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9518U - 运输箱 - Google Patents
运输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59518U CN218559518U CN202222891160.2U CN202222891160U CN218559518U CN 218559518 U CN218559518 U CN 218559518U CN 202222891160 U CN202222891160 U CN 202222891160U CN 218559518 U CN218559518 U CN 2185595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body
- base
- lower margin
- plug
- sl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箱,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中间支脚,设置在底座本体下方且位于底座本体的中部的中间支脚;多个地脚,多个地脚沿平行于底座的支撑基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下方,各个地脚均与底座本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底座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地脚的地脚安装槽,地脚安装槽包括相互连接的槽底面和槽侧面,槽底面用于与地脚的顶面接触,槽侧面位于槽底面的靠近中间支脚的一侧且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以用于与地脚靠近中间支脚的一侧的侧面接触,以对地脚的安装动作进行限位止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箱在将地脚安装到底座本体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地脚与底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输箱。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运输液态货物或者颗粒状或粉末状货物的时候,通常将物料首先灌装在运输袋内,之后将运输袋放置在运输箱内进行运输。
运输箱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本体的下方的地脚,在将地脚安装到底座本体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地脚与底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地脚的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在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其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箱在将地脚安装到底座本体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地脚与底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箱,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中间支脚,设置在底座本体下方且位于底座本体的中部的中间支脚;多个地脚,多个地脚沿平行于底座的支撑基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下方,各个地脚均与底座本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底座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地脚的地脚安装槽,地脚安装槽包括相互连接的槽底面和槽侧面,槽底面用于与地脚的顶面接触,槽侧面位于槽底面的靠近中间支脚的一侧且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以用于与地脚靠近中间支脚的一侧的侧面接触,以对地脚的安装动作进行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槽底面包括安装导向面,安装导向面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锐角设置,且安装导向面与支撑基面之间的距离沿靠近中间支脚的方向逐渐增大;地脚上的顶面包括平行于安装导向面以与安装导向面接触配合的滑动面,以用于对地脚的安装动作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槽底面的包括过渡连接面,过渡连接面平行于支撑基面,安装导向面通过过渡连接面与槽侧面连接;地脚上的顶面包括平行于过渡连接面以与过渡连接面接触配合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中间支脚包括多个支脚本体,多个支脚本体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支脚本体的上侧均与底座本体连接,相邻两个支脚本体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与底座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第一避让空间;和/或地脚包括多个地脚本体,多个地脚本体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个地脚本体的上侧均与底座本体连接,相邻两个地脚本体的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板与底座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第二避让空间;和/或中间支脚和地脚之间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板与底座本体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插入的第三避让空间;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设置在底座本体的下方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地脚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凸起插接配合的凸起限位槽,凸起限位槽沿第一方向贯通,凸起限位槽套设在限位凸起上且沿第一方向相对于限位凸起可滑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地脚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地脚安装槽分别设置在中间支脚的相对两侧;地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地脚与两个地脚安装槽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运输箱包括多个防滑垫,多个防滑垫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上且至少部分位于底座本体的靠近底座的支撑基面的一侧,以用于与插入底座本体下方的叉车的货叉接触。
进一步地,防滑垫包括底垫和设置在底垫上方的防滑插接部;底座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供防滑插接部插入的防滑垫插接孔,防滑插接部的外周面与防滑垫插接孔的内壁面插接配合;其中,防滑插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插接凸起,以通过防滑插接凸起与防滑垫插接孔过盈连接。
进一步地,防滑插接部包括环绕防滑垫的中心线间隔设置的多个插接柱,插接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插接凸起,第一防滑插接凸起沿防滑插接部的周向延伸;和/或第二防滑插接凸起,第二防滑插接凸起沿防滑垫的中心线延伸。
