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1883U -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1883U
CN218491883U CN202221981946.7U CN202221981946U CN218491883U CN 218491883 U CN218491883 U CN 218491883U CN 202221981946 U CN202221981946 U CN 202221981946U CN 218491883 U CN218491883 U CN 218491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ingle crystal
water
section part
coo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19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彦杰
王林
张文霞
郭谦
王胜利
巩名扬
康学兵
韩鹏
乔金良
周建辉
成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Zhonghuan Cryst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Zhonghuan Crys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Zhonghuan Cryst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Zhonghuan Crys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19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1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1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1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包括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水道,用于冷却水循环,所述内壁一侧竖直设置,另外一侧包括连接设置的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竖直设置,所述上段部的直径大于下段部的直径,所述中段部连接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单晶炉水冷结构的轴向温度梯度,提升了单晶的拉速,更有利于单晶的生长,提高了单晶炉的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晶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直拉法制造单晶硅的各项工艺技术日益完善,现有的大部分的单晶硅都采用直拉法在单晶炉内生长,直拉法生长单晶硅需要化料、引晶、放肩、等径、收尾和冷却等工艺过程。通常冷却工艺是在通入冷却气体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整个系统处于开启状态,通入的氩气在单晶炉内停留时间较短,冷却效果一般且冷却气体成本较大。随着市场对硅片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直拉法制备单晶硅的尺寸不断增大,使得大尺寸单晶硅生长已成为主流。但是随着晶体尺寸的不断增大,拉单晶过程的拉速不断减小,严重限制了单晶炉的产能。单晶硅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固液界面温度梯度,温度梯度越大,生长速度越快,但温度梯度过大,也会导致晶体生长过程出现位错等问题。现有的水冷结构包括外壁和内壁,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水道,水冷结构主体越靠近上端内径越大,冷水道距离晶体距离越远,晶体散热越慢,轴向温度梯度小,不利于单晶拉速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单晶炉水冷结构轴向温度梯度小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包括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水道,用于冷却水循环,所述内壁一侧竖直设置,另外一侧包括连接设置的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竖直设置,所述上段部的直径大于下段部的直径,所述中段部连接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内壁上段部和下段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中段部的高度,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的高度是所述筒状本体高度的1/2-1/3。
进一步,所述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设有散热叶片。
进一步,所述散热叶片沿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的母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散热叶片沿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散热叶片在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沿纬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散热叶片沿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轴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散热叶片的高度沿所述筒状本体的轴向方向递减。
进一步,所述内壁中段部与所述筒状本体轴线的夹角为15-25°。
进一步,所述筒状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冷水道相连,所述冷水道靠近所述内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单晶炉水冷结构的轴向温度梯度,提升了单晶的拉速,更有利于单晶的生长,提高了单晶炉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水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有水冷结构的单晶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水冷结构 11、内壁 111、上段部
112、中段部、 113、下段部 12、外壁
13、散热叶片 14、冷水道 15、进水口
16、出水口 20、导流筒 30、单晶硅棒
