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1682U - 一种钢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1682U
CN218541682U CN202222803369.9U CN202222803369U CN218541682U CN 218541682 U CN218541682 U CN 218541682U CN 202222803369 U CN202222803369 U CN 202222803369U CN 218541682 U CN218541682 U CN 218541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steel
supporting
suppor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33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子禹
孙丞基
张健康
任少凯
姜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33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1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1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1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坡道,包括:路面板;支撑组件,位于路面板的下方,用于支撑路面板;支撑组件与路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支架;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且支架与支撑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支架用于支撑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坡道,通过支撑组件与路面板之间可拆卸连接,而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且支撑组件与支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提高了路面板、支撑组件和支架之间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钢坡道的施工效率,缩短了运输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的坡道的施工周期,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钢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机场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坡道。
背景技术
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送大型构件以及施工机械到施工作业面上,而现有的施工电梯的数量以及载重量指标难以满足运输大型机械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塔吊的方式和搭设上人马道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但上述两种方式的灵活性较差,运输物料机械效率较低,且钢结构构件等大型构件的施工位置难以被塔吊的工作范围所覆盖,而搭设上人马道进行运输,则存在荷载不足等问题,若搭设大型马道,其搭设效率较低,进而影响了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此外,搭设大型马道需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导致各种马道材料难以重复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提高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坡道,以提高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坡道,包括:
路面板;
支撑组件,位于所述路面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路面板;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路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支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组件。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相互垂直分布,且所述第二支撑梁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路面板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梁。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支撑托包括托座和支柱;所述托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抵接;所述支柱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柱用于支撑所述托座。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第一支撑梁为工字钢;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梁为槽钢。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支架包括水平杆和立杆;所述水平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立杆上。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在相邻所述水平杆之间设置有斜杆,且所述斜杆与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杆用于加强支撑所述支架。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斜杆与所述立杆通过扣件固定。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路面板为钢板,且钢板厚度为d,d≥20mm。
可选地,在上述钢坡道中,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组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和/或,
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路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坡道,通过将支撑组件设置于路面板的下方,使得支撑组件为路面板提供支撑,且支撑组件与路面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而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以使支架为支撑组件提供支撑,并且支撑组件与支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组件与支架之间的装配快捷方便,且使得整个钢坡道可周转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与现有技术中的搭设大型马道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坡道,通过支撑组件与路面板之间可拆卸连接,而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且支撑组件与支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提高了路面板、支撑组件和支架之间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钢坡道的施工效率,缩短了运输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的坡道的施工周期,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坡道的局部立面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坡道的局部立面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坡道的局部立面图三。
其中,100为支架,101为水平杆,102为连接件,103为立杆,104为斜杆,105为防护网,200为支撑托,201为第一支撑梁,202为第二支撑梁,300为路面板,400为混凝土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钢坡道,以提高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坡道,包括路面板300、支撑组件和支架10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钢坡道,主要应用于在大型机场的施工过程中,将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运输至施工工作平面下的场景。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公共建筑的施工项目中,只要采用本实施例公开的钢坡道,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其中,如图2所示,路面板300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方,且由多块花纹钢板拼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理解,将钢板的厚度定义为d,且d不小于20mm,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钢板的厚度越大,钢板所能承受的荷载值越大,相应的自重也越大;钢板的厚度越小,钢板所能承受的荷载值越小,相应的自重也越小。根据PKPM等结构计算软件对于钢坡道受力情况的计算分析,本实用新型选取钢板厚度为20mm,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的运输要求。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位于路面板300的下方,用于支撑路面板300,且支撑组件与路面板3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缩短了路面板300与支撑组件的安装周期,提高了路面板300与支撑组件的装配效率,且由于支撑组件与路面板3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组件和路面板可周转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造价成本,且加快了施工进度。
