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可以对流体管道5的连接方式进行选择和设置。
进一步地,隔板3的两端均从电池2的两侧伸出,而且隔板3伸出电池2的端部均设有第一连接部321,相对应在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11。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隔板3的两端均从电池2的两侧伸出,并且在隔板3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部321,因此当进行装配时,隔板3两端均通过连接件4安装到箱体1两侧的连接板11上,并且这两侧的连接件4的第三连接片42分别抵靠电池2的两侧,使电池2能够较好地与隔板3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池2能够较稳定地安装在箱体1内。
进一步地,电池箱体1内在第二方向上排布有多个电池组,换热板3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各电池组的电池大面贴合。
因此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电池箱体1内的宽度方向上排布多个电池组,从而使电池组排满电池箱体1,充分利用电池箱体1内的空间,并且换热板3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与多个电池2的电池大面贴合,即一个换热板31与多个电池2贴合,并且是与电池2表面积最大的那一侧面进行贴合,即电池组表面积最大的那一侧面面向第二方向,如此设置能够使电池2以较大面积接触换热板31,充分使电池2的热量与换热板31进行交换,从而充分发挥换热板31的散热性能,使得散热效果更加均匀。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边框(13)以及底板(12),所述边框(13)围设所述底板(12),所述边框(13)上设有连接板(11);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电池组包括沿所述底板(12)的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多个电池(2),所述电池(2)表面积最大的面为电池大面;
隔板(3),所述隔板(3)设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2)大面之间;所述隔板(3)沿所述底板(12)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电池大面贴合;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垂直;所述隔板(3)在第二方向上设有伸出于所述电池(2)的第一连接部(321);
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连接,所述连接件(4)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搭接至所述连接板(11)上并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安装至所述连接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第一连接片(41)以及第二连接片(43),所述第一连接片(4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43)形成所述翻边并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4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43)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与所述连接件(4)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3)设有承托台阶以形成所述连接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隔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板(1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11)与各个所述连接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隔板(3)的第一连接部(3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箱体(1)上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所述连接板(11),各个所述连接板(11)与各个所述连接件(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为用于传热的换热板(31),所述换热板(31)内部设有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3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伸出于所述电池(2)的端部设有集流体(32),所述集流体(32)具有靠近电池(2)的第一侧以及远离电池(2)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腔室(322),所述腔室(322)连通流体管道,所述第二侧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述腔室(3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分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可供所述流体管道穿过的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两端均沿所述第二方向由所述电池(2)的两侧伸出,且所述隔板(3)伸出所述电池(2)的端部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述两侧边框(13)上均设有所述连接板(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在第二方向上排布有多个电池组,所述隔板(3)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与各电池组的电池(2)大面贴合。
CN202222806525.7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包 Active CN218569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6525.7U CN218569075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6525.7U CN218569075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9075U true CN218569075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6525.7U Active CN218569075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9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80062U (zh) 液冷电池包
CN114788073A (zh) 电池模块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216720173U (zh)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4153108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569075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849693U (zh) 一种电芯模块
CN219067068U (zh) 一种可拆卸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219658787U (zh) 换热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413153U (zh) 一种集成式液冷铝合金储能电池箱
CN116231200A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284596A (zh) 一种集成化电池总成、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
CN210129564U (zh) 一种基于圆柱电芯的动力电池系统
CN221262600U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3067073A (zh) 一种电池模组外框、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9203261U (zh) 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箱
CN221447363U (zh) 电池系统
CN217881676U (zh) 一种液冷方式的储能电池包系统
CN221486703U (zh) 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1379621U (zh) 电池和具有其的用电装置
CN111640894B (zh) 一种水纹波浪形刀片电池
CN220172297U (zh) 下壳体结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414779U (zh) 用于电池的箱体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856806U (zh) 一种组合式兼具散热功能的电池偶并固定支架
CN221262557U (zh) 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821797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