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4807U -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4807U
CN218524807U CN202222437710.3U CN202222437710U CN218524807U CN 218524807 U CN218524807 U CN 218524807U CN 202222437710 U CN202222437710 U CN 202222437710U CN 218524807 U CN218524807 U CN 218524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module
coil
control module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77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l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77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4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4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4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包括:振荡模块、升压模块、储能充电模块、反馈模块和控制模块,振荡模块与升压模块连接,升压模块与储能充电模块连接,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振荡模块与第二电阻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振荡模块与第二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平变化情况,判断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达到自动检测灭蚊器在工作中的放电情况,方便用户的使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的并联,对经过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行分流,减少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而减少流经控制模块的电流,保护控制模块,提高工作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背景技术
灭蚊器是一种常用的家电,采用放电的方式击杀蚊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灭蚊器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的灭蚊器无法检测放电情况,人们在使用灭蚊器的过程中仅能通过人工识别灭蚊器的放电情况,在频繁使用的情况下,人工难以准确识别灭蚊器的放电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能够自动检测灭蚊器的放电情况,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明名称的灭蚊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包括:振荡模块、升压模块、储能充电模块、反馈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平变化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放电检测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振荡模块通过自激振荡的方式将电源端输入的直流电压转变为交流电压传输到升压模块,升压模块将交流电压进行增幅放大,然后输入到储能充电模块,当储能充电模块进行放电后,通过反馈模块的电流会产生变化,当电流通过第一电阻时,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产生变化,控制模块通过检测第一电阻一端的电平变化,判断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达到自动检测灭蚊器在工作中的放电情况,方便用户的使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的并联,对经过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行分流,减少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而减少流经控制模块的电流,保护控制模块,提高工作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设置有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发出PWM信号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保护电阻和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第二保护电阻,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保护电阻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电阻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振荡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用于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第一感应端和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的第二感应端,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三线圈和与所述第三线圈连接的倍压支路,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一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三线圈耦合,所述倍压支路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相互连接形成倍压支路,所述倍压支路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充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储能电容,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串联形成泄放支路,所述泄放支路与所述储能电容并联,所述泄放支路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馈模块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灭蚊器,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蚊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振荡模块通过自激振荡的方式将电源端输入的直流电压转变为交流电压传输到升压模块,升压模块将交流电压进行增幅放大,然后输入到储能充电模块,当储能充电模块进行放电后,通过反馈模块的电流会产生变化,当电流通过第一电阻时,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产生变化,控制模块通过检测第一电阻一端的电平变化,判断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达到自动检测灭蚊器在工作中的放电情况,方便用户的使用,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的并联,对经过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行分流,减少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而减少流经控制模块的电流,保护控制模块,提高工作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模块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检测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反馈模块、振荡模块,升压模块以及储能充电模块,振荡模块中通过三极管在饱和和截止的状态中不断交替,将电源端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自激振荡的方式变成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将交流电压传输到升压模块,升压模块通过二极管的整流和引导对电压进行整流形成一个电压较高的直流电压,传输到储能充电模块中,当储能充电模块放电后,通过反馈模块的电流会产生变化,当电流通过第一电阻时,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产生变化,控制模块通过检测第一电阻一端的电平变化,判断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振荡模块和升压模块的作用,起始电源只需要较小的电压,即可达到输出能杀灭蚊虫的电压,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因为起始电源所需的电压较少,不容易对用户产生危害,从而保护了用户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并联,对经过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行分流,减少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进而减少流经控制模块的电流,保护控制模块,提高工作模块的工作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电阻一端的电平为高电平时,视为储能充电模块放电一次。
