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4798U -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4798U
CN218564798U CN202220800814.3U CN202220800814U CN218564798U CN 218564798 U CN218564798 U CN 218564798U CN 202220800814 U CN202220800814 U CN 202220800814U CN 218564798 U CN218564798 U CN 218564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arm
supporting seat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008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易兵
何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008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4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4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4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拍摄辅助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该夹持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支撑座上设置有支撑面;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臂和延伸件,夹持臂设于支撑座的一端,延伸件滑动或转动安装在夹持臂上;第二夹持件设于支撑座,或设于支撑座的另一端;其中,第一夹持件与支撑座在相对分离的状态,夹持臂和/或延伸件与支撑面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在第一夹持件与支撑座相互叠合的状态,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二间隙。该夹持装置不仅能够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进行夹持,还能够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夹持,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自拍和直播等娱乐方式也越来越流行,自拍杆、云台等拍摄辅助设备在该大景下应运而生。在自拍时,人们喜欢使用自拍杆或是拍摄支架固定拍摄设备进行拍摄,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其中,拍摄支架和自拍杆上一般都配备有一个拍摄设备的夹持装置,用以夹持和固定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
然而,传统的夹持装置只能沿手机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对手机进行夹持,夹持方式比较单一,在拍摄设备拍摄位置已调整的情况下,位于夹持装置上的手机无法满足拍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夹持装置的夹持方式第一,难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拍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夹持装置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支撑面;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臂和延伸件,所述夹持臂设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延伸件沿所述夹持臂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所述夹持臂上;且所述夹持臂可相对所述支撑座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与相对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得所述夹持装置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支撑座,或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所述夹持臂和/或延伸件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相互叠合的状态时,所述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臂枢接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所述夹持臂朝所述支撑面转动并与所述支撑座相互叠合,所述夹持臂朝远离所述支撑面方向转动并与所述支撑座相对分离。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臂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件滑动或转动安装在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延伸件的抵接端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夹持臂、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延伸件的抵接端伸出所述缺口,所述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所述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夹持臂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件叠合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且所述夹持臂叠合于所述支撑面。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夹持臂的底端,且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一间隙形成有开口。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件通过阻尼连接结构阻尼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
其中,所述阻尼连接结构包括导杆和弹性件,所述支撑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杆孔,于所述导杆孔的轴向,所述导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导杆孔,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导杆孔内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并与所述导杆孔的孔壁紧配合。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持件也包括连接件、夹持臂和延伸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延伸件沿所述第二夹持件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臂上,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连接件沿所述支撑座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端部;
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连接件叠合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臂叠合于所述支撑面。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多个保护垫,多个所述保护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臂和所述延伸件的抵接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拍摄辅助设备,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拍摄辅助设备包括上述的夹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夹持装置设置有支撑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其中,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臂和延伸件,夹持臂设于支撑座的一端,延伸件沿夹持臂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夹持臂上,且夹持臂可相对支撑座运动,使得第一夹持件与支撑座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与相对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得夹持装置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二夹持件设于支撑座,或设于支撑座的另一端。
