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5778U -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5778U
CN218505778U CN202222357384.5U CN202222357384U CN218505778U CN 218505778 U CN218505778 U CN 218505778U CN 202222357384 U CN202222357384 U CN 202222357384U CN 218505778 U CN218505778 U CN 218505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main body
trunk
axis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73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君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73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5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5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5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后备箱地板包括地板主体和地板延伸部,地板主体安装于汽车车身的后备箱内,地板延伸部的前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的后端,使得地板延伸部能够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当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与地板主体相互折叠,并整体收纳于后备箱内。当位于展开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与地板主体相互展开,且地板延伸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后备箱外,用作拓展平台。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地变换形态,可满足储物需求,也可将后备箱地板的一部分伸出车外作为拓展平台,用于盛放物品,同时加大后备箱地板的平台面积,供用户休息,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使用范围广泛,尤其更加适用于野外露营。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后备箱地板是一种安装在后备箱底部的支撑结构,其下方与车身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容积,可容纳备胎等零件,上方用于支撑放置于后备箱内的物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后备箱地板通常整体位于后备箱内,只考虑了其作为后备箱地板的使用性能,而忽略了后备箱地板在其它使用场合可发挥的价值。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于自驾露营的热情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传统露营对于场地、天气、装备有较高要求,与之相比汽车露营拥有更大的便捷性与适配性,故成为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针对市场现状,不少汽车厂家设计了适用于野外场合的营地帐篷、置物桌板等产品,如专利CN101332016A,公开了一种供车辆使用的后挡板桌子,但没有针对后备箱地板做出改进。传统的后备箱地板受到其本身结构的限制,适用场合比较局限,没有发挥出更多的价值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后备箱地板适用场合比较局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能够灵活地变换形态,可满足储物需求,也可将后备箱地板的一部分伸出车外作为拓展平台,用于盛放物品,同时加大后备箱地板的平台面积,供用户休息。相比于现有技术,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使用范围广泛,尤其更加适用于野外露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包括地板主体,地板主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地板主体用于安装于汽车车身的后备箱内,且地板主体的后端位于后备箱的车身尾门框的底部位置处;
后备箱地板还包括地板延伸部,地板延伸部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地板延伸部的前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的后端,使得地板延伸部能够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轴线所在的方向与地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当地板延伸部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与地板主体相互折叠,且地板延伸部整体收纳于后备箱内;当地板延伸部位于展开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与地板主体相互展开,且地板延伸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后备箱外,用作拓展平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备箱地板的尾部设置地板延伸部,并且地板延伸部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当地板延伸部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和地板主体一起收纳进后备箱内,不影响后备箱地板的实用性,实现后备箱的储物功能,例如,地板主体可支撑放置于后备箱内部的物品,满足后备箱地板的储物需求。当地板延伸部位于展开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中至少一部分伸出车外,与地板主体连接成一个较大的平台,用户可以躺在后备箱地板上小憩,或者将展开的地板延伸部用作露营桌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仅扩大了后备箱地板的使用面积,而且拓展了后备箱地板的功能和适用场合,由于后备箱地板本身集合了多种功能,在野外露营时避免购买额外露营装备,从而能够减少随行装备,节省车内空间,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地板延伸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其中,任意一个支撑部的一端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地板延伸部的底面,以使该支撑部能够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第二轴线所在的方向与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垂直;
当任意一个支撑部位于收纳位置时,支撑部整体位于地板延伸部的底面,且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垂直;