40、石英坩埚 50、CCD摄像机 60、单晶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包括筒状本体,筒状本体包括内壁11和外壁12,内壁11和外壁12之间设有冷水道14,用于冷却水循环。内壁11一侧竖直设置,另外一侧包括连接设置的上段部 111、中段部112和下段部113,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竖直设置,上段部 111的直径大于下段部113的直径,中段部112连接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 倾斜设置。外壁12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与现有技术相同。整个水冷结构放置于单晶炉60的的导流筒20内。水冷结构内壁11的上段部111靠近导流筒20的上部设置,内壁11的下段部113靠近导流筒20的下部设置,在导流筒20底部安装有石英坩埚40。在单晶炉60上盖安装有CCD摄像机50,单晶硅棒30在生长过程中,贯穿导流筒20和水冷结构10逐渐向上移动, CCD摄像机50用于对导流筒20下沿与石英坩埚40内硅液面的距离的观察。
具体的,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的高度小于中段部112的高度,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的高度是筒状本体高度的1/2-1/3。由于大尺寸单晶硅棒30直径较大,本身散热较慢,其内部的热应力较大,所以需要增加水冷结构的水冷效果。尤其在单晶硅棒30刚刚离开石英坩埚40,初期生长时,将内壁11下端部竖直设置,可使冷水道14更靠近单晶硅棒30,更有利于单晶生长。内壁11的一半从上到下完全竖直设置,使冷水道14更加靠近单晶硅棒30,加强了水冷效果,增大轴向温度梯度,提升单晶拉速,加快单晶生长。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冷热交替过快,导致单晶硅棒30产生炸裂,内壁11的另外一半中段部112倾斜设置,也有利于CCD摄像机50观察。
优选的,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设有散热叶片13。散热叶片 13是设置在内壁11上的片装凸起,凸起内部为空腔,空腔与冷水道14相连。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增大了冷水道14与单晶硅棒30的换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由于大尺寸单晶硅棒30直径较大,为了便于硅棒顺利贯通内壁11,在下段部113和一侧完全竖直部未设置该散热叶片13。
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散热叶片13沿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 112的母线设置。散热叶片13凸起沿母线呈直线延伸,从上段部111的顶部一直延伸至中段部112的底部。散热叶片1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叶片的顶部可以是波浪形也可以是直线形。散热叶片13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沿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周向均匀分布。
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散热叶片13在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 112沿纬线设置。散热叶片13凸起沿纬线呈半圆环状设置在内壁11上。散热叶片1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叶片的顶部可以是波浪形也可以是直线形。散热叶片13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散热叶片13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沿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轴向均匀分布。
具体的,散热叶片13的高度沿筒状本体的轴向方向逐渐递减。由于大尺寸单晶硅棒30直径较大,为了便于硅棒在水冷结构内上下移动,散热叶片13的高度不易过大,叶片顶部不应与硅棒产生干涉。叶片高度随着内壁 11的倾斜逐渐减小。
具体的,内壁11中段部112与筒状本体轴线的夹角θ为15-25°。若内壁11中段部112过于倾斜,中段部112与筒状本体轴线的夹角θ大于25°,使得经过内壁11下段部113的的冷却氩气聚集在结晶前沿处,使得经过内壁11下段部113的氩气气流急剧增加,不利于氩气流与晶体之间的热交换,影响晶体生长。CCD摄像机50安装在单晶炉60上盖对应内壁11倾斜段的一侧,若内壁11中段部112与筒状本体轴线的夹角θ过小,小于15°,会影响CCD摄像机50对导流筒20下沿与硅液界面的距离的观察,导致无法准确判断稳温埚位,影响单晶质量。
具体的,筒状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与冷水道14相连。冷水道14与现有技术相同,在外壁12和内壁11 之间沿纬线方向设置,可以环状设置也可以螺旋状设置。为了增加冷却效果,冷水道14需靠近单晶硅棒30,冷水道14靠近内壁11设置。
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包括筒状本体,筒状本体包括内壁11和外壁12,内壁11和外壁12之间设有冷水道14,用于冷却水循环。内壁11沿轴线均分为两半,一侧竖直设置,另外一侧包括连接设置的上段部111、中段部112和下段部113,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竖直设置,上段部111的直径大于下段部113的直径,中段部112连接上端部和下端部倾斜设置。外壁12包含竖直段和倾斜段,竖直段对应内壁11上段部111设置,倾斜段对应内壁11中段部112和下端部设置。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下段部113的高度小于中段部112的高度,上段部111 和下段部113的高度是筒状本体高度的1/2-1/3。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设有散热叶片13。散热叶片13沿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 的母线设置,沿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周向均匀分布。散热叶片 13的顶部为直线,散热叶片13的高度沿筒状本体的轴向方向逐渐递减。内壁11中段部112与筒状本体轴线的夹角θ为20°。筒状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与冷水道14相连。冷水道 14在外壁12和内壁11之间,靠近内壁11沿纬线方向环状设置,冷水道14 的具体形状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为,散热叶片13在内壁 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沿纬线设置,沿内壁11上段部111和中段部112 轴向均匀分布。散热叶片13的顶部为波浪线。
