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0395U - 管道接头 - Google Patents

管道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0395U
CN218510395U CN202222143658.0U CN202222143658U CN218510395U CN 218510395 U CN218510395 U CN 218510395U CN 202222143658 U CN202222143658 U CN 202222143658U CN 218510395 U CN218510395 U CN 21851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flow
ports
flow passag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36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章军
刘佳奇
魏人杰
张春霞
陈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36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接头,管道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阀门组件,第一接头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阀门组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设有卡扣及卡槽,卡扣与卡槽卡接,以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第二本体内设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第一阀门组件设置于第一流道内,第二阀门组件设置于第二流道内;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脱离连接时,第一阀门组件相对于第一流道朝向第一对接口移动,以封闭第一对接口,且第二阀门组件相对于第二流道朝向第二对接口移动,以封闭第二对接口。本申请的管道接头检修时使用较方便。

Description

管道接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用于连接两个管道的快速接头,由互配的两个接头构成接头组件,使用时将两个互配的接头对接就能实现两个接头连接的管道之间互通。
现有技术中,快速接头通常包括阴接头以及与阴接头互配的阳接头,阳接头靠近阴接头的端部可以插接在阴接头内,阴接头和阳接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道,阳接头背离阴接头的端部用于与一个管道连通,阴接头背离阳接头的端部用于与另一个管道连接,各管道用于输送液体,从而使液体从一个管道经快速接头流动至另一个管道。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快速接头检修时使用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道接头,检修时使用较不方便。
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阀门组件,第二接头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阀门组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卡槽,卡扣与卡槽卡接,以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靠近第二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第二本体内设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靠近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第一阀门组件设置于第一流道内,第二阀门组件设置于第二流道内;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脱离连接时,第一阀门组件相对于第一流道朝向第一对接口移动,以封闭第一对接口,且第二阀门组件相对于第二流道朝向第二对接口移动,以封闭第二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一接头上设有卡扣,第二接头上设有卡槽,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时,第二接头推动第一阀门组件向背离第一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且第一阀门组件推动第二阀门组件向背离第二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一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一端与第一流道背离第一对接口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二端与第一阀芯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方向指向第一对接口,以驱动第一阀芯封闭第一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还包括第二阀芯,第一阀芯为管状,第一阀芯套设在第二阀芯上,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时,第二接头靠近第二对接口的端部推动第一阀芯相对于第二阀芯移动,以使第一阀芯打开第一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二阀芯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同轴设置的第一流通部,第一流通部位于连接部靠近第一对接口的一端,第一流通部为柱状,至少两个第一肋部沿第一流通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一流通部的外侧壁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肋部围成第一流通槽;
连接部与第一接头固定连接,连接部为管状,至少两个第二肋部沿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连接部的内侧壁上,相邻两个第二肋部之间围成第二流通槽,第一流通槽与第二流通槽连通;
第二接头推动第一阀芯相对于第一流通部向背离第一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一流通槽和第一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各第一肋部和各所述第二肋部在第二阀芯轴向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第二阀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密封件套设在第一环形槽内,且第一密封件与第一阀芯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之间的间隙;
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密封件套设在第二环形槽上,且第二密封件与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第一阀芯和第一流道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第一流道段位于第二流道段靠近第一对接口的一侧,第一流道段的直径小于第二流道段的直径,第一阀芯背离第一对接口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翻边,环状翻边与第二流道段靠近第一流道段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第一阀芯继续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二阀门组件包括第三阀芯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一端与第二流道背离第二对接口的一端抵接,第二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连接,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方向指向第二对接口,以驱动第三阀芯封闭第二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三阀芯包括密封部以及与密封部同轴设置的第二流通部,密封部位于第二流通部背离第二对接口的一端,第二流通部内设有流通孔,第二流通部靠近密封部一侧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肋部,相邻第三肋部之间形成第三流通槽,流通孔与第三流通槽连通,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时,第二阀芯靠近第一对接口的端部推动第三阀芯