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8002U - 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28002U CN218528002U CN202222316811.5U CN202222316811U CN218528002U CN 218528002 U CN218528002 U CN 218528002U CN 202222316811 U CN202222316811 U CN 202222316811U CN 218528002 U CN218528002 U CN 2185280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piece
- pbat
- folding
- ba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包括袋体和绳带,所述袋体包括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后折片、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前折片从前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前袋片与前折片之间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后折片从后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后袋片与后折片之间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环安装于袋体的左下端和右下端;所述绳带依次活动穿过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并形成左背带和右背带。本实用新型能背于使用者肩膀上,绳带能够完整托起的袋体上端并能对袋体束口,从而使得绳带与袋体连接稳固,袋体上端不容易撕裂,袋体具有束口功能,物品不容易从袋子内掉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背景技术
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000万吨,消费量在6000万吨以上。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0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作为垃圾被埋在地下,无疑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包装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一般来说,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对地球的危害包括有:1.塑料包装袋回收价值较低,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包装袋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2.影响农业发展。废塑料包装袋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3.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包装袋,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4.塑料包装袋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包装袋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
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焚烧(热能源再生)或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的办法处理废弃塑料。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会造成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包装袋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包装袋代品,因此可降解包装袋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可降解包装袋的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随着技术的发展,PBAT等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全生物降解包装袋逐渐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可降解包装袋还具有如下缺失:(1)包装袋的质地过于柔软,挺度低、硬度低,不方便使用;(2)土壤环境或潮湿环境下的降解速度仍然较慢,难以达到降解期限要求;(3)现有包装袋为方便捷带,通常在袋体的上端设置提手,即提手袋或背心袋,但现有的提手袋或背心袋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提手与袋体的连接处容易撕裂,影响包装袋的捷带;其次,袋体的上端为敞口结构,这种敞口包装袋没有束口功能,袋体内的物品容易从敞口处掉出;再次,这种提手袋或背心袋只能用手提着,而不能背于肩膀上,当使用者需要运动或长距离旅行时,则难以一直用手提着提手袋或背心袋,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该运动背包袋由绳带构成左背带和右背带,左背带和右背带能够背于使用者的肩膀上,适合运动或长距离旅行时使用,绳带能够完整托起的袋体上端并能对袋体上端束口,从而使得绳带与袋体的连接稳固,袋体上端不容易撕裂,袋体具有束口功能,袋体内的物品不容易从袋子内掉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包括袋体和绳带,所述袋体包括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后折片、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前折片从前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前袋片与前折片的下端之间热封连接,前袋片与前折片之间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后折片从后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后袋片与后折片的下端之间热封连接,后袋片与后折片之间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环安装于袋体的左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环安装于袋体的右下端;所述绳带依次活动穿过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并在袋体的左方形成左背带,在袋体的右方形成右背带。
优选地,所述袋体的左上端和右上端分别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缺口,所述绳带为棉绳带或麻绳带。
优选地,所述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及后折片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油墨印刷层、第一PBAT膜层、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第二PBAT膜层;所述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3~5μm,第一PBAT膜层的厚度为8~12μm,所述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的厚度为10~14μm,所述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第二PBAT膜层的厚度为8~12μm。
优选地,所述前袋片从后袋片的下端往上翻折而成,前袋片与后袋片的左右两侧具有热封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绳带依次活动穿过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并在袋体的左方形成左背带,在袋体的右方形成右背带,因此,左背带和右背带能够背于使用者的肩膀上,适合运动或长距离旅行时使用;由于前折片从前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第一通道设置于前袋片与前折片之间,后折片从后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第二通道设置于后袋片与后折片之间,因此,绳带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后,能够完整托起的袋体上端并能对袋体上端束口,从而使得绳带与袋体的连接稳固,袋体上端不容易撕裂,袋体具有束口功能,袋体内的物品不容易从袋子内掉出。不仅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中,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及后折片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PBAT膜层、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第二PBAT膜层;PBAT膜层能提升包装袋的整体韧性,使运动背包袋整体拉伸强度非常好,不易断裂,生物降解性好;PBAT与PLA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性,PBAT拉升强度好,PLA具有较高的硬度,使得运动背包袋整体挺度和硬度较高、便于使用;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能大幅提升运动背包袋的生物降解性,在土壤环境或潮湿环境下的降解速度非常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绳带束紧袋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和后折片的层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包括袋体100和绳带200,所述袋体100包括前袋片101、后袋片102、前折片103、后折片104、第一连接环105、第二连接环106;所述前折片103从前袋片101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前袋片101与前折片103的下端之间热封连接,前袋片101与前折片103之间设有用于绳带200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后折片104从后袋片102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后袋片102与后折片104的下端之间热封连接,后袋片102与后折片104之间设有用于绳带200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环105安装于袋体100的左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环106安装于袋体100的右下端;所述绳带200依次活动穿过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105、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106,并在袋体100的左方形成左背带201,在袋体100的右方形成右背带20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打开袋体100的袋口,往袋体内装入物品;然后拉动绳带200,同时将袋体100袋口部往中间推,使袋体上端束口,束口之后即可背上左背带201和右背带202;而当要取出袋体100内的物品时,只需要将袋体100袋口部往两端拉,就可以打开袋口,取出物品。本实用新型由于绳带200依次活动穿过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并在袋体100的左方形成左背带201,在袋体100的右方形成右背带202,因此,左背带201和右背带202能够背于使用者的肩膀上,适合运动或长距离旅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绳带200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后,能够完整托起的袋体100上端并能对袋体100上端束口,从而使得绳带200与袋体100的连接稳固,袋体100上端不容易撕裂,袋体100具有束口功能,袋体100内的物品不容易从袋子内掉出。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袋体100的左上端和右上端分别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缺口107、108,所述绳带200为棉绳带或麻绳带。
