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3602U -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3602U
CN218483602U CN202222852469.0U CN202222852469U CN218483602U CN 218483602 U CN218483602 U CN 218483602U CN 202222852469 U CN202222852469 U CN 202222852469U CN 218483602 U CN218483602 U CN 218483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luminous
killing
transparent contai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24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客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8524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3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3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3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包括置于地面上的空间灭虫装置、置于地面内的地面灭虫装置;空间灭虫装置包括夜光杀虫灯,夜光杀虫灯包括纵向的发光杆,在发光杆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圆形底板、透明容器、透明罩壳,在发光杆两端设有外螺纹,发光杆两端外螺纹上分别螺接有螺母,在透明容器和透明罩壳上均套设固定有环板,环板边缘沿周向固定有侧围挡;在圆形底板上方的透明容器侧壁上、在透明容器的环板上方以及下方的透明容器侧壁上、在透明罩壳的环板上方以及下方的侧壁上均穿置有适量进口器,进口器呈喇叭状;地面灭虫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坡道,两个坡道相邻的端部分别固定有凸刺软道。优点:灭虫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背景技术:
虫害一直以来都是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头疼的问题,也是人类生活的敌人,出现虫害时会致使植物被破坏、农作物减产,环境受到影响,粮食作物无法保障,同时昆虫还会携带病毒,通过虫害传播、瘟疫,影响牲畜动物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研发出了多种除虫方法,包括农药灭虫、物理杀虫等,由于害虫种类多样,包括飞行类、爬行类等等,来自多个方向,一般的装置往往是独立设计,无法面面俱到,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喷洒农药,覆盖面广,效率高,然而,每年的农药使用量巨大,成本高,农药残留会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
基于上述情况,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杀灭害虫的装置,此装置能够不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同时多方位引虫灭虫,减少虫害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地上、空中以及地面害虫的多方位、较立体式杀灭害虫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包括置于地面上的空间灭虫装置、置于地面内的地面灭虫装置;
所述空间灭虫装置包括夜光杀虫灯,所述夜光杀虫灯包括纵向的发光杆,在所述发光杆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圆形底板、透明容器、透明罩壳,在所述发光杆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发光杆两端外螺纹上分别螺接有螺母,位于所述发光杆底端所述螺母活动抵接所述圆形底板底部,所述圆形底板顶部活动抵接所述透明容器底端,所述透明容器顶端活动抵接所述透明罩壳底端,所述透明罩壳顶端活动抵接位于所述发光杆顶端的所述螺母;
所述透明罩壳为两端贯通的圆锥状套筒,顶端为窄口端,底端为敞口端,所述透明容器为顶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容器,所述透明容器和所述透明罩壳外径相同,在所述透明容器和所述透明罩壳上均套设固定有环板,所述环板边缘沿周向固定有侧围挡;
在所述圆形底板上方的所述透明容器侧壁上、在所述透明容器的所述环板上方以及下方的所述透明容器侧壁上、在所述透明罩壳的所述环板上方以及下方的侧壁上均穿置有进口器,所述进口器呈喇叭状;
所述地面灭虫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所述箱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坡道,两个所述坡道相邻的端部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上方,并且分别固定有凸刺软道。
