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2172U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2172U
CN218482172U CN202222641016.3U CN202222641016U CN218482172U CN 218482172 U CN218482172 U CN 218482172U CN 202222641016 U CN202222641016 U CN 202222641016U CN 218482172 U CN218482172 U CN 218482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tact
housing
circuit break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410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卫
张阳
张伟强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410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2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2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2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机械开关包括按钮、操作机构和触头机构,按钮受驱动可通过操作机构带动触头机构分合闸,固态开关包括与机械开关串联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信号采集器、信号处理器和故障指示器。该断路器通过机械触点和固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于用电安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为了增加用电的安全性,通常会在用电回路中接入断路器。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当系统中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断路器可以快速切断系统中的故障电路,或者切断整个电源供电,以防止故障扩大,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以传统的机械式断路器为主,包括复杂的操作机构、触点、灭弧室等结构,缺少通信、控制等数字化功能,导致断路器的安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通过机械触点和固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所述机械开关包括按钮、操作机构和触头机构,所述按钮受驱动可通过所述操作机构带动所述触头机构分合闸,所述固态开关包括与所述机械开关串联的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信号采集器、信号处理器和故障指示器。该断路器通过机械触点和固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置槽和分闸限位台,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连杆、手柄和弹性件,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静触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和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手柄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当所述触头机构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分闸锁止台与所述分闸限位台抵持,当所述触头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按钮的一侧或远离所述按钮的一侧,当所述触头机构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容置槽分别位于所述手柄的相对两侧,当所述触头机构处于分闸状态时,两个所述弹性件均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由状态,或一个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另一个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所述容置槽的连线上。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抵持壁和分闸限位台,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扭簧和手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静触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扭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和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扭簧的簧圈与所述抵持壁抵持,所述按钮受驱动可带动所述扭簧的簧圈相对所述抵持壁运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当所述触头机构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分闸锁止台与所述分闸限位台抵持。
可选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动触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贯通所述固定槽的转轴安装孔,所述动触头上对应设置有转轴穿过孔,装配于所述转轴穿过孔和所述转轴安装孔内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第一挂接孔,所述第一挂接孔用于挂接所述操作机构的连杆或扭簧,当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弹性件时,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用于挂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挂接孔。
可选地,所述静触头包括静触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静触板的一端的静银点,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静触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静触板远离所述静银点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可选地,还包括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钮的一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布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和/或所述输入端子的同侧,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散热片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机械开关包括按钮、操作机构和触头机构,按钮受驱动可通过操作机构带动触头机构分合闸,固态开关包括与机械开关串联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信号采集器、信号处理器和故障指示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电回路中出现故障时,信号采集器采集到电流、电压、漏电、电弧、温度、频率等故障信号、以及固态开关内部电子线路的故障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接收故障信号,通过软件算法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故障指示器示出对应的指示,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指示器的指示之后,可以驱动按钮相对壳体滑动(例如将按钮拉出),以通过操作机构带动触头机构实现分闸,从而使得用电回路出现大开距断点,此时,机械开关可以起到隔离电源的作用,进而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检修维护,待检修维护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再次驱动按钮相对壳体反向滑动(例如将按钮推入),以通过操作机构带动触头机构实现合闸,产品即可再次开始工作。