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627U - 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4627U CN218544627U CN202222661684.2U CN202222661684U CN218544627U CN 218544627 U CN218544627 U CN 218544627U CN 202222661684 U CN202222661684 U CN 202222661684U CN 218544627 U CN218544627 U CN 2185446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eturn
- conditioning unit
- air conditioning
- evapo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机组壳体、蒸发器模组、空气过滤器以及制冷系统。机组壳体包括并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回风口与送风口,回风口与送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室内风通道,第二壳体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室外风通道。蒸发器模组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与回风口连通的回风侧部以及与送风口连通的送风侧部。空气过滤器贴设于回风侧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组,室内风通道与室外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内空气以及室外空气的流动,空气过滤器贴设于蒸发器模组的回风侧部,如此有助于降低蒸发器模组的迎面风阻,同时也使得空调机组的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绿色发展目标的提出,大型数据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氟泵自然冷却空调机组因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将成为数据中心制冷的一个热门选择。如何在有限的空调机组空间内使机组各器件合理布局成为研究的关键。
然而,现有的氟泵自然冷却空调机组的结构布局并不合理,其结构布局仍存在优化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空调机组,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机组壳体、蒸发器模组、空气过滤器以及制冷系统。机组壳体包括并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壳体设有回风口与送风口,回风口与送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室内风通道,第二壳体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室外风通道。蒸发器模组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与回风口连通的回风侧部以及与送风口连通的送风侧部。空气过滤器贴设于回风侧部。制冷系统安装于第二容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顶壁,出风口位于顶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背离第二壳体的第一侧壁,回风口与送风口设于第一侧壁,蒸发器模组包括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相对第一侧壁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包括一块板式蒸发器,板式蒸发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部与第一侧壁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包括多块板式蒸发器,相邻的两块板式蒸发器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相对的抵接端和开口端,位于回风侧部的多个抵接端和开口端交替排布,位于送风侧部的多个抵接端和开口端也交替排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背离第一壳体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连接于顶壁,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模组,冷凝器模组包括多块板式冷凝器,多块板式冷凝器相对第二侧壁倾斜地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内风机,室内风机设置于送风侧部,且位于送风侧部的开口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内风机,室内风机位于蒸发器模组的上方,用于从回风口导引空气至回风侧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内风机,室内风机设置于送风侧部,并位于蒸发器模组的下方,空气过滤器设置于蒸发器模组的上方,且贴设于位于回风侧部的多个抵接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机及制冷剂泵,多个压缩机依次并联设置,多个压缩机与制冷剂泵并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组,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设有第一容置空间以及第二容置空间,回风口与送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室内风通道,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室外风通道,如此,室内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内空气的流动,室外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外空气的流动。此外,由于蒸发器模组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且空气过滤器贴设于蒸发器模组的回风侧部,如此使得室内高温空气可以从回风口通过室内风通道流向空气过滤器,在空气过滤器过滤后流至蒸发器模组,室内高温空气进而与蒸发器模组换热后再流向送风口,最终使得低温空气可以从送风口送至室内。