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4379U - 无线传输模块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输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4379U
CN218514379U CN202222620097.9U CN202222620097U CN218514379U CN 218514379 U CN218514379 U CN 218514379U CN 202222620097 U CN202222620097 U CN 202222620097U CN 218514379 U CN218514379 U CN 218514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ed along
transmission module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nding shaft
induc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00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昆颖
简凤龙
陈茂军
陈威宇
黎韦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6200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4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4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4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能量或是信号。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一线圈组件以及一感应基座。线圈组件具有一绕线轴,并且感应基座对应于线圈组件。感应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配置以承载该线圈组件。

Description

无线传输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或无线充电的无线传输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皆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将电子装置放置在一无线充电发射端上,以使电子装置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或电磁共振方式产生电流来对电池进行充电。由于无线充电的便利性,使得具有无线充电模块的电子装置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
一般而言,无线充电模块都会包括一个导磁性基板,承载一线圈。其中,当线圈通电而操作于一无线充电模式或者是一无线通信模式时,导磁性基板可以使得线圈发出的磁力线更为集中,以获得更好的效能。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或通信)模块的结构以及线圈的绕线方式并无法满足对于无线传输模块的各种要求,例如需要更好的充电、通信效能与更微型化的尺寸。
因此,如何设计出可满足使用者各种需求的无线传输模块,便是现今值得探讨与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传输模块,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传输能量或是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一线圈组件以及一感应基座。线圈组件具有一绕线轴,并且感应基座对应于线圈组件。感应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配置以承载该线圈组件。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线圈组件具有一本体以及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绕线轴。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的延伸方向。感应基座具有板状结构。感应基座还具有一第二表面,并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板状结构的相反两侧。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与本体平坦地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第一表面为一平面。当沿着垂直于绕线轴的一第一方向观察时,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不重叠于第一表面。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应基座包含一沟槽,配置以容纳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沟槽由第一表面沿着绕线轴的方向内凹形成。沟槽具有一承载面,配置以承载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承载面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承载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五十。第一表面与承载面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的直径。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沟槽由承载面以及二侧面所形成。二侧面之间具有第四距离,并且第四距离大于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的直径。感应基座还具有一前侧面。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二侧面分别通过二第一导角连接于前侧面。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线圈组件包含多条第一引出线以及多条第二引出线。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多条第一引出线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且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表面并且垂直于绕线轴。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多条第二引出线设置于承载面上并且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多条第一引出线不重叠于多条第二引出线。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于一第二方向上与侧面的最短距离至少为3mm。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保护元件,固定地设置于第二表面。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保护元件不重叠于沟槽。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保护元件重叠于沟槽。保护元件以塑胶材质制成。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金属元件,固定地设置于第二表面。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金属元件具有板状结构,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金属元件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不同于感应基座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金属元件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感应基座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金属元件与感应基座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金属元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感应基座的导热系数。金属元件与感应基座具有不同的杨氏系数。金属元件的杨氏系数小于感应基座的杨氏系数。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应基座还具有一凸出结构,由第一表面沿着绕线轴的方向凸出。绕线轴穿过凸出结构。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本体不重叠于凸出结构。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本体环绕凸出结构。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沟槽连接于凸出结构。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本体重叠于凸出结构。