当任意一个支撑部位于支撑位置时,支撑部的另一端脱离于地板延伸部的底面,并用于支撑于待支撑面,以通过支撑部将位于展开位置的地板延伸部支撑于待支撑面。
采用上述方案,在地板延伸部上设置支撑部,支撑部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纳位置间切换。当支撑部位于支撑位置时,可用于支撑展开的地板延伸部,使其更加平稳,提升使用体验;当支撑部位于收纳位置时,支撑部整体贴合于地板延伸部表面,随地板延伸部一起收纳进后备箱内,不会占用过多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任意一个支撑部采用可伸缩结构,以调节支撑部的长度。支撑部的长度可调节,因而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后备箱尾部的高度调整地板延伸部的支撑角度,以使上述后备箱地板适配于更多的车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当地板延伸部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与地板主体的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并位于地板主体的下方;当地板延伸部位于展开位置时,地板延伸部与所述地板主体位于同一平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将地板延伸部折叠并收纳进地板主体下方的空腔内,而地板主体上方则保持表面平整,堆放物品时比较稳固,且不影响后备箱地板的外观。另外,位于展开位置的地板延伸部与地板主体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扩大后备箱地板的平台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地板主体包括沿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固定于汽车车身的后备箱内;固定板和活动板均具有前端和后端,固定板的前端构成地板主体的前端,活动板的后端构成地板主体的后端,活动板的前端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固定板的后端,以使地板主体的后端能够随着地板主体的转动朝向所述后备箱顶部的方向运动,使得地板主体的后端与车身尾门框的底部可形成开口,该开口可供地板延伸部穿过从所述折叠位置切换到展开位置或者从所述展开位置切换到折叠位置;其中,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
采用上述方案,将地板主体分成了固定板和活动板两部分,活动板可以围绕平行于地板主体宽度方向的第三轴线旋转,使得地板主体的后端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车身尾门框,地板主体后端与车身尾门框之间形成供地板延伸部旋转折叠的开口,则可以实现将地板延伸部折叠并收纳于地板主体的下方,保持地板主体上表面的平整性。并且,旋转地板主体时只需要旋转活动板部分,而不需要将整个地板主体抬起,使用时方便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活动板包括沿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具有前端和后端,第一活动板的前端构成活动板的前端,第二活动板的后端构成所述地板主体的后端,第二活动板的前端绕第四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板的后端;其中,第四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
采用上述方案,将活动板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可围绕轴线旋转,将地板延伸部收纳进地板主体下方时只需抬起后端的第二活动板,相较于抬起整个活动板的方案更加轻便。此外,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可以折叠堆放在固定板上,露出后备箱地板下方的储物空间,以便取用后备箱地板下方的物品,拓展后备箱储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后备箱地板还包括设置于地板主体顶面的地板折叠部,地板折叠部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地板折叠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第二连接部均呈片状结构,且沿地板折叠部的长度方向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绕第五轴线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绕第六轴线转动连接于置物平台的第一端,置物平台的第二端绕第七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其中,第五轴线、第六轴线、第七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第二连接部设置成:当地板折叠部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固定于地板主体,置物平台所在的平面与地板主体的顶面平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在的方向均垂直于地板主体的顶面,以形成一组支撑结构,支撑置物平台;当地板折叠部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地板主体相互分离,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第二连接部之间相互转动,使得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相互折叠或展开至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部绕第五轴线转动至地板折叠部与所述地板主体的表面贴合的位置处。
采用上述方案,在地板主体上方设置地板折叠部,地板折叠部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当地板折叠部处于使用状态时,其置物平台与地板主体顶面平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则用于支撑置物平台,地板折叠部整体构成一个小型置物桌,扩大了地板主体的置物面积,并且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及第二连接部围绕形成的空间内可用于放置零碎物品。当地板折叠部处于收纳状态时,其各个部分相互折叠或展开,以组成占用空间较小平面结构,此时旋转第一连接部以使整个地板折叠部贴合在地板主体的顶面上,从而将收纳状态下的地板折叠部平稳地放置于地板主体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置物平台包括第一置物平台和第二置物平台;第一置物平台和所述第二置物平台沿其长度方向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置物平台的第一端构成置物平台的第一端,第二置物平台的第二端构成置物平台的第二端,第一置物平台的第二端绕第八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二置物平台的第一端,且第八轴线平行于第五轴线。
