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5100U -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5100U
CN218525100U CN202222705034.3U CN202222705034U CN218525100U CN 218525100 U CN218525100 U CN 218525100U CN 202222705034 U CN202222705034 U CN 202222705034U CN 218525100 U CN218525100 U CN 21852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ignal
pulse
terminal
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50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旭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50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5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具有用于与待升级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对接的第一串行接口,该第一串行接口的RXD管脚可以选择性地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和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切换连接。由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能够产生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因此,通过RXD管脚先后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和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的分时连接,可以使RXD管脚被BOOT信号和升级数据分时复用,从而,无需对该待升级电子设备拆机、也无需为该待升级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额外设置单独的BOOT信号管脚,即可实现对该待升级电子设备的程序升级。而且,该转接装置还可以通过对待升级设备实施硬复位,以避免软复位存在的复位失败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升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子设备的程序升级,可以通过向该电子设备传输升级数据来实现。通常情况下,传输数据升级需要对电子设备拆机,并且,在将电子设备拆机后,通过与电子设备的设备内部接口而向该电子设备传输用于程序升级的升级数据,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程序升级的效率不高、且易损坏电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有助于对待升级电子设备实施免拆机升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串行接口,所述第一串行接口包括RXD管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串行接口的管脚电平,并且,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脉冲发生管脚;
信号切换电路,所述信号切换电路连接所述RXD管脚,并且:
在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被触发产生的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将所述RXD管脚切换为连接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所述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产生表征BOOT 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
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结束,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将所述RXD管脚切换为连接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转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串行接口,所述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从所述第二串行接口引出至所述信号切换电路。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双路选通器件;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干路信号管脚连接所述RXD管脚;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第一支路信号管脚连接所述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第二支路信号管脚连接所述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控制信号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其中,所述干路信号管脚与所述第二支路信号管脚缺省导通,并且,在所述控制信号管脚接收到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干路信号管脚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支路信号管脚导通。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串行接口还包括复位信号管脚;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脉冲发生管脚,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通过复位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其中:在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被触发产生的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复位驱动电路将所述复位信号管脚钳位在表征设备复位信号的第二预置电平,并且,所述复位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结束之前释放对所述复位信号管脚的钳位。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复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所述第二接线端被钳位在所述第二预置电平;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缺省断开,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置为使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导通的闭合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所述复位信号管脚由于发生在所述第一串行接口的设备插接操作而被触发产生的电平变化,通过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触发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产生。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基于外部电源输入,产生第一电源信号和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一串行接口由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供电;所述控制器由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供电;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通过插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产生的所述电平变化,被所述插接检测电路执行电压适配转换后传递至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插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具有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以及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三接线端连接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并接收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四接线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端和所述第四接线端之间的通断状态响应于所述复位信号管脚在所述第二控制端产生的所述电平变化而切换。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与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第三开关元件;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响应于外部控制信号而断开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与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之间的连接时,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和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被关闭使能。
