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8570U - 一种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8570U CN218548570U CN202223051320.9U CN202223051320U CN218548570U CN 218548570 U CN218548570 U CN 218548570U CN 202223051320 U CN202223051320 U CN 202223051320U CN 218548570 U CN218548570 U CN 2185485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battery
- explosion
- proof valve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模组,其底部设置有防爆阀;电池箱体,内具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的容纳腔,电池箱体的底壁上对应所述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有与容纳腔内部相连通的凹槽结构;冷却结构,其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内,且内具用以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冷却结构适于在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从防爆阀处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破裂,以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引出对电池组件进行降温保护。本申请通过将防爆阀设置在电池的底部,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冷却结构中破裂流出的冷却液能够积聚在箱体底部浸没热源,从而能够对电池进行高效冷却降温,提高安全性,并且通过凹槽结构的设计能够提高电池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过充、过放等异常情况时,电池内部的各种材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引起电池的热失控,电池内部会产生大量高温、可燃、有毒气体,导致电池内部的压力急剧增大,引起电池变形甚至发生爆炸的危险。
现有技术中通常电芯外壳的顶部安装有防爆阀,当压力增大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值时,防爆阀爆破,从而将电池内部的热失控物质排出以泄压,从而防止电池爆炸,以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热失控的电池进行降温,通常在电芯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在防爆阀泄压时受热或受压破裂的冷却结构,该冷却结构设置在电池箱体内,影响电池箱体内空间利用率,并且由于冷却结构在爆破时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低处流淌不能汇聚在电池顶部的热源处,降温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热失控时防爆阀爆破时,冷却结构内的冷却液向低处流淌不能汇聚在热源处,降温效果不好以及影响电池箱体内空间利用率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且可有效的提高电池箱体内空间利用率的电池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包括:
电池模组,其底部设置有防爆阀;
电池箱体,内具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的容纳腔,所述电池箱体的底壁上对应所述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有凹槽结构;
冷却结构,其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内,且内具用以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结构适于在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从防爆阀处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破裂,以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引出对电池组件进行降温保护。
可选地,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正对所述防爆阀设置,且与所述防爆阀之间具有设定间隙距离。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防爆阀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隙距离在2mm~20mm。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呈扁平状,设定所述冷却管路的厚度d1;
所述电池模组的底壁外侧壁面与电池箱体的底壁外侧壁面之间的距离为d2,d1=(20%~60%)*d2。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电池组,每列电池组分别包括沿第二方向呈线性紧密排列的多个电池;
每个所述电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防爆阀,所述凹槽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在电池箱体的底壁上,所述凹槽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电池组的列数相同,且与多列电池组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
冷却板,设置在电池模组上方,所述冷却板内存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板与所述冷却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连接管路适于将冷却板内的冷却液引导至所述冷却管路内。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内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进液腔,另一个为回流腔;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连接在所述冷却板的出液口和所述进液腔之间的第一管路以及连接在所述冷却板的回液口和所述回流腔之间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位于冷却管路的同侧。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的顶壁与冷却板的底壁粘接固定;
或者,所述电池箱体顶部敞口设置,所述冷却板盖设在所述电池箱体的顶部敞口处。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括:
极组;
保护壳,包设在所述极组的外周,所述防爆阀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底壁上;
