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1982U - 颈椎结构支撑枕 - Google Patents

颈椎结构支撑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1982U
CN218551982U CN202222065866.3U CN202222065866U CN218551982U CN 218551982 U CN218551982 U CN 218551982U CN 202222065866 U CN202222065866 U CN 202222065866U CN 218551982 U CN218551982 U CN 218551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ine
pillow
lying
cervical vertebra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58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威
李昕阳
臧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uyu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Fuyu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Fuyu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Fuyua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658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1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1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1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结构支撑枕,属于枕头技术领域,本颈椎结构支撑枕包括:枕头基础部;仰卧部,仰卧部设置枕头基础部前侧,仰卧部的高度高于枕头基础部的高度;两个侧卧部,两个侧卧部分别设置在枕头基础部的左右两侧,两个侧卧部的高度均高于仰卧部的高度;两个第一强化部,两个第一强化部分杯设置在两个侧卧部的下端,第一强化部的的硬度高于侧卧部。仰卧部和侧卧部的均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避免对使用者颈椎即头部的血管造成压迫,提高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度。第一强化部和侧卧部结合,既保证了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度,又能够为侧卧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颈椎的健康。

Description

颈椎结构支撑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结构支撑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健康的颈椎在自然不受力的状态下具有一定的生理曲线,人们在卧床睡眠时,需要通过枕头对头部和颈椎进行支撑,使头颈部维持在自然舒适的状态。
由于人在睡眠时会无意识地在仰卧和侧卧之间切换睡姿,仰卧和侧卧需要不同高度的枕头对颈椎提供支撑,而现有的枕头对颈椎提供支撑的部分高度单一。适合侧卧的枕头,当使用者睡姿切换至仰卧时,枕头高度往往过高使头颈过度前倾。适合仰卧的枕头,当使用者睡姿切换至侧卧时,枕头高度往往过低,无法给头颈部提供足够的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颈椎结构支撑枕,无论使用者仰卧还是侧卧,都能够对颈椎提供适合的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包括:枕头基础部;仰卧部,仰卧部设置枕头基础部前侧,仰卧部的高度高于枕头基础部的高度;两个侧卧部,两个侧卧部分别设置在枕头基础部的左右两侧,两个侧卧部的高度均高于仰卧部的高度;两个第一强化部,两个第一强化部分杯设置在两个侧卧部的下端,第一强化部的的硬度高于侧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椎结构支撑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仰卧部和侧卧部的均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避免对使用者颈椎即头部的血管造成压迫,提高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度。由于侧卧部的高度较高,为了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每个侧卧部的下端均设置第一强化部,第一强化部的硬度高于侧卧部,由此第一强化部和侧卧部结合,既保证了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度,又能够为侧卧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颈椎的健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侧卧部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朝下设置,第一强化部设置在第一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设置在仰卧部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仰卧部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开口朝下设置,充气气囊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强化部,第二强化部的硬度高于仰卧部,第二强化部设置在仰卧部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仰卧部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开口朝下设置,第二强化部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侧卧部的顶面均呈向下凹陷的弧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侧卧部的顶面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开口朝上设置,第三凹槽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耳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仰卧部的顶面呈圆弧面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椎结构支撑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主视图;
图7是图1的左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
枕头基础部100;
仰卧部200;第二凹槽210;
侧卧部300;第一凹槽310;第三凹槽320;
第一强化部400;
充气气囊500;
第二强化部6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椎结构支撑枕。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包括:枕头基础部100;仰卧部200,仰卧部200设置枕头基础部100前侧,仰卧部200的高度高于枕头基础部100的高度;两个侧卧部300,两个侧卧部300分别设置在枕头基础部100的左右两侧,两个侧卧部300的高度均高于仰卧部200的高度;两个第一强化部400,两个第一强化部400分杯设置在两个侧卧部300的下端,第一强化部400的的硬度高于侧卧部300。
如图1至图3所示,枕头基础部100的前端设置有仰卧部200,仰卧部200的高度高于枕头基础部100,仰卧部200的顶面呈圆弧面状,仰卧部200顶面的轮廓与使用者颈椎的生理曲线相吻合,因此仰卧部200能够在使用者仰卧时对颈椎提供支撑。仰卧部2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卧部300,由于人在侧卧时颈椎距离床面的高度较高,因此侧卧部300的高度高于仰卧部200,侧卧部300能够在使用者侧卧时对颈椎提供支撑。仰卧部200和侧卧部300的均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避免对使用者颈椎即头部的血管造成压迫,提高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度。由于侧卧部300的高度较高,为了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每个侧卧部300的下端均设置第一强化部400,第一强化部400的硬度高于侧卧部300,由此第一强化部400和侧卧部300结合,既保证了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度,又能够为侧卧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颈椎的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制造本颈椎结构支撑枕时,枕头基础部100、仰卧部200、侧卧部300和第一强化部400一体成型,且枕头基础部100、仰卧部200和侧卧部300之间的过渡圆滑,从而保证了本颈椎结构支撑枕舒适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侧卧部300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10,第一凹槽310的开口朝下设置,第一强化部400设置在第一凹槽310内。仰卧部200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10,第二凹槽210的开口朝下设置,第二凹槽210内设置有充气气囊500。