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串行接口为USB接口;所述RXD管脚为所述USB接口的D+管脚;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为所述USB接口的ID管脚。
基于上述实施例,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具有用于与待升级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对接的第一串行接口,该第一串行接口的RXD管脚可以选择性地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和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切换连接。由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能够产生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因此,通过RXD管脚先后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和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的分时连接,可以使RXD管脚被BOOT信号和升级数据分时复用,从而,无需对该待升级电子设备拆机、也无需为该待升级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额外设置单独的 BOOT信号管脚,即可实现对该待升级电子设备的程序升级,进而,有助于在支持待升级电子设备免拆机升级的情况下,避免该待升级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由于传输BOOT信号而导致的管脚开销。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转接装置的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转接装置中的信号切换电路的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如图4所示转接装置的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如图4所示转接装置中的复位驱动电路的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如图7所示转接装置的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如图7所示转接装置中的插接检测电路的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关技术中试图通过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实现向电子设备的升级数据传输,但是,由于在升级数据的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先向该电子设备发送BOOT(启动)信号,以引导该电子设备接收升级数据、并利用升级数据对本机的程序升级,因此,电子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除了需要配置用于接收升级数据的RXD(数据接收信号)管脚之外,还需要额外增设独立的BOOT信号管脚。
可见,相关技术中用于避免设备拆机的程序升级方案,需要在设备外部接口额外增加用于传输BOOT信号的信号管脚,由此导致设备外部接口的管脚开销。
图1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串行接口10、控制器30以及信号切换电路50。
第一串行接口10可以是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等任意一种基于串行协议的总线接口,并且,该第一串行接口10可以用于与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外部接口对接。
例如,待升级电子设备80可以包括诸如门磁感应装置、基于Zigebee(紫蜂)技术的烟雾报警器等智能物联网设备,由于智能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外部接口通常为 Micro-USB(微型USB)接口或Mini-USB(迷你USB)接口,因此,对于待升级电子设备80包括智能物联网设备的情况,第一串行接口10可以选用Micro-USB接口或 Mini-USB接口。
无论第一串行接口10选用何种类型、何种规格的总线接口,该第一串行接口10都至少包括RXD管脚,该第一串行接口10还可以包括TXD(数据发送信号)管脚,并且,若该第一串行接口10选用USB接口,则,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和TXD管脚可以分别为USB接口的D+管脚和D-管脚,并且,该第一串行接口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源管脚,即USB接口的5V供电管脚和GND管脚。无论第一串行接口10还包括除RXD 管脚之外的何种其他管脚,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可以主要关注第一串行接口10的 RXD管脚的连接方式,而第一串行接口10包括的其他管脚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该第一串行接口10的接口协议规定来设定。
控制器30用于控制第一串行接口10的管脚电平。该控制器30可以是诸如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处理器件,或者,也可以是诸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基于逻辑阵列实现逻辑控制的逻辑器件。无论控制器30选用何种类型的元器件,该控制器30中都可以集成有具有产生脉冲信号的脉冲发生模块,以利用脉冲信号实现对第一串行接口10的管脚电平的控制。相应地,该控制器30可以包括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并且,该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可以是控制器30的I/O(输入/输出)管脚。
信号切换电路50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并且:
在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被触发产生的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周期内,即,在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前沿和脉冲后沿之间的一个脉宽的持续时长内,信号切换电路50将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切换为连接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 S_clamp,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产生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V_boot,例如,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可以连接转接装置的内部电压钳位端点;
响应于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周期结束,即,响应于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后沿,信号切换电路50将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切换为连接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例如,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可以被连接到提供升级数据的源设备 90。
对于支持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应用编程)模式的待升级电子设备80,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接收BOOT信号的管脚、以及获取升级数据的管脚都可以被设定为设备外部接口中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对位的设备管脚,从而:
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产生的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V_boot,可以通过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以及与该第一串行接口10对接的待升级电子设备 80的设备外部接口中对位的设备管脚传递至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因此,待升级电子设备80可以将在设备外部接口中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对位的设备管脚监测到的第一预置电平V_boot确定为BOOT信号,并且确认本机即将继续通过与该RXD管脚对位的设备管脚进行对用于被本机处理器(例如MCU)执行的固件程序的程序升级;