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本体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于凸出结构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本体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凸出结构于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散热元件,设置于第一表面上。散热元件包覆本体以及凸出结构。散热元件由非金属材质制成。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粘着元件,配置以粘着于散热元件。散热元件位于粘着元件以及感应基座之间。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应基座具有一外侧面,沿着绕线轴的方向延伸。感应基座还具有一侧边斜面,连接于外侧面以及第二表面之间。侧边斜面不平行于外侧面以及第二表面。前侧面沿着绕线轴的方向延伸。感应基座还具有一前侧斜面,连接于前侧面以及第二表面之间。前侧斜面不平行于前侧面、第二表面以及侧边斜面。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感应基座具有一矩形结构。感应基座还具有一第二导角,位于矩形结构的一角落。当沿着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导角连接于前侧斜面以及侧边斜面之间。感应基座还具有一第三导角,位于矩形结构的角落。第三导角连接于前侧面以及外侧面之间。第三导角连接于第二导角。
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传输能量或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至少一线圈组件以及至少一感应基座。感应基座是邻近线圈组件设置,感应基座是配置以于改变线圈组件附近的电磁场分布,使得线圈组件的电磁波更为集中。基于本公开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可以提升机械强度、提升使用效率、提升充电效率、提升散热效率、达成整体小型化、整体轻量化以及降低电磁干扰等。
在本公开中,感应基座形成有非贯穿式的沟槽,用以承载第二引出线。基于沟槽的设计,可以维持线圈组件的感值,屏蔽磁力线,并且增加定位第二引出线的方便性。再者,相较公知感应基座,本公开的感应基座的厚度不会增加,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组件的温度,以增加线圈组件的运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无线传输模块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组装后沿着Y轴方向观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底部视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主视图。
图5A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主视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主视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100A、100B、100C、100D:无线传输模块
102:线圈组件
1020:本体
1021:第一引出线
1022:第二引出线
104:第一粘着组件
106:感应基座
1061:沟槽
1063:承载面
1064:侧面
1065:外侧面
1066:侧边斜面
1067:前侧面
1068:前侧斜面
106B:承载部
106P:凸出结构
106S1:第一表面
106S2:第二表面
108:保护元件
110:金属元件
1101:顶面
112:粘着元件
150:散热元件
AX1:第一轴向
AX2:第二轴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D:直径
Dm:最短距离
DS1:第一距离
DS2:第二距离
DS3:第三距离
DS4:第四距离
FT1:第一导角
FT2:第二导角
FT3:第三导角
H1:高度
H2:高度
RX:绕线轴
TH1:厚度
TH2:厚度
X:X轴
Y:Y轴
Z:Z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来实行所提供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公开。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举例来说,在说明书中提到第一特征部件形成于第二特征部件之上,其可包括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可包括于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实施例,换句话说,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并非直接接触。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公开,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此外,在本公开中的在另一特征部件之上形成、连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征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征部件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括其中可形成插入上述特征部件的附加特征部件的实施例,使得上述特征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触。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垂直的”、“上方”、“上”、“下”、“底”及类似的用词(如“向下地”、“向上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旨在涵盖包括特征的装置的不同方向。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有特别定义。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多个所述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例如“连接”、“互连”等,除非特别定义,否则可指两个结构直接接触,或者亦可指两个结构并非直接接触,其中有其它结构设于此两个结构之间。且此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亦可包括两个结构都可移动,或者两个结构都固定的情况。
请参考图1,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无线传输模块100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无线传输模块100是一种可用于传输能量或是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于此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100可包括一线圈组件102、一第一粘着组件104、以及一感应基座106。
于此实施例中,线圈组件102、第一粘着组件104、以及感应基座106是沿着线圈组件102的绕线轴RX的延伸方向依序排列。
于此实施例中,线圈组件102可作为一充电线圈,用以被一外部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举例来说,线圈组件102可基于无线充电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的标准作为一共振式充电线圈,但不限于此。
另外,线圈组件102是可基于无线电力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的标准,例如Qi标准,以作为一感应式充电线圈。因此,此实施方式可使线圈组件102能同时对应不同形式的充电方式,以增加可应用的范围。举例来说,在近距离(例如1cm以下)时,使用感应式操作;而在远距离时,使用共振式操作。
于此实施例中,线圈组件102也可作为一通信线圈,例如操作在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式,以与外部的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于此实施例中,感应基座106是邻近线圈组件102设置,感应基座106是配置以改变线圈组件102附近的电磁场分布。其中,感应基座106可为磁性体,例如为一铁氧体(Ferrite),但不限于此。举例来说,于其他实施例中,感应基座106也可包括纳米晶材料。感应基座106可具有一导磁率,对应于线圈组件102,使得线圈组件102的电磁波更为集中。
第一粘着组件104可为双面胶或单面胶,用以黏着于相邻的一或二个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着组件104可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所制成,但不限于此。举例来说,第一粘着组件104也可为聚丙烯(PP)制成。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组装后的俯视图,并且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组装后沿着Y轴方向观察的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无线传输模块100定义有一第一轴向AX1以及一第二轴向AX2,第一轴向AX1垂直于第二轴向AX2。举例来说,第一轴向AX1平行于Y轴,第二轴向AX2平行于X轴,并且第一轴向AX1、第二轴向AX2以及绕线轴RX相互垂直。