一方面,当第一夹持件与支撑座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延伸件并未相对于夹持臂滑动或转动,此时夹持臂和/或延伸件能够与支撑面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第一间隙,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中时,夹持装置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另一方面,当第一夹持件与支撑座在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延伸件向远离夹持臂的方向滑动或转动,使得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第二间隙,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二间隙中时,夹持装置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这样,该夹持装置不仅能够通过夹持臂和/或延伸件与支撑面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第一间隙来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进行夹持,还能够通过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第二间隙来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夹持,以此来增加夹持装置的夹持方式多样性,满足用户对拍摄设备不同的拍摄要求,利于产品的推广。
同时,通过延伸件的设计,可以缩短夹持臂结构的长度,一来避免夹持臂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在形成第一间隙来夹持拍摄设备时,出现夹持不稳定的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二来避免因过长的夹持臂受力性能差,使得在展开(或折叠)或者调节间隙尺寸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其中,夹持臂处于展开状态;
图2是图1中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夹持臂处于折叠状态;
图3是图1中夹持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夹持装置的变化状态图;
图6是图2中夹持装置的变化状态图。
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00、夹持装置;
10、支撑座;11、支撑面;12、导杆孔;
20、第一夹持件;21、夹持臂;211、缺口;22、延伸件;23、连接件;231、凹槽;
30、第二夹持件;
40、阻尼连接结构;41、导杆;42、弹性件;
50、第一间隙;
60、第二间隙;
70、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100,该夹持装置100用于夹持固定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带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还可以为其他合适的物品。另外,该夹持装置100通常安装于支架、自拍杆、云台等拍摄辅助设备上。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夹持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0、第一夹持件20及第二夹持件30。支撑座10上设置有支撑面11,支撑面11用于支撑拍摄设备。其中,第一夹持件20包括夹持臂21和延伸件22,夹持臂21设于支撑座10的一端(具体可以为左端或者右端),延伸件22沿夹持臂21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夹持臂21上。
另外,夹持臂21可相对支撑座10运动,使得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与相对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得夹持装置1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处于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呈折叠状态;在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呈展开状态。
此外,为使第一夹持件20能够与第二夹持件30相互配合,以夹持拍摄设备,第二夹持件30设于支撑座10,或设于支撑座10的另一端。
其中,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夹持臂21和/或延伸件与支撑面11和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延伸件22并未相对于夹持臂21滑动或转动,夹持臂21和/或延伸件22与支撑面11和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50中时,夹持装置100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夹持臂21(或者延伸件22)、支撑面11、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或者,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夹持臂21、延伸件22、支撑面11和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
另外,第一夹持件20与所述支撑座10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二间隙60。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为了减小第二间隙60的距离以方便在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可将延伸件22从夹持臂21向远离夹持臂21的方向滑动(即朝第二夹持件30方向滑动),进而达到减小第二间隙60的目的。另外,也可通过将延伸件22相对夹持臂21转动的方式,实现减小第二间隙60的目的,即通过将延伸件22转动至叠合在支撑面11,以使延伸件22的至少部分相较于夹持臂21更靠近于第二夹持件30。
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夹持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夹持装置100不仅能够通过夹持臂21和/或延伸件22与支撑面11和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来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进行夹持,还能够通过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第二间隙60来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夹持,以此来增加夹持装置100的夹持方式多样性,满足用户对拍摄设备不同的拍摄要求,利于产品的推广。
同时,通过延伸件22的设计,可以缩短夹持臂21结构的长度,一来避免夹持臂21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在形成第一间隙50来夹持拍摄设备时,出现夹持不稳定的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二来避免因过长的夹持臂21受力性能差,使得在展开(或折叠)或者调节间隙尺寸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100的实施例一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夹持装置100的折叠或者展开,夹持臂21枢接于支撑座10的端部,夹持臂21朝支撑面11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互叠合,夹持臂21朝远离支撑面11方向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对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夹持装置100需要切换到展开状态时,夹持臂21朝远离支撑面11方向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对分离,即第一夹持件20展开;当夹持装置100需要切换到折叠状态时,夹持臂21朝支撑面11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互叠合,即第一夹持件20折叠。