极柱,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侧部或者顶部。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为塑胶管或者铝管,所述塑胶管或者铝管的热变形温度介于设定的电池最高使用温度和电池热失稳温度之间;
或者,所述冷却结构上对应所述防爆阀的区域设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适于在冲出防爆阀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破裂,以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引出对电池组件进行降温保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通过将防爆阀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对应的将冷却结构嵌设在电池箱体的底壁上,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情况下,冷却结构在从防爆阀处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爆破炸裂,冷却结构破裂流出的冷却液能够积聚在箱体底部,由于防爆阀位于电池模组的底部位置较低,冷却液能够浸没热源,从而能够对电池进行高效冷却降温,使得电池能够快速冷却,避免电池箱体受热冲击破裂,提高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通过凹槽结构的设计能够为防爆阀的爆破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并且通过将冷却结构嵌设在凹槽结构内,使得冷却结构不会占用电池箱体的内部空间,不会影响电池尺寸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通过在电池模组上方设置的冷却板,冷却板可以作为电池箱体的上盖,或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直接设置在电池模组上方,对电池进行降温,降低电池温度,同时冷却板还能够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为电池箱体底部的冷却管路提供冷却液,从而使得冷却结构无需外接冷却液供应系统,简化整个结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防爆阀设置在电池的底部,极柱设置在电池的侧部或者顶部,极柱与防爆阀采用不共面的设计,可有效地避免防爆阀处喷出的高温物质喷射到极柱上,导致电池包因相邻汇流排的接触而发生短路,降低二次触发其他电芯失控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工人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在去掉冷却板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在去掉冷却板和电池模组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在去掉冷却板和电池模组后的轴侧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池箱体;10、凹槽结构;2、电池模组;21、电池组;211、极柱;212、防爆阀;3、冷却管路;31、间隔板;4、冷却板;5、连接管路;51、第一管路;52、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工人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人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模组2、电池箱体1、冷却结构,所述电池模组2的底部设置有防爆阀212;电池箱体1内具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2的容纳腔,所述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对应所述防爆阀212的位置设置有凹槽结构10;所述冷却结构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10内,且内具用以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结构适于在电池模组2发生热失控时从防爆阀212处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破裂,以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引出对电池组件进行降温保护。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防爆阀212设置在电池模组2的底部,对应的将冷却结构嵌设在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情况下,冷却结构从防爆阀212处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爆破炸裂,冷却结构破裂流出的冷却液能够积聚在箱体底部形成冷却液防护屏障,由于防爆阀212位于电池模组2的底部,冷却液能够浸没热源,从而对电池进行高效冷却降温,使得电池能够快速冷却,从而避免电池箱体1受热冲击破裂,提高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通过凹槽结构10的设计能够为所述防爆阀212的爆破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并且通过将冷却结构嵌设在凹槽结构10内,使得冷却结构不会占用电池箱体1的内部空间,不会影响电池尺寸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箱体1内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结构10由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表面部分内凹形成,冷却结构嵌设在凹槽结构10内,且其上表面不超过凹槽结构10,不会占用容纳腔的空间,因此对电池模组2的设置不会产生任何干涉。
可选地,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10内的冷却管路3,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结构不限于冷却管路3,也可以为内具冷却腔的冷却带或者冷却板。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冷却管路3正对所述防爆阀212设置,且与所述防爆阀212之间具有设定间隙距离。冷却管路3正对所述防爆阀212设置,确保防爆阀212在爆破时冷却管路3能够第一时间爆破,快速降温冷却整个电池包,防止电池包温度过高发生自燃等现象。冷却管路3与防爆阀212之间的间隙距离能够确保防爆阀212正常开启,避免二者紧贴阻碍防爆阀212的正常打开。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防爆阀212外周的电池防护壳的外周设置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防爆阀21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环形凸台内部形成供所述防爆阀212爆破的避让空间,避免冷却管路3与防爆阀212之间的距离太近,阻碍防爆阀212正常爆破。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3与所述防爆阀212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隙距离≥2mm。通过上述间隙尺寸设计能够为防爆阀212的爆破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冷却管路3能够避让被冲开的防爆阀212,不会干涉、阻碍到防爆阀212的正常爆破。