感应基座106是对应于该线圈组件102,并且该感应基座106具有一第一表面106S1,配置以承载该线圈组件102。具体而言,第一粘着组件104可为双面胶,配置以使线圈组件102固定地连接于第一表面106S1上。
于此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线圈组件102具有一本体1020、一第一引出线1021以及一第二引出线1022,第一引出线1021以及第二引出线1022连接于本体1020。
第一引出线102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绕线轴RX,并且该第一引出线102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二引出线1022的延伸方向。举例来说,第一引出线10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引出线1022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平行于第一轴向AX1。
如图3所示,感应基座106具有板状结构。感应基座106还具有一第二表面106S2,并且第一表面106S1与第二表面106S2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的相反两侧。
第一引出线1021与本体1020是平坦地设置在第一表面106S1上。具体而言,第一表面106S1为一平面。当沿着垂直于该绕线轴RX的一第一方向D1观察时,第一引出线1021不重叠于第一表面106S1。其中,第一方向D1平行于第一轴向AX1。
再者,于此实施例中,感应基座106可包含一沟槽1061,配置以容纳第二引出线1022。沟槽1061是由第一表面106S1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内凹形成。
沟槽1061具有一承载面1063,配置以承载第二引出线1022。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承载面1063是位于第一表面106S1与第二表面106S2之间。
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第一表面106S1与第二表面106S2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S1。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承载面1063与第二表面106S2之间可定义有一承载部106B,并且承载面1063与第二表面106S2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S2。承载部106B可承载第二引出线1022并使第二引出线1022的热量散逸。
于此实施例中,第二距离DS2可为第一距离DS1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例如为百分之三十。由于无线传输模块100是可安装于一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电路板上,因此基于此结构设计,可以确保第二引出线1022的磁场及电磁波不会影响感应基座106下方的其他电子元件(图中未表示)。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表面106S1与承载面1063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DS3,并且第三距离DS3是大于第二引出线1022的直径DD。因此,沟槽1061可以完全容纳第二引出线1022于其中。
于此实施例中,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沟槽1061是由承载面1063以及二侧面1064所形成。其中,二侧面1064之间在第二轴向AX2上具有第四距离DS4,并且第四距离DS4大于第二引出线1022的直径DD。
具体而言,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第二引出线1022于一第二方向D2(X轴)上与侧面1064的最短距离Dm至少为3mm。第二方向D2平行于第二轴向AX2并且垂直于第一方向D1(Y轴)。基于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加将线圈组件102组装于感应基座106的便利性。
再者,如图2与图3所示,感应基座106还具有一前侧面1067。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二侧面1064是分别通过二第一导角FT1连接于前侧面1067。二第一导角FT1的设计可以避免第二引出线1022与感应基座106碰撞而造成断裂的问题。
于此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100可还包含一保护元件108,固定地设置于第二表面106S2。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保护元件108不重叠于沟槽1061。
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保护元件108重叠于沟槽1061。保护元件108以塑胶材质制成,例如可为双面胶,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但不限于此。基于保护元件108的配置,可以避免感应基座106产生颗粒的问题,并且可以增强承载部106B的结构强度。
请参考图3与图4,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的底部视图。感应基座106还具有一外侧面1065,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延伸。感应基座106还具有一侧边斜面1066,连接于外侧面1065以及第二表面106S2之间。侧边斜面1066是不平行于外侧面1065以及第二表面106S2。
相似地,前侧面1067是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延伸。感应基座106还具有一前侧斜面1068,连接于前侧面1067以及第二表面106S2之间。前侧斜面1068不平行于前侧面1067、第二表面106S2以及侧边斜面1066。
如图4所示,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感应基座106具有矩形结构。感应基座106可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角FT2,位于矩形结构的一角落。具体而言,感应基座106具有四个第二导角FT2,分别位于矩形结构的四个角落。
再者,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第二导角FT2是连接于前侧斜面1068以及侧边斜面1066之间。基于前侧斜面1068、侧边斜面1066与第二导角FT2的设计,可以避免感应基座106因碰撞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感应基座106还具有四个第三导角FT3,分别位于矩形结构的四个角落。第三导角FT2是连接于前侧面1067以及外侧面1065之间,并且第三导角FT3连接于第二导角FT2。同样地,基于第三导角FT3的设计,可以避免感应基座106因碰撞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接着请参考图5,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A的主视图。于此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100A还包含一金属元件110,固定地设置于第二表面106S2。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金属元件110具有板状结构,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
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金属元件110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厚度TH2不同于感应基座106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厚度TH1。举例来说,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金属元件110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厚度TH2小于感应基座106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厚度TH1。
金属元件110与感应基座106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具体而言,金属元件110的导热系数大于感应基座106的导热系数。于此实施例中,金属元件110可由铝或铜等金属材质制成,但不限于此。基于金属元件110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线圈组件102产生的热能。
