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3174U - 一种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3174U
CN218533174U CN202221947708.4U CN202221947708U CN218533174U CN 218533174 U CN218533174 U CN 218533174U CN 202221947708 U CN202221947708 U CN 202221947708U CN 218533174 U CN218533174 U CN 218533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module
laser
workpiece
weld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77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妙霞
吕宗阳
韩俊宏
姚飞龙
辛琪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9477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3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3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3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焊接装置,包括:真空腔室,真空腔室内设置有传送模块,传送模块的一端连接有激光焊接头;真空腔室内还设置有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机上固定有工件。本装置能够从内部对工件进行焊接,从而能够避免传统高能束焊方法从外向内焊接导致焊缝表面飞溅严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内部流过高速气流的进气道、排气管等构件,电子束从筒体外部向筒体内部焊接,焊接完焊缝下表面一侧会形成大量飞溅,焊后筒体内表面因为有大量飞溅,筒体内壁粗糙度会影响流体边界层厚度,从而影响速度分布,使沿程压力损失增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腐蚀。此类构件内表面粗糙度要求严格,因此有必要改进焊接方法进而改善大量飞溅问题。比如,某型航空发动机空气导管组件采用电子束焊接工艺,内、外筒体凸台焊缝采取搭接接头结构进行连接,电子束从筒体外部入射后穿透焊接路径上全部组件,在焊缝下表面一侧形成大量飞溅,焊后筒体内表面因为有大量飞溅而不满足表面质量的设计要求,为此不得不进行结构修改增加防焊接飞溅槽,从而把焊接飞溅封闭在槽内,以避免焊缝下表面一侧形成大量飞溅对内、外筒体零件的击伤,但是增加防焊接飞溅槽不仅增加成本,也不利于轻量化。焊接飞溅是航天高压气瓶制造工艺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电子束与材料特殊的作用机制导致壳体穿透焊内侧飞溅较难控制,气瓶赤道缝焊接时采取电子束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成形受熔池内蒸汽反冲压力、熔池液体重力、熔池液态金属表面张力和电子束冲击力的综合作用,当电子束垂直入射焊缝时,极易造成内部飞溅和表面轻微塌陷,壳体组焊时,熔池液体重力对焊缝流动性及焊缝成形有直接的影响,电子束能量密度高,焊缝迅速熔化,向下流动,导致焊缝表面金属减少,轻微塌陷,背面由于电子束与熔池底部的激烈作用,熔池底部液态金属反冲力大于表面张力时,液态金属脱离熔池,造成内部飞溅,因此有必要对焊接工艺进行改善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装置,该装置通过从内向外焊接,能够避免传统的从外向内焊接导致焊缝表面飞溅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装置,包括:
真空腔室,真空腔室内设置有工件;
传送模块,用于将激光焊接头传送至工件内待焊接部位;
定位模块,用于对激光焊接头与待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设置有定位模块,其包括第一至第三光束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还设置有驱动模块,其包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承。
优选的,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还设置有采集模块,采集模块采用CCD相机。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清洗模块,清洗模块包括清洗专用激光器。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焊接模块,焊接模块包括焊接专用激光器,。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切换模块包括光闸。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采用视频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传送模块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机械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一、和电子束焊接相比,采用大功率激光真空焊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电子束焊枪体积大、重量大需要固定安装,用于中空的流道结构焊接时电子束焊枪不可能进入结构内部,所以电子束流只能入射到外表面、从外向内焊接,在熔池金属重力、熔池表面强烈蒸发导致的向下冲击力的共同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在内表面形成大量飞溅,影响内流道的服役性能。(2)市场万瓦级以上大功率光纤激光的波长约1微米,这种波长的光可通过柔性光纤远距离灵活传输,把管线装在蛇形臂机器人内,可以把激光传输到曲线轨迹的狭长内部空间进行焊接;