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用于从升级数据的源设备90通过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向第一串行接口10传输升级数据,并且,升级数据仍然是通过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以及与该第一串行接口10对接的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外部接口中对位的设备管脚,并跟随于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V_boot被传递至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因此,待升级电子设备80可以利用接收到的升级数据对用于被本机处理器(例如MCU)执行的固件程序进行程序升级。
如上可见,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具有用于与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外部接口对接的第一串行接口10,该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可以选择性地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和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切换连接。由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能够产生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V_boot,因此,通过RXD管脚先后与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和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 的分时连接,可以使RXD管脚被BOOT信号和升级数据分时复用,从而,无需对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拆机、也无需为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外部接口额外设置单独的 BOOT信号管脚,即可实现对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程序升级,进而,有助于在支持待升级电子设备80免拆机升级的情况下,避免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外部接口由于传输BOOT信号而导致的管脚开销。
图2为如图1所示转接装置的实例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升级数据可以是来自于源设备90,并且,该转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串行接口20,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可以从第二串行接口20引出至信号切换电路50,例如,第二串行接口20可以包括TXD管脚(为了区别于第一串行接口10的TXD管脚,后文中将第二串行接口 20的TXD管脚表示为TXD_PC管脚);并且,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可以从第二串行接口20的TXD_PC管脚引出至信号切换电路50。
从而,当源设备90的设备接口对接在第二串行接口20时,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 S_update即可通过源设备90的设备接口中对位的设备管脚而被连接到提供升级数据的源设备90。
例如,源设备90可以包括诸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计算机设备,第二串行接口20可以是PC侧的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并且:
若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转接装置与源设备90在物理上彼此独立,则,与第二串行接口20对接的源设备90的设备接口可以为设备外部接口;
若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转接装置与源设备90在物理上一体集成,则,与第二串行接口20对接的源设备90的设备接口可以为设备内部接口。
另外,在图2中,是以第一串行接口10为USB、第二串行接口20为UART接口为例进行的图示表达,在此情况下:
第一串行接口10除了RXD管脚(即USB接口的D+管脚)之外,还包括5V供电管脚、GND管脚以及TXD管脚(即USB接口的D-管脚),并且,第二串行接口20还包括RXD管脚(为了区别于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后文中将第二串行接口20 的RXD管脚表示为RXD_PC管脚),并且,第一串行接口10的TXD管脚和第二串行接口20的RXD_PC之间可以常态连接;
第一串行接口10可以由例如5V的第一电源信号Vcc1供电,第二串行接口20则可以由例如3.3V的第二供电信号Vcc2供电,并且,控制器30也可以由该第二供电信号 Vcc2供电,例如,转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40,该电源模块40可以基于外部输入电源Vin,产生第一电源信号Vcc1和第二电源信号Vcc2,并且,外部输入电源Vin 可以来自于源设备90或独立于源设备90之外的其他供电电源。
图3为如图1所示转接装置中的信号切换电路的实例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信号切换电路50可以包括双路选通器件U50,其中:
双路选通器件U50的干路信号管脚S_A0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
双路选通器件U50的第一支路信号管脚S_B1连接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
双路选通器件U50的第二支路信号管脚S_B2连接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
双路选通器件U50的控制信号管脚S_sw连接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其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双路选通器件U50的控制信号管脚S_sw可以进一步通过稳压电阻 R50接地;
其中,干路信号管脚S_A0与第二支路信号管脚S_B2缺省导通,并且,在控制信号管脚S_sw接收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产生的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周期内,干路信号管脚S_A0被切换为与第一支路信号管脚S_B1导通。
在图3中,以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S_clamp接地为例,即,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V_boot可以为与转接装置的GND信号等电位的地电平,在此情况下:
用于在控制信号管脚S_sw触发干路信号管脚S_A0与第二支路信号管脚S_B2保持缺省导通的电平为高电平;
在控制信号管脚S_sw接收到的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周期(即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一个脉宽的持续时长)内,干路信号管脚S_A0被切换为与第一支路信号管脚S_B1导通,以使表征BOOT信号的地电平(即第一预置电平V_boot)向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传输;
响应于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周期结束(即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后沿),干路信号管脚S_A0恢复与第二支路信号管脚S_B2的缺省导通,使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恢复为连接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以允许来自源设备90的升级数据通过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向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传输。
另外,双路选通器件U50可以由前文提及的第二电源信号Vcc2供电,例如,双路选通器件U50的供电管脚S_vcc可以连接图2中示出的电源模块40产生第二电源信号 Vcc2的输出管脚,并且,双路选通器件U50的供电管脚S_vcc可以通过滤波电容C50 接地。
对于支持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应用编程)模式的待升级电子设备80,在响应于BOOT信号利用升级数据进行程序升级之前,可以先通过设备复位而进入到升级状态。
设备复位的一种可选方式是:向该待升级电子设备80发送软件复位指令,以使得待升级电子设备80通过运行其程序来识别软件复位指令,从而通过基于软件复位指令的软复位引发本机进入升级状态。但是,若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程序当前损坏或由于其他原因无法运行,则待升级电子设备80不能响应于软件复位指令进入到升级状态。
为了避免软复位存在的问题,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可以转接装置对待升级电子设备80实施自动硬复位。