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式断路器,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提供机械触点和固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死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断路器;10-壳体;11-第一子壳体;11a-第一转轴定位孔; 12-第二子壳体;12a-第二转轴定位孔;13-容置槽;14-分闸限位台;15-抵持壁;16-容纳槽;161-缓冲件;17-分闸限位孔;18-动触头限位筋;191- 静触头放置槽;192-静触头限位筋;20-按钮;30-操作机构;31-连杆;32- 手柄;321-分闸锁止台;322-固定槽;323-转轴安装孔;324-第一挂接孔; 325-第二挂接孔;33-弹性件;34-扭簧;35-转轴;40-触头机构;41-动触头; 411-转轴穿过孔;412-接触部;42-静触头;421-静触板;422-静银点;50- 输入端子;70-散热孔;71-散热片;80-电路板;81-信号采集器;82-信号处理器;83-故障指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构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机械开关包括按钮 20、操作机构30和触头机构40,按钮20受驱动可通过操作机构30带动触头机构40分合闸,固态开关包括与机械开关串联的电路板80、以及与电路板 80电连接的信号采集器81、信号处理器82和故障指示器83。该断路器100 通过机械触点和固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100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该断路器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其中,壳体1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壳体11和第二子壳体12,第一子壳体11和第二子壳体12可以相互扣合,以形成用于容纳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的容纳空间;机械开关包括按钮20、操作机构30和触头机构40,使用者驱动按钮20相对壳体10 滑动,可以通过操作机构30带动触头机构40实现分闸和合闸,从而对应控制断路器100所接入的用电回路的断开和连通;固态开关包括电路板80、信号采集器81、信号处理器82和故障指示器83,电路板80与机械开关串联,信号采集器81、信号处理器82和故障指示器83可以焊接固定在电路板80上,以使信号采集器81、信号处理器82和故障指示器83与电路板 80电连接。
具体地,信号采集器81用于采集用电回路的电压、电流、频率、电弧、温度、控制、急停信号、以及固态开关内部电子线路的故障信号和急停信号等。当信号采集器81采集到用电回路中出现过流、短路、漏电、三相不平衡、过压欠压、电弧故障、过温、过功率等线路故障、以及固态开关内部电子线路的故障信号和急停信号时,信号处理器82用于控制故障指示器 83示出对应指示,以及电流过载、短路、过温、漏电、谐波、过电压、欠电压、电弧故障、三相不平衡、通信、控制、故障信号、急停信号、以及其他逻辑功能的处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电回路中出现故障时,信号采集器81采集到电流、电压、漏电、电弧、温度、频率等故障信号、以及固态开关内部电子线路的故障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器82,信号处理器82接收故障信号,通过软件算法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故障指示器83示出对应的指示,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指示器83的指示之后,可以驱动按钮20相对壳体10滑动(例如将按钮20拉出,为了避免按钮20从壳体10中拉脱,如图2所示,壳体10上设置有分闸限位孔17),以通过操作机构30带动触头机构40实现分闸,从而使得用电回路出现大开距断点,此时,机械开关可以起到隔离电源的作用,进而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检修维护,待检修维护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再次驱动按钮20相对壳体10反向滑动(例如将按钮20推入),以通过操作机构30 带动触头机构40实现合闸,产品即可再次开始工作。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式断路器,本申请提供的断路器100,提供机械触点和固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100的安全性能。
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上设置有容置槽13和分闸限位台14,操作机构30包括连杆31、手柄32和弹性件33,触头机构 40包括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手柄32上,静触头 42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连杆3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按钮20和手柄32连接,手柄32转动设置在壳体10内,弹性件33的一端容置于容置槽13内,弹性件33的另一端与手柄32固定连接,手柄32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321,当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分闸锁止台321与分闸限位台14抵持,当触头机构40处于合闸状态时,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
示例地,如图4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3和分闸限位台14设置于第一子壳体11上,如图4、图8和图9所示,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手柄32上,静触头42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其中,第一子壳体11 上设置有静触头放置槽191,第二子壳体12上设置有静触头限位筋192,如图4、图10和图11所示,手柄32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321,如图4至图7所示,连杆31可以是U形连杆,以便于连杆3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按钮20和手柄32连接,手柄32可以通过转轴35转动设置在壳体10内,如图8所示,第一子壳体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转轴定位孔11a,如图9所示,第二子壳体1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转轴定位孔12a,以通过第一转轴定位孔 11a和第二转轴定位孔12a配合对转轴35在壳体10内的安装进行定位,弹性件33的一端可以平齐,以便于容置于容置槽13内,弹性件33的另一端可以具有挂钩,以便于与手柄32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当机械开关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 时,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触头机构40的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之间具有较大开距,使用者驱动按钮20相对壳体10滑动,可以通过连杆31带动手柄32转动,动触头41随手柄32同步转动,并在转动一定角度后与静触头42实现接触,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稳定接触,机械开关稳定闭合(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合闸状态);如图7所示,当机械开关闭合(即触头机构40处于合闸状态)时,操作者驱动按钮20 