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9491U -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9491U
CN218539491U CN202223105337.8U CN202223105337U CN218539491U CN 218539491 U CN218539491 U CN 218539491U CN 202223105337 U CN202223105337 U CN 202223105337U CN 218539491 U CN218539491 U CN 218539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asses
sludge
conveying
garbag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53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胡玉龙
朱爱玲
张�杰
张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wan Reclaimed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wan Reclaimed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wan Reclaimed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wan Reclaimed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53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9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9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9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提出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机构、糖蜜输送机构、第一抽泥泵及发酵机构,所述第一抽泥泵、糖蜜输送机构及垃圾处理机构均与所述发酵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垃圾处理机构、糖蜜输送机构、第一抽泥泵及发酵机构,将污泥、生活及餐厨垃圾、糖蜜废料一起搅拌后进行厌氧反应,有效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同时使用对等量的餐厨垃圾与糖蜜废料处理污泥时沼气产量也有小幅度的提高,且发酵温度为35℃左右,同时将垃圾、污泥中的有害病菌、虫卵、大肠杆菌等杀死,提高了产物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来自城市供水管网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后进入居住区后满足高端用水需求,如直接引用、厨房、洗浴和洗衣等;生活污水被分为洗涤和厨房污水,两者的比例分别为65%和35%左右,对两者分别收集、分质处理和资源化;由于灰水的污染度较低,不与大小便混合,无致病
糖蜜垃圾比较粘稠,且量巨大,处理时需要将其进行稀释,且需要将处理温度升高至70°左右,处理效率低、极其耗费人力物理;
厂区内使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与餐厨垃圾反应后产生沼气,然后对沼气进行利用,此种方法能够减少碳排量,有效保护环境;病微生物,容易快速净化,且费用低,因此可建立灰水处理和再生单元,将污染物去除和再生利用融合于一体,这部分水净化后称为再生水或中水,无色无味、水质清澈,通过再生水管网输送到居民家庭、公共建筑物等用水点,被用于大小便冲洗、绿化、补充景观水体和洗车等用途。大小便和冲洗水通过污水收集管道进入黑水处理单元后,既可以通过简单高效的净化技术将其氮磷或悬浮状含碳有机物回收,然后将其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深度处理后循环利用,黑水处理的污泥将其与厨余垃圾等联合用于厌氧发酵制备生物质能源。厌氧发酵后的残余物不含任何重金属,可生产有机肥或城市绿肥,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一个区域分质供排水和废物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灰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单元,黑水收集、处理和排放或资源化利用单元,生物垃圾及污泥的处理处置单元,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单元,废气处理单元;
在生物垃圾及污泥的处理处置单元中,将在灰水和黑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污泥与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一起进行厌氧高温消化制生物质能源(沼气),厌氧消化后的固体残渣已实现稳定化和无害化,进一步处理后可作为高价值的土壤改良剂(生物固体)或绿肥安全的被应用于农业和城市景观绿化;
但是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的数量不足以分解全部的污泥,即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的产出量不足以抵消污泥的产生量;
而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组成因制糖原料、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主要含有大量可发酵糖(主要是蔗糖),因而是很好的发酵原料,可用作酵母、味精、有机酸等发酵制品的底物或基料,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原料和动物饲料;糖蜜的产出量极大,且因其质地粘稠,长时间处理后,管道易发生阻塞,且糖蜜处理需要大约70°的高温,极其耗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垃圾处理机构、糖蜜输送机构、第一抽泥泵及发酵机构,将污泥、生活及餐厨垃圾、糖蜜废料一起搅拌后进行厌氧反应,有效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使用对等量的餐厨垃圾与糖蜜废料处理污泥时沼气产量也有小幅度的提高,且发酵温度仅为35℃左右,发酵的同时将垃圾、污泥中的有害病菌、虫卵、大肠杆菌等杀死,提高了产物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机构、糖蜜输送机构、污泥输送机构及发酵机构,所述污泥输送机构、糖蜜输送机构及垃圾处理机构均与所述发酵机构连通;
所述垃圾处理机构包括垃圾储存仓及垃圾输送装置,所述垃圾输送装置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垃圾储存仓内;
所述糖蜜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糖蜜储存罐及糖蜜输送装置,所述糖蜜储存罐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糖蜜储存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糖蜜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内;
所述污泥输送机构包括污泥池及第一抽泥泵,所述第一抽泥泵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所述发酵机构包括搅拌装置、浮沉分离装置及厌氧反应装置,所述垃圾输送装置、所述糖蜜储存罐的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一抽泥泵均与所述搅拌装置连通,所述浮沉分离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连通。
进一步,所述糖蜜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送电机、输送辊及螺旋输送叶,所述螺旋输送电机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且输出轴伸入所述糖蜜储存罐内,所述输送辊转动安装于所述糖蜜储存罐内,所述输送辊与所述螺旋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叶安装于所述输送辊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为倾斜安装面,所述糖蜜储存罐倾斜安装于所述倾斜安装面上;
