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1753U - 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01753U CN218501753U CN202222801111.5U CN202222801111U CN218501753U CN 218501753 U CN218501753 U CN 218501753U CN 202222801111 U CN202222801111 U CN 202222801111U CN 218501753 U CN218501753 U CN 2185017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ste gas
- curved surface
- mixing tank
- in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废气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废气进管、空气进管、带孔圆环、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所述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进气部、主体部及出气部;所述废气进管内端连接带孔圆环;所述带孔圆环在朝向混风罐出气部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所述空气进管在混风罐进气部内腔经过带孔圆环中心;所述稀释气出管与混风罐内腔贯通;所述导气曲面包括第一导气曲面及第二导气曲面。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内将甲烷及VOCs同空气进行迅速混合稀释,使其浓度低于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实现了对油田生产过程中甲烷及VOCs一体化治理,可靠性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单井拉油罐生产过程包括:采出液沿管道进入单井拉油罐,罐内液位逐步上升,上升到一定位置后,通过装车鹤管、软管将采出液流进罐车里;当罐车内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阀门、密封罐车顶盖,完成装车作业。采出液废气普遍具有甲烷及VOCs浓度高且不稳定、风量大且不连续的特点,且废气中含有硫化氢。常规的活性炭吸附、低温柴油吸附、冷凝等方式解决不了甲烷排放问题,同时因VOCs浓度极高,用这些方法无法迅速将混合气体的浓度降低到爆炸下限以下,如果通过单井拉油罐呼吸阀散逸到外界,会给油气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经过专利检索,查到一些废气处理方面的相关专利,例如:公开号为CN210021993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气体稀释装置”,包括调压阀、流量测控部件、选通阀、三通a、流量计和混合池;所述流量测控部件一体成型,在壳体中心加工有进气通道,沿中心向四周发散状加工有若干个流量测控通道,若干所述流量测控通道均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若干所述流量测控通道均连通设置有流量测控元件,若干所述流量测控元件的流量输出范围各不相同,若干个流量测控元件均联通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均连接选通阀一端;所述选通阀另外一端连通样气输出通道,所述选通阀可选通,当所述选通阀连通任意一路流量测控部件出气通道时,其他流量测控部件出气通道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样气输出通道与所述三通a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a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流量计的一端和混合池的一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测控部件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流量测控部件加热;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流量测控部件的温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调压阀与所述进气通道之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选通阀电联;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调压阀和流量测控部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测控元件优选为喷嘴;进一步的,还包括排空阀,所述混合池远离所述流量计的一端与所述排空阀的一端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三通b,所述混合池与所述排空阀通过所述三通b连通。但是,该实用新型只适合对微痕量气体进行制备,并不适合油田废气处理。再如:公开号为CN212930033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风罐”,包括高温气体入口、常温气体入口、混合气体输出口,下盖板、上盖板,所述混风罐呈长方体形,所述下盖板和上盖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方体下表面和上表面;所述高温气体入口、常温气体入口和混合气体输出口分别处于所述长方体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并且所述高温气体入口和混合气体输出口处于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混风罐内靠近高温气体入口和混合气体输出口处均设有均风板,所述均风板平行于混合气体输出口所在平面,所述均风板面积等于混风罐内部垂直气流方向的截面面积;作为优选,所述均风板上设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的孔径由均风板中间向四周逐渐增大;作为优选,所述混风罐内靠近高温气体入口和混合气体输出口处的均风板数量为一块或多块;作为优选,所述常温气体入口外的管路上设比例阀控制常温气体的进入量;作为优选,所述混风罐外部铺设保温层。