图4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5为如图4所示转接装置的实例结构示意图。通过图4与图1的比对、以及图5与图 2的比对可知,相比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转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复位驱动电路60,并且,该转接装置的第一串行接口10可以进一步包括复位信号管脚,例如,对于第一串行接口10选用USB接口的情况,该复位信号管脚可以为五管脚的USB接口中除5V供电管脚、GND管脚、RXD管脚(即USB接口的D+管脚) 以及TXD管脚(即USB接口的D-管脚)之外的ID(标识)管脚,相应地,该复位信号管脚在图4中以“RESET”标识、在以第一串行接口10为USB接口的图5中以“RESET”和“ID”共同标识。
相应地,控制器30还可以包括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该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通过复位驱动电路60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 ID管脚),例如,该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可以是控制器30的I/O管脚,其中:
在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被触发产生的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周期内,即,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前沿和脉冲后沿之间的一个脉宽的持续时长内,复位驱动电路60将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钳位在表征设备复位信号的第二预置电平V_reset,并且,该复位驱动电路60在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周期结束之前释放对复位信号管脚的钳位,即,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后沿相比于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后沿可以具有预设的延时。
例如,若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和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可以被同步触发,即,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和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前沿同步对齐,则,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宽可以大于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宽,以使得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后沿相比于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的脉冲后沿可以具有预设的延时。
从而,待升级电子设备80可以将在设备外部接口中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对位的设备管脚监测到的第二预置电平V_reset确定为引发本机通过设备复位进入升级状态的复位信号,并且,待升级电子设备80在复位完成后还可以将在设备外部接口中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RXD管脚的对位管脚监测到的第一预置电平确定为BOOT信号,并且确认本机即将继续通过与该RXD管脚对位的设备管脚进行对用于被本机处理器(例如MCU)执行的固件程序的程序升级。
可见,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除了具备第一实施例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待升级设备80实施硬复位,以避免对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软复位存在的复位失败风险,从而提供程序升级的可靠性。
图6为如图4所示转接装置中的复位驱动电路的实例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转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的复位驱动电路60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元件N60,例如,该第一开关元件N60可以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简称MOS管。并且,第一开关元件N60可以具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以及第一控制端,例如,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可以分别为用作该第一开关元件N60的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控制端可以为用作该第一开关元件N60的MOS管的栅极。
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接线端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
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二接线端被钳位在第二预置电平V_reset;
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控制器30的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
其中,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缺省断开,并且,在第一控制端接收到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周期内,第一开关元件N60被置为使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导通的闭合状态,从而,将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 钳位在表征设备复位信号的第二预置电平V_reset。
在图5中,以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二接线端接地为例,即,表征设备复位信号的第二预置电平V_reset可以为与转接装置的GND信号等电位的地电平。而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开关元件N60连接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的第一控制端可以串联有滤波电阻R61,并且,在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为在其脉冲周期内处于高电平的情况下,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控制端还可以通过稳压电阻R62接地,用于在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缺省断开的期间内,将第一开关元件N60的第一控制端保持在与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的脉冲电平相反的反向电平(即地电平),以避免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的电平波动。
对第一串行接口10实施用于硬复位的复位信号管脚钳位、以及用于基于BOOT信号引导的升级数据传输的RXD管脚切换,可以通过对转接装置额外施加的手动操作来触发。或者,如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对复位信号管脚钳位和RXD管脚切换的触发,也可以避免对转接装置额外施加的手动操作。
图7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8为如图7所示转接装置的实例结构示意图。通过图7与图4的比对、以及图8与图 5的比对可知,相比于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转接装置的控制器30还可以包括连接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 S_detect,例如,该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可以是控制器30的I/O管脚,并且,该复位信号管脚在图7中以“RESET”标识、在以第一串行接口10为USB接口的图8中以“RESET”和“ID”共同标识。
并且,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可以由于发生在第一串行接口10的设备插接操作(例如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接口与该第一串行接口10插接操作)而被触发产生电平变化,该电平变化可以通过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触发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在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的产生、以及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在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的产生。