另外,金属元件110与感应基座106具有不同的杨氏系数。举例来说,金属元件110的杨氏系数小于感应基座106的杨氏系数。意即,金属元件110较感应基座106软。因此,当无线传输模块100受到冲击时,金属元件110可以保护感应基座106而不受到损坏。
请继续参考图1、图2与图5。于本公开中,感应基座106还具有一凸出结构106P,由第一表面106S1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凸出。绕线轴RX是穿过凸出结构106P,并且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本体1020不重叠于凸出结构106P。
如图2所示,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本体1020环绕凸出结构106P。当沿着绕线轴RX的方向观察时,沟槽1061连接于凸出结构106P。当沿着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观察时,本体1020重叠于凸出结构106P。
如图5所示,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本体1020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高度H1不同于凸出结构106P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高度H2。具体而言,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本体1020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高度H1大于凸出结构106P于绕线轴RX的方向上的高度H2。
请参考图5A,图5A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B的主视图。于此实施例中,沟槽1061是贯穿感应基座106,并且沟槽1061是由二侧面1064以及金属元件110的顶面1101所共同形成。第二引出线1022是承靠于顶面1101上。
基于此样的结构设计,同样可以确保第二引出线1022的磁场及电磁波不会影响感应基座106下方的其他电子元件(图中未表示),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感应基座106的厚度TH3。意即,此实施例的厚度TH3可小于前述实施例的感应基座106的厚度TH1,进而降低整体无线传输模块100的厚度,达到小型化的目的。
接着,请参考图6,图6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C的主视图。于此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100可还包含一散热元件150,设置于第一表面106S1上。散热元件150是包覆住本体1020以及凸出结构106P,并且散热元件150是由非金属材质制成。举例来说,散热元件150例如为非金属材质制成的散热膏(thermal paste),但不限于此。
再者,无线传输模块100还包含一粘着元件112,配置以粘着于散热元件150,使得散热元件150是位于粘着元件112以及感应基座106之间。具体而言,粘着元件112是包覆住散热元件150并且粘着于第一表面106S1。基于上述结构配置,可以稳定地将散热元件150固定于线圈组件102上,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线圈组件102产生的热能。
另外,要注意的是,前述保护元件108、金属元件110、粘着元件112、散热元件150可在本公开中的不同实施例互相组合应用,并不限于单一实施例。
接着,请参考图7,图7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100D的主视图。于此实施例中,线圈组件102包含二条第一引出线1021以及二条第二引出线1022。意即,本体1020中每一圈包含两条引线。
如图7所示,当沿着第一方向D1(Y轴)观察时,二条第一引出线1021是设置于第一表面106S1上并且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其中,第二方向D2是平行于第一表面106S1并且垂直于绕线轴RX。
当沿着第一方向D1观察时,二条第二引出线1022是设置于承载面1063上并且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当沿着第二方向D2观察时,二条第一引出线1021是不重叠于二条第二引出线1022。
基于此实施例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加线圈组件102的传输效率,并且也可以增加第二引出线1022与承载面1063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散热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传输能量或信号的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一线圈组件以及一感应基座。感应基座是邻近线圈组件设置,感应基座是配置以于改变线圈组件附近的电磁场分布,使得线圈组件的电磁波更为集中。基于本公开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可以提升机械强度、提升使用效率、提升充电效率、提升散热效率、达成整体小型化、整体轻量化以及降低电磁干扰等。
在本公开中,感应基座106形成有非贯穿式的沟槽1061,用以承载第二引出线1022。基于沟槽1061的设计,可以维持线圈组件102的感值,屏蔽磁力线及电磁波,并且增加定位第二引出线1022的方便性。再者,相较公知感应基座,本公开的感应基座106的厚度不会增加,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组件102的温度,以增加线圈组件102的运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的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能量或是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线圈组件,具有一绕线轴;以及
一感应基座,对应于该线圈组件;
其中该感应基座具有一第一表面,配置以承载该线圈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组件具有一本体以及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以及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
该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该绕线轴;
该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的延伸方向;
该感应基座具有板状结构;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第二表面,并且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位于该板状结构的相反两侧;
该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与该本体平坦地设置在该第一表面上;
该第一表面为一平面;
当沿着垂直于该绕线轴的一第一方向观察时,该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不重叠于该第一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基座包含一沟槽,配置以容纳该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
该沟槽由该第一表面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内凹形成;
该沟槽具有一承载面,配置以承载该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承载面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承载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
该第二距离为该第一距离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五十;
该第一表面与该承载面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
该第三距离大于该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沟槽由该承载面以及二侧面所形成;
该二侧面之间具有第四距离,并且该第四距离大于该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的直径;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前侧面;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二侧面分别通过二第一导角连接于该前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组件包含多条第一引出线以及多条第二引出线;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多条第一引出线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并且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
