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1600U - 一种防串味餐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串味餐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1600U
CN218551600U CN202222780669.XU CN202222780669U CN218551600U CN 218551600 U CN218551600 U CN 218551600U CN 202222780669 U CN202222780669 U CN 202222780669U CN 218551600 U CN218551600 U CN 218551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s
box body
lid
lunch box
ta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06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eba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eba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eba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eba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06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1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1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1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串味餐盒,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餐盒本体,餐盒本体内部固定设有隔板,隔板两侧均开设有侧槽,餐盒本体顶部设有盒盖,盒盖顶部设有外部气囊,外部气囊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方管,两个连接方管均贯穿盒盖并与盒盖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方管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圆形气囊,两个圆形气囊分别与两个侧槽相扣合,外部气囊两侧均设有压板,盒盖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罩壳,罩壳内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底座,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使两个压板充分挤压外部气囊,盒盖底部的封条与餐盒本体顶部的顶槽相扣合并密封,实现隔板两侧空间相隔,隔板两侧的气体也不相互流通,避免了隔板两侧饭菜等的混合和串味。

Description

一种防串味餐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串味餐盒。
背景技术
餐盒是为了便于方便我们外带食物而使用的由食品级塑料原料制成的塑料容器,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家用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餐盒来携带存放食物饭菜。
现有的餐盒中,会在餐盒中隔断存放两种饭菜,或者将汤和饭菜分开存放,但是餐盒密封效果一般,经常会出现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或运动较剧烈等导致汤菜混合,饭菜之间味道串味,影响饭菜的口感和味道,影响使用者的食欲和饮食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串味餐盒,以解决餐盒中,会在餐盒中隔断存放两种饭菜,但是餐盒密封效果一般,经常会出现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或运动较剧烈等导致饭菜混合,饭菜之间味道串味,影响饭菜的口感和味道,影响使用者的食欲和饮食体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串味餐盒,包括餐盒本体,所述餐盒本体内部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均开设有侧槽,所述餐盒本体顶部设有盒盖,所述盒盖顶部设有外部气囊,所述外部气囊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方管,两个所述连接方管均贯穿盒盖并与盒盖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方管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圆形气囊,两个所述圆形气囊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槽相扣合,所述外部气囊两侧均设有压板,所述盒盖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罩壳,所述罩壳内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底座,两个所述第二底座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底座,两个所述第一底座分别与两个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连接块与螺纹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罩壳并与罩壳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两侧均固定设有滑板,所述罩壳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板一端分别延伸入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并与两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壳内部固定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两个压板并与两个所述压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压板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限位板侧壁并与限位板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压板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餐盒本体顶部开设有顶槽。
优选的,所述盒盖内部固定嵌设有封条,所述封条与顶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与盒盖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餐盒本体与盒盖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两个压板压着外部气囊,使外部气囊将气体通过连接方管充入圆形气囊内,使圆形气囊充盈,圆形气囊与侧槽之间相扣合,使圆形气囊将隔板和盒盖密封,同时转动螺栓,使螺栓将两个压板压紧,使两个压板充分挤压外部气囊,盒盖底部的封条与餐盒本体顶部的顶槽相扣合并密封,实现隔板两侧空间相隔,隔板两侧的气体也不相互流通,避免了隔板两侧饭菜等的混合和串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餐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餐盒本体、2螺纹杆、3罩壳、4盒盖、5外部气囊、6压板、7限位板、8螺栓、9顶槽、10隔板、11侧槽、12封条、13滑杆、14连接方管、15圆形气囊、16连接块、17滑板、18滑槽、19第一底座、20连接板、21第二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包括餐盒本体1,所述餐盒本体1内部固定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两侧均开设有侧槽11,所述餐盒本体1顶部设有盒盖4,所述盒盖4顶部设有外部气囊5,所述外部气囊5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方管14,两个所述连接方管14均贯穿盒盖4并与盒盖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方管14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圆形气囊15,两个所述圆形气囊15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槽11相扣合,所述外部气囊5两侧均设有压板6,所述盒盖4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罩壳3,所述罩壳3内部设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底座21,两个所述第二底座21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0,两个所述连接板20另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底座19,两个所述第一底座19分别与两个所述压板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6一侧设有螺纹杆2,所述连接块16与螺纹杆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贯穿罩壳3并与罩壳3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隔板10顶部与盒盖4底部相接触,所述餐盒本体1与盒盖4紧密贴合;