通过将空气过滤器贴设于蒸发器模组的回风侧部,如此有助于降低蒸发器模组的迎面风阻,同时也使得空调机组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空调机组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空调机组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空调机组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空调机组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再一种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空调机组的右视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调机组10,空调机组10可以制冷以给机房提供一定的冷量,有助于保证机房维持在合适的温度环境。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组10包括机组壳体11、蒸发器模组12、空气过滤器13以及制冷系统14,蒸发器模组12、空气过滤器13以及制冷系统14均设置于机组壳体11内。机组壳体11包括并排连接的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设有第一容置空间1111,第二壳体112设有第二容置空间1121,第一容置空间111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1121均用于容置空调机组10的部件,有助于避免空调机组10内的部件外露而受到损害。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模组12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蒸发器模组12可以满足室内高温空气的热交换。第一壳体111还可以设有回风口1112与送风口1113,回风口1112与送风口1113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内的室内风通道,蒸发器模组12位于室内风通道。如此,室内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内高温空气的流动,使得室内高温空气可以从回风口1112通过室内风通道流向蒸发器模组12,室内高温空气与蒸发器模组12换热后再流向送风口1113,最终使得低温空气可以从送风口1113送至室内。
具体地,第一壳体111包括背离第二壳体112的第一侧壁1115,第一侧壁1115可以大致竖直设置,回风口1112与送风口1113设于第一侧壁1115。如此,室内高温空气可以从第一侧壁1115上的回风口1112进入第一容置空间1111内,最终转化的室内低温空气从第一侧壁1115上的送风口1113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14安装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制冷系统14包括冷凝器模组141,冷凝器模组141安装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冷凝器模组141可以满足室外低温空气的热交换。第二壳体112还可以设有进风口1122与出风口1123,进风口1122与出风口1123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的室外风通道,冷凝器模组141位于室外风通道。如此,室外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外低温空气的流动,使得室外低温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122通过室外风通道流向冷凝器模组141,室外低温空气与冷凝器模组141换热后再流向出风口1123,最终使得换热后的空气可以从出风口1123送至室外。
具体地,第二壳体112包括顶壁1125,出风口1123位于顶壁1125。第二壳体112还可以包括背离第一壳体111的第二侧壁1126,第二侧壁1126可以大致竖直设置,第二侧壁1126连接于顶壁1125,进风口1122可以设于第二侧壁1126。如此,室外低温空气可以从第二侧壁1126上的进风口1122进入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最终换热后的空气从顶壁1125上的出风口1123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22可以设于第二壳体112背离顶壁1125的底部。如此,室外低温空气可以从第二壳体112底部上的进风口1122进入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最终换热后的空气从顶壁1125上的出风口1123流出。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模组12还包括与回风口1112连通的回风侧部121以及与送风口1113连通的送风侧部122,回风侧部121与送风侧部122可以分别设置于蒸发器模组12的相背两侧。蒸发器模组12可以大致竖直地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内,如此有助于减少蒸发器模组12在水平方向上占用的位置,有助于节约第一容置空间1111内的空间。
室内高温空气可以从回风口1112通过室内风通道流向蒸发器模组12的回风侧部121,在与蒸发器模组12换热后转换成室内低温空气,通过送风侧部122流至送风口1113。如此,室内高温空气可以与蒸发器模组12换热达到降温的目的,使得空调机组10可以从送风口1113向室内输送低温的空气。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器模组141还包括与进风口1122连通的进风侧部1411以及与出风口1123连通的出风侧部1412,进风侧部1411与出风侧部1412可以分别设置于冷凝器模组141的相背两侧。冷凝器模组141可以大致水平地安装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如此有助于减少冷凝器模组141在竖直方向上占用的位置,有助于节约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的空间。
室外低温空气可以从进风口1122通过室外风通道流向冷凝器模组141的进风侧部1411,在与冷凝器模组141换热后转换成室外高温空气,通过出风侧部1412流至出风口1123。如此,室外低温空气可以与冷凝器模组141换热,使得空调机组10可以从出风口1123将高温的空气排出室外。
请重新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过滤器13贴设于回风侧部121。空气过滤器13可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杂质例如灰尘、花粉等,有助于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空气过滤器13可以与蒸发器模组12的大小大致保持一致,如此有助于保证流经蒸发器模组12的室内高温空气均得到空气过滤器13的过滤。通过将空气过滤器13贴设于蒸发器模组12的回风侧部121,有助于降低蒸发器模组12的迎面风阻,同时也使得空调机组10的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空气过滤器13可以采用G4级初效过滤器,G4级初效过滤器具有阻力小,寿命长,经济耐用的特点。
