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6925U -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6925U
CN218546925U CN202221193228.3U CN202221193228U CN218546925U CN 218546925 U CN218546925 U CN 218546925U CN 202221193228 U CN202221193228 U CN 202221193228U CN 218546925 U CN218546925 U CN 218546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b
plate
guide
driving devi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32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ngsh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ngsh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ngsh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ngshi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32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6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6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6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电源控制组件、上压板模组、载板模组和下压板模组;载板模组包括SIB载板和多个固定在载板顶部的限位销,SIB载板上开设通孔;上压板模组包括上压板板体、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一驱动装置,上压板板体位于SIB载板上方,第一检测组件安装在上压板板体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板体竖直移动;下压板模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位于SIB载板下方,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检测组件竖直移动;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拔插SIB连接器,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测试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领域的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对电子产品生产厂家的制程效率与合格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提高电子产品制程效率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加强对于产品功能测试设备的研制和优化。
SIB板(信号接口板)是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零部件,为了确定SIB板是否能正常工作,需要将SIB板放入测试夹具中,对SIB板上的连接头和触点进行功能测试。传统的测试夹具主要包括夹具和SIB连接器,SIB连接器上设置有连接头和探针。检测时,由夹具固定SIB板的位置,人工将SIB连接器的连接头插接到SIB板的连接头上,此时SIB连接器上的探针抵在SIB板上的触点上,随后进行通电检测;检测完成后断电将SIB连接器拔离SIB板。
使用传统的测试夹具检测PCB时,每次都需要人工将SIB连接器插接或拔离SIB板,人工插接耗时较长;而且通常情况下SIB板的两面都有需要测试的位置,这就需要人工翻转SIB板,将两组SIB连接器分别插接在SIB板两面,这进一步增加了检测的耗时,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通过SIB载板和上压板板体限定SIB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通过限位销限定SIB板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插接在SIB板上,实现了自动化拔插SIB连接器,且人工无需翻面,提高了SIB板的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控制组件、上压板模组、载板模组和下压板模组;载板模组包括SIB载板和多个固定在载板顶部的限位销,SIB载板上开设容纳连接头的通孔;上压板模组包括上压板板体、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一驱动装置,上压板板体位于SIB载板上方,第一检测组件安装在上压板板体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板体竖直移动;下压板模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位于SIB载板下方,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检测组件竖直移动;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SIB载板和上压板板体限定SIB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通过限位销限定SIB板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插接在SIB板上,实现了自动化拔插SIB连接器,且无需人工翻面,提高了SIB板的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板模组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上压板板体上开有滑槽,第一检测组件插入滑槽中,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检测组件在滑槽中竖直移动,第三驱动装置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板体下移,将SIB板夹紧在上压板板体与SIB载板之间,再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限位板下移,将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头与SIB板的连接头插接在一起,将所有顶针与SIB板上的触点接触。