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3150U -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 Google Patents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3150U
CN218513150U CN202222484108.5U CN202222484108U CN218513150U CN 218513150 U CN218513150 U CN 218513150U CN 202222484108 U CN202222484108 U CN 202222484108U CN 218513150 U CN218513150 U CN 218513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resistor
pin
chip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4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国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Hefei Sh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Hefei Sh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Hefei Sh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4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3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3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3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涉及显示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在第一电阻和背光芯片的FB引脚之间串联一个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电流流向以及电流大小受PWM信号的占空比的影响,并且第二电阻的电流流向以及电流大小在主控芯片的控制下,能够增大或减小背光电流,使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不再受主控芯片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进而扩大了LED电路的亮度范围。

Description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已经成为娱乐终端产品和通讯终端产品(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对成像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通常,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功耗低、寿命长的显著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为背光发光器件。背光发光器件所处的电路为背光电路,或称为背光恒流源。
相关技术调节背光恒流源的电流大小的方法有2种,一种方法是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控制背光芯片的使能引脚(即EN引脚)的电平高低来控制背光电流的大小,进而达到控制背光亮度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在低频率的PWM信号的情况下,人体能感知背光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产生的闪烁,另外背光芯片的高电平使能时间有要求,即当需要进入小背光电流、低亮度的应用场景时,由于PWM信号的占空比过小,因此容易导致背光芯片无法有效被使能;另一种方法是基于主控芯片(即SOC芯片)的PWM引脚具备的灌流能力,通过控制PWM引脚的对内或者对外灌流的大小,以实现对背光亮度的控制。这种设计需要主控芯片的PWM引脚有较大的电流驱动能力,并且PWM引脚的灌流大小,决定了恒流源的电流控制范围,由于SOC芯片的灌流能力有限,一般是5mA左右,因此背光亮度的范围无法做得更广。
由此可见,相关技术存在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受主控芯片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用以解决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受主控芯片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稳压电路10;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在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1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0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还与LED电路20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主控芯片U2控制所述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输出PWM信号的占空比;
所述稳压电路10对所述PWM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控制所述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增大所述LED电路20流经所述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或,以控制所述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减小所述LED电路20流经所述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可选地,所述稳压电路10包括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的第四电阻R4,以及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一电容C1。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恒流源,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电流控制电路、背光芯片U1、主控芯片U2和LED电路20;其中,所述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通过第一外围电路与所述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围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还与所述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通过第二外围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用于向所述背光芯片U1提供背光使能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围电路包括:滤波电路30和第五电阻R5;其中,所述滤波电路30的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所述滤波电路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滤波电路30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其中,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背光恒流源还包括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IN引脚相连接的供电电源E1;
所述供电电源E1用于向所述背光芯片U1提供背光供电电压。
可选地,所述背光芯片U1的IN引脚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背光芯片U1还通过电感L1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LED电路20为背光灯条;其中,所述背光灯条上沿其长度方向以固定间距均匀设置有多个LED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稳压电路10;该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在第一电阻R1和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之间串联一个第二电阻R2,主控芯片U2控制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输出PWM信号的占空比;稳压电路10对PWM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控制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小于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流向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增大LED电路20流经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或,以控制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大于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第二电阻R2的一端流向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减小LED电路20流经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电阻R1和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之间串联一个第二电阻R2,并利用主控芯片U2的PWM信号控制第二电阻R2的电流流向以及电流大小的方式,能够增大或减小背光电流,使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不再受主控芯片U2的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进而扩大了LED电路的亮度范围。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恒流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另一种背光恒流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恒流源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恒流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设计通过控制背光芯片的使能引脚来控制背光电流的大小,但是该方式对PWM信号的频率有要求,因此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背光芯片无法有效被使能。也就是说,在需要小背光电流的应用场景下,由于PWM信号的占空比过小无法有效地打开背光芯片,因此背光芯片无法正常工作。为了在低频率下实现背光芯片的有效被使能,相关技术提供了图2中的另一种结构的背光恒流源。该电路设计能够通过主控芯片的PWM引脚控制对内或者对外灌流的大小的方式控制背光电流的大小,但是,该方式存在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受主控芯片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为如何提供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扩大LED电路的亮度范围,进而提高成像效果。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包括以下元件: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稳压电路10。