当室内高温空气由回风口1112进入时,通过室内风通道室内高温空气可以流向空气过滤器13,室内高温空气在空气过滤器13过滤后流经蒸发器模组12的回风侧部121,在与蒸发器模组12换热后转化为室内低温空气,通过送风侧部122流至送风口1113。如此,在第一容置空间1111内室内高温空气可以实现过滤、降温的目的,使得空调机组10可以从送风口1113向室内输送洁净、低温的空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模组12包括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123,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123相对第一侧壁1115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如此可以增大板式蒸发器123的换热面积,有助于提升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能力。其中,“倾斜”指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123与第一侧壁1115呈夹角设置,两者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例如夹角可以为30度、40度、50度、60度或者30度~60度中的任一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123可以包括多块板式蒸发器123,相邻的两块板式蒸发器123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相对的抵接端1232和开口端1233,位于回风侧部121的多个抵接端1232和开口端1233交替排布,位于送风侧部122的多个抵接端1232和开口端1233也交替排布。
示例性地,相邻的两块板式蒸发器123可以大致呈“V”状设置,每块板式蒸发器123均包括蒸发表面1234,相邻的两块板式蒸发器123的两个蒸发表面1234相抵接以形成抵接端1232,抵接端1232可以大致竖直设置,此时抵接端1232与竖直设置的第一侧壁1115大致平行,相邻的两块板式蒸发器123的两个蒸发表面1234分别相对第一侧壁1115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如此,交替排布的多块板式蒸发器123可以增大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面积,有助于提升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多块”“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块、两个,例如板式蒸发器123的数量可以为两块、三块、四块、五块或其他数量。
空调机组10还包括室内风机15,室内风机15设置于送风侧部122,且位于送风侧部122的开口端1233。室内风机15可以为抽风式风机,其可以将由蒸发器模组12转换成的室内低温空气抽送至送风口1113。室内风机15可大致位于开口端1233水平方向的中间位置,如此有助于保证室内风机15送风的均匀性。室内风机1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室内风机15可以沿板式蒸发器123的竖直方向排布,多个室内风机15的数量可以根据板式蒸发器123的数量适应性调整。如此,多个室内风机15有助于保证空调机组10更好地向室内送风,以维持正常的制冷量。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凝器模组141包括多块板式冷凝器1413,多块板式冷凝器1413依次交替排布,多块板式冷凝器1413相对第二侧壁1126倾斜地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如此可以使增大板式冷凝器1413的换热面积,有助于提升冷凝器模组141的换热能力。其中,每块板式冷凝器1413与第二侧壁1126呈夹角设置,两者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例如夹角可以为30度、40度、50度、60度或者30度~60度中的任一角度。
示例性地,相邻的两块板式冷凝器1413可以大致呈“V”状设置,每块板式冷凝器1413均包括冷凝表面1414,相邻的两块板式冷凝器1413的两个冷凝表面1414相抵接以形成接触端1415,接触端1415可以大致水平设置,此时接触端1415与竖直设置的第二侧壁1126大致垂直,相邻的两块板式冷凝器1413的两个冷凝表面1414分别相对第二侧壁1126倾斜地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
空调机组10还包括室外风机16,室外风机16设置于出风侧部1412。室外风机16可以为抽风式风机,其可以将由冷凝器模组141转换成的室外高温空气抽送至出风口1123。室外风机16可大致位于出风侧部1412的“V”型开口上方,如此有助于保证室外风机16出风的均匀性。室外风机1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室外风机16可以沿板式冷凝器1413的水平方向排布,多个室外风机16的数量可以根据板式冷凝器1413的数量适应性调整。如此,多个室外风机16有助于保证空调机组10更好地将高温空气排出室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123可以包括一块板式蒸发器123,板式蒸发器12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1235和第二端部1236,第一端部1235与第一侧壁1115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部1236与第一侧壁1115的距离。
具体地,板式蒸发器123可以大致呈“一”字状设置,板式蒸发器123包括蒸发表面1234,蒸发表面1234位于第一端部1235和第二端部1236之间。第一端部1235和第二端部1236大致水平设置,此时第一端部1235和第二端部1236与竖直设置的第一侧壁1115大致垂直,由于第一端部1235与第一侧壁1115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部1236与第一侧壁1115的距离,则蒸发表面1234相对第一侧壁1115倾斜设置。如此,单块板式蒸发器123倾斜设置可以增大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面积,有助于提升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节约制造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室内风机15可以位于蒸发器模组12的上方,室内风机15可以用于从回风口1112导引空气至回风侧部121。室内风机15可以为吹风式风机,其可以将从回风口1112进入的室内高温空气吹送至室内风通道,如此有助于增大空调机组10的回风量,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回风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室内风机15设置于送风侧部122,并位于蒸发器模组12的下方,空气过滤器13设置于蒸发器模组12的上方,且贴设于位于回风侧部121的多个抵接端1232。具体地,蒸发器模组12大致呈水平设置,回风侧部121位于蒸发器模组12的上方,送风侧部122位于蒸发器模组12的下方。