优选的,所述圆形底板、所述环板为黄板。
优选的,所述进口器的窄口端置于所述透明容器或所述透明罩壳内部,所述进口器的敞口端置于所述透明容器或所述透明罩壳外侧。
优选的,位于所述发光杆顶端的所述螺母与所述透明容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透明罩壳,相邻的所述透明罩壳之间为窄口端与敞口端活动抵接;所述透明罩壳的窄口端与所述发光杆之间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发光杆顶端通过螺母套活动螺接有挂钩,所述发光杆底端通过螺母套活动螺接有地锚。
优选的,所述空间灭虫装置还包括药桶式杀虫装置,所述药桶式杀虫装置包括螺杆、置药容器,在所述螺杆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有下卡盘、上卡盘,在所述螺杆两端分别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杆底端的所述螺母活动抵接在所述下卡盘底部,所述下卡盘顶部活动抵接在所述置药容器底部,所述置药容器顶部活动抵接在所述上卡盘底部,所述上卡盘顶部活动抵接在所述螺杆顶端的所述螺母上。
优选的,在所述上卡盘底部固定有相互同心套设的多个限位环,多个所述限位环的内径、高度均由外侧向内侧逐渐递减。
优选的,所述上卡盘上还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空间灭虫装置还包括网罩灭虫装置,所述网罩灭虫装置包括上下套设的外网罩、内网罩,所述外网罩上穿置有多个喇叭进口,所述内网罩底部外侧沿圆周设有环状底板,所述内网罩顶部中心穿置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顶端穿过所述外网罩顶部中心,并且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活动抵接所述外网罩顶部,所述外网罩底部活动抵接所述环状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将空间灭虫装置配合可置于地下的地面灭虫装置一起使用,应用于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人类生活工作场所等需要除害虫的地方,不再使用或减少农药喷洒,减少农药残留,在地上、地面多方位防范和捕获空中飞行或地面爬行的害虫,避免或减少虫害的发生;
空间灭虫装置的夜光杀虫灯、药桶式杀虫装置或网罩灭虫装置可有效灭杀、捕获飞行害虫,地面灭虫装置能够有效捕获爬行类害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空间灭虫装置为夜光杀虫灯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圆形底板、透明容器、透明罩壳在发光杆上活动的示意图;
图6是图1安装挂钩、地锚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安装多个透明罩壳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两个夜光杀虫灯串连接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地面灭虫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2中空间灭虫装置为药桶式杀虫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上卡盘在发光杆上活动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适应不同形状置药容器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螺杆上安装多个置药容器、下卡盘、上卡盘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3中空间灭虫装置为网罩灭虫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罩套的示意图。
图中:空间灭虫装置1、地面灭虫装置2、夜光杀虫灯3、发光杆4、圆形底板5、透明容器6、透明罩壳7、螺母8、环板9、侧围挡10、进口器11、箱体12、坡道13、凸刺软道14、挂钩15、地锚16、药桶式杀虫装置17、螺杆18、置药容器19、下卡盘20、上卡盘21、限位环22、通孔23、网罩灭虫装置24、外网罩25、内网罩26、喇叭进口27、环状底板28、螺栓29、罩套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包括置于地面上的空间灭虫装置1、置于地面内的地面灭虫装置2;
空间灭虫装置1包括夜光杀虫灯3,夜光杀虫灯3包括纵向的发光杆4,发光杆4表面涂有夜光材料,白天夜光材料先吸收各种光和热,转换成光能储存,然后在黑暗中自动发光,通过吸收各种可见光实现发光功能,并可无限次数循环使用,夜晚可利用害虫趋光性吸引害虫子;
在发光杆4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圆形底板5、透明容器6、透明罩壳7,在发光杆4两端设有外螺纹,发光杆4两端外螺纹上分别螺接有螺母8,位于发光杆4底端螺母8活动抵接圆形底板5底部,圆形底板5顶部活动抵接透明容器6底端,透明容器6顶端活动抵接透明罩壳7底端,透明罩壳7顶端活动抵接位于发光杆4顶端的螺母8,利用发光杆4两端的螺母8夹紧发光杆4上的圆形底板5、透明容器6、透明罩壳7,圆形底板5、透明容器6、透明罩壳7分别与发光杆4之间存在活动空隙,可沿发光杆4滑动;发光杆4表面涂有夜光材料的部分在透明容器6和透明罩壳7内;