其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第二电阻R2串联在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之间,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10的一端电连接,稳压电路10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还与LED电路20的负极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均可以指具有固定阻值的电阻,各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电阻R1为背光恒流源的限流电阻,可以是指多个(例如:4个、6个等)电阻并联构成的等效电阻。多个电阻并联的设计,具有以下好处:能够更精准的设置背光恒流源的限流电阻,即在其中一个电阻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其余电阻并联构成的第一电阻R1仍能实现对背光电流的有效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元件的功能如下:主控芯片U2控制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输出PWM信号的占空比。
本申请实施例对PWM信号的占空比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定,即使是在小背光亮度的场景下,仍可以正常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信号。
稳压电路10对PWM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控制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小于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流向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增大LED电路20流经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或,以控制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大于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第二电阻R2的一端流向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减小LED电路20流经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芯片的各引脚均可以或称为管脚,因此FB引脚是背光芯片U1的反馈管脚,背光芯片的FB引脚的一个特性是将电压稳定在V2(一般为202mV,或200mV)。因此,图3中的电压V2对应为背光恒流源中背光芯片的FB引脚处的电压,固定在202mV。
应理解,第三电阻R3的两端分别为FB引脚的输出电压(即图3中的V2),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即图3中的V1)。第三电阻R3具有以下作用:将FB引脚的输出电压与V1形成压差,进而确定电流方向,第三电阻R3能够控制第二电阻R2的电流方向,因此第三电阻R3在该电路设计中能够起到电压杠杆的作用。
应理解,主控芯片的PWM引脚的电流驱动能力可以为5mA,因此图2中的相关技术中的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限定为[-5mA,5mA]。而本申请由于在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之间串联了一个第二电阻R2,因此背光电流的大小可以由第二电阻R2的电流流向与电流大小进行调节,调节范围不再受主控芯片的PWM引脚的电流驱动能力的限制,具体分析如下:
增大LED电路20流经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的原理,利用式(1)进行如下概述:
Figure BDA0003854235720000061
当需要增大背光电流时,调节减小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减小电压V1,直到V1<202mV。
减小LED电路20流经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的原理,利用式(2)进行如下概述:
Figure BDA0003854235720000071
当需要减小背光电流时,调节增大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增大电压V1,直到V1>202mV。
由于电流由电势高的位置向电势低的位置进行传输是公知常识,并且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也是公知常识,因此上述两个公式能够基于图3中的电路设计直接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阻R1和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之间串联一个第二电阻R2,并利用主控芯片U2的PWM信号控制第二电阻R2的电流流向以及电流大小的方式,能够增大或减小背光电流,使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不再受主控芯片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进而扩大了LED电路的亮度范围。
可选地,稳压电路10包括与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的第四电阻R4,以及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一电容C1。
调节背光电流的大小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输出PWM信号,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1发挥作用之后,在第一电容C1上稳定为电压V1。也就是说,稳压电路10的目的是将交变电的PWM信号经过第四电阻R4和第四电阻R4构成的RC之后稳定为一个恒定的电压V1。其中,第一电容C1的作用是将PWM信号稳压为直流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串联在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之间的第二电阻R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关键点,通过第二电阻R2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能够决定第二电阻R2两端的电压大小和方向,进而成为决定背光电流大小的关键点。
通过上述背光恒流源的电流公式,可以看到控制电流大小,只需要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V1的电压大小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电阻R2串联在第一电阻R1和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之间,相当于对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的驱动电流进行了成R2倍数的调节,通过小电流即可控制V3的电压,从而控制背光恒流源的电流大小,解决了现有设计的主控芯片的PWM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限制背光电流调节范围的问题。
实施例2: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恒流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背光恒流源包括以下元件:如实施例1中的背光电流控制电路、背光芯片U1、主控芯片U2和LED电路20;其中,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通过第一外围电路与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恒流源或称为背光电路。
如图4所示,背光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为SW引脚,第二引脚为GND引脚,第三引脚为FB引脚,第四引脚为EN引脚,第五引脚为OVP引脚,第六引脚为IN引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通过第一外围电路与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之外,背光芯片U1的OVP引脚直接与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所有电阻的阻值大小、所有电容的容值大小,以及电感的数值均不做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的电路需求进行电路参数的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阻R1和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之间串联一个第二电阻R2,并利用主控芯片U2的PWM信号控制第二电阻R2的电流流向以及电流大小的方式,能够增大或减小背光电流,使背光电流的调节范围不再受主控芯片引脚电流驱动和灌流能力的限制,进而扩大了LED电路的亮度范围,提高成像效果。
可选地,第一外围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与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还与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电容C2是背光电路输出电压的储能电容,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电容C2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1个、3个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外围电路能够有效实现LED电路20与背光芯片U1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通过第二外围电路与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
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用于向背光芯片U1提供背光使能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引脚或称为管脚。结合图4可知,背光芯片U1的第4管脚是背光芯片U1的使能管脚(即上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可以通过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为其输入高电平信号,也可以为其输入PWM信号,一般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为背光芯片输入高电平信号。
可选地,第二外围电路包括:滤波电路30和第五电阻R5;其中,滤波电路30的一端与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滤波电路30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相连接。
应理解,该第二外围电路能够实现主控芯片U2与背光芯片U1之间的有效连接,进而为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提供高电平信号。