二、和常规激光焊相比,采用大功率激光真空焊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焊接熔深成倍增大,焊接效率大幅提高;(2)采用一套通用的真空环境装置,免去各类不同形状工件繁琐的局部保护工装设计、加工和安装工作,且保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位于图1中激光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光束发射器B和C的布置图;
图3(b)是光束发射器A的布置图;
图4(a)是光束发射器A、B和C在工件表面投射的光斑A1、B1和C1示意图;
图4(b)是光斑A1、B1和C1在工件表面形成的三角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焊接头与待焊接工件之间相对位置时的三光束示意图;
图6(a)是把焊接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的空间示意图;
图6(b)是把焊接头竖直移动一段距离的空间示意图;
图7是保持焊接头空间位置不变,将焊接头以一定角度进行倾斜示意图;
图8是焊接头倾斜一定角度时,三光束在待焊接工件表面集合成一个光点以确定合适焊接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如下:
1、传送模块;2、真空腔室;3、工件;4、激光焊接头;5、焊接变位机;6、真空室进气孔;7、排气孔;8、采集模块;9、旋转轴承;10、准直器;11、视频信号线;12、传输光纤;13、传送单元;14、反射透镜;15、聚焦透镜;16、定位模块;17、焊接激光束;18、控制信号线;19、电源线;20、切换模块;21、焊接专用激光运输光纤;22、清洗专用激光运输光纤;23、控制器;24、电源;25、清洗模块;26、焊接模块;27、视频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图8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为便于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焊接装置,包括:
真空腔室2,真空腔室内2设置有传送模块1,传送模块1的一端连接有激光焊接头4;
真空腔室2内还设置有焊接变位机5,焊接变位机5上固定有工件3。
上述实施例构成了本公开的完整技术方案。本方案将工件置于真空腔室2内的焊接变位机5上,真空腔室2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孔6和排气孔7,通过营造真空环境,可以免去各类不同形状工件繁琐的局部保护工装设计、加工和安装工作,且保护效果更好。特别的,在真空条件下,利用高能量的激光脉冲对材料进行微小区域内的局部加热,激光辐射的能量通过热传导向材料的内部扩散,将材料熔化后形成特定熔池。在真空环境下,相比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的焊接速度快,焊后只需简单处理,焊缝质量高,定位精度高,深宽比高,最大熔深大,热影响区小变形小(其中,最大熔深指母材熔化部的最深位与母材表面之间的距离。焊接时必须有足够的熔深,才能使被焊接的两块母材可靠的焊接在一起,这样的焊接件比较稳定,焊缝质量高,否则就只有表面的焊肉,两块母材之间依然有缝隙;深宽比是指焊缝深度和焊缝宽度的比值,深宽比值越大,焊机穿透力越强,越易实现焊接材料一次成形。),因此,在真空腔室内通过采用激光焊接,可以替代电子束对厚度为20mm以下的复杂形状焊接结构件的焊接。另外,焊接头由传送模块传送至工件内,对待焊接部位实施由内向外焊接,如此,产生的飞溅只能在工件内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传统高能束焊方法从外向内焊接导致焊缝表面飞溅严重的问题,能显著提高中小口径流道结构外表面的光洁度,且灵活高效,易于实现复杂结构的全自动化焊接。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设置有定位模块16。
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光束发射器、第二光束发射器和第三光束发射器,分别记为发射器A,发射器B和发射器C,如图3(a)、图3(b)所示,发射器A,发射器B和发射器C在聚焦透镜上围绕焊接激光束轴向均匀分布。第一至第三光束发射器可向工件内待焊接部位发射光束形成三个光斑,如图4(a)所示,分别记为光斑A1、光斑B1和光斑C1,若三个光斑彼此间距相等,即A1B1=B1C1=A1C1,则三个光斑组成如图4(b)所示的等边三角形,基于三光束空间姿态定位原理,此时,即可判断焊接激光轴线垂直于待焊接工件。在确定焊接激光与待焊接工件垂直后,上下移动焊接头的位置,观察工件表面三个光斑的相对位置,若三个光斑交汇于同一点处并与焊接激光束焦点位置重合为一个光点时,如图5所示,离焦量为零(离焦量是激光焦点与作用物质间的距离,根据焦距安排的光点角度和位置,使三个光斑的交点集合在激光焊接的焦点上,当三个光斑在工件表面交汇于同一点处,说明激光焊接焦点离工件表面间的距离为零,即离焦量为零),此时则能够确定焊接头与待焊接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焊接头的位置确定好以后,则可由经控制信号线18连接的控制器23控制焊接头实施焊接。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还设置有驱动模块。
本实施例中,驱动模块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电源线19外接电源24,用于驱动焊接头在真空腔以及工件内进行径向移动。此外,驱动模块还包括旋转轴承9,旋转轴承位于传送模块和焊接头的连接处,旋转轴承与伺服电机连接,可在伺服电机驱动下进行旋转,当需要对工件内的不同位置进行焊接作业时,可通过旋转轴承带动焊接头在工件内实现360°轴向旋转,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还设置有采集模块8,采集模块采用CCD相机。
本实施例中,CCD相机位于焊接头上方,且通过视频信号线11外接视频显示器27,CCD相机在照明设备的辅助下可实时采集焊接头以及工件内待焊接部位的实时视频信号,并实时反馈至视频显示器,使得作业人员可对焊接头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及作业过程进行操作。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清洗模块25。
本实施例中,清洗模块包括清洗专用激光器,清洗专用激光器通过清洗专用激光运输光纤22经切换模块20连接至激光焊接头。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焊接模块26。
本实施例中,焊接模块26包括焊接专用激光器,焊接专用激光器通过焊接专用激光运输光纤21经切换模块20连接至激光焊接头。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20。