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减少夹持装置100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夹持臂21上开设有缺口211,延伸件22滑动或转动安装在缺口211内。由此,通过缺口211的设置可以使延伸件22全部或部分滑入缺口211以减小夹持装置100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使延伸件22滑出缺口211以减小第二间隙60的距离以方便在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或者延伸件22通过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缺口211内,即延伸件22可转动并收纳在缺口211内以减小夹持装置100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延伸件22也可转动并转出缺口211以减小第二间隙60的距离以方便在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面向第一间隙50的侧面(具体可以为内侧)开设有缺口211。当然,实际上,也可以在背向第一间隙50的侧面(具体可以为外侧)开设有缺口211,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其中,为了避免夹持臂21过长而导致在形成第一间隙50来夹持拍摄设备时,出现夹持不稳定的现象,在展开状态下,延伸件22的抵接端位于缺口211内,夹持臂21、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上述的第一间隙50。
可以理解地,当需要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进行夹持,或者沿拍摄设备宽度方向进行夹持时,将夹持臂21朝远离支撑面11方向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对分离,即夹持臂21处于展开状态。其中,延伸件22的抵接端位于缺口211内,且并未相对于夹持臂21发生运动。此时,夹持臂21、延伸件22和支撑座10共同形成第一间隙5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50中时,夹持装置100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另外,在折叠状态下,延伸件22的抵接端伸出缺口211,以使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4021共同围成上述的第二间隙60,保证在减少了夹持臂21的长度,夹持装置100依然能够通过第二间隙60且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稳定夹持拍摄设备。
可以理解地,当需要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夹持时,将夹持臂21朝支撑面11方向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对叠合,即夹持臂21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延伸件22向远离夹持臂21的方向滑动或转动,使得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上述的第二间隙6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50中时,夹持装置100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应当说明的是,通过延伸件22的设计,缩短夹持臂21整体结构的长度。不仅能够避免夹持臂21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在形成第一间隙50来夹持拍摄设备时,出现夹持不稳定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满足夹持装置100通过第二间隙60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夹持拍摄设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件20还包括连接件23,夹持臂21与连接件23转动连接,以使得夹持臂21能够相对于连接件23展开,或者折叠。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持臂21和连接件23之间设置有转动结构(图未示),夹持臂21通过转动结构相对于连接件23转动设置。具体的,夹持臂21和连接件23之间一端通过转动结构连接,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夹持臂21一侧的转动连接件(图未示),连接件23中对应位置设置有转动连接槽(图未示),转动连接件扣入于转动连接槽内,转动连接件与夹持臂21之间通过轴销(图未示)转动连接,轴销自夹持臂21的外部插入于内部,实现转动连接件与夹持臂21的转动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臂21还可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转动设置于连接件23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另外,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为了能够调节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大小,连接件23滑动安装在支撑座10的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夹持拍摄设备时,若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过小,用户可通过将连接件23向远离支撑座10的方向运动,以增大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确保拍摄设备能够放置在该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中。
反之,若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过大,用户可通过将连接件23向靠近支撑座10的方向运动,以减小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确保拍摄设备能够稳定夹持在该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中。故通过连接件23相对于支撑座10的运动,可以调节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使得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能与不同型号和尺寸的拍摄设备配合。
此外,为了减少夹持装置100的占用空间,使得夹持装置100整体的结构紧凑,在折叠状态时,连接件23叠合于支撑座10的端部,且夹持臂21叠合于支撑面11。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限制夹持臂21的转动角度,连接件23的顶部上开设有凹槽231,凹槽231内转动安装有夹持臂21的底端,且凹槽231朝向第一间隙50形成有开口。
可以理解地,当夹持臂21折叠时,夹持臂21能够穿过开口朝支撑面11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互叠合,夹持臂21抵接于支撑面11,即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当夹持臂21展开时,夹持臂21朝远离支撑面11方向转动并与支撑座10相对分离,凹槽231的侧壁与夹持臂21背面相抵顶,即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这样,凹槽231能够限制夹持臂21的转动角度,避免夹持臂21往背离第一间隙50的方向转动角度过大,导致无法夹持拍摄设备或者对拍摄设备的夹持不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件23通过阻尼连接结构40阻尼滑动连接于支撑座10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阻尼连接结构40设置在连接件23的底端。
其中,阻尼连接结构40包括导杆41和弹性件42,支撑座10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杆孔12,于导杆孔12的轴向,导杆41的一端插接于导杆孔12,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连接件23上;所述弹性件42在导杆孔12内套设于导杆41上,并与导杆孔12的孔壁紧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导杆孔12沿支撑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导杆41的一端与连接件23固定连接,导杆41的另一端穿设在导杆孔12内。当连接件23相对于支撑座10运动时,通过导杆41与导杆孔12配合,可以提高连接件23相对于支撑座10的移动精度和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杆41和导杆孔12也可反向设置,即导杆41设置于支撑座10上,导杆孔12设置于连接件23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另外,本实施例的导杆孔12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支撑座10的两侧内部,导杆孔12的开口位于支撑座10的端部且朝向连接件23,导杆41也为两个,且与导杆孔12的位置相对应。由此,通过两个导杆41和两个导杆孔12的配合,使得在拉动连接件23的过程中,受力更加的均匀。