向背离第二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三流通槽和第二对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密封件,第三阀芯上设有第三环形槽,第三密封件套设在第三环形槽内,且第三密封件与第二流道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第三阀芯和第二流道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二流道包括第三流道段和第四流道段,第三流道段位于第四流道段靠近第二对接口的一侧,第三流道段的直径小于第四流道段的直径,第二流通部靠近密封部的端部与第四流道段靠近第三流道段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第三阀芯继续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第一流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壳体被配置为与一管道连通;第二接头包括第三壳体以及与第三壳体连接的第四壳体,第二流道设置于第三壳体内,第四壳体被配置与另一管道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管道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阀门组件,第二接头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阀门组件,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第二本体内设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通过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一者设置卡扣,以及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另一者设置卡槽,以稳定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快速拆卸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用于供液体流动,通过设置第一对接口用于供第一流道内的液体流动至第二流道,通过设置第二对接口用于供第二流道内的液体流动至第一流道,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组件用于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脱离连接时,封闭第一对接口,以避免第一流道内的液体泄露,通过设置第二阀门组件用于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脱离连接时,封闭第二对接口,以避免第二流道内的液体泄露。这样,在需要检修管道拆卸管道接头时,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内的液体均不会泄露,由此,本申请的管道接头检修时使用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一接头的接头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向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第二接头的接头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D-D向剖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接头;
110-第一本体;111-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
120-第一流道;121-第一流道段;122-第二流道段;
130-第一对接口;
140-第一阀门组件;141-第一阀芯;1411-环状翻边;1412-第二环形槽;
142-第一弹性件;
143-第二阀芯;1431-连接部;1432-第一流通部;1433-第一流通槽;1434- 第二流通槽;1435-第一环形槽;
144-第一密封件;
145-第二密封件;
150-卡扣;
200-第二接头;
210-第二本体;211-第三壳体;212-第四壳体;
220-第二流道;221-第三流道段;222-第四流道段;
230-第二对接口;
240-第二阀门组件;241-第三阀芯;2411-密封部;2412-第二流通部; 2413-流通孔;2414-第三流通槽;2415-第三环形槽;
242-第二弹性件;
243-第三密封件;
25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显示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显示器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快速接头通常包括阴接头以及与阴接头互配的阳接头,阳接头靠近阴接头的端部可以插接在阴接头内,阴接头和阳接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流道,阳接头背离阴接头的端部用于与一个管道连通,阴接头背离阳接头的端部用于与另一个管道连接,各管道用于输送液体,从而使液体从一个管道经快速接头流动至另一个管道。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快速接头使用较不方便。这是因为在需要对管路进行维修时,需要将阳接头从阴接头上拔出,以使两个管道分离,而阳接头从阴接头上拔出之后,与阴接头连接的管道以及与阳接头连接的管道内的液体均容易泄露,从而造成检修时使用不方便。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接头,检修时使用较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接头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接头,包括第一接头100 和第二接头200,第一接头100包括第一本体110,第二接头200包括第二本体210,第一本体110内设有第一流道120,第一流道120靠近第二本体210 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130,第二本体210内设有第二流道220,第二流道 220靠近第一本体110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230,第一接头100还包括和第一阀门组件140,第一阀门组件140设置于第一流道120内,第二接头200 还包括第二阀门组件240,第二阀门组件240设置于第二流道220内,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150,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卡槽250,卡扣150与卡槽250卡接,以连接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
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连接时,第一阀门组件140相对于第一流道120朝向第一对接口130移动,以封闭第一对接口130,且第二阀门组件240相对于第二流道220朝向第二对接口230移动,以封闭第二对接口 23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用于相互配合连接,以连通两个不同的管道,第一接头100包括第一本体110和第一阀门组件140,第一本体110内设置第一流道120,以供液体在第一本体110内流动,第二接头200包括第二本体210和第二阀门组件240,第二本体210内设置第二流道220,以供液体在第二本体210内流动。
第一本体110上设有卡扣150,第二本体210上对应设有卡槽250,以连接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防止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插接后两者松脱,并且卡扣150与卡槽250卡接的方式容易插拔,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有利于提高管道接头的使用便利性。或者,第二本体210上设有卡扣 150,第一本体110上对应设有卡槽250,以连接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
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连接时,第一流道120内的液体可依次经第一对接口130和第二对接口230进入第二流道220,或者,第二流道220 内的液体可依次经第二对接口230和第一对接口130进入第一流道120,以实现第一流道120和第二流道220的互通。
第一流道120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一端用于与一个管道连通,第二流道220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一端用于与另一个管道连通,这样,第一接头 100和第二接头200对插之后可以连通一个管道和另一个管道,从而实现两个不同管道的连通。
