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367U -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6367U
CN218536367U CN202220827395.2U CN202220827395U CN218536367U CN 218536367 U CN218536367 U CN 218536367U CN 202220827395 U CN202220827395 U CN 202220827395U CN 218536367 U CN218536367 U CN 218536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ntroller
generator
interfac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73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颂
李学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engya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engr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engr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engr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73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6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6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6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车架、甲醇发动机、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变速箱、保护罩、电池箱、电池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车门、机舱盖、充电口、车轮、飞轮壳组件、隔板,车架两侧设有车轮,车架上方设有车体,车体上设有车门,车体前端设有机舱盖,车体一侧设有充电口,车架前方设有甲醇发动机,甲醇发动机设于机舱盖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甲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电池组供电,实现绿色增程,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并且在电池组之间设置散热平衡板,能够平衡各电池组的热量,防止局部发热。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程式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受限于电池续航的问题,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少厂家选择混合动力的技术路线,利用混合动力汽车良好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同时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
部分增程式汽车通过柴油发电机为电池组供电,实现行驶里程的增加,降低新能源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依赖,但柴油发电机排放污染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无法满足国家对碳排放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设置甲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电池组供电,实现绿色增程,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并且在电池组之间设置散热平衡板,能够平衡各电池组的热量,防止局部发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车架、甲醇发动机、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变速箱、保护罩、电池箱、电池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车门、机舱盖、充电口、车轮、飞轮壳组件、隔板,所述车架两侧设有车轮,车架上方设有车体,车体上设有车门,车体前端设有机舱盖,车体一侧设有充电口,车架前方设有甲醇发动机,甲醇发动机设于机舱盖下方,甲醇发动机通过飞轮壳组件连接发电机,发电机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控制器,发电机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安装在车架上,多合一控制器一侧设有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车架后方,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车轮;电池箱安装在保护罩内部,保护罩安装在车架下方,保护罩内设有隔板,电池箱一侧设有电池控制器,电池箱与电池控制器之间通过电路连接,电池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一侧设有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甲醇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器、电池箱、多合一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和电池控制器。
所述电池箱与电池控制器上均设有加热电源连接头与内网通讯连接头,便于电路的连接以及数据的传输与控制。
所述电池箱包括保护壳、电池组、散热平衡板、正极接线口、负极接线口、维修开关、串联排、冷却水层、进水管、出水管、加热板,保护壳内部设有若干电池组,两组相邻电池组之间设有散热平衡板,电池组通过串联排串联,串联后正极通过维修开关连接正极接线口,负极通过串联排连接负极接线口,保护壳底部设有冷却水层,冷却水层一端连通进水管,另一端连通出水管,冷却水层上方设有加热板,加热板紧靠电池组安装,加热板通过电路连接加热电源连接头一端。
所述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正极充电接口Ⅰ与负极充电接口Ⅰ通过电路连接车体一侧充电口,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与正极电池接口Ⅰ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一侧所设正极接线口与负极接线口;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正极充电接口Ⅱ与负极充电接口Ⅱ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一侧,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与正极电池接口Ⅰ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一侧所设正极接线口与负极接线口;
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Ⅱ、正极电池接口Ⅱ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一侧正极接线口与负极接线口,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正极放电接口与负极放电接口通过电路连通驱动电机,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整车通讯接口通过传输线连接整车控制器。
所述散热平衡板包括均热板、散热片、散热孔,两组均热板之间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散热片,散热片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甲醇发动机一侧设有导管,便于对甲醇的添加。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与电池组之间设有限位保护板,防止电池组位移碰撞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通过设置甲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电池组充电,以及为整车供电,实现续航里程的增加,减少对充电桩的依赖性,并且甲醇发动机更加环保,满足环保排放标准;
