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8374U -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8374U
CN218488374U CN202222616925.1U CN202222616925U CN218488374U CN 218488374 U CN218488374 U CN 218488374U CN 202222616925 U CN202222616925 U CN 202222616925U CN 218488374 U CN218488374 U CN 218488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lifting
rods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69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光
林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H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H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H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H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69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8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8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8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料架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针对现有的人工踩压使料架升降,在装载较多时不仅十分费力,还非常危险,设计的过于复杂,不利于现实中的制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多个横杆和两组立架,每组所述立架包括两个立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立杆的圆周均设有多个贯穿的固定孔,两组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本实用新型中,将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的一侧,方便进行调节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输送精益管,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均对第三框架进行支撑,方便将精益管输送到另一高度,在设备移动完成后,旋转脚杯,使脚杯触地,防止设备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背景技术
精益管通常用来组装各种工业设备,被广泛应用的各个领域中,是不锈钢产品的理想替代品,在精益管的输送过程中,需要使用升降料架将管材输送至不同高度的地方,但是现有的升降料架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传统的升降料架大多是利用人工踩压使料架升降,在装载较多时不仅十分费力,还非常危险;
2、现有的升降料架设计的过于复杂,不利于现实中的制作,且输送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人工踩压使料架升降,在装载较多时不仅十分费力,还非常危险,设计的过于复杂,不利于现实中的制作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包括多个横杆和两组立架,每组所述立架包括两个立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立杆的圆周均设有多个贯穿的固定孔,两组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框架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多个所述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框架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动杆,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的一侧,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机构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位于两个立杆的一侧,所述升降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控气阀,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道,多个所述滑道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倾斜设置于升降架内,所述第三框架内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气缸和两个滑轨,所述气缸和滑轨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气缸与手控气阀通过气管固定连通,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分别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分别与第三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分别与第三框架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升降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的两个横杆和立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立杆的底部和升降架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将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的一侧,方便进行调节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输送精益管,多个第三转动杆在第三框架内转动,且倾斜设置在升降架内,方便精益管输送到下一环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动组件的设置,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带动顶柱移动,顶柱带动两个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均在滑轨内滑动,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均对第三框架进行支撑,方便将精益管输送到另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万向轮的设置,立杆的底部和升降架的底部四角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脚杯,在设备移动完成后,旋转脚杯,使脚杯触地,利用脚杯对设备进行支撑,防止设备在运行时,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将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的一侧,方便进行调节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输送精益管,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架均对第三框架进行支撑,方便将精益管输送到另一高度,在设备移动完成后,旋转脚杯,使脚杯触地,防止设备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的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横杆;2、加强杆;3、第一框架;4、第一转动杆;5、第二框架;6、第二转动杆;7、升降架;8、第三框架;9、第三转动杆;10、底座;11、滑道;12、挡板;13、第一转动架;14、第二转动架;15、滑轨;16、气缸;17、顶柱;18、连接杆;19、固定孔;20、立杆;21、万向轮;22、手控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包括:多个横杆1和两组立架,每组立架包括两个立杆20,相邻的两个立杆2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立杆20的圆周均设有多个贯穿的固定孔19,两组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3,第一框架3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第一框架3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4,多个立杆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5,第二框架5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第二框架5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动杆6,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20的一侧,气动组件,气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机构内;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置升降料架的角度,便于调节,增加输送的效率,通过升降机构简单高效的进行输送,便于现实中的制作,且输送效率较高。
参照图2,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7,升降架7位于两个立杆20的一侧,升降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控气阀22,升降架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道11,多个滑道1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框架8,第三框架8倾斜设置于升降架7内,第三框架8内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9,升降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将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20的一侧,方便进行调节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输送精益管,多个第三转动杆9在第三框架8内转动,且倾斜设置在升降架7内,方便精益管输送到下一环节。
参照图3,气动组件包括气缸16和两个滑轨15,气缸16和滑轨15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0的上表面,气缸16与手控气阀22通过气管固定连通,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柱17,顶柱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4,第二转动架14分别与滑轨15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架14分别与第三框架8转动连接,滑轨15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13,第一转动架13分别与第三框架8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动组件的设置,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带动顶柱17移动,顶柱17带动两个连接杆18移动,连接杆18均在滑轨15内滑动,第一转动架13和第二转动架14均对第三框架8进行支撑,方便将精益管输送到另一高度。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包括:多个横杆1和两组立架,每组立架包括两个立杆20,相邻的两个立杆2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立杆20的圆周均设有多个贯穿的固定孔19,两组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3,第一框架3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第一框架3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4,多个立杆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5,第二框架5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第二框架5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动杆6,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20的一侧,气动组件,气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机构内;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置升降料架的角度,便于调节,增加输送的效率,通过升降机构简单高效的进行输送,便于现实中的制作,且输送效率较高。