当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脱离连接之后,由于第一流道120或第二流道220内有液体,如若不对第一对接口130或第二对接口230进行封堵,则液体会经第一对接口130或第二对接口230流出,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组件 140用于封闭第一对接口130,第二阀门组件240用于封闭第二对接口230,这样,在需要对管道进行维护和修理时,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脱离连接之后,液体不会流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接头包括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第一接头100包括第一本体110和第一阀门组件140,第二接头200包括第二本体210和第二阀门组件240,第一本体110内设有第一流道120,第一流道 120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130,第二本体210内设有第二流道220,第二流道220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230。通过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中的一者设置卡扣150,以及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中的另一者设置卡槽250,以稳定连接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以及快速拆卸第一本体 110和第二本体210。通过设置第一流道120和第二流道220用于供液体流动,通过设置第一对接口130用于供第一流道120内的液体流动至第二流道220,通过设置第二对接口230用于供第二流道220内的液体流动至第一流道120,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组件140用于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连接时,封闭第一对接口130,以避免第一流道120内的液体泄露,通过设置第二阀门组件240用于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连接时,封闭第二对接口230,以避免第二流道220内的液体泄露,这样,在需要检修管道拆卸管道接头时,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内的液体均不会泄露,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管道接头检修时使用较方便。
参照图3至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本体110上设有卡扣150,第二本体210上设有卡槽250,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连接时,第二本体210推动第一阀门组件140向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方向移动,且第一阀门组件140推动第二阀门组件240向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一对接口130和第二对接口230。
这样,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插接之后,通过第二本体210推动第一阀门组件140向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阀门组件 140打开第一对接口130,通过第一阀门组件140推动第二阀门组件240向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阀门组件240打开第二对接口230,由此,第一对接口130和第二对接口230连通,第一流道120连通的管道可以与第二流道220连通的管道连通,从而形成通路,便于液体流动。
参照图3、图6至图8所示,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阀门组件140包括第一阀芯141和第一弹性件142,第一弹性件142弹力方向的第一端与第一流道120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件142弹力方向的第二端与第一阀芯141连接,第一弹性件142的弹力方向指向第一对接口130,以驱动第一阀芯141封闭第一对接口130。
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142,以使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连接时,第一弹性的弹力驱动第一阀芯141朝向第一对接口13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阀芯141封闭第一对接口130,从而防止第一流道120内的液体泄露。
参照图3、图7至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阀门组件 140还包括第二阀芯143,第一阀芯141为管状,第一阀芯141套设在第二阀芯143上,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210连接时,第二本体210靠近第二对接口230的端部推动第一阀芯141相对于第二阀芯143移动,以使第一阀芯 141打开第一对接口130。
这样,通过将第一阀芯141套设在第二阀芯143上,以使第一阀芯141 可相对于第二阀芯143沿液体的流动方向移动,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 210脱离连接,第一阀芯141相对于第二阀芯143朝向第一对接口130移动,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插接时,由于第二本体210靠近第二对接口 230的端部插接在第一本体110内,从而可以推动第一阀芯141向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阀芯141打开第一对接口130,从而使第一流道120内的液体可经第一对接口130流出。
参照图3、图7至图9所示,在具体实现时,第二阀芯143包括连接部 1431以及与连接部1431同轴设置的第一流通部1432,第一流通部1432位于连接部1431靠近第一对接口130的一端,第一流通部1432为柱状,至少两个第一肋部沿第一流通部143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一流通部1432的外侧壁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肋部围成第一流通槽1433。连接部1431与第一本体110 固定连接,连接部1431为管状,至少两个第二肋部沿连接部143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连接部1431的内侧壁上,相邻两个第二肋部之间围成第二流通槽 1434,第一流通槽1433与第二流通槽1434连通。第二本体210推动第一阀芯141相对于第一流通部1432向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一流通槽1433和第一对接口130。
由此,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连接时,第二本体210推动第一阀芯141相对于第二阀芯143向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方向移动后,第二流通槽1434、第一流通槽1433和第一对接口130依次连通,与第一本体110 连接的管道内的液体可依次经第二流通槽1434、第一流通槽1433和第一对接口130进入第二流道220,或者,第二流道220内液体可依次经第一对接口130、第一流通槽1433和第二流通槽1434依次进入与第一本体110连接的管道,从而实现两个管道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肋部和各第二肋部在第二阀芯143轴向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状,以便于加工成型和液体流通。
参照图4与图7所示,为了提高第一阀门组件140的密封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组件14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件144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145,第二阀芯143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435,第一密封件144套设在第一环形槽1435内,且第一密封件144与第一阀芯141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第一阀芯141和第二阀芯143之间的间隙。
第一阀芯141上设有第二环形槽1412,第二密封件145套设在第二环形槽1412上,且第二密封件145与第一流道120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第一阀芯141和第一流道120之间的间隙。