如图2至图4所示,侧卧部300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10,仰卧部200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10,第一强化部400填充在第一凹槽310内,充气气囊500填充在第二凹槽210内,由于每个使用者的身材尺寸不同,选择不同硬度的第一强化部400,替换安装到第一凹槽310中,由此提供不同程度的侧卧支撑,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对充气气囊500进行充气或放气可以改变充气气囊500的弹性,由此改变仰卧部200所能够提供的支撑力和支撑高度,在使用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矫正颈椎曲线时,通过调整充气气囊500的充气量,逐步改善使用者的颈椎情况,从而在矫正治疗的同时保证了舒适度。
可以想到的是,第二凹槽210中还可以填充第二强化部600,如图7所示,第二强化部600设置在仰卧部200下端的第二凹槽210中,且第二强化部600的硬度高于仰卧部200,通过第二强化部600的设置,使仰卧部200与使用者颈椎接触处的材质柔软舒适,同时又能为仰卧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样地,可以通过替换不同硬度的第二强化部600,满足不同身材尺寸使用者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侧卧部300的顶面均呈向下凹陷的弧面状。如图5至图7所示,向下凹陷的弧面状与使用者侧脸的形状基本吻合,提高了侧卧时的舒适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侧卧部300的顶面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320,第三凹槽320的开口朝上设置,第三凹槽320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耳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颈椎结构支撑枕的舒适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枕头基础部(100);
仰卧部(200),所述仰卧部(200)设置所述枕头基础部(100)前侧,所述仰卧部(200)的高度高于所述枕头基础部(100)的高度;
两个侧卧部(300),两个所述侧卧部(300)分别设置在所述枕头基础部(100)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侧卧部(300)的高度均高于所述仰卧部(200)的高度;
两个第一强化部(400),两个所述第一强化部(400)分杯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卧部(300)的下端,所述第一强化部(400)的硬度高于所述侧卧部(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卧部(300)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10),所述第一凹槽(310)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强化部(40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3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气囊(500),所述充气气囊(500)设置在所述仰卧部(200)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部(200)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10),所述第二凹槽(210)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充气气囊(500)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强化部(600),所述第二强化部(600)的硬度高于所述仰卧部(200),所述第二强化部(600)设置在所述仰卧部(200)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部(200)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10),所述第二凹槽(210)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强化部(600)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卧部(300)的顶面均呈向下凹陷的弧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卧部(300)的顶面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320),所述第三凹槽(320)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三凹槽(320)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耳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结构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部(200)的顶面呈圆弧面状。
CN202222065866.3U 2022-08-05 2022-08-05 颈椎结构支撑枕 Active CN218551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5866.3U CN218551982U (zh) 2022-08-05 2022-08-05 颈椎结构支撑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5866.3U CN218551982U (zh) 2022-08-05 2022-08-05 颈椎结构支撑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1982U true CN218551982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5866.3U Active CN218551982U (zh) 2022-08-05 2022-08-05 颈椎结构支撑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1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3983B1 (en) Pillow
KR100982080B1 (ko) 머리 지지 및 경추 보호용 기능성 베개
US20120023676A1 (en) Orthopedic pillow having oblong central aperture
US20210045553A1 (en) Kind of Pillow with Adjustable Height
KR100982116B1 (ko) 머리 지지 및 경추 보호용 기능성 머리받침베개
CN218551982U (zh) 颈椎结构支撑枕
CN213308810U (zh) 一种医疗保健枕头
KR200226847Y1 (ko) 경추 보호용 목베개
CN209769898U (zh) 一种可调节舒眠软管枕及床上用品
CN219579162U (zh) 一种牵引枕
CN219699551U (zh) 一种枕头
CN220832557U (zh) 枕头
CN220832561U (zh) 一种多层分区睡眠枕
JP3047525U (ja) 寝具用補助装置
CN220256201U (zh) 枕头
CN212521409U (zh) 一种枕头结构
CN212546351U (zh) 一种护颈护腰睡垫
CN220494736U (zh) 分体式组合枕
CN219020749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枕
CN218651227U (zh) 一种颈椎枕
CN220045399U (zh) 床垫及床上用品
CN214678513U (zh) 枕头
CN215307957U (zh) 颈项强直体位牵引枕
CN220800682U (zh) 可调节颈椎枕
KR200237755Y1 (ko) 경추보호용 목베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