进一步地,防滑插接部包括设置在多个插接柱中间的至少一个插接条,插接条沿平行于底垫的方向延伸;防滑垫插接孔内设置有多个隔板,以将防滑垫插接孔分隔为多个插接腔体,各个插接柱和插接条均与多个插接腔体中的一个插接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中间支脚,设置在底座本体下方且位于底座本体的中部的中间支脚;多个地脚,多个地脚沿平行于底座的支撑基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下方,各个地脚均与底座本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底座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地脚的地脚安装槽,地脚安装槽包括相互连接的槽底面和槽侧面,槽底面用于与地脚的顶面接触,槽侧面位于槽底面的靠近中间支脚的一侧且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以用于与地脚靠近中间支脚的一侧的侧面接触,以对地脚的安装动作进行限位止挡。这样,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通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地脚安装槽来对地脚的安装进行导向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箱在将地脚安装到底座本体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地脚与底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保证了地脚的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减少了地脚的安装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地脚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的底座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底座的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底座本体在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底座本体在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底座的地脚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地脚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底座的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4、底座;
46、底座本体;460、地脚安装槽;461、槽底面;462、槽侧面;463、安装导向面;464、过渡连接面;465、防滑垫插接孔;466、隔板;467、插接腔体;468、限位凸起;
47、中间支脚;471、支脚本体;472、第一连接板;478、第三连接板;
48、地脚;481、滑动面;482、接触面;483、地脚本体;484、第二连接板;485、凸起限位槽;488、第四连接板;
49、防滑垫;491、底垫;492、防滑插接部;493、防滑插接凸起;494、插接柱;495、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6、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7、插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箱,包括底座4,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6;中间支脚47,设置在底座本体46下方且位于底座本体46的中部的中间支脚47;多个地脚48,多个地脚48沿平行于底座4的支撑基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46下方,各个地脚48均与底座本体46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地脚48的地脚安装槽460,地脚安装槽460包括相互连接的槽底面461和槽侧面462,槽底面461用于与地脚48的顶面接触,槽侧面462位于槽底面461的靠近中间支脚47的一侧且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以用于与地脚48靠近中间支脚47的一侧的侧面接触,以对地脚48的安装动作进行限位止挡。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通过在底座本体46上设置地脚安装槽460来对地脚48的安装进行导向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箱在将地脚安装到底座本体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地脚与底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保证了地脚的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减少了地脚的安装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地脚的安装效率。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和图6所示,槽底面461包括安装导向面463,安装导向面463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锐角设置,且安装导向面463与支撑基面之间的距离沿靠近中间支脚47的方向逐渐增大;地脚48的顶面包括平行于安装导向面463以与安装导向面463接触配合的滑动面481,以用于对地脚48的安装动作进行导向。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和图6所示,槽底面461的包括过渡连接面464,过渡连接面464平行于支撑基面,安装导向面463通过过渡连接面464与槽侧面462连接;地脚48的顶面包括平行于过渡连接面464以与过渡连接面464接触配合的接触面482。
如图1和图2以及图5和图6所示,中间支脚47包括多个支脚本体471,多个支脚本体47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支脚本体471的上侧均与底座本体46连接,相邻两个支脚本体471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47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472与底座本体46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第一避让空间;和/或地脚48包括多个地脚本体483,多个地脚本体48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个地脚本体483的上侧均与底座本体46连接,相邻两个地脚本体483的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484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板484与底座本体46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第二避让空间;和/或中间支脚47和地脚48之间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478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板478与底座本体46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插入的第三避让空间;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同一地脚48的相邻两个地脚本体483的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连接板488连接,第四连接板488位于相应的第二连接板484的靠近底座本体46的一侧且与第二连接板484间隔设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68,限位凸起468设置在底座本体46的下方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地脚48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凸起468插接配合的凸起限位槽485,凸起限位槽485沿第一方向贯通,凸起限位槽485套设在限位凸起468上且沿第一方向相对于限位凸起468可滑动地设置。
具体地,凸起限位槽485设置在地脚48的第四连接板488上且位于第四连接板488的靠近底座本体46的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地脚安装槽4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地脚安装槽460分别设置在中间支脚47的相对两侧;地脚4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地脚48与两个地脚安装槽460一一对应地设置。