相对壳体10反向滑动,可以通过连杆31带动手柄32反向转动,动触头41 随手柄32同步转动,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分开,在转动一定角度后,手柄32上的分闸锁止台321与壳体10上的分闸限位台14抵持,手柄32不能再继续转动,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手柄32处于稳定状态,动触头41 和静触头42之间的间距处于稳定的大开距状态,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13和弹性件33的数量均为一个,容置槽13位于手柄32靠近按钮20的一侧或远离按钮20的一侧,当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假如容置槽13和弹性件33的数量均为一个,无论容置槽13位于手柄32靠近按钮20的一侧,还是容置槽13位于手柄32远离按钮20的一侧,只要当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那么,手柄32便会受到弹性件33提供的作用力,并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手柄32上的分闸锁止台321与壳体10上的分闸限位台14抵持,因此,手柄32不能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手柄32在弹性件33 和分闸限位台14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
可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13和弹性件 33的数量均为两个,容置槽13和弹性件33一一对应,两个容置槽13分别位于手柄32的相对两侧,当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两个弹性件33 均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由状态,或一个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另一个弹性件33处于自由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假如容置槽13和弹性件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容置槽13和弹性件33一一对应,此时,两个容置槽13可以分别位于手柄32 的相对两侧,即一个容置槽13位于手柄32靠近按钮20的一侧、另一个容置槽13位于手柄32远离按钮20的一侧,当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两个弹性件33的受力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均能够达到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的目的。
第一种情况,两个弹性件33均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手柄32受到两个弹性件33的共同作用力,并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手柄32 上的分闸锁止台321与壳体10上的分闸限位台14抵持,因此,手柄32不能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手柄32在两个弹性件33和分闸限位台14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
第二种情况,两个弹性件33均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手柄32没有受到任何转动的作用力,手柄32处于稳定不动状态,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
第三种情况,位于手柄32靠近按钮20的一侧(简称左侧)的弹性件 33处于压缩状态、位于手柄32远离按钮20的一侧(简称右侧)的弹性件33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手柄32受到左侧的弹性件33的作用力,但不受右侧的弹性件33的作用力,并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手柄32 上的分闸锁止台321与壳体10上的分闸限位台14抵持,因此,手柄32不能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手柄32在左侧的弹性件33和分闸限位台14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
第四种情况,位于手柄32远离按钮20的一侧(简称右侧)的弹性件 33处于压缩状态、位于手柄32靠近按钮20的一侧(简称左侧)的弹性件 33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手柄32受到右侧的弹性件33的作用力,但不受左侧的弹性件33的作用力,并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手柄32 上的分闸锁止台321与壳体10上的分闸限位台14抵持,因此,手柄32不能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手柄32在右侧的弹性件33和分闸限位台14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
可选地,如图6所示,手柄32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容置槽13的连线上。
这里以容置槽13和弹性件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使用者驱动按钮20相对壳体10滑动,可以通过连杆31带动手柄32转动,两个弹性件33逐渐被压缩,并在转动一定角度后操作机构30到达死点位置,当操作机构30处于死点状态时,手柄32受到两个弹性件33的作用力处于同一直线上,并经过手柄32的转动中心,此时,两个弹性件33均处于分合闸过程中被压缩的最大状态,此时,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还未实现接触,当操作机构30转过死点位置,操作机构30不再受外力控制,操作机构30可以自行迅速转动到合闸位置。
当操作机构30转过死点位置后,使用者可以撤销外力(当然,也可以不撤销外力继续驱动按钮20),手柄32和动触头41继续转动,触头机构 40迅速合闸。无论分闸时弹性件33处于何种状态,合闸时两个弹性件33 均处于压缩状态,这样一来,两个弹性件33作用于手柄32,以使手柄32 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动触头41与静触头42接触,动触头41会被静触头42限位,又由于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手柄32上,动触头41 与手柄32同步动作,因此,手柄32也会被限位,从而使得手柄32在两个弹性件33和静触头42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闭合(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合闸状态)。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例如第二子壳体 12上)上设置有抵持壁15和分闸限位台14,操作机构30包括扭簧34和手柄32,触头机构40包括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手柄32上,静触头42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扭簧3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按钮20和手柄32连接,扭簧34的簧圈与抵持壁15抵持,按钮20受驱动可带动扭簧34的簧圈相对抵持壁15运动,手柄32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321,当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分闸锁止台321与分闸限位台14抵持。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扭簧3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按钮20和手柄32连接,扭簧34的簧圈与抵持壁15抵持,以使扭簧34与按钮20连接的一端在分合闸过程中随按钮20做直线运动,扭簧34与手柄32连接的一端在分合闸过程中随手柄32做旋转运动,而扭簧34的簧圈始终沿着抵持壁15进行运动(既有直线运动,也有旋转运动)。