参照图2,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7,升降架7位于两个立杆20的一侧,升降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控气阀22,升降架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道11,多个滑道1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框架8,第三框架8倾斜设置于升降架7内,第三框架8内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9,升降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将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20的一侧,方便进行调节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输送精益管,多个第三转动杆9在第三框架8内转动,且倾斜设置在升降架7内,方便精益管输送到下一环节。
参照图3,气动组件包括气缸16和两个滑轨15,气缸16和滑轨15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0的上表面,气缸16与手控气阀22通过气管固定连通,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柱17,顶柱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4,第二转动架14分别与滑轨15滑动连接,第二转动架14分别与第三框架8转动连接,滑轨15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13,第一转动架13分别与第三框架8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动组件的设置,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带动顶柱17移动,顶柱17带动两个连接杆18移动,连接杆18均在滑轨15内滑动,第一转动架13和第二转动架14均对第三框架8进行支撑,方便将精益管输送到另一高度。
参照图2,升降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2;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升降架7的一侧固定有挡板12,防止下降的过程中精益管掉落。
参照图1,相邻的两个横杆1和立杆2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
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横杆1和立杆20之间均固定有加强杆2,加强立杆20和横杆1之间的稳定性,使升降料架更牢固。
参照图2,立杆20的底部和升降架7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1;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21的设置,立杆20的底部和升降架7的底部四角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脚杯,在设备移动完成后,旋转脚杯,使脚杯触地,利用脚杯对设备进行支撑,防止设备在运行时,发生移动。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气缸16和手控气阀22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将设备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后,旋转立杆20的底部和升降架7的底部四角位置的脚杯,使脚杯触地,利用脚杯对设备进行支撑和固定,当需要对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进行调节高度时,将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的四角处分别插进相同层次的固定孔19内,然后通过螺母进行锁紧,当输送精益管时,将精益管放置在第一框架3较高的一端,通过第一框架3自身的斜度和多个转动的第一转动杆4将精益管输送到第一框架3较低的一端,然后滑动到第三框架8上,启动气缸16,通过手控气阀22控制气缸16的伸缩,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收回,带动顶柱17移动,顶柱17的两端均带动连接杆18移动,连接杆18均在滑轨15内滑动,第一转动架13和第二转动架14均对第三框架8进行支撑,通过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收回带动第三框架8下降,下降的过程中防止精益管掉落在升降架7的一侧设置挡板12,当升降到与第二框架5相同高度时,由于第三框架8倾斜设置,通过多个第三转动杆9将精益管输送到第二框架5上,通过第二转动杆6输送到下一环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横杆(1)和两组立架,每组所述立架包括两个立杆(20),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2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所述立杆(20)的圆周均设有多个贯穿的固定孔(19),两组立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3)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框架(3)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杆(4),多个所述立杆(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5),所述第二框架(5)在两组立架之间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框架(5)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动杆(6);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杆(20)的一侧;
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设置在升降机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7),所述升降架(7)位于两个立杆(20)的一侧,所述升降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控气阀(22),所述升降架(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道(11),多个所述滑道(1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框架(8),所述第三框架(8)倾斜设置于升降架(7)内,所述第三框架(8)内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三转动杆(9),所述升降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气缸(16)和两个滑轨(15),所述气缸(16)和滑轨(15)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0)的上表面,所述气缸(16)与手控气阀(22)通过气管固定连通,所述气缸(16)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柱(17),所述顶柱(1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14),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架(14)分别与滑轨(1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14)分别与第三框架(8)转动连接,所述滑轨(15)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13),所述第一转动架(13)分别与第三框架(8)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横杆(1)和立杆(2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0)的底部和升降架(7)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1)。
CN202222616925.1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Active CN218488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6925.1U CN21848837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6925.1U CN21848837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8374U true CN218488374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6925.1U Active CN218488374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8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1397U (zh) 一种用于片材的码垛输送机组
CN103213113A (zh) 一种具有自动翻转机构的料架
CN218488374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料架
CN108454945A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自动装箱装置
CN219033973U (zh) 一种建筑脚手架
CN210735573U (zh) 一种一体板叠螺装置
CN210635655U (zh) 一种堆垛架的集装式堆垛机
CN111251656A (zh) 一种纸盒折叠设备
CN214678434U (zh) 一种建材用展示架
CN113043231B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机械设备检修台
CN212736329U (zh) 一种医用识别腕带的表面冲孔装置
CN214879969U (zh) 一种载烟杆旋转单元、模块、机构及烤烟上炕装置
CN111622518B (zh)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CN113859341A (zh) 一种智能马桶生产用中转运输装置
CN207959870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建筑施工架
CN214455166U (zh) 一种带除尘装置的粮食装仓机
CN221027527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输送线
CN217672708U (zh) 一种用于玻璃颗粒接料的移动升降接料装置
CN216583982U (zh) 一种双柱举升机
CN217497576U (zh) 一种用于粉丝烘干工序的便捷式转运装置
CN220012059U (zh) 一种可扩展式升降平台
CN220910857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摄影支架
CN21317470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结构支架
CN220787314U (zh) 一种菌菇栽培框的组合抓取输送配合装置
CN221016142U (zh) 一种试剂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