该第二方向平行于该第一表面并且垂直于该绕线轴;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多条第二引出线设置于该承载面上并且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
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多条第一引出线不重叠于该多条第二引出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至少一条第二引出线于一第二方向上与该侧面的最短距离至少为3mm;
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保护元件,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二表面;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保护元件不重叠于该沟槽;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保护元件重叠于该沟槽;
该保护元件以塑胶材质制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金属元件,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二表面;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金属元件具有板状结构,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金属元件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不同于该感应基座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金属元件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小于该感应基座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厚度;
该金属元件与该感应基座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
该金属元件的导热系数大于该感应基座的导热系数;
该金属元件与该感应基座具有不同的杨氏系数;
该金属元件的杨氏系数小于该感应基座的杨氏系数。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凸出结构,由该第一表面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凸出;
该绕线轴穿过该凸出结构;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本体不重叠于该凸出结构;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本体环绕该凸出结构;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沟槽连接于该凸出结构;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本体重叠于该凸出结构;
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本体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不同于该凸出结构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
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该本体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该凸出结构于该绕线轴的方向上的高度;
该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散热元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
该散热元件包覆该本体以及该凸出结构;
该散热元件由非金属材质制成;
该无线传输模块还包含一粘着元件,配置以粘着于该散热元件;
该散热元件位于该粘着元件以及该感应基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基座具有一外侧面,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延伸;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侧边斜面,连接于该外侧面以及该第二表面之间;
该侧边斜面不平行于该外侧面以及该第二表面;
该前侧面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延伸;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前侧斜面,连接于该前侧面以及该第二表面之间;
该前侧斜面不平行于该前侧面、该第二表面以及该侧边斜面;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感应基座具有一矩形结构;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第二导角,位于该矩形结构的一角落;
当沿着该绕线轴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导角连接于该前侧斜面以及该侧边斜面之间;
该感应基座还具有一第三导角,位于该矩形结构的该角落;
该第三导角连接于该前侧面以及该外侧面之间;
该第三导角连接于该第二导角。
CN202222620097.9U 2022-09-30 2022-09-30 无线传输模块 Active CN218514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0097.9U CN218514379U (zh) 2022-09-30 2022-09-30 无线传输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0097.9U CN218514379U (zh) 2022-09-30 2022-09-30 无线传输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4379U true CN218514379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0097.9U Active CN218514379U (zh) 2022-09-30 2022-09-30 无线传输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4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5424B1 (en) Coil unit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KR101179398B1 (ko) 무접점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JP5396554B2 (ja) 通信装置
US20120274148A1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08294385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機器及びその受電用コイル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US10186875B2 (en) Coil type unit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il type unit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CN108432358A (zh) 无线电力传输用磁场屏蔽片以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
KR101489391B1 (ko) 연자성 시트
KR20160057247A (ko)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CN106561072A (zh) 盖及包括该盖的便携式终端
CN212012267U (zh) 线圈模块
CN110892493B (zh) 车辆用无线电力发射装置
CN218514379U (zh) 无线传输模块
JP3241982U (ja) 無線伝送モジュール
CN220553850U (zh) 无线传输模块
US20220277886A1 (en) Coil module
CN220915279U (zh) 无线传输模块
US20230412006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CN220556690U (zh) 无线传输模块
CN21830095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9227289U (zh) 无线传输模块
US20240062945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KR20230081739A (ko) 무선 충전용 안테나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KR20160054342A (ko)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20230101967A (ko) 무선 충전용 안테나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