本实用新型在实现SIB板的定位后,再进行SIB板的连接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基板、限位板和多个顶针,限位板安装在上压板板体上;第一基板是设置有连接头的电路板,限位板上开设安装槽,第一基板嵌入安装槽中,第一基板的连接头从安装槽下方露出,所有顶针可拆卸的固定在限位板下方;第一基板和所有顶针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基板是卡接在安装槽内的,便于使用者根据检测所需更换设置有不同连接头的第一基板;另外由于顶针与限位板也是可拆卸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与根据检测所需改变顶针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数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针为弹簧顶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弹簧顶针并非刚体顶针,弹簧顶针与触点之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使得接触更加可靠,检测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划伤SIB板上的触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基板和升降板,第二基板是设置有连接头的电路板,第二基板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并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板顶部,第二驱动装置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基板与升降板为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者根据检测所需更换设置有不同连接头的第二基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下箱体和支撑板,电源控制组件安装在下箱体内,支撑板与下箱体铰接并封堵在其顶部开口处,支撑板上开有容纳第二检测组件的检测口,SIB载板位于检测口上方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上压板模组和下压板模组均安装在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的结构,便于使用人员将支撑板掀起来,对下箱体内电源控制组件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轴和导套,所有导轴均竖直设置,每个导轴上均套设一个能沿导轴轴体滑动的导套;上压板板体和升降板分别对应两组导向组件,一组导向组件中的所有导轴固定在支撑板底面,所有导套与升降板固定连接;另一组导向组件中的所有导轴固定在支撑板顶面,所有导套与上压板板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的设置能辅助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进行滑动线路的进一步限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套为直线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轴承的设置,将导套与导轴之间的滑动摩擦转为滚动摩擦,减少了导套在导轴上滑动所受的阻力,便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板体和升降板竖直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导向销和导向套,每个导向销对应一个导向套;定位组件用于将上压板板体定位在SIB载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销轴结构实现了SIB载板与上压板板体之间的精准定位,使得第一基板能准确的插接在SIB板上,所有的弹簧顶针能准确的与SIB板上的触点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安全光栅,安全光栅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光栅能够监控检测过程中是否有异物进入SIB载板与上压板板体之间,如存在异物则立即断电,终止检测,以免检测过程中误伤到人,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上压板板体下移,使得上压板板体能配合SIB载板和限位销限定SIB板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插接在SIB板上,将所有弹簧顶针与SIB板上的触点弹性接触,实现了自动化拔插SIB连接器,无需人工翻面,提高了SIB板的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和导向组件辅助限定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的移动方向,进一步确保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准确插接在SIB板的两面。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安全光栅,能够监控检测过程中是否有异物进入SIB载板与上压板板体之间,如存在异物则立即断电,终止检测,以免检测过程中误伤到人,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载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实施例中上压板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下压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体现实施例中安全光栅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体现实施例中角度支撑装置安装位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1、外壳;11、下箱体;12、支撑板;13、保护罩;2、上压板模组;21、上压板板体;211、滑槽;22、第一检测组件;221、第一基板;222、限位板;223、顶针;224、基板限位条;225、立柱;226、夹板;23、第一驱动装置;24、第三驱动装置;25、气缸立板;26、天花板;261、通槽;27、压头;3、载板模组;31、SIB载板;311、通孔;32、限位销;4、下压板模组;41、第二驱动装置;42、第二检测组件;421、第二基板;422、升降板;43、安装组件;431、基板载板;432、板框;433、盖板;4331、检测孔;5、定位组件;51、导向销;52、导向套;6、定位板;7、导向组件;71、导轴;72、导套;8、角度支撑装置;9、安全光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左”、“右”、“前”、“后”、“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控制组件、上压板模组2、载板模组3、下压板模组4和外壳1。