此外,弹性件42在导杆孔12内套设于导杆41上,并与导杆孔12的孔壁紧配合,用于施加使导杆41缩回导杆孔12内的力。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为弹簧,弹簧套设于导杆41上;且弹簧的一端抵靠于导杆41,另一端抵靠于导杆孔12的孔壁。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用户手动拉动连接件23带动夹持臂21远离支撑座10,夹持臂21的移动使得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增大,当该尺寸大于拍摄设备的尺寸时,将拍摄设备放置于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内,松开手后,套设在导杆41上,且一端抵靠于导杆41,另一端抵靠与导杆孔12的孔壁的弹簧带动连接件23朝支撑座10方向移动,即带动夹持臂21朝支撑座10的方向移动,从而夹紧拍摄设备。
当然,弹性件42不限定为弹簧,其也可为弹性橡胶、弹性绳等其他形式的弹性部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夹持件30设于支撑座10的另一端,第二夹持件30也包括连接件23、夹持臂21和延伸件22,第二夹持件30的延伸件22沿第二夹持件30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第二夹持件30的夹持臂21上,第二夹持件30的夹持臂21与第二夹持件30的连接件23转动连接,第二夹持件30的连接件23沿支撑座10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支撑座10的端部。在折叠状态时,第二夹持件30的连接件23叠合于支撑座10的端部,且第二夹持件30的夹持臂21叠合于所述支撑面11。
需要说明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0和第二夹持件30两者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0和第二夹持件30两者的结构也可以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1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夹持装置100还包括多个保护垫70,保护垫70分别设置在夹持臂21和延伸件22的抵接端上,用于保护拍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垫70设置在夹持臂21上且分布在延伸件22的两侧。当然,保护垫70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可以理解地,在通过第一间隙50夹持拍摄设备时,保护垫70的设置可以避免拍摄设备的周边直接和夹持臂21、延伸件22接触,一来可以防止夹持臂21、延伸件22对拍摄设备的磨损,二来保护垫70设置并夹持拍摄设备的方式可以防止拍摄设备通过第一间隙50夹持时出现打滑。也即,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各保护垫70可以既具有缓冲防磨作用,还可以具有防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第二间隙60夹持拍摄设备时,延伸件22与拍摄设备相接触的表面也可设置保护垫70,作用同上在这里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100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大体相同,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实施例二中,为了减少装配工序,节约生产时间,第二夹持件30与支撑座10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二夹持件30为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与支撑座10一体成型的夹持部(图未示)。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延伸件22并未相对于夹持臂21滑动或转动,夹持臂21、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夹持部共同围成第一间隙5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50中时,第一夹持件20和夹持部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延伸件22向远离夹持臂21的方向滑动或转动,使得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夹持部共同围成第二间隙6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二间隙60中时,第一夹持件20和夹持部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调整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大小时,用户通过第一夹持件20中的连接件23向远离或者靠近支撑座10的方向运动,以调整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从而确保拍摄设备能够放置在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中,并且稳定夹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一体成型工艺,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100的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大体相同,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实施例三中,第二夹持件30为设置在支撑座10上(非端部)的凸起(图未示)。具体地,凸起设置在支撑座10上靠近支撑面11的一侧。应当说明的是,第二夹持件30只要是呈凸起状的,能抵靠拍摄设备,与第一夹持件20相互配合稳固夹持拍摄设备即可,例如凸块、凸板、凸点、勾爪等等。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延伸件22并未相对于夹持臂21滑动或转动,夹持臂21、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凸起共同围成第一间隙5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50中时,第一夹持件20和凸起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延伸件22向远离夹持臂21的方向滑动或转动,使得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凸起共同围成第二间隙6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二间隙60中时,第一夹持件20和凸起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调整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大小时,用户通过第一夹持件20中的连接件23向远离或者靠近支撑座10的方向运动,以调整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的尺寸,从而确保拍摄设备能够放置在第一间隙50(或者第二间隙60)中,并且稳定夹持。
基于上述的夹持装置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拍摄辅助设备(图未示),其中,该拍摄辅助设备包括上述的夹持装置100。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延伸件22并未相对于夹持臂21滑动或转动,夹持臂21和/或延伸件22与支撑面11和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一间隙50中时,夹持装置100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当第一夹持件20与支撑座10在相互叠合的状态时,夹持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延伸件22向远离夹持臂21的方向滑动或转动,使得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第二间隙60,并在拍摄设备位于第二间隙60中时,夹持装置100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施加作用力以夹持拍摄设备。
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拍摄辅助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拍摄辅助设备中的夹持装置100不仅能够通过夹持臂21和/或延伸件22与支撑面11和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50来沿拍摄设备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进行夹持,还能够通过延伸件22、支撑面11及第二夹持件30共同围成第二间隙60来沿拍摄设备的厚度方向进行夹持,以此来增加夹持装置100的夹持方式多样性,满足用户对拍摄设备不同的拍摄要求,利于产品的推广。
