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4387U -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4387U
CN210694387U CN201921488654.8U CN201921488654U CN210694387U CN 210694387 U CN210694387 U CN 210694387U CN 201921488654 U CN201921488654 U CN 201921488654U CN 210694387 U CN210694387 U CN 210694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heating
power switch
resisto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86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江平
王云峰
梁显堂
陈连城
肖磊
刘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86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4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4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4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其中,加热电路包括功率开关、加热驱动电路及检测电路;所述加热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按照预设占空比工作;所述检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功率开关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工作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将所述反馈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降低了电路成本、并减小了电路体积。

Description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家电已经进入了厨房,其中,破壁机能够瞬间击破蔬果的细胞壁,把平时难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解出来,能够有效萃取植物生化素,有利用于人体吸收,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提高破壁机的安全性,需要检测加热管是否处于干烧。目前判断干烧的电路都使用电流互感器。加热管本体镶嵌有温度开关,判断干烧的方法在于当温度到达干烧设定温度后会断开连接,电流互感器无法感应到电流变化,判断为干烧。
但是这种电路电流互感器体积大,成本高,电路板采取这种方式放置在小家电整机内部,会导致整机结构变大,影响整机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旨在减小电路体积、降低电路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电路,包括功率开关、加热驱动电路及检测电路;
所述加热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按照预设占空比工作;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功率开关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工作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将所述反馈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
优选地,所述加热驱动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及隔离驱动芯片;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初级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初级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次级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次级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次级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光耦;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次级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次级输出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次级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防反电路,所述防反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防反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连接;
所述防反电路,用于限制电流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向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单向流动。
优选地,所述防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功率开关为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受控端与所述加热驱动电路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加热装置及如上所述的加热电路,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功率开关、加热驱动电路及检测电路,形成了一种加热电路。本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加热驱动电路通过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以预设占空比驱动功率开关工作,检测电路通过采集功率开关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工作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将所述反馈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判断功率开关是否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无需采用电流互感器,降低了电路成本、并减小了电路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功率开关 U1 隔离驱动芯片
20 加热驱动电路 U2 光耦
30 检测电路 SCR1 双向可控硅
40 加热装置 VCC 电源
21 分压电路 AC+、AC- 市电接口
31 防反电路 R1~R2 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电路。
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加热电路,包括功率开关10、加热驱动电路20及检测电路30。本实施例中,该功率开关10采用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1能够控制回路中的电流双向流动,适用于交流大电流的工况下功率控制。具体地,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的第二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SCR1的受控端与所述加热驱动电路20连接。
所述加热驱动电路20,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10按照预设占空比工作。
所述检测电路30,用于采集所述功率开关10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工作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将所述反馈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功率开关10包括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用于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或者导通的受控端。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入至功率开关10的受控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电流为功率开关10的门极触发电流。当功率开关10导通瞬间,会有一个门极触发电流。利用功率开关10的门极触发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可以检测功率开关10是否处在导通状态,从而判断加热电路是否处于干烧状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功率开关10、加热驱动电路20及检测电路30,形成了一种加热电路。本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加热驱动电路20通过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以预设占空比驱动功率开关10工作,检测电路30通过采集功率开关10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工作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将所述反馈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判断功率开关10是否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无需采用电流互感器,降低了电路成本、并减小了电路体积。
请继续参照图2,所述加热驱动电路20包括分压电路21及隔离驱动芯片U1;所述功率开关10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分压电路21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21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驱动芯片U1的初级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U1初级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10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U1的次级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U1的次级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
分压电路21的作用在于接收功率开关10的门极触发电流,以产生压降,该压降能够检测电路30检测到。隔离驱动芯片U1用于实现功率开关10与控制器之间的隔离驱动,提高了整体电路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驱动电路20还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驱动芯片U1的次级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输入至隔离驱动芯片U1的次级输入端的电流过大,从而烧坏隔离驱动芯片U1。