优选地,中间支脚47包括三个支脚本体471,三个支脚本体47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板472的数量为两个,位于中间的支脚本体471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472分别于位于两侧的两个支脚本体471连接;各个地脚48包括三个地脚本体483,三个地脚本体48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连接板484的数量为两个,位于中间的地脚本体483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板484分别于位于两侧的两个地脚本体483连接;其中,各个地脚48的三个地脚本体483均与中间支脚47的三个支脚本体47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地脚本体483均通过第三连接板478与相应的支脚本体471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运输箱包括多个防滑垫49,多个防滑垫49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46上且至少部分位于底座本体46的靠近底座4的支撑基面的一侧,以用于与插入底座本体46下方的叉车的货叉接触。
如图4和图7所示,防滑垫49包括底垫491和设置在底垫491上方的防滑插接部492;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用于供防滑插接部492插入的防滑垫插接孔465,防滑插接部492的外周面与防滑垫插接孔465的内壁面插接配合;其中,防滑插接部49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插接凸起493,以通过防滑插接凸起493与防滑垫插接孔465过盈连接。
如图7所示,防滑插接部492包括环绕防滑垫49的中心线间隔设置的多个插接柱494,插接柱49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5,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5沿防滑插接部492的周向延伸;和/或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6,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6沿防滑垫49的中心线延伸。
具体地,插接柱49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防滑垫49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各个插接柱49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5和位于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5与底垫491之间的多个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6,多个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6环绕防滑垫49的中心线间隔设置。
如图4和图7所示,防滑插接部492包括设置在多个插接柱494中间的至少一个插接条497,插接条497沿平行于底垫491的方向延伸;防滑垫插接孔465内设置有多个隔板466,以将防滑垫插接孔465分隔为多个插接腔体467,各个插接柱494和插接条497均与多个插接腔体467中的一个插接配合。
具体地,插接条49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接条497均设置在多个插接柱494中间且分别位于防滑垫49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包括底座4,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6;中间支脚47,设置在底座本体46下方且位于底座本体46的中部的中间支脚47;多个地脚48,多个地脚48沿平行于底座4的支撑基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46下方,各个地脚48均与底座本体46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地脚48的地脚安装槽460,地脚安装槽460包括相互连接的槽底面461和槽侧面462,槽底面461用于与地脚48的顶面接触,槽侧面462位于槽底面461的靠近中间支脚47的一侧且与支撑基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以用于与地脚48靠近中间支脚47的一侧的侧面接触,以对地脚48的安装动作进行限位止挡。这样,本实用新型的运输箱通过在底座本体46上设置地脚安装槽460来对地脚48的安装进行导向限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箱在将地脚安装到底座本体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地脚与底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问题,保证了地脚的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减少了地脚的安装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地脚的安装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包括:
底座本体(46);
中间支脚(47),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46)下方且位于所述底座本体(46)的中部;
多个地脚(48),所述多个地脚(48)沿平行于所述底座(4)的支撑基面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46)下方,各个所述地脚(48)均与所述底座本体(46)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所述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地脚(48)的地脚安装槽(460),所述地脚安装槽(460)包括相互连接的槽底面(461)和槽侧面(462),所述槽底面(461)用于与所述地脚(48)的顶面接触,所述槽侧面(462)位于所述槽底面(461)的靠近所述中间支脚(47)的一侧且与所述支撑基面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以用于与所述地脚(48)靠近所述中间支脚(47)的一侧的侧面接触,以对所述地脚(48)的安装动作进行限位止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底面(461)包括安装导向面(463),所述安装导向面(463)与所述支撑基面之间呈锐角设置,且所述安装导向面(463)与所述支撑基面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中间支脚(47)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地脚(48)的顶面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导向面(463)以与所述安装导向面(463)接触配合的滑动面(481),以用于对所述地脚(48)的安装动作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底面(461)的包括过渡连接面(464),过渡连接面(464)平行于所述支撑基面,所述安装导向面(463)通过所述过渡连接面(464)与槽侧面(462)连接;
所述地脚(48)的顶面包括平行于所述过渡连接面(464)以与所述过渡连接面(464)接触配合的接触面(4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支脚(47)包括多个支脚本体(471),所述多个支脚本体(47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支脚本体(471)的上侧均与所述底座本体(46)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脚本体(471)之间通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47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72)与所述底座本体(46)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第一避让空间;和/或