工作流程:冷水从进水口15进入冷水道14进行循环,冷水带走单晶硅棒30向水冷结构内壁11辐射的热量,从出水口16排出,提升冷却速率,提高轴向温度梯度,提升单晶拉速,有利于单晶硅棒30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冷水结构内壁11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影响CCD摄像头视野的前提下,使冷水道14更加靠近单晶硅棒30,有助于提升冷却率,增大轴向温度梯度,提升单晶硅棒30的生长拉速。
内壁11散热叶片13的设置,增大了水流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冷却效果,加快了单晶硅棒30的生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包括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冷水道,用于冷却水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一侧竖直设置,另外一侧包括连接设置的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竖直设置,所述上段部的直径大于下段部的直径,所述中段部连接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上段部和下段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中段部的高度,所述上段部和下段部的高度是所述筒状本体高度的1/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设有散热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沿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的母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沿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在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沿纬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沿内壁上段部和中段部轴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片的高度沿所述筒状本体的轴向方向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中段部与所述筒状本体轴线的夹角为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1-7、9任一所述的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冷水道相连,所述冷水道靠近所述内壁设置。
CN202221981946.7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Active CN218491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1946.7U CN21849188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1946.7U CN21849188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1883U true CN218491883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7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1946.7U Active CN21849188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18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6477A (zh) * 2023-06-09 2023-08-01 中电科先进材料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单晶炉导流筒及单晶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16477A (zh) * 2023-06-09 2023-08-01 中电科先进材料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单晶炉导流筒及单晶炉
CN116516477B (zh) * 2023-06-09 2023-12-05 中电科先进材料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单晶炉导流筒及单晶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6987U (zh) 一种带有内部水冷的直拉单晶炉热屏
CN218491883U (zh) 一种提升单晶拉速的水冷结构
CN207452295U (zh) 一种提高单晶硅拉速的冷却装置
WO2023142640A1 (zh) 用于提高硅晶体拉速的水冷屏及制备该水冷屏的模具
CN113106546A (zh) 用于单晶炉的导流筒、单晶炉及导流筒的加工方法
CN112301416A (zh) 一种单晶炉热屏导流筒
CN210657216U (zh) 一种单晶炉用可变径导流筒
CN208701250U (zh) 一种用于晶体生长炉的水冷式籽晶杆
CN205839185U (zh) 一种异型导流筒结构
TW202026469A (zh) 矽單晶長晶設備
WO2023142898A1 (zh) 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晶体生长设备
CN104862776B (zh) 一种新型蓝宝石上轴冷却杆
CN208901908U (zh) 一种用于直拉炉的水冷设备
CN208346302U (zh) 一种单晶硅拉单晶用水冷内导
CN211367802U (zh) 一种新型直拉硅单晶炉直壁式水冷套
CN217052483U (zh) 冷却装置和晶体生长设备
CN110424050A (zh)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单晶提拉速及散热的装置
CN211921735U (zh) 一种提高单晶硅拉速的冷却装置
CN220555726U (zh) 水冷屏及单晶炉
CN217104143U (zh) 一种直拉单晶炉热场结构
CN216838269U (zh) 一种单晶提拉速换热器
CN201942779U (zh) 一种应用在单晶炉中的热屏装置
CN112048762B (zh) 一种半导体单晶硅炉水冷套
CN211713242U (zh) 一种直拉硅单晶炉用水冷套
CN114381795A (zh) 直拉单晶炉水冷屏装置及单晶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