采用上述方案,将置物平台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折叠转动,使得整个地板折叠部的折叠方式更加多样,使用时较为灵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地板主体上对应于地板折叠部的位置设置有容纳槽,当地板折叠部处于收纳状态时,地板折叠部位于容纳槽内,地板折叠部的外表面与地板主体的上表面平齐。这样使得地板主体表面保持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备箱地板。使得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具备多种功能,适用于更多场合,尤其在野外露营时发挥出潜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中地板延伸部位于展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中地板延伸部位于折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与车身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的地板延伸部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与车身尾门框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中地板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b为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中折叠部位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备箱地板;
11:地板主体;
111:固定板;1110:第一旋转轴;
112:活动板;1121:第一活动板;1122:第二活动板;
113:第一旋转轴孔;114:卡槽;115:容纳槽;
12:地板延伸部;13:支撑部;
131:固定腿;132:伸缩腿;
14:连接板;15:旋转轨道槽;16:地板折叠部;
161:第一连接部;1611:第二旋转轴孔;
162:第二连接部;1621:固定插脚;
163:置物平台;1631:第一置物平台;1632:第二置物平台;1633:置物孔;
17:限位件;
20:车身;21:车身尾门框;22:后备箱前端钣金;
3:第二旋转轴;
4:连接件;
5:限位卡扣;
6:开口;
m:待支撑面;n:地板主体顶面;
x: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y:地板主体的宽度方向;d: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l:支撑部的长度方向;I:地板折叠部的长度方向;
L:第一轴线;M:第二轴线;N:第三轴线;O:第四轴线;P:第五轴线;Q:第六轴线;R:第七轴线;S:第八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一些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申请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及的平行、垂直、相同(例如,长度相同、宽度相同等等)等这类限定,均是针对当前工艺水平而言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绝对严格的定义。相互平行或垂直的两个结构之间可以存在预定角度(例如±5°,±10°)的偏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a-图4,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中地板延伸部位于展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中地板延伸部位于折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与车身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如图1a-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1,包括地板主体11,地板主体11沿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x具有前端和后端,地板主体11安装于汽车车身20的后备箱内,且地板主体11的后端位于后备箱的车身尾门框21的底部位置处。或可理解为,地板主体11整体位于车身20的后备箱内部,具备现有技术当中后备箱地板的主要功能,即支撑放入后备箱内的物品。其中,地板主体11的前端用于与后备箱前端钣金22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转动连接、滑动连接等。后备箱地板1还包括地板延伸部12,地板延伸部12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地板延伸部12的前端绕第一轴线L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11的后端,使得地板延伸部12能够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轴线L所在的方向与地板主体的宽度方向y平行。
如图1b所示,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12与地板主体11相互折叠,且地板延伸部12整体收纳于后备箱内。或可理解为,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12和地板主体11一起收纳进后备箱内,不影响后备箱地板1的实用性,实现后备箱的储物功能,例如,地板主体11可支撑放置于后备箱内部的物品,满足后备箱地板的储物需求。
如图1a所示,并结合图4予以理解,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展开位置时,地板延伸部12与地板主体11相互展开,且地板延伸部12的至少部分位于后备箱外,用作拓展平台。此时,该地板延伸部12与地板主体11连接成一个较大的平台,可作为用户的生活空间使用,例如,用户可以躺在后备箱地板上小憩。并且,展开的地板延伸部12可用作露营桌。
总的来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仅扩大了后备箱地板1的使用面积,而且拓展了后备箱地板1的功能和适用场合,由于后备箱地板1本身集合了多种功能,在野外露营时避免购买额外露营装备,从而能够减少随行装备,节省车内空间,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折叠位置时,其位置可以在地板主体11的上方,也可以在地板主体11的下方。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展开位置时,其伸出车外的部分可以是地板延伸部12整体,也可以只有一部分。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板延伸部12的前端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4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11的后端,其中,连接件4可以是铰链、转轴等。或者,也可以将地板延伸部12与地板主体11之间通过柔性材料连接,使得两者之间可产生相对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地板延伸部12的前端绕第一轴线L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11的后端的目的是,让地板延伸部12能够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其折叠或展开的方式不限于旋转。例如,将地板延伸部12设置成推拉结构,地板延伸部12沿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x滑动,以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间切换。