可选地,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2mm。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3与所述防爆阀212之间的间隙距离≤20mm。通过采用上述间隙尺寸设计,一方面是避免二者间隙过大影响空间利用,另一方面避免二者离得太远冷却管路3不能及时爆破。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3为呈扁平状的扁管,冷却管路3采用扁平状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凸出凹槽结构10与电池模组2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设定所述冷却管路3的厚度d1,需说明的是d1为冷却管路3上下管壁相对的两外侧壁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电池模组2的底壁外侧壁面与电池箱体1的底壁外侧壁面之间的距离为d2,d1=(20%~60%)*d2。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2固定或者贴合设置在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防爆阀212的位置更低更接近箱体底壁,冷却结构内流出的冷却液更能够快速浸没热源。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2的底壁也可以与电池箱体1的底壁之间呈设定间隙设置。例如,可以通过在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设置的多道支撑筋,将所述电池模组2支撑在距离箱体底部呈设定间隙的高度位置,如何设计可以使得整个电池箱体1内的气体流通性更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电池模组2的下表面与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表面相接触,并通过结构胶进行粘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电池组21,每列电池组21分别包括沿第二方向呈线性紧密排列的多个电池;每个所述电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防爆阀212,所述凹槽结构10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在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所述凹槽结构10的数量与所述电池组21的列数相同,且与多列电池组21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凹槽结构10为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的长度大于每列电池组21的长度,一个凹槽结构10可以对整列电池都能形成有效的保护。在电池模组2安装好后,凹槽结构10的两端伸出于电池模组2,使得凹槽结构10的端部能够裸露出来与电池箱体1的内腔相连通,确保电池箱体1内腔的气体流通性,避免电池模组2将凹槽结构10完全遮挡,热量不易散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凹槽结构10的两端延伸超出电池模组2的设计,在防爆阀212爆破时失控电芯排出的热量沿凹槽结构10扩散到整个电池箱体1内,再向外排出,不会积聚在电池箱体1的底部,冷却液能够对整个凹槽区域形成降温保护,流经凹槽结构10的热量也会被逐级吸收。
进一步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电池箱体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二方向与电池箱体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凹槽结构10沿电池箱体1的底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以及图6所示,电池箱体1内安装有两列电池组21,对应的所述凹槽结构10为两个,两个凹槽结构10与每列电池组21底部的防爆阀2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结构10内的冷却管路3能够覆盖每列电池组21底部的全部防爆阀212,确保每列电池组21中的任一个电池的防爆阀212爆破时都能够爆破冷却管路3。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凹槽结构10的宽度大于冷却管路3的宽度,凹槽结构10的深度大于冷却管路3的厚度,凹槽结构10的长度大于冷却管路3的长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采用多列电池组21的设计,每列电池组21所有电芯的防爆阀212方向均朝下,在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爆阀212的凹槽结构10,在凹槽结构10内放置有扁平状的设有冷却液的冷却管路3。
可选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冷却板4,所述冷却板4设置在电池模组2上方,所述冷却板4内存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板4与所述冷却管路3之间通过连接管路5连接,所述连接管路5适于将冷却板4内的冷却液引导至所述冷却管路3内。
由于冷却板4位于电池模组2的顶部,高于底部的冷却管路3,在冷却管路3爆破时,冷却板4内的冷却液能够在重力和水压的作用下流入到底部的冷却管路3中,为电池组件降温提供充足的冷却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通过在电池模组2上方设置的冷却板4,冷却板4可以作为电池箱体1的上盖,或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直接设置在电池模组2上方,对电池进行降温,降低电池温度,同时冷却板4还能够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为电池箱体1底部的冷却管路3提供冷却液,从而使得冷却结构无需外接冷却液供应系统,简化整个结构。
通过将冷却板4与冷却管路3连通,确保在热失控时冷却液的充足,相应的冷却管路3的冷却腔就可以尽量做小,减小冷却管路3的占用体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顶部敞口设置,所述冷却板4盖设在所述电池箱体1的顶部敞口处。冷却板4作为电池箱体1的上盖盖设在电池箱体1的敞口处。所述冷却板4的下表面与电池模组2的上表面相贴合设置,以对电池模组2进行降温。
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冷却板4作为独立模块置于电池模组2上方,所述电池模组2的顶壁与冷却板4的底壁粘接固定。冷却板4与电池模组2上表面通过胶进行粘接,胶体具有一定导热性能。