由此,第一密封件144可以密封第一阀芯141和第二阀芯143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件145可以密封第一阀芯141和第一流道120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时,液体不会从第一阀芯141和第二阀芯 143之间的间隙,或第一阀芯141和第一流道120之间的间隙泄露,从而提高了第一阀门组件140的密封性能。
其中,第一密封件144和第二密封件145均可以为O型密封圈。
参照图4、图7与图8所示,在具体实现时,第一流道120包括第一流道段121和第二流道段122,第一流道段121位于第二流道段122靠近第一对接口130的一侧,第一流道段121的直径小于第二流道段122的直径,第一阀芯141背离第一对接口13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翻边1411,环状翻边1411与第二流道段122靠近第一流道段121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第一阀芯 141继续移动。
这样,当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后,第一弹性件142驱动第一阀芯141封闭第一对接口130之后,由于环状翻边1411与第二流道段122 靠近第一流道段121的端部抵接,第一阀芯141不能继续相对于第一本体110 向第二本体210的方向移动,以避免第一阀芯141脱离第一对接口130,造成液体泄露。
参照图3、图10与图11所示,在具体实施时,第二阀门组件240包括第三阀芯241和第二弹性件242,第二弹性件242弹力方向的第一端与第二流道220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一端抵接,第二弹性件242弹力方向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143连接,第二弹性件242的弹力方向指向第二对接口230,以驱动第三阀芯241封闭第二对接口230。
这样,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242,以使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连接时,第二弹性的弹力驱动第三阀芯241朝向第二对接口23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三阀芯241封闭第二对接口230,从而防止第二流道220内的液体泄露。
参照图3、图11与图1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阀芯241 包括密封部2411以及与密封部2411同轴设置的第二流通部2412,密封部 2411位于第二流通部2412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一端,第二流通部2412内设有流通孔2413,第二流通部2412靠近密封部2411一侧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肋部,相邻第三肋部之间形成第三流通槽2414,流通孔 2413与第三流通槽2414连通,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210连接时,第二阀芯143靠近第一对接口130的端部推动第三阀芯241向背离第二对接口230 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三流通槽2414和第二对接口230。
这样,当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插接后,通过第二本体210的端部推动第三阀芯241向背离第二对接口230的方向移动,以连通第三流通槽 2414和第二对接口230,从而使第一流道120内的液体可依次经第一对接口 130、第二对接口230和第三流通槽2414进入与第二本体210连接的管道,或者,与第二本体210连接的管道可依次经第三流通槽2414、第二对接口230 和第一对接口130进入第一流道120内,从而实现第一流道120和第二流道220的互通,从而实现两个管道的连通。
参照图5与图1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阀门组件24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密封件243,第三阀芯241上设有第三环形槽2415,第三密封件243套设在第三环形槽2415内,且第三密封件243与第二流道220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第三阀芯241和第二流道220之间的间隙。
由此,第三密封件243可以密封第三阀芯241和第二流道220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时,液体不会从第三阀芯241和第二流道220泄露,从而提高了第二阀门组件240的密封性能。
其中,第三密封件243可以为O型密封圈。
参照图5与图11所示,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流道220包括第三流道段 221和第四流道段222,第三流道段221位于第四流道段222靠近第二对接口 230的一侧,第三流道段221的直径小于第四流道段222的直径,第二流通部2412靠近密封部2411的端部与第四流道段222靠近第三流道段221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第三阀芯241继续移动。
这样,当第一本体110和第二本体210脱离后,第二弹性件242驱动第三阀芯241封闭第二对接口230之后,由于第二流通部2412靠近密封部2411 的端部与第四流道段222靠近第三流道段221的端部抵接,从而可以限制第三阀芯241继续朝向第一本体110的方向移动,以避免第三阀芯241脱离第二对接口230,造成液体泄露。
参照图4与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10包括第一壳体 111以及与第一壳体111连接的第二壳体112,第一流道120设置于第一壳体 111内,第二壳体112被配置为与一管道连通;第二本体210包括第三壳体 211以及与第三壳体211连接的第四壳体212,第二流道220设置于第三壳体 211内,第四壳体212被配置与另一管道连通。
由此,第一壳体111和第三壳体211插接,第二壳体112和第四壳体 212分别与两个管道连接,从而使第一本体110以及第二本体210分别连通两个不同的管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阀门组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以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
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内,第二阀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内;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脱离连接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流道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移动,以封闭第一对接口,且所述第二阀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流道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移动,以封闭第二对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二本体推动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向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阀门组件推动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向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以连通所述第一对接口和所述第二对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方向指向所述第一对接口,以驱动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对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为管状,所述第一阀芯套设在所述第二阀芯上,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对接口的端部推动所述第一阀芯相对于所述第二阀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阀芯打开所述第一对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同轴设置的第一流通部,所述第一流通部位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对接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通部为柱状,至少两个第一肋部沿所述第一流通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通部的外侧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肋部围成第一流通槽;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为管状,至少两个第二肋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肋部之间围成第二流通槽,所述第一流通槽与所述第二流通槽连通;