如图4所示,所述前袋片101、后袋片102、前折片103及后折片104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油墨印刷层1、第一PBAT膜层2、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3、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4、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5、第二PBAT膜层6;所述油墨印刷层1的厚度为3~5μm,优选为4μm;第一PBAT膜层2的厚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所述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3的厚度为6~10μm,优选为8μm;所述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4的厚度为10~14μm,优选为12μm;所述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5的厚度为6~10μm,优选为8μm;所述第二PBAT膜层6的厚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
如图4所示,在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3中,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占膜层重量的80%,PLA(聚乳酸)占膜层重量的20%;在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5中,PBAT占膜层重量的80%,PLA(聚乳酸)占膜层重量的20%,这样能大幅提高运动背包袋挺度和硬度;在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3中,淀粉占膜层重量的15%,PBAT占膜层重量的85%。本实用新型的PBAT膜层能提升运动背包袋的整体韧性,使运动背包袋整体拉伸强度非常好,不易断裂,生物降解性好;PBAT与PLA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性,PBAT拉升强度好,PLA具有较高的硬度,使得运动背包袋整体挺度和硬度较高、便于使用;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能大幅提升运动背包袋的生物降解性,在土壤环境或潮湿环境下的降解速度非常快。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前袋片101从后袋片102的下端往上翻折而成,前袋片101与后袋片102的左右两侧具有热封边109。
本实用新型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的加工方法如下:首先,将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及后折片的五层膜层(不包括油墨印刷层)的材料都调配好,在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在挤出机模头处,在130℃-140℃熔融状态下,五层膜层结合在一起,形成带状膜;然后,在带状膜印刷图形文字,即形成油墨印刷层;接着,将带状膜的一侧端翻折形成前折片,将带状膜的另一侧端翻折形成后折片;再接着,并将前折片与带状膜热封连接,将后折片与带状膜热封连接;再接着,将带状膜的中部翻折,分别形成前袋片和后袋片;再接着,将带状膜依次切断成背包袋袋体,并在背包袋袋体左上端和右上端冲切出缺口;再接着,将背包袋袋体的左端和右端热封;再接着,在背包袋袋体的左下端和右下端打上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最后,在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中穿入绳带,形成单个的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和绳带,所述袋体包括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后折片、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前折片从前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前袋片与前折片的下端之间热封连接,前袋片与前折片之间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后折片从后袋片的上端往下翻折而成,后袋片与后折片的下端之间热封连接,后袋片与后折片之间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环安装于袋体的左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环安装于袋体的右下端;所述绳带依次活动穿过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一连接环、第二通道和第二连接环,并在袋体的左方形成左背带,在袋体的右方形成右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左上端和右上端分别设有用于绳带穿过的缺口,所述绳带为棉绳带或麻绳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袋片、后袋片、前折片及后折片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油墨印刷层、第一PBAT膜层、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第二PBAT膜层;所述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3~5μm,第一PBAT膜层的厚度为8~12μm,所述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的厚度为10~14μm,所述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第二PBAT膜层的厚度为8~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4μm,第一PBAT膜层的厚度为10μm,所述第一PBAT与PLA共混膜层的厚度为8μm,所述淀粉与PBAT共混膜层的厚度为12μm,所述第二PBAT与PLA共混膜层的厚度为8μm,所述第二PBAT膜层的厚度为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袋片从后袋片的下端往上翻折而成,前袋片与后袋片的左右两侧具有热封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16811.5U CN218528002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16811.5U CN218528002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28002U true CN218528002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7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16811.5U Active CN218528002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28002U (zh) |
-
2022
- 2022-09-01 CN CN202222316811.5U patent/CN2185280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hamsuddin et al. | Bioplastics as better alternative to petroplastics and their role in national sustainability: a review | |
CN103289171B (zh) | 一种高强度易降解的塑料袋用母料的制备方法 | |
CN1311733C (zh) | 一种环保型麻地膜的制造工艺及用其制备的麻地膜 | |
CN218528002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运动背包袋 | |
CN212291066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耐冲击密封夹链袋 | |
CN215853093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穿绳垃圾袋 | |
CN107698843A (zh) | 环保型塑料食品包装袋 | |
CN221294637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连卷绑袋口垃圾袋 | |
CN107471798A (zh) | 一种真空贴体包装膜 | |
CN215852747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双层加强提手袋 | |
CN210454052U (zh) | 一种水汽阻隔全生物降解速递袋 | |
CN216233815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八边封包装袋 | |
CN215852902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气泡防震包装袋 | |
CN210455749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果蔬袋 | |
CN215852882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防雾蔬菜袋 | |
CN218777999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数据线连卷包装袋 | |
CN218987414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文件袋 | |
CN212291166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易撕口连体医药袋 | |
CN206342066U (zh) | 一种超市购物环保袋 | |
CN210960553U (zh) | 一次性全生物降解环保手套 | |
CN105713273A (zh) | 一种聚乙烯淀粉生物降解塑料膜 | |
CN220975110U (zh) | 一种应用于自动取袋机的全生物降解连卷防静电袋 | |
CN204979634U (zh) | 一种环保石头纸包装软管 | |
CN203944637U (zh) | 一种水电站水面垃圾无菌燃烧发电系统 | |
CN218618010U (zh) | 一种全生物降解电池回收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