可选地,所述冷却板4为水冷板,所述冷却液为水,所述冷却结构采用水作为冷却液成本较低。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上述冷却板4,冷却管路3的进出水端也可以与整车冷却液供应系统。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3内设置有间隔板31,所述间隔板31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进液腔,另一个为回流腔。所述间隔板31一方面起到间隔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增加冷却管路3结构强度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冷却管路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下管壁以及连接在上、下管壁两侧的左、右侧壁以及封闭连接在所述上、下管壁和左、右侧壁两端的前、后端壁,所述间隔板31设置在冷却管路3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所述间隔板31自前端壁向靠近后端壁的方向延伸,以将整个冷却腔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间隔板31一端固连在前端壁上,另一端向靠近后端壁的方向延伸且与后端壁之间具有设定间隙,以保证两个腔室之间的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也间隔板31自后端壁向靠近前端壁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管路5包括连接在所述冷却板4的出液口和所述进液腔之间的第一管路51以及连接在所述冷却板4的回液口和所述回流腔之间的第二管路52,所述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位于冷却管路3的同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3的冷却腔内冷却液的流通路径类似于U型状,冷却管路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位于同侧,对应的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就可以设置在同侧,方便空间布局,避免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设置在两侧带来的安装不便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电池包括极组、保护壳、极柱211,保护壳包设在所述极组的外周,所述防爆阀212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底壁上,极柱211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侧部或者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防爆阀212设置在电池的底部,极柱211设置在电池的侧部或者顶部,极柱211与防爆阀212采用不共面的设计,可有效地避免防爆阀212处喷出的高温物质喷射到极柱211上,导致整个电池包因相邻汇流排的接触而发生短路,降低二次触发其他电芯失控的风险。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极柱211即电芯输出极设置在保护壳侧部,这样的好处是电池底部防爆阀212喷发的高温物质不会伤及到极柱211,避免电芯汇流排连接而发生短路风险,降低二次触发其他电芯失控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极柱211的正负极可以在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管路3为塑胶管或者铝管,所述塑胶管或者铝管的热变形温度介于设定的电池最高使用温度和电池热失稳温度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3被配置为能在所述防爆阀212泄压喷出的高温物质时受热熔化,而使得其内部的冷却液积聚在电池箱体1的底部,将热源浸没,实现快速冷却降温的目的。
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结构上对应所述防爆阀212的区域设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正对所述防爆阀212设置,所述爆破片在所述电池模组2上的投影能够覆盖防爆阀212。所述爆破片适于在防爆阀212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破裂,以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引出对电池组件进行降温保护。所述爆破片的爆破压力介于冷却结构的最高水压与电池热失稳压力之间。
本实施例在电池组件中某颗电芯发生热失控情况下,防爆阀212喷发大量高温物质,喷发物质引发冷却管路3熔化或者破裂,使得冷却管路3内的液体溢出,溢出的冷却液会在箱体底部形成防护水膜,积聚在箱体底部,对热源区域进行降温,也可以对电池箱体1的底壁表面形成保护,喷发物质导致冷却液体挥发,带走大量热,从而避免电池箱体1受热冲击破裂。由于防爆阀212的位置较低,会浸没在冷却液内,降温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冷却管路3处于低点,电池模组2上方的冷却板4内的冷却液体也会顺势从破裂点溢出,为冷却管路3提供更充足的冷却液。冷却管路3溢出的冷却液能够在箱体底壁凹槽结构10内形成低位冷却液柱,失控电芯排除的热量沿凹槽结构10向外排出过程中,冷却液能够对整个凹槽区域形成降温保护。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工人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2),其底部设置有防爆阀(212);
电池箱体(1),内具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模组(2)的容纳腔,所述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对应所述防爆阀(212)的位置设置有凹槽结构(10);
冷却结构,其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10)内,且内具用以存储冷却液的冷却腔,所述冷却结构适于在电池模组(2)发生热失控时从防爆阀(212)处冲出的喷发物的作用下破裂,以将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引出对电池组件进行降温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嵌设在所述凹槽结构(10)内的冷却管路(3),所述冷却管路(3)正对所述防爆阀(212)设置,且与所述防爆阀(212)之间具有设定间隙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3)与所述防爆阀(212)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隙距离在2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3)呈扁平状,设定所述冷却管路(3)的厚度d1;
所述电池模组(2)的底壁外侧壁面与电池箱体(1)的底壁外侧壁面之间的距离为d2,d1=(20%~60%)*d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电池组(21),每列电池组(21)分别包括沿第二方向呈线性紧密排列的多个电池;
每个所述电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防爆阀(212),所述凹槽结构(10)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在电池箱体(1)的底壁上,所述凹槽结构(10)的数量与所述电池组(21)的列数相同,且与多列电池组(21)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