本实施方案中,将食物放入餐盒本体1内后,将盒盖4盖上,使两个圆形气囊15分别处于两个侧槽11一侧,此时圆形气囊15处于未充气阶段,转动旋钮,使螺纹杆2转动并拉动连接块16移动,同时连接块16一侧的两个第二底座21拉动两个连接板20移动,使两个连接板20拉动两个第一底座19移动,使两个第一底座19拉动两个压板6移动,使连接板20拉动两个压板6合拢,使两个压板6压着外部气囊5,使外部气囊5将气体通过连接方管14充入圆形气囊15内,使圆形气囊15充盈,圆形气囊15与侧槽11之间相扣合,使圆形气囊15将隔板10和盒盖4密封。
其中,为了实现限位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连接块16两侧均固定设有滑板17,所述罩壳3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8,两个所述滑板17一端分别延伸入两个所述滑槽18内部并与两个所述滑槽18滑动连接,连接块16两侧的滑板17在滑槽18内滑动并起到限位作用;
其中,为了实现限位滑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罩壳3内部固定设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贯穿两个压板6并与两个所述压板6滑动连接,滑杆13将两个压板6限位;
其中,为了实现压紧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中一个所述压板6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一侧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贯穿限位板7侧壁并与限位板7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8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压板6相接触,同时转动螺栓8,使螺栓8将两个压板6压紧,使两个压板6充分挤压外部气囊5;
其中,为了实现密封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餐盒本体1顶部开设有顶槽9,所述盒盖4内部固定嵌设有封条12,所述封条12与顶槽9相匹配,盒盖4底部的封条12与餐盒本体1顶部的顶槽9相扣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食物放入餐盒本体1内后,将盒盖4盖上,使盒盖4底部的封条12与餐盒本体1顶部的顶槽9相扣合,使两个圆形气囊15分别处于两个侧槽11一侧,此时圆形气囊15处于未充气阶段,转动旋钮,使螺纹杆2转动并拉动连接块16移动,连接块16两侧的滑板17在滑槽18内滑动并起到限位作用,同时连接块16一侧的两个第二底座21拉动两个连接板20移动,使两个连接板20拉动两个第一底座19移动,使两个第一底座19拉动两个压板6移动,同时滑杆13将两个压板6限位,使连接板20拉动两个压板6合拢,使两个压板6压着外部气囊5,使外部气囊5将气体通过连接方管14充入圆形气囊15内,使圆形气囊15充盈,圆形气囊15与侧槽11之间相扣合,使圆形气囊15将隔板10和盒盖4密封,同时转动螺栓8,使螺栓8将两个压板6压紧,使两个压板6充分挤压外部气囊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串味餐盒,包括餐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本体(1)内部固定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两侧均开设有侧槽(11),所述餐盒本体(1)顶部设有盒盖(4),所述盒盖(4)顶部设有外部气囊(5),所述外部气囊(5)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方管(14),两个所述连接方管(14)均贯穿盒盖(4)并与盒盖(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方管(14)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圆形气囊(15),两个所述圆形气囊(15)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槽(11)相扣合,所述外部气囊(5)两侧均设有压板(6),所述盒盖(4)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罩壳(3),所述罩壳(3)内部设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底座(21),两个所述第二底座(21)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0),两个所述连接板(20)另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底座(19),两个所述第一底座(19)分别与两个所述压板(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6)一侧设有螺纹杆(2),所述连接块(16)与螺纹杆(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贯穿罩壳(3)并与罩壳(3)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6)两侧均固定设有滑板(17),所述罩壳(3)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8),两个所述滑板(17)一端分别延伸入两个所述滑槽(18)内部并与两个所述滑槽(1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3)内部固定设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贯穿两个压板(6)并与两个所述压板(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压板(6)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一侧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贯穿限位板(7)侧壁并与限位板(7)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8)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压板(6)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本体(1)顶部开设有顶槽(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4)内部固定嵌设有封条(12),所述封条(12)与顶槽(9)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顶部与盒盖(4)底部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串味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本体(1)与盒盖(4)紧密贴合。
CN202222780669.X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防串味餐盒 Active CN218551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0669.XU CN218551600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防串味餐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0669.XU CN218551600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防串味餐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1600U true CN21855160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6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0669.XU Active CN218551600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防串味餐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1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51600U (zh) 一种防串味餐盒
CN201538467U (zh) 多功能多比例多结构容器
CN212212567U (zh) 一种用于高效健胃功能型压片糖果生产的原料提取装置
CN201415831Y (zh) 汤面可分开的方便面包装盒
CN208291915U (zh) 一种多物料混合加热即食的食品罐
CN206528684U (zh) 一种新型红甘魚鱼片真空包装机
CN220549476U (zh) 一种复合速溶液体茶稳定出茶结构
CN216164892U (zh) 一种防渗漏酸奶发酵罐
CN212074844U (zh) 一种火锅底料的礼品盒
CN101623161A (zh) 带标识和冰盒保冷的奶壶盖
CN2273692Y (zh) 软包封醋的一次性方便醋包
CN211919528U (zh) 一种抗压方便性塑料餐盒
CN205667643U (zh) 一种可实现药片与液体药剂合二为一的可携带药盒
CN108557270A (zh) 一种多物料混合加热即食的食品罐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11754005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生产的真空乳化装置
CN214650479U (zh) 一种硅胶隔层保鲜袋
CN2368425Y (zh) 组合调味品方便杯
CN216612139U (zh) 一种便于快速打包的包装盒
CN216316128U (zh) 一种组合式可降解塑料打包餐盒
CN212489521U (zh) 一种新型蔬果压榨机
CN216962052U (zh) 一种具有保鲜滤水功能的新型陶瓷盘
CN107914961A (zh) 一种立柱多层食品包装盒
CN216270576U (zh) 一种具备定位机构的烘焙糕点包装盒
CN217471095U (zh) 一种面食加工一体机
CN215473303U (zh) 一种固体饮料加工用压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