透明罩壳7为两端贯通的圆锥状套筒,顶端为窄口端,底端为敞口端,透明容器6为顶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容器,透明容器6和透明罩壳7外径相同,在透明容器6和透明罩壳7上均套设固定有水平的环板9,环板9边缘沿周向固定有侧围挡10,圆形底板5、环板9为黄板,黄板是现有用于除害虫的专用工具,根据害虫趋黄的特性,来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本实施例只利用颜色达到引诱害虫停留的作用;
在圆形底板5上方的透明容器6侧壁上、在透明容器6的环板9上方以及下方的透明容器6侧壁上、在透明罩壳7的环板9上方以及下方的侧壁上均穿置有进口器11,进口器11呈喇叭状,进口器11的窄口端置于透明容器6或透明罩壳7内部,进口器11的敞口端置于透明容器6或透明罩壳7外侧,透明容器6和透明罩壳7是透明材质制作,能够透出夜光引诱害虫,害虫从进口器11敞口端爬进透明容器6或透明罩壳7内,因进口器11另一端为窄口端,利用害虫的特性,进入一定空间内出现慌乱乱飞的情况,不易从原路返回,找不到出去的路,可以有效困住害虫;
圆形底板5上方的进口器11距离圆形底板55mm左右,且顺着透明容器6呈圆切状排布,利于蛴螬、蝼蛄类体积大的昆虫掉进到圆形底板5上时,爬进去。
位于发光杆4顶端的螺母8与透明容器6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透明罩壳7,相邻的透明罩壳7之间为窄口端与敞口端活动抵接,可以设置多个透明罩壳7,用以捕获更多的害虫;透明罩壳7的窄口端与发光杆4之间有间隙,此间隙宽度小于进口器11的窄口端的内径,体型小的害虫会从间隙爬到下一个透明罩壳7内,有一定的分类作用。
发光杆4顶端通过螺母8套活动螺接有挂钩15,通过挂钩15可将夜光杀虫灯3置于高处,如树木枝头等,发光杆4底端通过螺母8套活动螺接有地锚16,通过地锚16可将夜光杀虫灯3置于地面上,立在需要除虫的农林、种植园等地方。
如图9、图10所示,地面灭虫装置2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2,在箱体1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坡道13,两个坡道13相邻的端部置于箱体12顶部上方,并且分别固定有凸刺软道14。
目前应对爬行害虫常用的方法是制作陷阱沟壕,使害虫掉入其中,但是还有部分害虫利用搭“虫梯”“尸梯”的形式爬出来,所以将箱体12置于沟壕,亦或者进一步深挖可至于箱体12的坑,箱体12内放占箱体三分之二的水,爬行害虫顺着置于沟壕地面的坡道13行动至凸刺软道14,凸刺软道14可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如纸质材料等,凸刺软道14的凸刺可卷曲呈圆锥状,利用虫体重力,凸刺软道14向下弯折,爬行害虫掉入箱体12,当爬行害虫数量多时前赴后继掉入箱体12(后面的驱赶前面的,前面的没有退路,而后面的继而又成为前面的),进一步困住害虫,最后干死,淹死。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在需要除虫的地方放至多个空间灭虫装置1和地面灭虫装置2,空间灭虫装置1为夜光杀虫灯3时,通过挂钩15或地锚16可安置在需要除虫的农林、种植园等地方的高处或地面上,透明容器6和透明罩壳7是透明材质制作,能够透出夜光,白天夜光材料吸收各种光和热,转换成光能储存,然后在黑暗中自动发光,通过吸收各种可见光实现发光功能,利用虫趋光性吸引虫子爬覆在夜光杀虫灯3上,再因为有的害虫会因为黄板作用,根据害虫趋黄的特性,引诱害虫停留,害虫从进口器11敞口端爬进透明容器6或透明罩壳7内,因进口器11另一端为窄口端,利用害虫的特性,进入一定空间内出现慌乱乱飞的情况,进而躁动忘记来路,不易从原路返回,找不到出去的路,可以有效困住害虫,不必用药物等手段即可将其困死,达到捕获除掉的效果,绿色虫尸还能喂养家禽;
松开发光杆4两端的螺母8,使得透明容器6沿发光杆4活动,与透明罩壳7分开,可倾倒出害虫尸体,然后复位,继续捕捉害虫。
目前应对爬行害虫常用的方法是制作陷阱沟壕,使害虫掉入其中,但是还有部分害虫利用搭“虫梯”“尸梯”的形式爬出来,所以将地面灭虫装置2的箱体12置于沟壕,亦或者进一步深挖可至于箱体12的坑,箱体12内放占箱体三分之二的水,爬行害虫顺着置于沟壕地面的坡道13行动至凸刺软道14,凸刺软道14可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如纸质材料等,凸刺软道14的凸刺可卷曲呈圆锥状,利用虫体重力,凸刺软道14向下弯折,爬行害虫掉入箱体12,当爬行害虫数量多时前赴后继掉入箱体12(后面的驱赶前面的,前面的没有退路,而后面的继而又成为前面的),进一步困住害虫,最后干死,淹死。
实施例2:
如图11至图14所示,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空间灭虫装置1还包括药桶式杀虫装置17,药桶式杀虫装置17包括至螺杆18、置药容器19,在螺杆18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有下卡盘20、上卡盘21,在螺杆18两端分别螺接有螺母8,螺杆18底端的螺母8活动抵接在下卡盘20底部,下卡盘20顶部活动抵接在置药容器19底部,置药容器19顶部活动抵接在上卡盘21底部,上卡盘21顶部活动抵接在螺杆18顶端的螺母8上,拧紧螺杆18两端的螺母8,通过下卡盘20、上卡盘21将置药容器19夹紧在下卡盘20、上卡盘21之间;螺杆18也可安置(插入)于地面或悬挂在高处。