空气过滤器13贴设于回风侧部121的多个抵接端1232,室内风机15设置于送风侧部122,如此有助于保证流经蒸发器模组12的室内高温空气均得到空气过滤器13的过滤,且过滤换热后的室内低温空气均能通过室内风机15更好地送入室内,此外,也使得空调机组10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0,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14还包括多个压缩机142及制冷剂泵143,制冷剂泵143可以采用变频泵,其转速可根据负荷进行调节,如此有助于提升制冷剂泵143的节能效果以节约能耗。多个压缩机142依次并联设置,如此有助于保证多个压缩机142可以给空调机组10提供足够的动力,以保证空调机组10的正常工作,且当多个压缩机142中的某一个压缩机142故障时,空调机组10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压缩机142维持正常的工作。
多个压缩机142与制冷剂泵143并联设置,即多台压缩机142共享蒸发器模组12与冷凝器模组13,如此有助于提升蒸发器模组12与冷凝器模组13的利用率,以提升空调机组10的能效。由于制冷剂泵143的功率小于压缩机142的功率,将制冷剂泵143与多个压缩机142并联设置,使得空调机组10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性地使用多个压缩机142和制冷剂泵143中的至少一者,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制冷需求的同时节约能耗。
具体地,空调机组10可以包括三种制冷模式:自然冷模式、混合模式以及纯压缩机模式。在自然冷模式下,制冷剂泵143为空调机组10的制冷剂提供动力,如此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在混合模式(即多个压缩机142与制冷剂泵143混合运行)下,制冷剂泵143可以帮助制冷剂克服系统管路阻力,使多个压缩机142长时间运行在高蒸发低冷凝的节能工况,有助于提升能效。在纯压缩机模式下,“V”字型、“一”字型结构布局使得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面积增大,如此有助于降低冷凝器模组13的温度,提升制冷系统14的制冷量,降低多个压缩机142的能耗。
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机组10可选择自然冷的制冷模式。此时室内风机15、室外风机16,制冷剂泵143开启,多个压缩机142处于关闭状态。液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泵143运输至蒸发器模组12进行蒸发换热后变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回到冷凝器模组141与室外低温空气进行换热后冷凝为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次经过制冷剂泵143,形成制冷循环。
室内高温空气通过回风口1112进入室内风通道,再经过室内空气过滤器13与蒸发器模组12进行换热,制冷剂蒸发吸热带走室内高温空气的热量,室内高温空气降温后由室内风机15经送风口1113送入室内;室外低温空气通过进风口1122进入室外风通道,经过冷凝器模组141与高温气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低温空气温度增加后由室外风机16经出风口1123排出室外。
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空调机组10单纯的靠自然冷模式是无法满足制冷需求的,此时空调机组10可选择混合的制冷模式。具体地,空调机组10可以在自然冷模式的基础上开启多个压缩机142,多个压缩机142可以压缩制冷剂,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模组141中与室外低温空气进行换热,变为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此时升温后的室外空气由室外风机16排出。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泵143和节流降压装置变为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回到蒸发器模组12与室内高温空气换热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蒸发后的低压低温的气态制冷剂再次回到多个压缩机142形成制冷循环,室内高温空气降温后由室内风机室15送入室内。
当室外环境温度很高时,制冷剂泵143制冷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制冷需求,此时空调机组10可选择压缩机的制冷模式。具体地,空调机组10可以在混合模式的基础上关闭制冷剂泵143,进入纯压缩机模式。高压高温气态制冷剂经冷凝器模组141与室外低温空气进行换热,变为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此时升温后的室外空气由室外风机16排出。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降压装变成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后,再进入蒸发器模组12与室内高温空气换热,经过蒸发后的低压低温的气态制冷剂再次回到多个压缩机142形成制冷循环。室内高温空气降温后由室内风机室15送入室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能力随着蒸发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蒸发器模组12呈“V”字型或者“一”字型的结构布局,使得蒸发器模组12的换热面积增大,在保持制冷量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会提高。而压缩机142的制冷能力是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冷凝温度降低,压缩机142的制冷能力增大,则由于蒸发器模组12面积的增大,蒸发温度升高,压缩机142的制冷能力增大,在保持制冷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压缩机142的转速,此时压缩机142的功率会相应的降低,从而有助于降低压缩机142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组10,由于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分别设有第一容置空间111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1121,回风口1112与送风口1113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内的室内风通道,进风口1122与出风口1123连通并形成位于第二容置空间1121内的室外风通道,如此,室内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内空气的流动,室外风通道可以满足室外空气的流动。此外,由于蒸发器模组12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1111,且空气过滤器13贴设于蒸发器模组12的回风侧部121,如此使得室内高温空气可以从回风口1112通过室内风通道流向空气过滤器13,在空气过滤器13过滤后流至蒸发器模组12,室内高温空气进而与蒸发器模组12换热后再流向送风口1113,最终使得低温空气可以从送风口1113送至室内。通过将空气过滤器13贴设于蒸发器模组12的回风侧部121,如此有助于降低蒸发器模组12的迎面风阻,同时也使得空调机组1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装配”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包括并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回风口与送风口,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室内风通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并形成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室外风通道;