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模块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检测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反馈模块、振荡模块,升压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储能充电模块,振荡模块中通过三极管在饱和和截止的状态中不断交替,将电源端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自激振荡的方式变成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将交流电压传输到升压模块,升压模块通过二极管的整流和引导对电压进行整流形成一个电压较高的直流电压,传输到储能充电模块中,当储能充电模块放电后,通过反馈模块的电流会产生变化,当电流通过第一电阻时,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产生变化,控制模块通过检测第一电阻一端的电平变化,判断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控制模块对储能充电模块的放电次数进行计数,每放一次电计数一次,并将计数结果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充电模块的每一次放电可以视为灭蚊器击杀一次蚊虫,用户通过显示模块看到的放电次数,可以视为击杀蚊虫的次数,用户在使用灭蚊器击杀蚊子的时候,可以通过显示模块清晰的知道蚊虫是否被击杀,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模块采用数码管组成,数码管具有功耗小,无热量,耐冲击,长寿命等特点,在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振荡模块与第二电阻R18之间设置有开关管,开关管与控制模块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模块通过开关管控制振荡模块与第二电阻R18的连通,当控制模块对开关管发出导通的信号,振荡模块与第二电阻R18连通,整个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模块对第一电阻R7一端的电平进行检测,当控制模块没有对开关管发出导通信号,整个电路处于休息状态,MOS晶体管Q3处于截止状态,振荡模块不能形成完整的回路,停止工作,控制模块停止对第一电阻R7一端的电平进行检测,通过开关管的控制使电路没有长期处于工作运行的状态,提高电路整体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振荡模块与第二电阻R18之间没有设置开关管,通过控制模块对第一电阻R7一端的电平变化实时检测达到检测电路放电的情况。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管为MOS晶体管Q3,MOS晶体管Q3的源极与第二电阻R18连接,MOS晶体管Q3的栅极与控制模块连接,MOS晶体管Q3的漏极与振荡模块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MOS晶体管Q3作为开关管,控制模块只需要从MOS晶体管Q3的栅极输入电压,即可控制MOS晶体管Q3导通,达到开关电路的效果,并且MOS晶体管Q3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廉与使用面积较小、高集成度等优势,能进一步降低生产的成本,缩小电路板的面积。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发出PWM信号的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MOS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口发出PWM信号,这个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信号通过MOS晶体管Q3的栅极后,使MOS晶体管Q3导通,振荡模块与反馈模块连接起来,使振荡模块形成正常的回路,振荡模块开始工作。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保护电阻R15和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第二保护电阻R17,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保护电阻R15与MOS晶体管Q3的栅极连接,第二保护电阻R1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保护电阻R15与MOS晶体管Q3的栅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保护电阻R15为上拉电阻,用于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当引脚悬空时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导致电路不稳定,第二保护电阻R17为下拉电阻,用于防止输入端悬空,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振荡模块包括三极管Q2、第三电阻R5、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变压器TI的第一线圈包括用于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第一感应端和与第三电阻R5连接的第二感应端,第三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感应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包括用于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的第三感应端和与三极管Q3的漏极连接的第四感应端。
可以理解的是,振荡模块中通过三极管Q2在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中不断交替,将电源端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自激振荡的方式变成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T1将交流电压传输到升压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正极提供的电压经过第三电阻R5为三极管Q2的基极提供电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电流不断的增大,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随着电流的不断增大产生感应电动势,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同时产生感应电压,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的电压经过第三电阻R5为基极提供电流,加快三极管Q2的导通,当三极管Q2达到饱和时,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流停止增大,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开始下降,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提供给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流开始减少,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随着电流的不断减少产生反向感应电动势,变压器T1的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产生反向电压,加快对三极管Q2的截止。
可以理解的是,变压器T1将振荡模块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使得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产生一个放大交流信号,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会感应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产生的放大交流信号而产生一个反馈交流信号,该反馈交流信号会根据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而相应改变。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压模块包括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和与第三线圈连接的倍压支路,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和第一线圈分别与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耦合,倍压支路与储能充电模块连接,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4、第三电容C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一电容C2与第二电容C4相互连接形成倍压支路,倍压支路与储能充电模块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升压模块中的二极管整流和引导作用,将原本较低的电压进行整流形成一个电压较高的直流电压,当灭蚊器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一个较低的起始电压,通过升压模块使电压达到可以杀灭蚊虫的电压,提高了灭蚊器的安全性。