请参阅图6a-图6b,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与车身尾门框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图6a为地板延伸部12位于折叠位置时后备箱地板与车身尾门框的位置关系图;图6b为地板延伸部12位于展开位置时后备箱地板与车身尾门框的位置关系图。
如图6a所示,并结合图1b予以理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折叠位置时,地板延伸部12与地板主体11的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并位于地板主体11的下方,或可理解为,地板延伸部12位于折叠位置时收纳进地板主体11下方的空腔内,而地板主体11上方则保持表面平整,堆放物品时比较稳固,且不影响后备箱地板1的外观。如图6b所示,并结合图1a予以理解,当地板延伸部12位于展开位置时,地板延伸部12与地板主体11位于同一平面上,即地板延伸部12的上表面与地板主体11的上表面平齐。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的地板延伸部折叠过程示意图。
如图1a、图4-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板主体11包括沿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x依次连接的固定板111和活动板112,固定板111固定于汽车车身20的后备箱内。固定板111和活动板112均具有前端和后端。固定板111的前端构成地板主体11的前端,活动板112的后端构成地板主体11的后端。活动板112的前端绕第三轴线N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11的后端,以使地板主体11的后端能够随着地板主体11的转动朝向后备箱顶部的方向运动,使得地板主体11的后端与车身尾门框21的底部可形成开口6,该开口6可供地板延伸部12穿过从折叠位置切换到展开位置或者从展开位置切换到折叠位置。其中,所述第三轴线N平行于第一轴线L。
如图5所示,当地板延伸部12由展开位置切换至折叠位置时,活动板112围绕平行于地板主体的宽度方向y的第三轴线N旋转,使得地板主体11的后端在旋转过程中逐渐远离车身尾门框21,地板主体11后端与车身尾门框21之间形成供地板延伸部12旋转折叠的开口6,并沿图5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地板延伸部12,即可实现将地板延伸部12折叠并收纳于地板主体11的下方,保持地板主体11上表面的平整性。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板11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110,活动板112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孔113,第一旋转轴1110靠近活动板112的一端插入第一旋转轴孔113内,使得活动板112的前端通过第一旋转轴1110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11,第一旋转轴1110的轴线为第三轴线N。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固定板111上设置旋转轴孔,对应地在活动板112上设置旋转轴,以使活动板112的前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将地板主体11分成固定板和活动板两部分,是为了在折叠收纳地板延伸部12时,只需将地板主体11的一部分抬起形成开口6,相比于抬起整个地板主体11的方案比较省力,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地板主体11采用一体式设计,地板主体11转动连接于车身后备箱前端,并可沿平行于地板的宽度方向y的轴线旋转,使得地板主体11后端与车身尾门框之间形成开口6,以供地板延伸部12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间切换。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节省成本,简化生产工艺。
如图1a、图4-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活动板112包括沿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x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板1121和第二活动板1122。第一活动板1121和第二活动板1122均具有前端和后端,第一活动板1121的前端构成活动板112的前端,第二活动板1122的后端构成所述地板主体11的后端。第二活动板1122的前端绕第四轴线O转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板1121的后端。其中,第四轴线O平行于第一轴线L。或可理解为,将活动板112进一步细分为两块,每一块都可围绕轴线旋转。
如图5所示,将地板延伸部12收纳进地板主体11下方时只需抬起后端的第二活动板1122,相较于抬起整个活动板112的方案更加灵活。此外,第一活动板1121、第二活动板1122可以折叠堆放在固定板111上,露出后备箱地板1下方的储物空间,以便取用后备箱地板1下方的物品,拓展后备箱储物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将活动板112划分成两块,是为了提升其使用灵活性,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当时中,也可以将活动板112分成多于两块。
如图3-图5所示,并结合图1a予以理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板延伸部12设有2个支撑部13,其中,每一个支撑部13的一端绕第二轴线M转动连接于地板延伸部12的底面,以使该支撑部13能够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第二轴线M所在的方向与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d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轴线M所在的方向与第一轴线L所在的方向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线M所在的方向与第一轴线L所在的方向也可以不平行,例如,相互垂直,或相互倾斜。
如图5所示,当每一个支撑部13位于收纳位置时,支撑部13整体位于地板延伸部12的底面,且支撑部的长度方向l与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d垂直。位于收纳位置的支撑部13整体贴合于地板延伸部12表面,可随地板延伸部12一起收纳进后备箱内,不会占用过多空间。