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的较高的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的较低一端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及设置于所述搅拌罐内的机械破碎结构,所述机械破碎结构包括破碎电机、破碎轴及按螺旋轨迹设置的多个破碎叶;
所述搅拌罐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垃圾输送装置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所述破碎电机安装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破碎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搅拌罐内;
所述破碎轴与所述破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破碎叶焊接于所述破碎轴上;
所述搅拌罐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有第二抽泥泵,所述第二抽泥泵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连通。
进一步,所述浮沉分离装置为浮沉分离器,所述浮沉分离器连通有第三抽泥泵,所述第三抽泥泵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连通。
进一步,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为厌氧反应器。
更进一步,所述垃圾输送装置为物料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垃圾处理机构、糖蜜输送机构、第一抽泥泵及发酵机构,将污泥、生活及餐厨垃圾、糖蜜废料一起搅拌后进行厌氧反应,有效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使用对等量的餐厨垃圾与糖蜜废料处理污泥时沼气产量也有小幅度的提高,且发酵温度仅为35℃左右,发酵同时将垃圾、污泥中的有害病菌、虫卵、大肠杆菌等杀死,提高了产物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机构与发酵机构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搅拌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的污泥输送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的糖蜜输送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糖蜜输送机构的结构左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糖蜜输送机构的糖蜜储存罐与糖蜜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垃圾处理机构1;垃圾储存仓11;垃圾输送装置12;糖蜜输送机构2;第一支撑架21;糖蜜储存罐22;第一进料口221;第一出料口222;糖蜜输送装置23;螺旋输送电机231;输送辊232;螺旋输送叶233;污泥输送机构3;污泥池31;第一抽泥泵32;发酵机构4;搅拌装置41;搅拌罐411;第二出料口4111;第二抽泥泵4112;机械破碎结构412;破碎电机4121;破碎轴4122;破碎叶4123;顶盖414;浮沉分离装置42;第三抽泥泵421;厌氧反应装置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机构1、糖蜜输送机构2、污泥输送机构3及发酵机构4,所述污泥输送机构3、糖蜜输送机构2及垃圾处理机构1均与所述发酵机构4连通;
所述垃圾处理机构1包括垃圾储存仓11及垃圾输送装置12,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2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垃圾储存仓11内;
所述糖蜜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架21、糖蜜储存罐22及糖蜜输送装置23,所述糖蜜储存罐2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所述糖蜜储存罐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2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22,所述糖蜜输送装置23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2内;
所述污泥输送机构3包括污泥池31及第一抽泥泵32,所述第一抽泥泵32与所述污泥池31连通;
所述发酵机构4包括搅拌装置41、浮沉分离装置42及厌氧反应装置43,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2、所述糖蜜储存罐22的第一出料口222及所述第一抽泥泵32均与所述搅拌装置41连通,所述浮沉分离装置42与所述搅拌装置41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43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42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所述糖蜜输送装置23包括螺旋输送电机231、输送辊232及螺旋输送叶233,所述螺旋输送电机231安装于第一支撑架21的一端且输出轴伸入所述糖蜜储存罐22内,所述输送辊232转动安装于所述糖蜜储存罐22内,所述输送辊232与所述螺旋输送电机2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叶233安装于所述输送辊23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所述第一支撑架21顶部为倾斜安装面,所述糖蜜储存罐22倾斜安装于所述倾斜安装面上;
所述第一进料口221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22的较高的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料口222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22的较低一端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所述搅拌装置41包括搅拌罐411及设置于所述搅拌罐411内的机械破碎结构412,所述机械破碎结构412包括破碎电机4121、破碎轴4122及按螺旋轨迹设置的多个破碎叶4123;
所述搅拌罐411顶部设置有顶盖413,所述顶盖413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当设置一个时,多种物料均通过该第二进料口进入搅拌罐411内,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2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
所述破碎电机4121安装于所述顶盖413上,所述破碎电机4121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搅拌罐411内;
所述破碎轴4122与所述破碎电机4121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破碎叶4123焊接于所述破碎轴4122上;
所述搅拌罐411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4111;
所述第二出料口4111连接有第二抽泥泵4112,所述第二抽泥泵4112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42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所述浮沉分离装置42为浮沉分离器,所述浮沉分离器连通有第三抽泥泵421,所述第三抽泥泵421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43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所述厌氧反应装置43为厌氧反应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8,所述垃圾输送装置12为物料提升机。