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容C4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电容C1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一二极管D2包括第一正极端和第一负极端,第二二极管D3包括第二正极端和第二负极端,第三二极管D4包括第三正极端和第三负极端,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包括第五感应端和第六感应端,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的第六感应端与第三电容C1的第五端连接,第三电容C1的第六端与第一二极管D2第一正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3的第二负极端连接于第三电容C1的第六端和第一二极管D2的第一正极端之间,第一二极管D2第一负极端与第一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4的第三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3的第二正极端连接于第一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4的第三端之间,第二二极管D3的第二正极端与变压器T1第三线圈的第五感应端连接,第二电容C4的第四端与第三二极管D4的第三正极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4的第三负极端与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的第六感应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第三电容C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以及第一电容C2组成二倍压电路,在二倍压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第三二极管D4和第二电容C4组成三倍压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升压模块中可以包括有多个二极管和多个电容,由多个二极管和多个电容组成四倍压电路或者更高倍压电路。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能充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10、第五电阻R12和储能电容C3,第四电阻R10和第五电阻R12串联形成泄放支路,泄放支路与储能电容C3并联。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电容C3与第一电容C2和第二电容C4串联形成的倍压支路并联,储能电容C3的电压相当于第三电容C12和第五电容C15的电压总和,因此储能电容C3能储存更多的电能,为杀灭蚊虫提供足够的能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电容C3选用可以高压情况下稳定工作的高压储能电容,泄放支路用于电路停止工作后,对电容存储的电荷进行放电,避免电路停止工作后,因为电荷没有及时被释放导致用户遭受电击。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馈模块包括滤波电容C6,滤波电容C6的一端分别与控制模块和第一电阻R7连接,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18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滤波电容C6用于滤除电源中的高频波纹,提高稳定性。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7的一端与控制模块的CS端口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变压器T1将振荡模块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使得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产生一个放大交流信号,变压器T1的第二线圈会感应变压器T1的第三线圈产生的放大交流信号而产生一个反馈交流信号,该反馈交流信号会根据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而相应改变,当反馈交流信号经过第一电阻R7时,会根据反馈交流信号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平,当储能充电模块进行放电时,反馈交流信号较大,第一电阻R7产生的高电平,当储能充电模块处于正常状态时,反馈交流信号较小,第一电阻R7产生低电平,控制模块的CS端口,通过检测第一电阻R7一端的高低电平,判断储能充电模块是否放电。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储能充电模块处于正常状态时,流经反馈模块的电流为300mA,当储能充电模块处于放电状态时,流经反馈模块的电流为700mA。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灭蚊器,包括:振荡模块、升压模块、储能充电模块、反馈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平变化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设置有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发出PWM信号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保护电阻和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第二保护电阻,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保护电阻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电阻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三电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用于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第一感应端和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的第二感应端,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三线圈和与所述第三线圈连接的倍压支路,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一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三线圈耦合,所述倍压支路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相互连接形成倍压支路,所述倍压支路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充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储能电容,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串联形成泄放支路,所述泄放支路与所述储能电容并联,所述泄放支路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10.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电检测电路。
CN202222437710.3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Active CN218524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7710.3U CN21852480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7710.3U CN21852480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4807U true CN218524807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7710.3U Active CN21852480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4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7573B (zh) 一种交流固态继电器
CN218524807U (zh) 一种放电检测电路及灭蚊器
CN209946327U (zh) 继电器触点的检测电路以及供电装置
CN102175905A (zh) 过零检测电路、装置及暖风机
CN101002375B (zh) 限制开关模式电源最大初级电流的方法和电路装置及电源
CN203193500U (zh)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充电回路
CN213991098U (zh) 具有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路
CN207975006U (zh) 驱动电路
CN206075043U (zh) 一种具有定时通断功能的电源
CN218733884U (zh) 一种自激振荡保护电路及灭蚊器
CN102013884B (zh) 非接触式大功率电器关机提醒装置
CN205407252U (zh) 意外供电检测设备、意外供电保护装置及包括其的电动工具
CN213186640U (zh) 芯片供电电路、led驱动电源、驱动板卡和显示设备
CN213585143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地线带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08040399B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和led恒流驱动电路
CN210694387U (zh)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CN219227867U (zh) 一种高效率led驱动电路及灯管
CN219554573U (zh) 过流延时保护电路
CN215185836U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电路
CN219799733U (zh) 一种负载检测电路
CN219068180U (zh) 一种Vce阀值可调IGBT驱动保护电路
CN221103028U (zh) 自动回充控制电路及装置
CN218633337U (zh) 一种防反接和浪涌抑制的电路
CN216560832U (zh) 接地检测电路及电器
CN215733434U (zh) 一种电源通断控制电路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