所述地脚(48)包括多个地脚本体(483),所述多个地脚本体(48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所述地脚本体(483)的上侧均与所述底座本体(46)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地脚本体(483)的之间通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484)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484)与所述底座本体(46)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第二避让空间;和/或
所述中间支脚(47)和所述地脚(48)之间通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板(478)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板(478)与所述底座本体(46)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供叉车插入的第三避让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68),所述限位凸起(468)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46)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地脚(48)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凸起(468)插接配合的凸起限位槽(485),所述凸起限位槽(485)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凸起限位槽(485)套设在所述限位凸起(468)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468)可滑动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脚安装槽(4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地脚安装槽(460)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支脚(47)的相对两侧;
所述地脚(4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地脚(48)与两个所述地脚安装槽(460)一一对应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包括多个防滑垫(49),所述多个防滑垫(49)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46)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座本体(46)的靠近所述底座(4)的支撑基面的一侧,以用于与插入所述底座本体(46)下方的叉车的货叉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垫(49)包括底垫(491)和设置在所述底垫(491)上方的防滑插接部(492);
所述底座本体(46)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防滑插接部(492)插入的防滑垫插接孔(465),所述防滑插接部(492)的外周面与所述防滑垫插接孔(465)的内壁面插接配合;
其中,所述防滑插接部(49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插接凸起(493),以通过所述防滑插接凸起(493)与所述防滑垫插接孔(465)过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插接部(492)包括环绕所述防滑垫(49)的中心线间隔设置的多个插接柱(494),所述插接柱(49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
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5),所述第一防滑插接凸起(495)沿所述防滑插接部(492)的周向延伸;和/或
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6),所述第二防滑插接凸起(496)沿所述防滑垫(49)的中心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插接部(492)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插接柱(494)中间的至少一个插接条(497),所述插接条(497)沿平行于所述底垫(491)的方向延伸;所述防滑垫插接孔(465)内设置有多个隔板(466),以将所述防滑垫插接孔(465)分隔为多个插接腔体(467),各个所述插接柱(494)和所述插接条(497)均与所述多个插接腔体(467)中的一个插接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1160.2U CN21855951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运输箱 |
PCT/CN2023/128834 WO2024094028A1 (zh) | 2022-10-31 | 2023-10-31 | 运输箱 |
KR1020247023555A KR20240134133A (ko) | 2022-10-31 | 2023-10-31 | 운송 박스(transport box) |
EP23884957.4A EP4458710A1 (en) | 2022-10-31 | 2023-10-31 | Transport box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1160.2U CN21855951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运输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59518U true CN218559518U (zh) | 2023-03-03 |
Family
ID=8531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91160.2U Active CN21855951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运输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59518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91160.2U patent/CN2185595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374512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 |
US7386954B2 (en) | Watering and transport device for plants | |
US3833090A (en) | Settable lugs for climbing racks | |
WO2012050956A2 (en) | Portable on-tread tire rack | |
ITTO20111198A1 (it) | Pedana pallettizzabile, a riconfigurazione rapida, per il trasporto in sicurezza di pile di tranciati di lamiera metallica | |
CN218559518U (zh) | 运输箱 | |
US20140102339A1 (en) | Pallet | |
CN214268503U (zh) | 车桥的承载装置 | |
CN210204143U (zh) | 多功能儿童玩具作业桌 | |
JP6514927B2 (ja) | 輸送用パレット | |
CN211375706U (zh) | 一种自动补货柜 | |
CN209834270U (zh) | 一种轮毂包装托盘 | |
CN218559528U (zh) | 运输箱 | |
CN110979904A (zh) | 一种方便拆卸式托盘 | |
US4656879A (en) | Pump lever for a jack | |
CN208429358U (zh) | 伸缩式托盘 | |
CN207089911U (zh) | 多用型周转运输托架 | |
CN209667652U (zh) | 稳定杆运输包装箱 | |
CN211686790U (zh) | 一种托盘架架前柱保护装置 | |
CN217533648U (zh) | 非全尺寸备胎的托盘 | |
CN220126736U (zh) | 一种整板涂覆机的固定结构 | |
CN210654062U (zh) | 一种预制板类构件转运架 | |
CN211663676U (zh) | 一种便于运输的农药用塑料瓶 | |
CN114684469A (zh) | 车桥的承载装置 | |
CN211281076U (zh) | 一种组装式转运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