本实施例中,切换模块包括光闸,其位于传输模块1上的传送单元13内,可对焊接头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当焊接头与工件内待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确定好以后,焊接头首先进入清洗工作模式,此时,与焊接头通过清洗专用激光运输光纤22连接的清洗专用激光器开始工作,当焊接头对待焊接工件清洗完毕后,光闸将焊接头切换为焊接工作模式。其中,光闸包括激光输入接口,准直透镜,多个激光输出接口,多个耦合透镜以及多个光路切换组件,光路切换组件包括旋转反射镜和固定反射镜,多个旋转反射镜均通过对应的第一倾角调节机构安装于激光输入接口的入射光路上,每个固定反射镜通过对应的第二倾角调节机构安装于激光输出接口的出射光路上,旋转反射镜的旋转轴连接于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旋转反射镜在光路导通位置和光路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光闸的分光单向传输单元能够实现从一个主机系统向另外一个主机系统单向传输数据在于光传输的单向性和可复制性,通过光闸进而实现焊接头工作模式的切换。当切换完毕后,清洗专用激光器关闭,与焊接头通过焊接专用激光运输光纤连接的焊接专用激光器启动,焊接头开始对工件内的待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如图2所示,激光焊接头包括准直器10,准直器的一侧连接传输光纤12,传输光纤12连接至切换模块,准直器的另一侧设置有反射透镜14,反射透镜的正下方设置有聚焦透镜15,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传输光纤传输,并经准直器准直后由反射透镜反射90°至聚焦透镜聚光后形成焊接激光束17,以对工件实施焊接。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照明模块,用于对焊接头的作业区域进行照明。
本实施例中,照明模块可采用常见的照明设备,此处不作赘述。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一般采用上位机,作业人员通过观察视频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向定位模块发送控制指令,使得定位模块向工件内待焊接部位发送光束对焊接头进行定位。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视频显示器27。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采用视频显示器,采集模块将所采集的焊接头的实时视频信号反馈至视频显示器,作业人员可根据实时视频信号操作焊接头在工件内执行清洗或焊接工作。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模块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机械臂。
本实施例中,机械臂采用蛇形机械臂,其包括多个关节,每个关节通过线缆连接,蛇形机械臂的直径在40mm至150mm间不等,长度为1-10米,5米时称重6-25公斤,并能提供6公斤的有效载荷,弯曲可超过225度,灵活性非常大。机械臂连接有基座,由基座进行控制操作,可以轻松、灵巧地穿过窄小的开孔和软性障碍物,能够进入人类维修工很难进入或者无法进入的环境,专门适用于狭小场地和危险环境中。
下面,本公开对上述焊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介绍,具体包括:
1、将工件置于真空环境中;
2、将焊接头传送至工件内距离待焊接部位一定位置处;
3、采集焊接头的实时视频信号;
4、根据实时视频信号对焊接头与工件内待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该步骤中,通过使用三光点定位法找到最合适焊接位置,具体过程如下:将三个光束发射器围绕焊接激光束成正三角形分布,三个发射器分别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角,激光束位于正三角的中心,每个光束发射器之间距离为L,即正三角形边长为L,每个光束发射器和焊接激光束轴线距离为l。
已知最佳焊接距离,即待焊接工件表面距离焊接激光发射器之间的距离为d,为确保焊接头定位准确,需要对三光束发射器与焊接头平面的夹角α进行调整。在三光束发射器所成的正三角形中,由正三角的特征可知:
Figure SMS_1
在焊接激光发射点,任一定位光束发射点和最佳焊接距离的待焊接工件表面点三点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中,如图5所示,由三角关系可得:d=l*tanα,得到夹角表达式:
Figure SMS_2
在焊接头定位时,通过移动焊接头,使三光束在待焊接工件表面上的三点在屏幕上显示为正三角形,确定焊接激光束与待焊接工件表面为垂直关系;确认位置关系后,缓慢在垂直平面上下移动,使三光点集合为一点,此处的焊接距离记为d’,已知夹角α确定为最合适夹角,由此处的三角关系得:d′=l*tanα,可知d’=d,即此处为最合适焊接距离位置。
确定最佳焊接角度时,将焊接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Lx,再将焊接头竖直移动一段距离Ly,如图6(a)、图6(b)所示。保持焊接头的空间位置不变,将焊接头以一定角度进行倾斜,三光束会在待焊接工件表面形成三个光点,三点围成非等边三角形,如图7所示。再倾斜焊接头可得到唯一角度,使三光束在待焊接工件表面集合成一个光点,且此时焊接距离仍为最合适焊接距离d。设焊接头倾斜角度为β,如图8所示,在焊接激光发射点,焊接激光发射点在工件表面的投影点和最佳焊接距离的待焊接工件表面点三点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中可得:dcosβ=d-Ly,
Figure SMS_3
焊接头倾斜角度
Figure SMS_4
因此焊接角度为θ=90°-β。