载板模组3包括SIB载板31和多个固定在载板顶部的限位销32,SIB载板31上开设竖直贯穿SIB载板31的通孔311,通孔311用于容纳SIB板上的连接头。当SIB板放置在SIB载板31上时,SIB板底部的连接头从通孔311中漏出;多个限位销32贴在SIB板的边沿,以限定SIB板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外壳1包括下箱体11和支撑板12,电源控制组件安装在下箱体11内,支撑板12与下箱体11铰接并封堵在其顶部开口处,支撑板12上开有容纳第二检测组件42的检测口,SIB载板31位于检测口上方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上压板模组2和下压板模组4均安装在支撑板12上。第二检测组件42通过检测口与从SIB载板31通孔311中露出的连接头进行连接。铰接连接方式,便于使用人员将支撑板12掀起来,对下箱体11内电源控制组件进行检修。
本实施例还包括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多个导向销51和导向套52,每个导向销51对应一个导向套52。定位组件5用于将上压板板体21定位在SIB载板31上方。本实施例中所有导向销51穿过天花板26固定在上压板板体21上,所有导向套52固定在SIB载板31上,所有导向销51均可插入其对应的导向套52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向销51设置两个,导向套52对应导向销51也设置两个。本实施例通过销轴结构实现了SIB载板31与上压板板体21之间的精准定位,使得第一基板221能准确的插接在SIB板上,所有的弹簧顶针能准确的与SIB板上的触点弹性接触。
如图3-4所示,上压板模组2包括上压板板体21、第一检测组件22、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三驱动装置24,上压板板体21位于SIB载板31上方,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上压板板体21竖直移动,将SIB板夹在以配合载板模组3限定SIB板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第一驱动装置23由电源控制组件控制启停。
第一检测组件22包括第一基板221、限位板222和多个顶针223,第一基板221是设置有连接头的电路板,限位板222上开设竖直贯穿限位板222的安装槽,第一基板221嵌入安装槽中,使得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只能沿安装槽的槽壁竖直移动,第一基板221的连接头从安装槽下方露出;所有顶针223可拆卸的固定在限位板222下方;第一基板221和所有顶针223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顶针223为弹簧顶针。由于第一基板221是卡接在安装槽内的,便于使用者根据检测所需更换设置有不同连接头的第一基板221;另外由于顶针223与限位板222也是可拆卸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与根据检测所需改变顶针223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数量。而且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弹簧顶针并非刚体顶针223,弹簧顶针与触点之间的接触为弹性接触,使得接触更加可靠,检测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划伤SIB板上的触点。
具体的,上压板板体21上开有竖直贯穿上压板板体21的滑槽211,限位板222插入滑槽211中;第三驱动装置24支撑在上压板板体21上,第三驱动装置24驱动限位板222在滑槽211中竖直移动,第三驱动装置24由电源控制组件控制启停。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可以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上压板板体21下移,将SIB板夹紧在上压板板体21与SIB载板31之间后,再通过第三驱动装置24驱动限位板222下移,将第一基板221上的连接头与SIB板的连接头插接在一起,将所有弹簧顶针与SIB板上的触点弹性接触,以提高检测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4选用气缸,第三驱动装置24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上压板板体21和限位板2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4设置两个,两个第三驱动装置24分别位于滑槽211的两侧。具体的,上压板模组2还包括两块竖直固定在上压板板体21上方的气缸立板25,两个第三驱动装置24的缸体分别固定在两块气缸立板25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两面均安装有多个电子元气件,本实施例中安装槽两侧均开设有向上贯穿限位板222板体的元件槽。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两面位于底部的电子元器件分别卡入两侧的元件槽中,以阻止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向下滑出安装槽。
具体的,第一检测组件22还包括至少一个基板限位条224和立柱225,每个基板限位条224两端分别固定两个立柱225,所有立柱225底端可拆卸的连接在限位板222上。每个基板限位条224底部均开设有用于嵌入第一基板221电路板卡槽,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顶边插入所有卡槽中,以阻止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向上滑出安装槽。本实施例中基板限位条224设置两个。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底边设置多个作为连接头公头的突出。第一检测组件22还包括两个夹板226,两个夹板226可拆卸的固定在限位板222底面,所有弹簧顶针穿过两个夹板226;两个夹板226分别贴合在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的两面,所有突出均位于两夹板226下方。两夹板226能辅助限定第一基板221电路板的位置,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调整两夹板226的固定位置,改变两夹板226之间缝隙的大小,以夹紧第一基板221的电路板,使得所有突出能准确的插入SIB板顶面的连接头母头。
具体的,上压板模组2还包括天花板26和多个压头27,天花板26固定上压板板体21的底面,天花板26上开设与滑槽211位置对应的通槽261,限位板222能竖直滑动穿过通槽261;所有弹簧顶针穿过天花板26,多个压头27固定在天花板26底面。当限位板222位于最低位置时,多个压头27压紧在SIB板上,将上压板板体21施加给SIB板的压力,由面接触受力变为点接触受力,进一步将SIB板抵紧在SIB载板31上。
下压板模组4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1和第二检测组件42,第二检测组件42位于SIB载板31下方,第二检测组件42包括第二基板421和升降板422,第二基板421是设置有连接头的电路板,第二基板421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并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板422顶部,第二驱动装置41与升降板422固定连接,以控制升降板422竖直移动,第二驱动装置41由电源控制组件控制启停。