蒸发器模组,所述蒸发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与所述回风口连通的回风侧部以及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的送风侧部;
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贴设于所述回风侧部;以及
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顶壁,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壁,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蒸发器模组包括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所述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包括一块板式蒸发器,所述板式蒸发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块板式蒸发器包括多块板式蒸发器,相邻的两块所述板式蒸发器的一端抵接,并形成相对的抵接端和开口端,位于所述回风侧部的多个所述抵接端和所述开口端交替排布,位于所述送风侧部的多个所述抵接端和所述开口端也交替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模组,所述冷凝器模组包括多块板式冷凝器,所述多块板式冷凝器相对所述第二侧壁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侧部,且位于所述送风侧部的所述开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位于所述蒸发器模组的上方,用于从所述回风口导引空气至所述回风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侧部,并位于所述蒸发器模组的下方,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模组的上方,且贴设于位于所述回风侧部的多个所述抵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机及制冷剂泵,多个所述压缩机依次并联设置,多个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制冷剂泵并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61684.2U CN218544627U (zh) | 2022-10-10 | 2022-10-10 | 空调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61684.2U CN218544627U (zh) | 2022-10-10 | 2022-10-10 | 空调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4627U true CN218544627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7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61684.2U Active CN218544627U (zh) | 2022-10-10 | 2022-10-10 | 空调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4627U (zh) |
-
2022
- 2022-10-10 CN CN202222661684.2U patent/CN2185446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05298B (zh) | 一种带排风热泵热回收的多联式新风空调机组及换热方法 | |
CN210569333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211903078U (zh) |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903075U (zh) |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8544627U (zh) | 空调机组 | |
KR100346945B1 (ko) | 냉난방겸용 공기조화기 | |
CN218120237U (zh) | 换热系统 | |
CN218348829U (zh) | 一种分散排风源蒸发冷凝热泵能量集中回收系统 | |
CN216361425U (zh) |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 | |
CN102635911B (zh) | 双冷媒一体式风冷空调 | |
CN215301261U (zh) | 冷却系统及空调 | |
CN211903076U (zh) |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06243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0035644B (zh) | 一种集中冷却式热管空调多联机系统 | |
CN202561934U (zh) | 双冷媒一体式风冷空调 | |
CN113932321A (zh) | 一种高速出风窄立面空调外机 | |
CN111692636A (zh) | 一种节能型机房空调系统 | |
CN211781693U (zh) | 一种低管阻变频节能公用工程循环冷冻水装置 | |
KR20060056836A (ko) | 냉난방 성능을 높인 실외기 일체형 냉난방기 | |
CN210688590U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11781468U (zh) |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1744182U (zh) | 屋顶式空调机 | |
CN216357937U (zh) | 蒸发冷却装置和通信系统 | |
CN216048475U (zh) | 一种带变速压缩机的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21825502U (zh) | 一种整体式新风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