在上卡盘21底部固定有相互同心套设的多个限位环22,多个限位环22的内径、高度均由外侧向内侧逐渐递减,上卡盘21底部还设有通孔23。置药容器19放置挥发性毒虫药物,可在置药容器19上设置挥发孔洞,或不改盖子,限位环22套在置药容器19顶部起到限位的作用,置药容器19可以是生活中便于取得的容器,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由于容器存在顶部形状不同、直径尺寸不同的情况,如易拉罐类容器顶部为平面,但是有直径大小不同的情况,不同内径的限位环22可满足使用需求,再比如矿泉水瓶顶部窄而长,这时可以将上卡盘21的通孔23套在矿泉水瓶顶部用来限位。
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在需要除虫的地方放置多个空间灭虫装置1和地面灭虫装置2,空间灭虫装置1为置药容器19时,置药容器19放置挥发性毒虫药物,可在置药容器19上设置挥发孔洞,或不盖盖子,旋紧螺杆18两端的螺母8,通过下卡盘20、上卡盘21将置药容器19夹紧在下卡盘20、上卡盘21之间,毒药缓慢挥发将害虫除掉,药容器19可通过。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空间灭虫装置1还包括网罩灭虫装置24,网罩灭虫装置24包括上下套设的外网罩25、内网罩26,外网罩25上穿置有多个喇叭进口27,内网罩26底部外侧沿圆周设有环状底板28,内网罩26顶部中心穿置固定有螺栓29,螺栓29顶端穿过外网罩25顶部中心,并且螺接有螺母8,螺母8活动抵接外网罩25顶部,外网罩25底部活动抵接环状底板28上,螺母8将外网罩25压在内网罩26上方。
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在需要除虫的地方放置多个空间灭虫装置1和地面灭虫装置2,空间灭虫装置1为网罩灭虫装置24时,因其户外,尤其是有牲畜所在是地方,亦或者用过有机肥,粪便的异味也会吸引虫害过来,可以将内网罩26罩在粪便上,异味通过外网罩25、内网罩26的网孔散出,同样通过喇叭进口27,害虫爬进外网罩25和内网罩26之间的空间中,优选2寸,约6cm左右,被困死在空间中;拧松螺母8,向上拿掉外网罩25,外网罩25与内网罩26分开,可清除害虫尸体。
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将空间灭虫装置1的夜光杀虫灯3、药桶式杀虫装置17和网罩灭虫装置24配合地面灭虫装置2一起使用,应用于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等需要除害虫的地方,不在使用农药喷洒,减少农药残留,在地上、地面多方位防范和捕获空中飞行或地面爬行的害虫,减少虫害的发生;也可配合绿雕载药的方式灭虫,进一步增强灭虫效果,绿雕载药式灭虫是有意按一定距离除草时留有、移植或专门种植六畜不食的植物,利用植物从小套装有圆柱形或矩形罩套使植物成长为承载药物所需之形状(如图16所示的罩套,一端开口便于套在植物上,图中展示的罩套为圆柱型壳体,罩套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因枝蔓内生而长成结实的几何体,适时在其上喷洒农药的做法,由于这种几何体绿雕上所喷药物较浓,害虫落在绿雕上或靠近闻到必死便达到杀虫目的。载药绿雕间距以3个/亩为佳。
因为农药是喷洒在几何体绿雕上,就不会接触土壤。庄稼收割后,将绿雕拣出田外统一焚烧,一次性消除残留农药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地面上的空间灭虫装置、置于地面内的地面灭虫装置;
所述空间灭虫装置包括夜光杀虫灯,所述夜光杀虫灯包括纵向的发光杆,在所述发光杆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圆形底板、透明容器、透明罩壳,在所述发光杆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发光杆两端外螺纹上分别螺接有螺母,位于所述发光杆底端所述螺母活动抵接所述圆形底板底部,所述圆形底板顶部活动抵接所述透明容器底端,所述透明容器顶端活动抵接所述透明罩壳底端,所述透明罩壳顶端活动抵接位于所述发光杆顶端的所述螺母;
所述透明罩壳为两端贯通的圆锥状套筒,顶端为窄口端,底端为敞口端,所述透明容器为顶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容器,所述透明容器和所述透明罩壳外径相同,在所述透明容器和所述透明罩壳上均套设固定有环板,所述环板边缘沿周向固定有侧围挡;
在所述圆形底板上方的所述透明容器侧壁上、在所述透明容器的所述环板上方以及下方的所述透明容器侧壁上、在所述透明罩壳的所述环板上方以及下方的侧壁上均穿置有进口器,所述进口器呈喇叭状;
所述地面灭虫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所述箱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坡道,两个所述坡道相邻的端部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上方,并且分别固定有凸刺软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板、所述环板为黄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器的窄口端置于所述透明容器或所述透明罩壳内部,所述进口器的敞口端置于所述透明容器或所述透明罩壳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发光杆顶端的所述螺母与所述透明