如图5所示,下压板模组4还包括安装组件43,安装组件43包括可拆卸固定在升降板422顶面的基板载板431、固定在基板载板431顶面的板框432和固定在板框432顶面的盖板433,第二基板421放置在基板载板431顶面并位于板框432中,盖板433上开设竖直贯穿盖板433的检测孔4331,第二基板421的连接头从检测孔4331中伸出。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使用者根据检测所需更换设置有不同连接头的第二基板421。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导向组件7,导向组件7设置两个,每个导向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导轴71和导套72,所有导轴71均竖直设置,每个导轴71上均套设一个能沿导轴71轴体滑动的导套72;上压板板体21和升降板422分别对应两组导向组件7。对应上压板板体21的导向组件7,其所有导轴71底端固定在支撑板12顶面,所有导套72与上压板板体21固定连接。对应升降板422的导向组件7,其所有导轴71顶端固定在支撑板12底面,所有导套72与升降板422固定连接。导向组件7的设置能辅助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二驱动装置41,进行滑动线路的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在导轴71背离支撑板12一端的定位板6,本实施例中定位板6设置四个,上压板板体21对应两个,升降板422对应两个。
对应上压板板体21的导轴71分为两组,两组导轴71分别位于SIB载板31的两侧,每组对应一个定位板6。本实施例中每组导轴71设置两个。同组的两导轴71顶端与其对应的定位板6固定连接,以免其对应导套72向上滑动脱离导轴71。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3设置两个,两个第一驱动装置23分别位于SIB载板3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3为气缸,两第一驱动装置23的缸体均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两第一驱动装置23的活塞杆均与上压板板体21固定连接。
对应升降板422的导轴71分为两组,两组导轴71分别位于SIB载板31的两侧,每组对应一个定位板6。本实施例中每组导轴71设置两个。同组的两导轴71底端与其对应的定位板6固定连接,以免其对应导套72向下滑动脱离导轴71。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1设置两个,两个第二驱动装置41分别位于SIB载板3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1为气缸,两第二驱动装置41的缸体分别固定在对应升降板422的两个定位板6上,两第二驱动装置41的活塞杆均与升降板422固定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套72为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将导套72与导轴7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为滚动摩擦,减少了导套72在导轴71上滑动所受的阻力,便于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二驱动装置41驱动上压板板体21和升降板422竖直滑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包括罩设在支撑板12上方的保护罩13,保护罩13底部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其一侧开有用于取放SIB板的窗口。保护罩13将位于支撑板12上方的上压板模组2、导向组件7、定位组件5和载板模组3罩住保护起来。
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板12上位于保护罩13内的安全光栅9,安全光栅9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安全光栅9设置两个,两个安全光栅9分别位于窗口的两个侧边处,用于监控检测过程中是否有异物进入SIB载板31与上压板板体21之间,如存在异物则立即断电,终止检测,以免检测过程中误伤到人,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下箱体11内用于支撑支撑板12的角度支撑装置8,角度支撑装置8采用气弹簧,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2和下箱体11铰接在一起。气弹簧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压力缸、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52、填充物(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缸内控制元件与缸外控制元件(指可控气弹簧)和接头等。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当工作人员需要检修位于下箱体11内的部件时,气弹簧作为一种能够起到支撑缓冲作用的零部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撑住支撑板12,便于检修工作的进行;同时气弹簧的设置,也能够减轻检修完成后支撑板12与下箱体11闭合时,支撑板12与下箱体11之间的撞击。
本实施例中,外壳1还包括多个合页,多个合页水平线性排布,每个合页的两个页片分别与支撑板12和下箱体11固定连接,以实现支撑板12和下箱体11的铰接。本实施例中合页设置三个。
本实施例还包括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急停开关。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上压板板体21下移,使得上压板板体21能配合SIB载板31和限位销32限定SIB板的位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二驱动装置41驱动第一检测组件22和第二检测组件42插接在SIB板上,将所有弹簧顶针与SIB板上的触点弹性接触,实现了自动化拔插SIB连接器,无需人工翻面,提高了SIB板的检测效率。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定位组件5和导向组件7辅助限定第一检测组件22和第二检测组件42的移动方向,进一步确保第一检测组件22和第二检测组件42准确插接在SIB板的两面。