具体地,所述检测电路30包括光耦U2;所述光耦U2的初级输入端与所述分压电路2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U2的初级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U2的次级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U2的次级输出端接地。
值得说明的是,光耦U2的作用在于实现采样的隔离。反馈信号通过光耦U2隔离后在输入至微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路30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U2的次级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也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输入至光耦U2的次级输入端的电流过大,从而烧坏光耦U2。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路30还包括防反电路31,所述防反电路31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2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防反电路31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U2的初级输入端连接。所述防反电路31用于限制电流从所述分压电路21的第二端向所述光耦U2的初级输入端单向流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反电路31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分压电路2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光耦U2的初级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能够防止光耦U2反向导通,导致光耦U2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路30还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U2的初级输入端连接。同样地,第三电阻R3也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输入至光耦U2的初级输入端的电流过大,从而造成光耦U2的损坏。
先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AC+与AC-为220VAC市电接口。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与温度开关,加热管干烧超过温度开关保护温度,温度开关断开连接。U1为光隔离三端双向可控硅驱动器。当双向可控硅导通瞬间,会有一个门极触发电流。利用双向可控硅的门极触发电流驱动一颗隔离光耦,既起到了隔离的作用,又可以反馈可控硅是否处在导通状态。
当U1次级输入端为低电平时,U1初级输入端接通。如果加热管与温度开关都为接通状态,双向可控硅SCR1通过市电,门极会产生驱动电流。驱动电流使R4产生电压,驱动U2初级输入端导通。当U2初级输入端导通后,U2的次级输入端为高电平。双向可控硅完成一个周期内开通后,U2的次级输入端为低电平后,输入至控制器的电平也为低电平。当破壁机杯体内温度上升超出温度开关温度阈值后,温度开关断开,则U1的初级输入端有输出高电平信号,但U2的次级输入端无高低电平变化,判断为干烧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体积小、成本较低的加热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加热装置和加热电路,该加热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家用电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家用电器可以是破壁机。该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温度开关,温度开关的一端与市电接口AC-连接,用于接收市电。温度开关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一端连接,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10的第二端连接,功率开关10的第一端与市电接口AC+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开关、加热驱动电路及检测电路;
所述加热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按照预设占空比工作;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功率开关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工作电流生成反馈信号,将所述反馈信号输出至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以使所述微控制器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处于干烧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驱动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及隔离驱动芯片;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初级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初级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次级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次级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驱动芯片的次级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光耦;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的次级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次级输出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次级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防反电路,所述防反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防反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连接;
所述防反电路,用于限制电流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向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单向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初级输入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为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受控端与所述加热驱动电路连接。
10.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加热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电路,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电路连接。
CN201921488654.8U 2019-09-06 2019-09-06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0694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8654.8U CN210694387U (zh) 2019-09-06 2019-09-06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8654.8U CN210694387U (zh) 2019-09-06 2019-09-06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4387U true CN21069438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8654.8U Active CN210694387U (zh) 2019-09-06 2019-09-06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43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12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干烧检测方法、装置、食物料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512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干烧检测方法、装置、食物料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4387U (zh) 加热电路及家用电器
CN101388506A (zh) 智能通断电的电饭煲插座
CN103075810B (zh) 电源控制装置及热水器
CN218213328U (zh) 一种开关的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6060342U (zh)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风机控制电路
CN202331082U (zh) 用于电热锅的外置式自动控制器
CN205335547U (zh) 电热水器节电插座
CN210038488U (zh) 一种触摸式电熨斗控制电路
CN210075604U (zh) 开关控制电路及足浴盆
CN208333692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的温度检测电路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8156530U (zh) 一种用于干果功能空气炸锅的控制电路
CN201490913U (zh) 多功能轻触式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207459718U (zh) 一种逆变直流电焊机的电源输入控制电路
CN213637506U (zh) 一种用于用户接口的电压切换电路
CN201838103U (zh) 电器工作状态提示器
CN219936044U (zh) 一种继电器通断电检测电路及家电产品
CN211380962U (zh) 供电电路及家用电器
CN219204370U (zh) 一种小家电的控制电路
CN1881112A (zh) 用于智能蒸炖煲的控制系统
CN211380909U (zh) 一种用于电饭煲的市电检测电路
CN209415790U (zh) 一种防干烧检测电路和加热器
CN215954093U (zh) 过零通断控制电路和负载设备
CN202421804U (zh) 空气清新剂的加热控制电路
CN220489426U (zh) 一种电热水器出水断电控制装置
CN204245985U (zh) 一种多功能打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