5、焊接头执行清洗模式,利用一定波长的激光产生的高频率震动把工件内的待焊接部位表面的附着物震碎,利用激光产生的瞬间高温使附着物剥离基材表面,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该步骤中,之所以在焊接前先执行清洗模式,其原因在于:1、焊接质量除了与激光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种类等有关外,也与被焊接材料表面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焊接前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能够大幅提升焊接成品率、焊接强度及可靠性,还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2、通过清洗能够高速有效地清除焊件表面附着物、氧化物、焊接表面涂层、金属的锈蚀、金属微粒和灰尘等,以保证焊接工件表面的清洁,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夹渣,能够保证焊接工件的合格率。如果焊接工件表面没有清洗或清洗不干净,这样进行焊接后可能出现因为受力不均匀,或者受力过大的情况,而最终导致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焊接口表面出现损伤、断裂的情况,并且过多的杂质会增加焊接件气孔和裂纹的产生。
6、焊接头将清洗模式切换为焊接模式,以对待焊接工件进行焊接。
该步骤中,用于焊接的激光是利用高能量的激光脉冲对材料进行微小区域内的局部加热,激光辐射的能量通过热传导向材料的内部扩散,将材料熔化后形成特定熔池以达到焊接目的。
以上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任何熟悉该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所揭示的技术范围内的局部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焊接装置,包括:
真空腔室,真空腔室内设置有传送模块,传送模块的一端连接有激光焊接头;
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设置有定位模块,其包括第一至第三光束发射器;
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还设置有驱动模块,其包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承;
所述激光焊接头上还设置有采集模块,采集模块采用CCD相机;
所述装置还包括清洗模块,清洗模块包括清洗专用激光器;
所述装置还包括焊接模块,焊接模块包括焊接专用激光器;
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切换模块包括光闸;
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
真空腔室内还设置有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机上固定有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采用视频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送模块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机械臂。
CN202221947708.4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焊接装置 Active CN218533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7708.4U CN21853317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7708.4U CN21853317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3174U true CN218533174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8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7708.4U Active CN21853317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3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45155A (en) Single point powder feed nozzle for use in laser welding
JP4272999B2 (ja) 手持ち式粉体供給レーザー融接トーチ
US11772193B2 (en) Annular hollow offset-focus laser cladding device
RU2355539C2 (ru) Орбитальное сва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CA1264070A (en) Laser welding of a sleeve within a tube
JPS62173092A (ja) 蒸気発生器管内へのスリ−ブ溶接方法及び装置
CN111872559A (zh) 一种激光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JPS62173093A (ja) ビ−ム受光及び送光手段の整合方法及び整合検査装置
CN214768946U (zh) 一种三光束丝粉混合激光熔覆系统
CN218533174U (zh) 一种焊接装置
US5484982A (en) Beam axis adjusting method for a laser robot
CN114523207A (zh) 激光焊接装置、激光焊接设备及激光焊接方法
CN115156707A (zh) 一种焊接装置
CN112251747A (zh) 用于圆柱形液压油缸内壁的清洗熔覆复合加工设备
CN115058708B (zh) 水电机组失效组件在位增材修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5458509A (zh) 铝合金电弧推焊激光后置的复合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KR20110073793A (ko) 레이저 용접장치
CN111996528A (zh) 基于双振镜系统的激光熔覆头
EP3173180B1 (en) Laser machining system and laser machining method
CN210677343U (zh) 万向头手持激光焊枪
JPH06182570A (ja) レーザ溶接方法
JP2782247B2 (ja) レーザ照射用トーチ
CN219767123U (zh) 一种激光焊接同步侧送粉装置
CN115570267B (zh) 一种基于粉材的蓝激光-红外激光复合焊接装置与方法
CN210524143U (zh) 白车身后盖尾灯板激光飞行焊焊接系统及其飞行焊焊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