糖蜜废料定期运送到厂区内,并倒入糖蜜储存罐内,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储存在储存仓内,在储存仓内要确保不会发生集中的生物降解过程;然后通过物料提升机将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运送到搅拌罐内,同时糖蜜在糖蜜输送装置的带动下通过进料口进入搅拌罐内、污泥在第一抽泥泵的带动下通过进料口送入搅拌罐内,即同时输入垃圾、污泥和糖蜜废料,且在输入过程中对垃圾进行破碎,使得垃圾与糖蜜与污泥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垃圾、糖蜜、污泥的混合物通过第二出料口输送到浮沉分离器内;在浮沉分离器内,垃圾、糖蜜污泥的混合物进行浮沉分离,浮沉分离器中的细小无机物可以从发酵物质中被分离出来,分离后的物料一起注入厌氧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处理机构、糖蜜输送机构、污泥输送机构及发酵机构,所述污泥输送机构、糖蜜输送机构及垃圾处理机构均与所述发酵机构连通;
所述垃圾处理机构包括垃圾储存仓及垃圾输送装置,所述垃圾输送装置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垃圾储存仓内;
所述糖蜜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糖蜜储存罐及糖蜜输送装置,所述糖蜜储存罐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糖蜜储存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糖蜜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内;
所述污泥输送机构包括污泥池及第一抽泥泵,所述第一抽泥泵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所述发酵机构包括搅拌装置、浮沉分离装置及厌氧反应装置,所述垃圾输送装置、所述糖蜜储存罐的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一抽泥泵均与所述搅拌装置连通,所述浮沉分离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连通,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蜜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送电机、输送辊及螺旋输送叶,所述螺旋输送电机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且输出轴伸入所述糖蜜储存罐内,所述输送辊转动安装于所述糖蜜储存罐内,所述输送辊与所述螺旋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叶安装于所述输送辊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为倾斜安装面,所述糖蜜储存罐倾斜安装于所述倾斜安装面上;
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的较高的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糖蜜储存罐的较低一端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及设置于所述搅拌罐内的机械破碎结构,所述机械破碎结构包括破碎电机、破碎轴及按螺旋轨迹设置的多个破碎叶;
所述搅拌罐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垃圾输送装置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所述破碎电机安装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破碎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搅拌罐内;
所述破碎轴与所述破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破碎叶焊接于所述破碎轴上;
所述搅拌罐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有第二抽泥泵,所述第二抽泥泵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沉分离装置为浮沉分离器,所述浮沉分离器连通有第三抽泥泵,所述第三抽泥泵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为厌氧反应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输送装置为物料提升机。
CN202223105337.8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539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5337.8U CN218539491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5337.8U CN218539491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9491U true CN218539491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5337.8U Active CN218539491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9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1270C (zh) 木薯淀粉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工艺
CN106077021B (zh) 厨余、农贸市场垃圾资源化处理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CN102268310A (zh) 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CN106957130B (zh) 一种生活污水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CN101337838A (zh) 有机固体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方法
CN103074381A (zh) 餐厨垃圾高效分选厌氧发酵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CN103274571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法
CN103304101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利用和再生循环利用装置
CN102989745A (zh) 处理生活垃圾的淋滤机械生物反应器
CN103288302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利用和处理装置
CN103551367B (zh)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CN210936404U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CN111170585A (zh) 一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工程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CN218539491U (zh) 一种利用糖蜜处理污泥用污泥处理设备
CN111515223A (zh) 一种连续式湿垃圾生化减量装置
CN207918634U (zh) 一种商住小区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16738115U (zh) 一种有机固废好氧堆肥智能一体化设备
CN105668781A (zh) 一种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17119786U (zh) 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2703647U (zh) 一种基于污水污泥与垃圾、粪渣的协同处理系统
CN113800965A (zh) 一种有机固废好氧堆肥智能一体化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2474711A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N209778587U (zh) 应用动态膜厌氧mbr-正渗透技术处理人类黑水的一体化装置
CN112517594A (zh) 一种环保型智能化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CN111792955A (zh) 一种农村生活有机废物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