除此之外,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安全光栅9,能够防止检测过程中误伤到人,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控制组件、上压板模组(2)、载板模组(3)和下压板模组(4);载板模组(3)包括SIB载板(31)和多个固定在载板顶部的限位销(32),SIB载板(31)上开设容纳连接头的通孔(311);上压板模组(2)包括上压板板体(21)、第一检测组件(22)和第一驱动装置(23),上压板板体(21)位于SIB载板(31)上方,第一检测组件(22)安装在上压板板体(21)上,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上压板板体(21)竖直移动;下压板模组(4)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1)和第二检测组件(42),第二检测组件(42)位于SIB载板(31)下方,第二驱动装置(41)驱动第二检测组件(42)竖直移动;第一检测组件(22)、第二检测组件(42)、第一驱动装置(23)和第二驱动装置(41)均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模组(2)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4),上压板板体(21)上开有滑槽(211),第一检测组件(22)插入滑槽(211)中,第三驱动装置(24)驱动第一检测组件(22)在滑槽(211)中竖直移动,第三驱动装置(24)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2)包括第一基板(221)、限位板(222)和多个顶针(223),限位板(222)安装在上压板板体(21)上;第一基板(221)是设置有连接头的电路板,限位板(222)上开设安装槽,第一基板(221)嵌入安装槽中,第一基板(221)的连接头从安装槽下方露出,所有顶针可拆卸的固定在限位板(222)下方;第一基板(221)和所有顶针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223)为弹簧顶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2)包括第二基板(421)和升降板(422),第二基板(421)是设置有连接头的电路板,第二基板(421)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并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板(422)顶部,第二驱动装置(41)与升降板(4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下箱体(11)和支撑板(12),电源控制组件安装在下箱体(11)内,支撑板(12)与下箱体(11)铰接并封堵在其顶部开口处,支撑板(12)上开有容纳第二检测组件(42)的检测口,SIB载板(31)位于检测口上方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上压板模组(2)和下压板模组(4)均安装在支撑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7),导向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导轴(71)和导套(72),所有导轴(71)均竖直设置,每个导轴(71)上均套设一个能沿导轴(71)轴体滑动的导套(72);上压板板体(21)和升降板(422)分别对应两组导向组件(7),一组导向组件(7)中的所有导轴(71)固定在支撑板(12)底面,所有导套(72)与升降板(422)固定连接;另一组导向组件(7)中的所有导轴(71)固定在支撑板(12)顶面,所有导套(72)与上压板板体(2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72)为直线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多个导向销(51)和导向套(52),每个导向销(51)对应一个导向套(52);定位组件(5)用于将上压板板体(21)定位在SIB载板(31)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板(12)上的安全光栅(9),安全光栅(9)与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CN202221193228.3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Active CN218546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228.3U CN218546925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228.3U CN218546925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6925U true CN218546925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3228.3U Active CN218546925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6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1365B2 (en) Automated circuit board test actuator system
CN109490680B (zh) 一种pcba公头连接器的测试机构
CN110108909B (zh) 一种ict测试治具
CN112684333A (zh)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的检测设备
CN218546925U (zh) 一种sib板双面检测装置
CN215067097U (zh) 一种pcba测试装置
CN211577341U (zh) 电路板检测装置
CN112362310A (zh) 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CN210243783U (zh) 一种翻盖式fct测试机
CN218767209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测试设备
CN217132536U (zh) 笔记本插拔测试机
CN115184791A (zh) 一种按压键测试机头及测试装置
CN216082997U (zh) 电子器件的测试装置
CN114994498B (zh) 一种弯曲pcb板的功能测试装置
CN215116636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pcba板测试设备
CN114843864B (zh) 一种三款插头模组集成机构及其应用
CN217112441U (zh) 一种自动插拔卡的sib验证夹具及其装置
JP3014055B2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の電気チェック装置
CN220271373U (zh) 一种led灯条测试机
CN219039282U (zh) 一种血压计led测试治具
CN111983439A (zh) 一种继电器定位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继电器测试设备
CN219777822U (zh) 一种电动工具测试设备
JPH0624785Y2 (ja) 両端可動型コンタクトピン
CN217687615U (zh) 适用于不同刀库刀套的拉力测试机构
CN217879278U (zh) 一种车用墨盒组件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