具体地,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100上,以使支架100为支撑组件提供支撑,且支架100与支撑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架100与支撑组件之间的装配更加快捷方便,且提高了支架100与支撑组件之间的装配效率,进而缩短了整体钢坡道的施工周期,提高了钢坡道的施工效率,从而缩短了运输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的坡道的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00与支撑组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以使支架100与支撑组件之间装配快捷方便,提高了支架100与支撑组件的装配效率。和/或,支撑组件与路面板300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提高了路面板300的铺设效率,同时当路面板300发生损坏后,可方便地对路面板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坡道,通过将支撑组件设置于路面板300的下方,使得支撑组件为路面板300提供支撑,且支撑组件与路面板3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而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100上,以使支架100为支撑组件提供支撑,并且支撑组件与支架1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组件与支架100之间的装配快捷方便,且使得整个钢坡道可周转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与现有技术中的搭设大型马道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坡道,通过支撑组件与路面板300之间可拆卸连接,而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架100上,且支撑组件与支架1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提高了路面板300、支撑组件和支架100之间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钢坡道的施工效率,缩短了运输大型机械和大型构件的坡道的施工周期,从而提高了施工作业面上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梁201和第二支撑梁202,且第一支撑梁201与第二支撑梁202相互垂直分布,且第二支撑梁202位于第一支撑梁201的上方。其中,第二支撑梁202与路面板300抵接,第一支撑梁201与支架10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支架100上设置有支撑托200,支撑托200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梁201。
进一步地,支撑托200包括托座和支柱,托座与第一支撑梁201抵接,支柱与支架100可拆卸连接,且支柱用于支撑托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梁201为采用22a型工字钢,且工字钢沿短跨方向安装在托座上,且工字钢间隔600mm依次布置。和/或,第二支撑梁202为采用10#槽钢。具体地,第二支撑梁202由两个槽钢相对设置组成,即两个槽钢的腹板相抵接,通过高强螺栓将两个槽钢固定连接,从而形成第二支撑梁202,且第二支撑梁202沿长跨方向间隔300mm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01的上方,用于承接路面板300传递的荷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架100包括水平杆101和立杆103,且水平杆101通过连接件102连接在立杆103上。在相邻水平杆101之间设置有斜杆104,且斜杆104与立杆103可拆卸连接,从而形成水平剪刀撑,以加强支撑支架100,斜杆104与立杆103通过三个扣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架100为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并采用盘扣架分段搭设,以提高搭设效率,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在支架100上还铺设有防护网105,以防止施工重物坠落,进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进一步地,斜杆104与水平杆101之间具有45°~60°的夹角,以形成水平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的斜杆104采用搭接形式连接。在立杆103的顶部设置有可调螺杆,支撑托200插入可调螺杆内,通过调节可调螺杆的高度,以使得支撑托20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在立杆10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或可调托座。
为了使得钢坡道与地平面平滑连接,如图4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钢坡道的起坡点浇筑有混凝土坡道400,以实现由地平面至钢坡道的平滑过渡,使得大型机械车辆能够平稳运输至施工工作平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钢坡道,采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以及PKPM结构计算软件对钢坡道进行建模,并对钢坡道承受荷载情况及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考虑钢坡道对施工工作面上的楼板的荷载影响,确保了施工安全,且支架100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并分段进行搭设,提高了支架100的施工效率。并且,对于路面板300的支撑采用支撑组件与高强螺栓结合的方式,使得路面板300的支撑组件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地,在钢坡道上安装变形检测装置,对钢坡道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钢坡道的稳定使用,提高了钢坡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面板(300);
支撑组件,位于所述路面板(300)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路面板(300);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路面板(3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支架(100);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100)上,且所述支架(100)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100)用于支撑所述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梁(201)和第二支撑梁(202);所述第一支撑梁(201)与所述第二支撑梁(202)相互垂直分布,且所述第二支撑梁(20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梁(201)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梁(202)与所述路面板(300)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梁(201)与所述支架(10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上设置有支撑托(200),所述支撑托(20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梁(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200)包括托座和支柱;所述托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梁(201)抵接;所述支柱与所述支架(100)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柱用于支撑所述托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201)为工字钢;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梁(202)为槽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包括水平杆(101)和立杆(103);所述水平杆(101)通过连接件(102)连接在所述立杆(1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水平杆(101)之间设置有斜杆(104),且所述斜杆(104)与所述立杆(103)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杆(104)用于加强支撑所述支架(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104)与所述立杆(103)通过扣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为钢板,且钢板厚度为d,d≥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与所述支撑组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和/或,
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路面板(300)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CN202222803369.9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坡道 Active CN218541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3369.9U CN218541682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3369.9U CN218541682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1682U true CN218541682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3369.9U Active CN218541682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钢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1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0873B2 (en) Bearing plate of an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system
CN109779269B (zh) 大跨度桁架分段吊装高空合拢措施装置及施工方法
JP5097313B2 (ja) 吊り足場及びその架設方法
CN113585075A (zh) 一种钢混叠合梁现浇桥面板模架
CN218541682U (zh) 一种钢坡道
JPH0791048A (ja) システム型枠
US20080250579A1 (en) Modular Support Catch System
CN111042575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临时道路的钢结构立柱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5369890A (zh) 抗震民居钢构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1619800U (zh) 狭小场地内新型吊装设备
CN212866793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电梯停层平台
CN210002826U (zh) 一种用于钢柱施工的可拆卸式焊接平台
CN20990788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楼梯施工平台
CN113652953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天桥坡道
CN218579463U (zh) 一种整体可移动空间拓展装置
CN219491059U (zh) 一种基于预制模块化轻质楼板的设备基础
CN112144655B (zh) 一种建筑内部钢结构行车防护通道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WO2019126187A1 (en)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system
CN220377794U (zh) 一种用于周边场地狭窄的基坑的模块化施工平台
CN217151146U (zh) 一种超5米悬挑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悬挑钢梁组件
CN102767291A (zh) 大面积多柱点支承网壳施工中的滑架结构
CN213707530U (zh) 采用桁架结构的装配式预制楼梯吊装装置
CN213626012U (zh) 一种增大建筑内部施工空间的钢结构通道体系
CN212642232U (zh) 一种地库出入口组合式支撑装置
CN220522033U (zh) 一种叠合梁与叠合构件连接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