冷却板(4),设置在电池模组(2)上方,所述冷却板(4)内存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板(4)与所述冷却管路(3)之间通过连接管路(5)连接,所述连接管路(5)适于将冷却板(4)内的冷却液引导至所述冷却管路(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3)内设置有间隔板(31),所述间隔板(31)将所述冷却腔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进液腔,另一个为回流腔;
所述连接管路(5)包括连接在所述冷却板(4)的出液口和所述进液腔之间的第一管路(51)以及连接在所述冷却板(4)的回液口和所述回流腔之间的第二管路(52),所述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位于冷却管路(3)的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的顶壁与冷却板(4)的底壁粘接固定;
或者,所述电池箱体(1)顶部敞口设置,所述冷却板(4)盖设在所述电池箱体(1)的顶部敞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极组;
保护壳,包设在所述极组的外周,所述防爆阀(212)安装在所述保护壳的底壁上;
极柱(211),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侧部或者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3)为塑胶管或者铝管;
或者,所述冷却结构上对应所述防爆阀(212)的区域设有爆破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51320.9U CN218548570U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一种电池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51320.9U CN218548570U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一种电池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8570U true CN218548570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6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51320.9U Active CN218548570U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一种电池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85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14274A (zh) * | 2023-07-26 | 2023-10-20 | 广东精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CN117117341A (zh) * | 2023-07-26 | 2023-11-24 | 广东精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WO2024187708A1 (zh) * | 2023-03-15 | 2024-09-19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
-
2022
- 2022-11-16 CN CN202223051320.9U patent/CN2185485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7708A1 (zh) * | 2023-03-15 | 2024-09-19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
CN116914274A (zh) * | 2023-07-26 | 2023-10-20 | 广东精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CN117117341A (zh) * | 2023-07-26 | 2023-11-24 | 广东精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CN116914274B (zh) * | 2023-07-26 | 2024-08-30 | 广东精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548570U (zh) | 一种电池组件 | |
JP7282902B2 (ja) | 放熱部材を含む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前記放熱部材の製造方法 | |
JP7186371B2 (ja) | 電池ブロック | |
JP7403561B2 (ja) | 電池のケース、電池、電力消費装置、電池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
JPWO2017130259A1 (ja) | 電池パック | |
KR20170044473A (ko) | 배터리 팩 | |
US20220123428A1 (en) | Battery pack | |
CN111106280B (zh) | 电池包 | |
JP2006185894A (ja) |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 |
EP3761388B1 (en) | Battery pack | |
JP2022536404A (ja) |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ラック及び電力貯蔵装置 | |
CN113054300A (zh) | 一种电池热失控换热结构、电池总成及车辆 | |
CN115117529A (zh) | 电池包 | |
CN114937838A (zh) | 一种电芯装配架、电芯组件、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 |
CN117638347A (zh)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CN218351654U (zh) | 电池包 | |
JP2023530213A (ja) |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電池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装置 | |
JP2023528296A (ja) |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電池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装置 | |
CN218299927U (zh) | 一种电池 | |
CN219180740U (zh) | 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6529115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115149152A (zh) | 一种电池 | |
CN220753540U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电动车辆 | |
JP2024529913A (ja) |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電池の製造方法と装置 | |
CN220491995U (zh) | 电池壳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