2)在电池组下方设有加热板与冷却水层,可根据实际情况,若在天气较冷时启动汽车,通过加热板对电池组进行同步加热,快速提高电池组充放电效率,节省时间,若天气炎热,则可通过冷却水层与散热平衡板配合完成电池组的降温,并且散热平衡板能够平衡电池组的温度,防止局部过热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车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电池控制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电池控制器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电池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电池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散热平衡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附图9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11是充电原理流程图;
附图12是放电原理流程图;
附图13是整车控制器连接原理流程图;
图中:10、车体;11、车架;12、甲醇发动机;13、发电机;14、发电机控制器;15、驱动控制器;16、多合一控制器;17、驱动电机;18、变速箱;19、保护罩;20、电池箱;21、电池控制器;22、整车控制器;23、加热电源连接头;24、内网通讯连接头;101、车门;102、机舱盖;103、充电口;104、车轮;121、导管;122、飞轮壳组件;191、隔板;201、保护壳;2011、限位保护板;202、电池组;203、散热平衡板;2031、均热板;2032、散热片;2033、散热孔;204、正极接线口;205、负极接线口;206、维修开关;207、串联排;208、冷却水层;2081、进水管;2082、出水管;209、加热板;211、正极充电接口Ⅰ;2111、正极充电接口Ⅱ;212、正极放电接口;213、负极放电接口;214、负极充电接口Ⅰ;2141、负极充电接口Ⅱ;215、整车通讯接口;216、负极电池接口Ⅰ;2161、负极电池接口Ⅱ;217、正极电池接口Ⅰ;2171、正极电池接口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1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10、车架11、甲醇发动机12、发电机13、发电机控制器14、驱动控制器15、多合一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变速箱18、保护罩19、电池箱20、电池控制器21、整车控制器22、车门101、机舱盖102、充电口103、车轮104、飞轮壳组件122、隔板191,所述车架11两侧设有车轮104,车架11上方设有车体10,车体10上设有车门101,车体10前端设有机舱盖102,车体10一侧设有充电口103,车架11前方设有甲醇发动机12,甲醇发动机12设于机舱盖102下方,甲醇发动机12通过飞轮壳组件122连接发电机13,发电机13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控制器14,发电机控制器14型号为EDC7,可通过私人订制或直接购买获得,发电机13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16,多合一控制器16型号为TP-MI-02-00006,可通过私人订制或直接购买获得,多合一控制器16安装在车架11上,多合一控制器16一侧设有驱动控制器15,驱动控制器15型号为TP-MI-03-00024,可通过私人订制或直接购买获得,驱动控制器15通过电路连接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固定安装在车架11后方,驱动电机17输出端连接变速箱18,变速箱18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车轮;电池箱20安装在保护罩19内部,保护罩19安装在车架11下方,保护罩19内设有隔板191,电池箱20一侧设有电池控制器21,电池控制器21型号为优旦C605D-4G版,可通过私人订制或直接购买获得,电池箱20与电池控制器21之间通过电路连接,电池控制器21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16,电池控制器21一侧设有整车控制器22,整车控制器22型号为特百佳TP-300100014,可通过私人订制或直接购买获得,整车控制器22通过电路连接甲醇发动机12、发电机控制器14、电池箱20、多合一控制器16、驱动控制器15和电池控制器21,整车控制器22控制甲醇发动机12、发电机控制器14、电池箱20、多合一控制器16、驱动控制器15和电池控制器21的运作,电路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电路连接以及系统控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所述电池箱20与电池控制器21上均设有加热电源连接头23与内网通讯连接头24,便于电路的连接以及数据的传输与控制。
所述电池箱20包括保护壳201、电池组202、散热平衡板203、正极接线口204、负极接线口205、维修开关206、串联排207、冷却水层208、进水管2081、出水管2082、加热板209,保护壳201内部设有若干电池组202,两组相邻电池组202之间设有散热平衡板203,电池组202通过串联排207串联,串联后正极通过维修开关206连接正极接线口204,负极通过串联排207连接负极接线口205,保护壳201底部设有冷却水层208,冷却水层208一端连通进水管2081,另一端连通出水管2082,冷却水层208上方设有加热板209,加热板209紧靠电池组202安装,加热板209通过电路连接加热电源连接头23一端。
所述电池控制器21一侧所设正极充电接口Ⅰ211与负极充电接口Ⅰ214通过电路连接车体10一侧充电口103,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216与正极电池接口Ⅰ217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20一侧所设正极接线口204与负极接线口205;电池控制器21一侧所设正极充电接口Ⅱ2111与负极充电接口Ⅱ2141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13一侧,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216与正极电池接口Ⅰ217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20一侧所设正极接线口204与负极接线口205;
电池控制器21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Ⅱ2161、正极电池接口Ⅱ2171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20一侧正极接线口204与负极接线口205,电池控制器21一侧所设正极放电接口212与负极放电接口213通过电路连通驱动电机17,电池控制器21一侧所设整车通讯接口215通过传输线连接整车控制器22。
所述散热平衡板203包括均热板2031、散热片2032、散热孔2033,两组均热板2031之间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散热片2032,散热片2032上设有若干散热孔2033。
所述甲醇发动机12一侧设有导管121,便于对甲醇的添加。
所述保护壳201与电池组202之间设有限位保护板2011,防止电池组202位移碰撞发生危险。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工作过程如下:充电时,甲醇发动机12通过飞轮壳组件122连接发电机13,发电机13通过多合一控制器16对电路进行分流后连接电池控制器21,电池控制器21一侧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216与正极电池接口Ⅰ217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20一侧正极接线口204与负极接线口205进行充电;
充电口103通过电路连接电池控制器21,电池控制器21一侧负极电池接口Ⅰ216与正极电池接口Ⅰ217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20一侧正极接线口204与负极接线口205进行充电;