可见,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除了具备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之外,还可以利用待升级设备80的设备接口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插接操作来自动触发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复位、以及对BOOT信号的识别,而无需对转接装置或待升级电子设备80施加额外的手动操作,从而可以简化对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程序升级的手动操作,即,只要与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S_update连接的源设备90此时处于升级准备状态,通过插接操作触发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复位、以及对BOOT信号的识别,可以产生“即插即升级”的效果。
另外,如前文所述,第一串行接口10可以由例如5V的第一电源信号Vcc1供电,控制器30和第二串行接口20则可以由例如3.3V的第二供电信号Vcc2供电,在此情况下,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可以通过插接检测电路70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并且,该复位信号管脚由于设备插接操作而产生的电平变化可以被插接检测电路70执行电压适配转换后传递至控制器30 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
图9为如图7所示转接装置中的插接检测电路的实例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9,插接检测电路70可以包括第二开关元件N70,例如,第二开关元件N70可以为MOS管。并且,第二开关元件N70可以具有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以及第二控制端,例如,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三接线端和第三接线端可以分别为用作该第二开关元件N70的MOS 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二控制端可以为用作该第二开关元件 N70的MOS管的栅极。
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三接线端连接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并接收第二电源信号Vcc2,例如,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三接线端可以通过上拉电阻R71 连接电源模块40产生第二电源信号Vcc2的输出端;
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四接线端接地,即,表征设备复位信号的第二预置电平 V_reset为与转接装置的GND信号等电位的地电平;
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
其中,第二开关元件N70的开闭状态响应于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产生的电平变化而切换,即,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之间的通断状态响应于复位信号管脚在第二控制端产生的电平变化而切换,以响应于发生在第一串行接口10的设备插接操作(例如待升级电子设备80的设备接口与该第一串行接口10插接操作),在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产生在位信号,产生于该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的在位信号触发(例如同步触发)控制器30的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 在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的产生、以及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在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的产生。
而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于发生在第一串行接口10的设备插接操作引发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产生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电平翻转的情况,第二开关元件N70连接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的第二控制端可以通过稳压电阻R72接地,用于在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缺省断开的期间内,避免第二开关元件N70的第二控制端由于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 管脚)的干扰信号而产生电平波动。
图10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图10和图7可知,相比于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在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之间可以串联有第三开关元件N_30,并且,第三开关元件N30可以位于插接检测电路70与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之间。例如,第三开关元件 N30可以为MOS管,并且,第三开关元件N30可以具有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以及第三控制端,第三开关元件N30的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可以分别为用作该第三开关元件N30的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第三开关元件N30的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可以分别连接插接检测电路70、以及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并且,第三开关元件N30的第三控制端可以为用作该第三开关元件N30的MOS管的栅极。
其中,当第三开关元件N_30响应于外部控制信号或外部操作而断开控制器30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S_detect与第一串行接口10的复位信号管脚(例如USB接口的ID管脚) 之间的连接时,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在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的产生、以及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在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的产生被关闭使能。
即,第三开关元件N_30的开闭状态可以看作是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和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的使能状态,并且,在第一脉冲信号Pulse_switch在第一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1的产生、以及第二脉冲信号Pulse_reset在第二脉冲发生管脚S_Pulse2的产生被关闭使能的器件内,转接装置可以用于被执行针对第一串行接口10或第二串行接口20的接口调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串行接口,所述第一串行接口包括RXD管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串行接口的管脚电平,并且,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脉冲发生管脚;
信号切换电路,所述信号切换电路连接所述RXD管脚,并且:
在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被触发产生的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将所述RXD管脚切换为连接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所述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产生表征BOOT信号的第一预置电平;
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结束,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将所述RXD管脚切换为连接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二串行接口,所述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从所述第二串行接口引出至所述信号切换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切换电路包括双路选通器件;
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干路信号管脚连接所述RXD管脚;
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第一支路信号管脚连接所述预置电平钳位信号线;
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第二支路信号管脚连接所述升级数据输送信号线;
所述双路选通器件的控制信号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
