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1527U -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1527U
CN218491527U CN202222378153.2U CN202222378153U CN218491527U CN 218491527 U CN218491527 U CN 218491527U CN 202222378153 U CN202222378153 U CN 202222378153U CN 218491527 U CN218491527 U CN 218491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paration
oil
outlet
buoyancy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81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李立
张悦
彭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81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1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1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1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过滤腔室和油水分离腔室,所述池体底部形成用于促使污水流动的坡度,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之间通过第一隔板相隔;所述过滤腔室内设有碎石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室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出口;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为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处设有用于将其封堵的闸门,所述闸门连接有浮力件,通过浮力驱动浮力件上升以带动所述闸门打开所述第二出口。该污水处理池油水分离效果好,建设成本低,管理保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选线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路线走向,线型指标要求较高,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会经过水环境敏感区域。为减少路面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在水环境敏感区域,一般通过设置污水处理池将路面水进行过滤、油水分离、酸碱反应等净化处理后再排入自然沟渠。道路污水中污染物有固体污染物及车辆行驶积聚于路面的油污,因此道路污水净化处理需要进行过滤及油水分离处理。
常规的路面污水采用活性炭或者隔油板进行油水分离。由于活性炭属于易耗品,需要定期更换,且污水池中活性炭用量大,因此日常维护费用较高;而采用隔油板进行油水分离,只是对污水进行了简单的物理分隔,油水分离效果较差,且排水口只能设置在水池上方,蓄水池深度较高,建设成本高,日常管理保养便利性也较差。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并降低建设及管养成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将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包括:
池体;
所述池体内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过滤腔室和油水分离腔室,所述池体底部形成用于促使污水流动的坡度,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之间通过第一隔板相隔;
所述过滤腔室内设有碎石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室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出口;
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为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处设有用于将其封堵的闸门,所述闸门连接有浮力件,通过浮力驱动浮力件上升以带动所述闸门打开所述第二出口。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池体内还形成有净化腔室,所述净化腔室与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隔板相隔;所述净化腔室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的下部设有排水口。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出口处设有第一格栅。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设有第一导轨,所述闸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导轨限制所述闸门的移动路径。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浮力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导轨限制所述浮力件的最低高度。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通过所述挡板阻挡从所述第一出口出来的污水沿所述池体的底面直接流动至所述第二出口。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闸门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第二出口的外形与之契合。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第二格栅。
作为所述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排水口连接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该污水处理池设有过滤腔室和油水分离腔室,其中过滤腔室通过碎石过滤层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将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滤出,之后污水进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中,随着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水位的升高,由于油水比重的差异,油水分层,水层在下而油层在上,污水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使得所述浮力件带动闸门打开所述第二出口,位于下方的水层经过第二出口离开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其中,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到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将积聚的油抽走,在适当时候也可以更换碎石,碎石的成本低,该污水处理池的油水分离效果好,而且可以合理控制水池深度降低建设成本,管理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的示意图;
图4为所述闸门与所述第二出口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池体;11、过滤腔室;111、碎石过滤层;112、进水口;12、油水分离腔室;121、挡板;13、净化腔室;131、排水口;14、第一隔板;141、第一出口;15、第二隔板;151、第二出口;2、闸门;3、浮力件;31、连接条;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第一格栅;7、第二格栅;8、排水沟;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4,示出了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1;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1内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过滤腔室11和油水分离腔室12,所述池体1底部形成用于促使污水流动的坡度,所述过滤腔室11和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4相隔,所述第一隔板14的下部设有第一出口141;其中,污水能够沿所述池体1底部的坡度流动,实现从所述过滤腔室11穿过所述第一出口141而进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另外,所述过滤腔室11内设有碎石过滤层111,所述过滤腔室11上设有进水口112;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为第二隔板15,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下部设有第二出口151,所述第二出口151处设有用于将其封堵的闸门2,所述闸门2连接有浮力件3,通过浮力驱动浮力件3上升以带动所述闸门2打开所述第二出口151。其中,所述浮力件3通过连接条31连接所述闸门2,所述连接条可以为刚性结构,例如杆件,也可以为软性结构,例如连接绳。