放电时,电池箱20一侧正极接线口204与负极接线口205通过电路连接电池控制器21一侧负极电池接口Ⅱ2161与正极电池接口Ⅱ2171,电池控制器21一侧所设正极放电接口212与负极放电接口213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16,多合一控制器16通过对电路分流为驱动电机17供电,并且还为除驱动外整车供电,同时发电机13也可通过多合一控制器16进行电路分流为驱动电机17以及除驱动外整车供电,并且发电机13会通过多合一控制器16将剩余电力为电池箱20充电,实现续航里程的增加。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电机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池箱、电池控制器、发电机、甲醇发动机、飞轮壳组件、通讯接口、内网通讯连接头等元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元器件,甲醇发动机通过飞轮壳组件连接发电机为常规的技术连接方式,电路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电路连接,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车架、甲醇发动机、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变速箱、保护罩、电池箱、电池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车门、机舱盖、充电口、车轮、飞轮壳组件、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两侧设有车轮,车架上方设有车体,车体上设有车门,车体前端设有机舱盖,车体一侧设有充电口,车架前方设有甲醇发动机,甲醇发动机设于机舱盖下方,甲醇发动机通过飞轮壳组件连接发电机,发电机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控制器,发电机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安装在车架上,多合一控制器一侧设有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车架后方,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车轮;电池箱安装在保护罩内部,保护罩安装在车架下方,保护罩内设有隔板,电池箱一侧设有电池控制器,电池箱与电池控制器之间通过电路连接,电池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多合一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一侧设有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甲醇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器、电池箱、多合一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和电池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与电池控制器上均设有加热电源连接头与内网通讯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保护壳、电池组、散热平衡板、正极接线口、负极接线口、维修开关、串联排、冷却水层、进水管、出水管、加热板,保护壳内部设有若干电池组,两组相邻电池组之间设有散热平衡板,电池组通过串联排串联,串联后正极通过维修开关连接正极接线口,负极通过串联排连接负极接线口,保护壳底部设有冷却水层,冷却水层一端连通进水管,另一端连通出水管,冷却水层上方设有加热板,加热板紧靠电池组安装,加热板通过电路连接加热电源连接头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正极充电接口Ⅰ与负极充电接口Ⅰ通过电路连接车体一侧充电口,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与正极电池接口Ⅰ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一侧所设正极接线口与负极接线口;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正极充电接口Ⅱ与负极充电接口Ⅱ通过电路连接发电机一侧,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Ⅰ与正极电池接口Ⅰ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一侧所设正极接线口与负极接线口;
电池控制器背面所设负极电池接口Ⅱ、正极电池接口Ⅱ通过电路连接电池箱一侧正极接线口与负极接线口,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正极放电接口与负极放电接口通过电路连通驱动电机,电池控制器一侧所设整车通讯接口通过传输线连接整车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平衡板包括均热板、散热片、散热孔,两组均热板之间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散热片,散热片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发动机一侧设有导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与电池组之间设有限位保护板。
CN202220827395.2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18536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7395.2U CN218536367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7395.2U CN218536367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6367U true CN218536367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7395.2U Active CN218536367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6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610B (zh) 空冷式燃料电池车辆的排气装置
CN108839577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客车
JP2019510667A (ja) エンジン前置き航続距離延長型電気乗用車
CN107256932B (zh)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组件
CN108859783A (zh) 一种新能源风电长续航汽车
CN201329814Y (zh) 车载发电机组
CN210723291U (zh)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锂电池组
CN210478816U (zh) 一种燃料电池洒水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CN218536367U (zh)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CN217145660U (zh) 一种基于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电源驱动的大型货车
CN21645072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换电池箱散热结构
CN214378706U (zh) 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包结构
CN218085094U (zh) 一种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电源驱动渔船
CN212969169U (zh) 一种油电混合保障电源
CN217150397U (zh) 一种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电源驱动转运铲车
CN218536366U (zh) 一种利用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的太阳能房车
CN218085095U (zh) 一种基于甲醇发电机增程式电源驱动的挖掘机
CN21066850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0652685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热能回收系统
CN216886346U (zh) 新能源车便携充电宝
CN217197794U (zh) 一种无人车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无人车
CN11100284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组合结构及其组合方法
CN214028230U (zh) 一种采用燃料电池的集成式抑尘车
CN206574764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组件
CN220973896U (zh) 电力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276017 yindanzi village, Fuzhuang street, Luozhuang District,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hengya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6017 intersection of Longshan road and Yice Road, Fuzhuang office, Luozhuang District,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Luozhu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Shengr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