如图4所示,当每一个支撑部13位于支撑位置时,支撑部13的另一端脱离于地板延伸部12的底面,并用于支撑于待支撑面m,以通过支撑部13将位于展开位置的地板延伸部12支撑于待支撑面m,使得位于展开位置的地板延伸部12更加平稳,提升地板延伸部12的实用性,提升使用体验。其中,待支撑面m可以是地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支撑部13的目的是为了支撑位于展开位置的地板延伸部12,以使其更加稳固,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的数量可以少于或多于2个。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地板延伸部12与支撑部13连接的对应位置处设置连接板14,在连接板14设置旋转轨道槽15,支撑部1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板14并位于旋转轨道槽15内,当支撑部13位于收纳位置时,支撑部的长度方向l与旋转轨道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将支撑部13固定在旋转轨道槽15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轨道槽15与支撑部13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件17,支撑部13绕第二轴线M旋转到与地板延伸部12连接的一面呈90度角时达到限位位置,以使位于支撑位置的支撑部13更加稳固。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支撑部13采用可伸缩结构,以调节支撑部13的长度。支撑部13的长度可调节,因而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后备箱尾部的高度调整地板延伸部的支撑角度,以使上述后备箱地板适配于更多的车型。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3包括沿支撑部的长度方向l依次连接的固定腿131和伸缩腿132,伸缩腿132可沿支撑部的长度方向l滑动,并通过锁紧机构固(图中未示出)定于其滑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从而调整支撑部13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伸缩腿132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围绕支撑部13的中心轴朝一个方向旋紧伸缩腿132,即可将其固定在固定腿131上,朝另一个方向旋转伸缩腿132解除固定。其中,固定腿131绕第二轴线M转动连接于连接板14。
请参阅图7-图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b为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备箱地板折叠部收纳状态示意图。
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1a予以理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后备箱地板1还包括设置于地板主体顶面n的地板折叠部16,地板折叠部16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地板折叠部1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61、置物平台163和第二连接部162,第一连接部161、置物平台163、第二连接部162均呈片状结构,且沿地板折叠部的长度方向I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地板折叠部的长度方向I可理解为地板折叠部16的延伸方向。第一连接部161的第一端绕第五轴线P转动连接于地板主体11,第一连接部161的第二端绕第六轴线Q转动连接于置物平台163的第一端,置物平台163的第二端绕第七轴线R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62的第一端,其中,第五轴线P、第六轴线Q、第七轴线R相互平行。第一连接部161、第二连接部162、置物平台间163可以相对转动,因而使地板折叠部16能够灵活变换形态。
如图7、图9所示,当地板折叠部16处于使用状态(如图7所示的状态)时,第二连接部162的第二端固定于地板主体11,置物平台163所在的平面与地板主体顶面n平行,第一连接部161、第二连接部162所在的方向均垂直于地板主体顶面n,以形成一组支撑结构,支撑置物平台163。此时,地板折叠部16整体构成一个小型置物桌,扩大了地板主体的置物面积,并且第一连接部161、置物平台163及第二连接部162围绕形成的空间内可用于放置零碎物品。
当地板折叠部处于收纳状态时(如图9所示的状态),第二连接部162的第二端与地板主体11相互分离,第一连接部161、置物平台163、第二连接部162之间相互转动,使得第一连接部161、置物平台163、第二连接部162的表面相互折叠或展开至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部161绕第五轴线P转动至地板折叠部16与地板主体11的表面贴合的位置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地板折叠部16的作用是拓展后备箱地板1的平台使用面积,可以将其设置在地板主体11的任意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板折叠部16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121上,在折叠地板延伸部12时需要旋转第二活动板1122,将地板折叠部16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121上不会影响第二活动板1122的旋转,而且其位置便于站在车外的用户取用物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61与置物平台163的连接处设有铰链(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部162与置物平台163的连接处设有铰链(图中未示出),当地板折叠部16处于使用状态时,铰链将第一连接部161、第二连接部162与置物平台163之间的角度限制在90度,进一步提升置物平台163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置物平台163包括第一置物平台1631和第二置物平台1632,第一置物平台1631和第二置物平台1632沿地板折叠部的长度方向I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置物平台1631的第一端构成置物平台163的第一端,第二置物平台1632的第二端构成置物平台163的第二端,第一置物平台1631的第二端绕第八轴线S转动连接于第二置物平台1632的第一端,且第八轴线S平行于所述第五轴线P。或可理解为,将置物平台163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相对另一部分折叠转动,使得整个地板折叠部16的折叠方式更加多样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置物平台1631和第二置物平台1632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卡扣5,当地板折叠部16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置物平台1631和第二置物平台1632展开成一个平面,限位卡扣5将第一置物平台1631和第二置物平台1632之间的角度限定在180度,以提升置物平台163的稳定性。
如图8a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活动板1121上设置第二旋转轴3,在第一连接部161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旋转轴孔1611,第二旋转轴3靠近第一连接部161的一端插入第二旋转轴孔1611内,使得第一连接部161的前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板1121,第二旋转轴3的轴线即为第五轴线P。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活动板1121上设置旋转轴孔,对应地在第一连接部161上设置旋转轴,以使第一连接部161的前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活动板1121。