其中,所述干路信号管脚与所述第二支路信号管脚缺省导通,并且,在所述控制信号管脚接收到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干路信号管脚切换为与所述第一支路信号管脚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串行接口还包括复位信号管脚;
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脉冲发生管脚,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通过复位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其中:
在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被触发产生的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复位驱动电路将所述复位信号管脚钳位在表征设备复位信号的第二预置电平,并且,所述复位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结束之前释放对所述复位信号管脚的钳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第一控制端;
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
所述第二接线端被钳位在所述第二预置电平;
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缺省断开,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内,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置为使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导通的闭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的在位电平检测管脚;
所述复位信号管脚由于发生在所述第一串行接口的设备插接操作而被触发产生的电平变化,通过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触发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和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产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基于外部电源输入,产生第一电源信号和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第一串行接口由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供电;
所述控制器由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供电;
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通过插接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
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产生的所述电平变化,被所述插接检测电路执行电压适配转换后传递至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检测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具有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以及第二控制端;
所述第三接线端连接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并接收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第四接线端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管脚;
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端和所述第四接线端之间的通断状态响应于所述复位信号管脚在所述第二控制端产生的所述电平变化而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与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之间串联有第三开关元件;
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响应于外部控制信号而断开所述在位电平检测管脚与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之间的连接时,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管脚和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管脚被关闭使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串行接口为USB接口;
所述RXD管脚为所述USB接口的D+管脚;
所述复位信号管脚为所述USB接口的ID管脚。
CN202222705034.3U 2022-10-13 2022-10-13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Active CN21852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5034.3U CN218525100U (zh) 2022-10-13 2022-10-13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5034.3U CN218525100U (zh) 2022-10-13 2022-10-13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5100U true CN218525100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5034.3U Active CN218525100U (zh) 2022-10-13 2022-10-13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5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69367B (en) Testing of USB hub
US7478286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resolving stuck I2C buses
US7268561B2 (en) USB attach detection for USB 1.1 and USB OTG devices
US6363085B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repeater
US6073193A (en) Fail saf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USB device
CN106776428A (zh) 终端设备、读写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硬件初始化方法
EP2584471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selecting internal circuit according to USB interface status
US7934946B2 (en) Media power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0056871A (ja) Usbシステム用のemsエンハンスメント回路
CN204576500U (zh) 一种兼容i2c通信的usb通信电路和系统
WO2021227635A1 (zh) Usb接口切换装置、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608847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82663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portable devices
WO2020133246A1 (zh) 一种分时复用的复位装置、方法、及终端
TW201617778A (zh) 介面供電電路
WO2015013428A1 (en) Using usb signaling on a usb host to trigger a usb device to enter a mode of operation
WO2016166539A1 (en) Isolator with automatic speed selection for usb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218525100U (zh) 用于升级设备程序的转接装置
US5740199A (en) High speed wire-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2783817A (zh) 设备接入检测装置、PCIe路由卡、系统、控制方法及介质
JP2008065364A (ja) 拡張システム、アドインカード及び外部装置
CN11501636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电路、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6898A (zh) 一种串口线插拔检测电路和嵌入式设备
CN105893296B (zh) 一种数据信息的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211375595U (zh) 一种固态硬盘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