所述第二本体推动所述第一阀芯相对于第一流通部向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以连通所述第一流通槽和所述第一对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肋部和各所述第二肋部在所述第二阀芯轴向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阀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阀芯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槽上,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一流道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所述第一流道段位于所述第二流道段靠近所述第一对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道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流道段的直径,所述第一阀芯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翻边,所述环状翻边与所述第二流道段靠近所述第一流道段的端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阀芯继续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包括第三阀芯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弹力方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方向指向所述第二对接口,以驱动所述第三阀芯封闭所述第二对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芯包括密封部以及与所述密封部同轴设置的第二流通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通部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流通部内设有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部靠近所述密封部一侧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肋部,相邻所述第三肋部之间形成第三流通槽,所述流通孔与所述第三流通槽连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二阀芯靠近所述第一对接口的端部推动所述第三阀芯向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以连通所述第三流通槽和所述第二对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阀芯上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第三环形槽内,且所述第三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内侧壁抵接,以密封所述第三阀芯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三流道段和第四流道段,所述第三流道段位于所述第四流道段靠近所述第二对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三流道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流道段的直径,所述第二流通部靠近所述密封部的端部与所述第四流道段靠近所述第三流道段的端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三阀芯继续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与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三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三壳体连接的第四壳体,所述第二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四壳体被配置与另一管道连通。
CN202222143658.0U 2022-08-15 2022-08-15 管道接头 Active CN21851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3658.0U CN218510395U (zh) 2022-08-15 2022-08-15 管道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3658.0U CN218510395U (zh) 2022-08-15 2022-08-15 管道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0395U true CN218510395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0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3658.0U Active CN218510395U (zh) 2022-08-15 2022-08-15 管道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03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7058A (zh) * 2023-06-13 2023-09-29 广东泰恩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7058A (zh) * 2023-06-13 2023-09-29 广东泰恩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6475B1 (en) Single-use aseptic fluid couplings
US8397756B2 (en) Fluid conduit couplers with depressible latch mechanism
CN218510395U (zh) 管道接头
US11619334B2 (en) Fluid couplings
CN109296861B (zh) 一种盲插浮动流体连接器
RU2402713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дл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CN219198484U (zh) 一种自密封快锁接头
RU2007105871A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CN217502987U (zh) 一种大流量快速接头
EP0074991B1 (en) Hose coupling
US8042571B2 (en) Rigid mount anti-leak fluid coupler
US5794323A (en) Non-orienting multiple bore hub
US20220307638A1 (en) Two flow, subsea, hydrocarbon fluid flow path connecting concentric hub and use of such a hub
CN210106832U (zh) 快速拆装接头
CN209781958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17744276U (zh) 转接头及清洗基站
CN111247365A (zh) 一种管路快接装置
CN214699670U (zh) 液压管路过渡结构、油缸供油输送装置和连续墙抓斗
CN217463651U (zh) 一种快拆接头
CN220816920U (zh) 一种用于防腐阻燃橡胶管的快速接头
US20230096609A1 (en) Quick connector
CN218719548U (zh) 一种深海rov用热插拔液压接头
CN110608328A (zh) 具有防插错功能的空间实验柜气液断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7980649A (zh) 两相连接器
CN219655374U (zh) 一种槽孔式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