如图8b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162与地板主体11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插脚1621,在第二活动板1122上设置卡槽114。当地板折叠部16处于使用状态时,固定插脚1621沿图8b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插入卡槽114内,从而将第二连接部162固定在地板主体11上。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地板折叠部16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置物平台1631与第二置物平台1632折叠并贴合,第一连接部161与第二连接部162贴合,第一连接部161与第一置物平台1631展开于一个平面,第二连接部162与第二置物平台1632展开于一个平面,地板折叠部16整体贴合于第一活动板1121。
请再次参阅图8a-图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动板1121上设置有容纳槽115,如图9所示,当地板折叠部16处于收纳状态时,地板折叠部16位于容纳槽115内,地板折叠部16的外表面与地板主体顶面n平齐,使得地板主体表面保持平整。
如图7、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置物平台16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置物孔1633,置物孔1633可以放置水杯等易倒物品,也可以作为提手,将地板折叠部16由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时,利用置物孔1633将地板折叠部16提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备箱地板1。使得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具备多种功能,适用于更多场合,尤其在野外露营时发挥出潜在价值。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包括地板主体,所述地板主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地板主体用于安装于汽车车身的后备箱内,且所述地板主体的所述后端位于所述后备箱的车身尾门框的底部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地板还包括:
地板延伸部,所述地板延伸部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地板延伸部的前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地板主体的后端,使得所述地板延伸部能够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所在的方向与所述地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当所述地板延伸部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地板延伸部与所述地板主体相互折叠,且所述地板延伸部整体收纳于所述后备箱内;
当所述地板延伸部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地板延伸部与所述地板主体相互展开,且所述地板延伸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后备箱外,用作拓展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延伸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部中任意一个支撑部的一端绕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地板延伸部的底面,以使该支撑部能够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轴线所在的方向与所述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垂直;
当任意一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支撑部整体位于所述地板延伸部的底面,且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地板延伸部的厚度方向垂直;
当任意一个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脱离于所述地板延伸部的底面,并用于支撑于待支撑面,以通过所述支撑部将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地板延伸部支撑于所述待支撑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部中任意一个支撑部采用可伸缩结构,以调节所述支撑部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地板延伸部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地板延伸部与所述地板主体的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并位于所述地板主体的下方;
当所述地板延伸部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地板延伸部与所述地板主体位于同一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主体包括沿所述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于所述汽车车身的后备箱内;
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均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固定板的前端构成所述地板主体的前端,所述活动板的后端构成所述地板主体的后端,所述活动板的前端绕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后端,以使所述地板主体的后端能够随着所述地板主体的转动朝向所述后备箱顶部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地板主体的后端与所述车身尾门框的底部可形成开口,该开口可供所述地板延伸部穿过从所述折叠位置切换到所述展开位置或者从所述展开位置切换到所述折叠位置;其中,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包括沿所述地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均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端构成所述活动板的前端,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后端构成所述地板主体的后端,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前端绕第四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后端,其中,所述第四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地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地板主体顶面的地板折叠部,所述地板折叠部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地板折叠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置物平台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置物平台、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片状结构,且沿所述地板折叠部的长度方向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绕第五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地板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绕第六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置物平台的第一端,所述置物平台的第二端绕第七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五轴线、所述第六轴线、所述第七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置物平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成:
当所述地板折叠部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地板主体,所述置物平台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地板主体的顶面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的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地板主体的顶面,以形成一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置物平台;
当所述地板折叠部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地板主体相互分离,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置物平台、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相互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置物平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相互折叠或展开至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绕第五轴线转动至所述地板折叠部与所述地板主体的表面贴合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平台包括第一置物平台和第二置物平台;
所述第一置物平台和所述第二置物平台沿其长度方向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置物平台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置物平台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置物平台的第二端构成所述置物平台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置物平台的第二端绕第八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置物平台的第一端,且所述第八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五轴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备箱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主体上对应于所述地板折叠部的位置设置有容纳槽,当所述地板折叠部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地板折叠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地板折叠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地板主体的上表面平齐。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备箱地板。
CN202222357384.5U 2022-09-05 2022-09-05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Active CN218505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7384.5U CN218505778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7384.5U CN218505778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5778U true CN218505778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7384.5U Active CN218505778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5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02000A (en) Vehicle bed extender
EP2965870B1 (en) Case
US9926018B2 (en) Vehicle cargo area extender work surface
CA3061140C (en) Foldable vehicle roof tent
US4195889A (en) Camper box
US10232793B2 (en) Truck bed integrated fold-out table
US20130049395A1 (en) Cargo area extens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70221442A1 (en) Folding step
KR101949166B1 (ko) 차량용 루프탑 텐트
CA2317348C (en) Two piece camper attachment
US11111691B2 (en) Side supporting type vehicle roof tent
CN218505778U (zh) 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地板及汽车
US10486572B2 (en) Portable, tray and carrying case apparatus
US4310195A (en) Camping trailer having a fold out body and including a frame supporting a tent
KR100591531B1 (ko) 차량용 접이식 러기지보드
US20090289017A1 (en) Transportable folding display rack
KR20110096209A (ko) 공간 확장을 위한 폴딩형 공간구조물
CN217396429U (zh) 车辆及其后备箱盖板
US20100154684A1 (en) Tray table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120040435A (ko) 차량용 핸드 카트
CN219993323U (zh) 一种车顶帐
JP2000166651A (ja) サイドテーブル付き折り畳みテーブル
CN220535499U (zh) 座椅桌板总成及车辆
CN214835282U (zh) 车顶三角帐篷
CN2464510Y (zh) 折式置物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