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简单而言,污水从所述进水口112进入所述过滤腔室11,当污水穿过所述碎石过滤层111时,污水中的固定垃圾被滤出,之后污水从所述第一出口141进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当污水在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内的水位较低时,污水中油水未分层,且浮力件3位于污水的水位之上,所述闸门2在重力的作用下封闭所述第二出口151;随着污水水位的提升,由于油水比重的差异,油水分层,水层在下而油层在上,污水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使得所述浮力件3带动闸门2打开所述第二出口151,位于下方的水层经过第二出口151离开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其中,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到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将积聚的油抽走,管理保养方便;在适当时候也可以更换碎石,碎石的成本低;同时根据闸门开闭需要的高度合理控制水池深度,降低建设成本。若无特殊要求,污水经过油水分离后一般能够满足环保要求,从第二开口流出的水可以直接排入自然沟渠。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若对水质有更高要求,参考图1和图2,该污水处理池的池体1内还形成有净化腔室13,所述净化腔室13与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隔板15相隔;所述净化腔室13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的下部设有排水口131。本实施例中,污水经过油水分离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13,在所述净化腔室13内加入相关药剂进行酸碱处理,之后通过排水口131排放;其中,酸碱处理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另外具体的,所述排水口131连接排水沟8,所述排水沟8上设有阀门9;如此可通过关闭阀门9,将水留在所述净化腔室13内,一方面可为酸碱处理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水的缓存区域。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出口141处设有第一格栅6,所述第一格栅6能够防止固体垃圾和碎石进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1-4,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内设有第一导轨4,所述闸门2与所述第一导轨4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导轨4限制所述闸门2的移动路径。另外,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内设有第二导轨5,所述浮力件3与所述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导轨5限制所述浮力件3的最低高度。如此,所述闸门2的移动路径固定,使得闸门2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封堵所述第二出口151;而所述浮力件3的最低高度被限制,使得污水水位需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驱动所述浮力件3。
上述方案具体的,为避免刚从所述第一出口141进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的污水在未分层时直接流到所述第二出口151,参考图1,所述油水分离腔室12内设有挡板121,所述挡板121位于所述第一出口141和第二出口151之间;通过所述挡板121阻挡从所述第一出口141出来的污水沿所述池体1的底面直接流动至所述第二出口151。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4,所述闸门2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第二出口151的外形与之契合。如此,在所述浮力件3带动所述闸门2上升时,所述第二出口151对所述闸门2的摩擦力不会太大;而所述闸门2在重力作用下降时,可确保闸门2压紧在所述第二出口151的端部,以完成密封。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所述进水口112处设有第二格栅7。如此,可利用第二格栅7对污水中的固体垃圾进行初步隔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
所述池体内形成有相邻设置的过滤腔室和油水分离腔室,所述池体底部形成用于促使污水流动的坡度,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之间通过第一隔板相隔;
所述过滤腔室内设有碎石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室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出口;
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为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处设有用于将其封堵的闸门,所述闸门连接有浮力件,通过浮力驱动浮力件上升以带动所述闸门打开所述第二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还形成有净化腔室,所述净化腔室与所述油水分离腔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隔板相隔;所述净化腔室内位于低位处的侧壁的下部设有排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处设有第一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设有第一导轨,所述闸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导轨限制所述闸门的移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浮力件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导轨限制所述浮力件的最低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腔室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通过所述挡板阻挡从所述第一出口出来的污水沿所述池体的底面直接流动至所述第二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第二出口的外形与之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第二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连接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上设有阀门。
CN202222378153.2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Active CN218491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8153.2U CN218491527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8153.2U CN218491527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1527U true CN218491527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8153.2U Active CN218491527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1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6527B1 (ko) 조립식 인공습지 블럭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립식 인공습지
CN107524223B (zh) 一种具有净化、蓄储功能的雨水井
US8512555B1 (en) Filter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CN104074262B (zh) 一种雨水检查井智能截污装置
CN211948667U (zh)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CN102774896A (zh)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及方法
KR100913315B1 (ko) 비점오염 저감장치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218491527U (zh) 一种利用浮力控制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池
KR20170117280A (ko) 강우수 정화장치
CN209809603U (zh) 一种高效水力颗粒分离系统
CN208056256U (zh) 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
CN216405674U (zh) 一种初级雨水收集池
KR20160072555A (ko) 정체수 배재 및 역세척 설비를 이용한 비점오염저감시설
CN212641678U (zh) 一种地下车库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2050632U (zh) 一种含油污水斜板除油器
CN114396108A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处理系统
CN2482550Y (zh) 全自动净水器
CN113006243A (zh) 一种市政排水用的雨水井
CN201245468Y (zh) 污水集成处理装置
KR20100130346A (ko) 비점오염원 처리구조물
CN206027246U (zh) 一种过滤式公路路面径流收集净化池
CN217517704U (zh) 集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海绵城市道路铺装结构与停车场
CN213979257U (zh) 一体化污水预制泵站
CN204996184U (zh) 一种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