同时,通过延伸件22的设计,可以缩短夹持臂21结构的长度,一来避免夹持臂21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在形成第一间隙50来夹持拍摄设备时,出现夹持不稳定的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二来避免因过长的夹持臂21受力性能差,使得在展开(或折叠)或者调节间隙尺寸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支撑面;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臂和延伸件,所述夹持臂设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延伸件沿所述夹持臂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所述夹持臂上;且所述夹持臂可相对所述支撑座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与相对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得所述夹持装置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支撑座,或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在相对分离的状态时,所述夹持臂和/或延伸件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座相互叠合的状态时,所述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拍摄设备的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枢接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所述夹持臂朝所述支撑面转动并与所述支撑座相互叠合,所述夹持臂朝远离所述支撑面方向转动并与所述支撑座相对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件滑动或转动安装在所述缺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延伸件的抵接端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夹持臂、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延伸件的抵接端伸出所述缺口,所述延伸件、支撑面及第二夹持件共同围成所述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夹持臂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件叠合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且所述夹持臂叠合于所述支撑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夹持臂的底端,且所述凹槽朝向所述第一间隙形成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阻尼连接结构阻尼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
其中,所述阻尼连接结构包括导杆和弹性件,所述支撑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杆孔,于所述导杆孔的轴向,所述导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导杆孔,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导杆孔内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并与所述导杆孔的孔壁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持件也包括连接件、夹持臂和延伸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延伸件沿所述第二夹持件的长度方向滑动或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臂上,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连接件沿所述支撑座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端部;
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连接件叠合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臂叠合于所述支撑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多个保护垫,多个所述保护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臂和所述延伸件的抵接端。
10.一种拍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辅助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
CN202220800814.3U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Active CN218564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0814.3U CN218564798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0814.3U CN218564798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4798U true CN21856479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00814.3U Active CN218564798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4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9489B1 (ko) 셀프 촬영 장치
US9267638B2 (en)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US20100072334A1 (en)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CN109611675A (zh) 一种可折叠斜轴手持稳定器
CN209943845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装置
CN218564798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KR101423474B1 (ko) 접이식 고리가 구비된 휴대폰 케이스
KR100770829B1 (ko) 자기 거치 기능을 구비한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단말기, 그의 슬라이딩 가이드 모듈 및 슬라이딩 가이드 모듈의 장착 장치
CN21213774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可折叠手机支架
CN218564797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拍摄辅助设备
CN215682350U (zh)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支架
CN214947845U (zh) 一种拍摄辅助支架、自拍装置以及云台
CN206130501U (zh) 一种自拍杆
CN212156320U (zh) 一种夹持装置以及一种自拍杆和一种拍摄用三脚架
CN217603689U (zh) 一种拍摄辅助装置
CN210120581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手机直播支架
CN213840337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支架及拍摄装置
CN210662233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杆
CN210112079U (zh) 一种自拍杆
CN213954840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111586274A (zh) 一种穿戴式自拍设备
CN219102546U (zh) 带有可伸缩折叠臂夹的跟拍云台
CN220337950U (zh) 一种云台
CN217063801U (zh) 具有多形态变换的单反体验拍摄设备
CN214947846U (zh) 一种夹持臂机构、自拍装置以及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