可选地,滤波电路30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其中,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均相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应理解,滤波电路30能够实现对高电平信号的滤波,进而为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提供滤波后的高电平信号,提高背光恒流源的抗干扰性。
可选地,背光恒流源还包括与背光芯片U1的IN引脚相连接的供电电源E1;供电电源E1用于向背光芯片U1提供背光供电电压。
由于包含背光芯片的背光电路是一个BOOST电路、升压电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供电电源E1实现对背光电路的升压。本申请实施例对该供电电源E1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该供电电源E1提供的供电电压可以为5V_STB。
可选地,背光芯片U1的IN引脚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背光芯片U1还通过电感L1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
综上,除了第一电容C1的作用是稳压以外,其他电容(例如: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作用均为储能和滤波。
可选地,LED电路20为背光灯条,且背光灯条的具体结构在图4中已省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背光灯条上沿其长度方向以固定间距均匀设置有多个LED灯。图4中的LED+连接背光灯条的正极,LED-连接背光灯条的负极。
在小背光亮度的场景下,图1传统的背光电路设计需要在输入EN管脚之前减小PWM信号的占空比,并且已知背光芯片的EN管脚在小于5us的高电平时无法打开使能。假设背光芯片的PWM信号的频率为50KHz(即周期为20us),当PWM信号的占空比小于25%时,背光芯片无法正常打开,因此背光的最小亮度是对应在PWM信号的占空比为25%的节点,如果背光亮度还需要减小,那么意味着PWM信号的占空比需要对应减小,这时占空比要小于25%,背光芯片即将无法正常工作。而本申请中输入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的PWM信号或高电平是由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单独为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提供,且该PWM信号或高电平区别于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输出的PWM信号,因此本申请在小背光亮度的场景下,仍能够通过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给高电平使能背光芯片U1,并且本申请调节背光亮度仅依靠R2、R3、R4和C1构成的网络即可,因此本申请不受背光芯片的EN管脚在小于5us的高电平时无法打开使能的条件限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PWM信号的小占空比无法打开背光芯片使能的问题,还能够解决主控芯片的PWM管脚的电流驱动能力限制背光电流调节范围的问题。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稳压电路(10);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在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均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1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0)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还与LED电路(20)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主控芯片(U2)控制所述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输出PWM信号的占空比;
所述稳压电路(10)对所述PWM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控制所述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增大所述LED电路(20)流经所述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或,以控制所述稳压电路(10)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背光芯片(U1)的FB引脚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电阻(R2)的电流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减小所述LED电路(20)流经所述第一电阻(R1)的背光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10)包括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的第四电阻(R4),以及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一电容(C1)。
3.一种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电流控制电路、背光芯片(U1)、主控芯片(U2)和LED电路(20);其中,所述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通过第一外围电路与所述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围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SW引脚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还与所述LED电路(20)的阳极相连,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通过第二外围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用于向所述背光芯片(U1)提供背光使能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围电路包括:滤波电路(30)和第五电阻(R5);其中,所述滤波电路(30)的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所述滤波电路(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30)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其中,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2)的EN引脚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EN引脚、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恒流源还包括与所述背光芯片(U1)的IN引脚相连接的供电电源(E1);
所述供电电源(E1)用于向所述背光芯片(U1)提供背光供电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芯片(U1)的IN引脚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背光芯片(U1)还通过电感(L1)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路(20)为背光灯条;其中,所述背光灯条上沿其长度方向以固定间距均匀设置有多个LED灯。
CN202222484108.5U 2022-09-20 2022-09-20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Active CN218513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4108.5U CN218513150U (zh) 2022-09-20 2022-09-20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4108.5U CN218513150U (zh) 2022-09-20 2022-09-20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3150U true CN218513150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4108.5U Active CN218513150U (zh) 2022-09-20 2022-09-20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3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1551B (zh) 多路led恒流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US8203288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driving apparatus
CN101636021B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2237040B (zh)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和设定方法、发光装置、电子设备
CN103037597B (zh) 多路led恒流控制电路及led光源控制系统
CN202736455U (zh)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
US2009031547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a circuit element
JP2013544011A (ja) Ledストリングドライバのための同期制御
KR20110118574A (ko) 스위칭 전원의 제어 회로, 제어 방법 및 그들을 이용한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7070213A (zh) Led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83204U (zh) Led驱动电路
JP4686434B2 (ja) アクティブ型電流調整回路及びその発光構造
CN103037589A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及液晶电视
CN108696967B (zh) 一种led灯的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CN110691445A (zh) 一种多路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CN218513150U (zh) 背光电流控制电路及背光恒流源
CN209461138U (zh) 一种显示屏电源防抖动电路
CN203206556U (zh) 直流转直流恒流驱动电路
CN114765913B (zh) 一种开关降压型led恒流控制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222391A (zh) 一种可色温亮度调节的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14501699A (zh) 一种调光电路、调光器及led照明设备
CN207737194U (zh) 车载调光控制器
CN204650969U (zh) 一种手机背光led驱动电路
CN207304984U (zh) 一种基于单级pfc的可调光led驱动电路
CN219478166U (zh) 一种可避免音量波动干扰的led灯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