但该实用新型只适合催化燃烧领域,同样不适合油田废气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混风罐、废气进管、空气进管、带孔圆环、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所述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中段的主体部及前段的出气部;所述废气进管贯穿混风罐进气部上侧罐壁,废气进管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进气部内腔的带孔圆环;所述带孔圆环在朝向混风罐出气部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所述空气进管贯穿混风罐进气部中间罐壁,空气进管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在混风罐进气部内腔经过带孔圆环中心;所述稀释气出管连接混风罐出气部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内腔贯通;所述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及第二导气曲面,第一导气曲面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的开口朝向混风罐出气部,第二导气曲面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连接混风罐出气部罐壁,第二导气曲面的开口朝向混风罐进气部。
所述废气进管设有废气控制阀。
所述空气进管设有空气控制阀。
所述稀释气出管设有稀释气控制阀。
所述带孔圆环上的废气出孔设为圆孔。
所述第一导气曲面设为抛物曲面。
所述第二导气曲面设为抛物曲面。
所述混风罐主体部设为筒状。
所述混风罐进气部设为盖状。
所述混风罐出气部设为盖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内将甲烷及VOCs同空气进行迅速混合稀释,使其浓度低于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实现了对油田生产过程中甲烷及VOCs一体化治理,可靠性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实用新型实现小型化、自动化,便于灵活使用,工作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有利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中:1-混风罐,1.1-进气部,1.2-主体部,1.3-出气部,2-废气控制阀,3-废气进管,4-空气控制阀,5-空气进管,6-带孔圆环,6.1-废气出孔,7-第一导气曲面,8-废气流动方向,9-空气流动方向,10-稀释气流动方向,11-第二导气曲面,12-支架,13-稀释气出管,14-稀释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上述稀释气出管13设有稀释气控制阀14,以便更好地控制稀释气流量。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上述稀释气出管13设有稀释气控制阀14,以便更好地控制稀释气流量。
上述带孔圆环6上的废气出孔6.1设为圆孔,以使废气流出更加顺畅。
实施例6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上述稀释气出管13设有稀释气控制阀14,以便更好地控制稀释气流量。
上述带孔圆环6上的废气出孔6.1设为圆孔,以使废气流出更加顺畅。
上述第一导气曲面7设为抛物曲面,以使废气及空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实施例7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上述稀释气出管13设有稀释气控制阀14,以便更好地控制稀释气流量。
上述带孔圆环6上的废气出孔6.1设为圆孔,以使废气流出更加顺畅。
上述第一导气曲面7设为抛物曲面,以使废气及空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上述第二导气曲面11设为抛物曲面,以使空气及稀释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实施例8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上述稀释气出管13设有稀释气控制阀14,以便更好地控制稀释气流量。
上述带孔圆环6上的废气出孔6.1设为圆孔,以使废气流出更加顺畅。
上述第一导气曲面7设为抛物曲面,以使废气及空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上述第二导气曲面11设为抛物曲面,以使空气及稀释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上述混风罐1主体部1.2设为筒状,以便给废气与空气的扩散提供均匀空间,使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实施例9
参见图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包括混风罐1、废气进管3、空气进管5、带孔圆环6、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13。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1.1、中段的主体部1.2及前段的出气部1.3。废气进管3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上侧罐壁,废气进管3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3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的带孔圆环6。带孔圆环6在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6.1。空气进管5贯穿混风罐1进气部1.1中间罐壁,空气进管5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5在混风罐1进气部1.1内腔经过带孔圆环6中心。稀释气出管13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1内腔贯通。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1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7及第二导气曲面11,第一导气曲面7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5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7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第二导气曲面11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13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12连接混风罐1出气部1.3罐壁,第二导气曲面11的开口朝向混风罐1进气部1.1。
上述废气进管3设有废气控制阀2,以便更好地控制废气流量。
上述空气进管5设有空气控制阀4,以便更好地控制空气流量。
上述稀释气出管13设有稀释气控制阀14,以便更好地控制稀释气流量。