容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透明罩壳,相邻的所述透明罩壳之间为窄口端与敞口端活动抵接;所述透明罩壳的窄口端与所述发光杆之间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杆顶端通过螺母套活动螺接有挂钩,所述发光杆底端通过螺母套活动螺接有地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灭虫装置还包括药桶式杀虫装置,所述药桶式杀虫装置包括螺杆、置药容器,在所述螺杆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设有下卡盘、上卡盘,在所述螺杆两端分别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杆底端的所述螺母活动抵接在所述下卡盘底部,所述下卡盘顶部活动抵接在所述置药容器底部,所述置药容器顶部活动抵接在所述上卡盘底部,所述上卡盘顶部活动抵接在所述螺杆顶端的所述螺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卡盘底部固定有相互同心套设的多个限位环,多个所述限位环的内径、高度均由外侧向内侧逐渐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盘上还设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5或7所述的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灭虫装置还包括网罩灭虫装置,所述网罩灭虫装置包括上下套设的外网罩、内网罩,所述外网罩上穿置有多个喇叭进口,所述内网罩底部外侧沿圆周设有环状底板,所述内网罩顶部中心穿置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顶端穿过所述外网罩顶部中心,并且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活动抵接所述外网罩顶部,所述外网罩底部活动抵接所述环状底板上。
CN202222852469.0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Active CN218483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2469.0U CN218483602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52469.0U CN218483602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3602U true CN218483602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2469.0U Active CN218483602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3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1827B1 (en) Japanese beetle trap
US5189830A (en) Tick trap
KR101874638B1 (ko) 땅바닥 설치형 잡해충 포집기
BR102013017279A2 (pt) Armadilha de observação mata insetos para a captura massiva e controle do bicudo do algodoeiro
JP6004196B2 (ja) 害虫捕獲器
KR200381866Y1 (ko) 다목적 곤충 포획기
US5157866A (en) Earwig collector
KR101621958B1 (ko) 농업용 해충 포획장치
KR102073151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KR102334384B1 (ko) 갈색날개매미충 포획용 트랩
CN218483602U (zh) 一种杀灭害虫的系统
KR20170139389A (ko) 땅 속 매립식 해충 포집기
CN110352005B (zh) 蜱虫捕捉器和蜱虫捕捉方法
KR101613047B1 (ko) 해충 포획용 트랩장치
KR20120017511A (ko) 친환경 해충 포집기
KR101835679B1 (ko) 땅바닥 설치형 잡해충 포집기
CN213369507U (zh) 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预设杀虫装置
JP4129673B2 (ja) 害虫誘引捕獲器
CN212728536U (zh) 一种农业杀虫作业装置
GB2412052A (en) Trap and method for trapping wasps
CN214431343U (zh) 一种避免意外伤害的四害诱杀器
CN209330963U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害虫诱杀装置
CN213719474U (zh)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灭虫装置
CN217407517U (zh) 一种适用于林木的蛀干害虫抓捕装置
KR20220029897A (ko) 해충 유인 포획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