上述带孔圆环6上的废气出孔6.1设为圆孔,以使废气流出更加顺畅。
上述第一导气曲面7设为抛物曲面,以使废气及空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上述第二导气曲面11设为抛物曲面,以使空气及稀释气的扩散更加有序和顺畅。
上述混风罐1主体部1.2设为筒状,以便给废气与空气的扩散提供均匀空间,使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上述混风罐1进气部1.1与出气部1.3均设为盖状,以便使进气部1.1与第一导气曲面7之间、出气部1.3与第二导气曲面11之间构成形状上的更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将装置安装到位。开启废气控制阀2,将需要处理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3低速进入混风罐1内,再由带孔圆环6将进入混风罐1内的废气通过第一导气曲面7的外表面,沿混风罐1内壁区域流向混风罐1出气部1.3;紧接着,开启空气控制阀4,将空气通过空气进管5高速流入混风罐1内,气流高速流向第二导气曲面11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导气曲面11内表面的反射作用,空气与需要处理的废气在混风罐1中部区域相遇并进行充分的混合,降低废气的浓度,稀释后的气体流向第二导气曲面11的外表面;开启稀释气控制阀14,稀释后的气体通过稀释气出管13流出混风罐1。
Claims (10)
1.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风罐、废气进管、空气进管、带孔圆环、导气曲面及稀释气出管;所述混风罐为卧式罐,其包括后段的进气部、中段的主体部及前段的出气部;所述废气进管贯穿混风罐进气部上侧罐壁,废气进管外端连接油田单井拉油罐呼吸阀,废气进管内端连接设于混风罐进气部内腔的带孔圆环;所述带孔圆环在朝向混风罐出气部的侧面设有若干废气出孔;所述空气进管贯穿混风罐进气部中间罐壁,空气进管外端连接供气设备,空气进管在混风罐进气部内腔经过带孔圆环中心;所述稀释气出管连接混风罐出气部中间罐壁并与混风罐内腔贯通;所述导气曲面包括位于混风罐内腔的第一导气曲面及第二导气曲面,第一导气曲面的基部连接空气进管的内端,第一导气曲面的开口朝向混风罐出气部,第二导气曲面的基部与稀释气出管横向对齐且通过支架连接混风罐出气部罐壁,第二导气曲面的开口朝向混风罐进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管设有废气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管设有空气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气出管设有稀释气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圆环上的废气出孔设为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曲面设为抛物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曲面设为抛物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罐主体部设为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罐进气部设为盖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罐出气部设为盖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01111.5U CN218501753U (zh) | 2022-10-24 | 2022-10-24 | 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01111.5U CN218501753U (zh) | 2022-10-24 | 2022-10-24 | 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01753U true CN218501753U (zh) | 2023-02-21 |
Family
ID=8521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01111.5U Active CN218501753U (zh) | 2022-10-24 | 2022-10-24 | 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01753U (zh) |
-
2022
- 2022-10-24 CN CN202222801111.5U patent/CN2185017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3599B (zh) | 高精度气体混合系统及方法 | |
CN218501753U (zh) | 一种油田废气混风稀释装置 | |
CN203803374U (zh) | 湿式催化氧化脱硫脱硝装置 | |
CN112915832A (zh) | 一种天然气掺氢混合装置 | |
CN110339696A (zh) | 工业废气脱硝水力空化反应器及脱硝系统 | |
CN208727198U (zh) | 一种用于混合氮气与臭氧的气体混合装置 | |
CN201884189U (zh) | 一种液气能多孔管增效装置 | |
CN206276260U (zh) | 一种静止型气液流体混合装置 | |
CN204985106U (zh) | 一种射流泵 | |
CN206192961U (zh) | 一种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 | |
CN105114160B (zh) | 催化转化装置及其废气空气混合器 | |
CN201454431U (zh) | 高精度气体混合装置 | |
CN212680602U (zh) | 一种分析仪器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1144462U (zh) | 一种用于气田泡排的简易消泡装置 | |
CN211754271U (zh) | 多通道气体混合稀释装置 | |
CN106762245B (zh) | 燃气发动机用混合器及egr混合器 | |
CN113737251A (zh) | 一种利用曝气除二价铁的磷化方法及其磷化系统 | |
CN206985850U (zh) | 提高反应效率的城市污水深井曝气处理装置 | |
CN211677641U (zh) | 一种实验室用氧气反应装置 | |
CN201778796U (zh) | 压裂液射流混合装置 | |
CN102838103B (zh) | 一种六氟磷酸锂的合成装置 | |
CN211069676U (zh) | 一种配比装置 | |
CN206889130U (zh) | 一种多流体集成混合器 | |
CN104986745A (zh) | 一种气态亚硝酸发生装置及其工艺 | |
CN219548989U (zh) | 一种混合器及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