如图13所示,当机械开关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手柄32受到的扭簧34施加的作用力位于手柄32的转动中心的左侧,以使手柄32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手柄32上的分闸锁止台321与壳体10上的分闸限位台14抵持,因此,手柄32不能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手柄32在扭簧34和分闸限位台14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断开(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分闸状态);如图14所示,当机械开关闭合(即触头机构40处于合闸状态)时,手柄32受到的扭簧34施加的作用力位于手柄32的转动中心的右侧,以使手柄32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由于动触头41与静触头42接触,动触头41会被静触头42 限位,又由于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手柄32上,动触头41与手柄32同步动作,因此,手柄32也会被限位,从而使得手柄32在扭簧34和静触头42 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动,机械开关稳定闭合(即触头机构40处于稳定的合闸状态)。
如图10、图11和图15所示,手柄32上设置有固定槽322,动触头41 固定设置在固定槽322内,以使动触头41能够随手柄32同步运动,手柄 32上还设置有贯通固定槽322的转轴安装孔323,动触头41上对应设置有转轴穿过孔411,装配于转轴穿过孔411和转轴安装孔323内的转轴35转动设置在壳体10内,以使转轴35能够同时穿设于转轴穿过孔411和转轴安装孔323内,以避免动触头41对转轴35与手柄32的连接造成干扰。此外,如图9所示,第二子壳体12上还设置有动触头限位筋18,以避免动触头41沿轴向发生窜动。
如图10、图11和图15所示,手柄32上还设置有第一挂接孔324,第一挂接孔324用于挂接操作机构30的连杆31或扭簧34,如图10和图11 所示,当操作机构30包括弹性件33时,手柄32上还设置有用于挂接弹性件33的第二挂接孔325。在此基础上,当弹性件33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二挂接孔325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挂接孔325和弹性件33一一对应,转轴安装孔323位于两个第二挂接孔325的连线上,以使手柄32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第二挂接孔325的连线上。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动触头41上还设置有接触部412,如图13和图14所示,静触头42包括静触板421、以及设置于静触板421的一端的静银点422,以通过接触部412与静银点422接触,从而使得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实现接触,壳体10上设置有容纳槽16,容纳槽16位于静触板421 的延伸方向上,静触板421远离静银点422的一端与容纳槽16之间设置有缓冲件161,以避免在弹性件33或扭簧34的作用下,动触头41和静触头 42接触时发生碰撞造成损伤。其中,缓冲件161可以是弹片或弹簧,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断路器100还包括输入端子50和输出端子,输入端子50设置于壳体10远离按钮20的一侧,输出端子间隔设置于按钮10的同侧,以便于断路器100接入用电回路中,壳体10上设置有散热孔70,散热孔70布设于壳体10的顶端和/或输入端子50的同侧,以提高断路器100的散热效果,示例地,输入端子50包括两个,散热孔70 布设于两个输入端子50之间,壳体10上还设置有散热片71,壳体10的顶端设置有卡接槽,散热片71卡接在卡接槽内,以进一步提高断路器100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机械开关和固态开关,所述机械开关包括按钮(20)、操作机构(30)和触头机构(40),所述按钮(20)受驱可通过所述操作机构(30)带动所述触头机构(40)分合闸,所述固态开关包括与所述机械开关串联的电路板(80)、以及与所述电路板(80)电连接的信号采集器(81)、信号处理器(82)和故障指示器(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容置槽(13)和分闸限位台(14),所述操作机构(30)包括连杆(31)、手柄(32)和弹性件(33),所述触头机构(40)包括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所述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32)上,所述静触头(4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连杆(3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20)和所述手柄(32)连接,所述手柄(32)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弹性件(33)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3)内,所述弹性件(3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32)固定连接,所述手柄(32)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321),当所述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分闸锁止台(321)与所述分闸限位台(14)抵持,当所述触头机构(4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3)和所述弹性件(33)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容置槽(13)位于所述手柄(32)靠近所述按钮(20)的一侧或远离所述按钮(20)的一侧,当所述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3)和所述弹性件(33)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容置槽(13)和所述弹性件(33)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容置槽(13)分别位于所述手柄(32)的相对两侧,当所述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两个所述弹性件(33)均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由状态,或一个所述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另一个所述弹性件(33)处于自由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2)的转动中心位于两个所述容置槽(13)的连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抵持壁(15)和分闸限位台(14),所述操作机构(30)包括扭簧(34)和手柄(32),所述触头机构(40)包括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所述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32)上,所述静触头(4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扭簧(3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20)和所述手柄(32)连接,所述扭簧(34)的簧圈与所述抵持壁(15)抵持,所述按钮(20)受驱动可带动所述扭簧(34)的簧圈相对所述抵持壁(15)运动,所述手柄(32)上设置有分闸锁止台(321),当所述触头机构(4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分闸锁止台(321)与所述分闸限位台(14)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2)上设置有固定槽(322),所述动触头(41)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槽(322)内,所述手柄(32)上还设置有贯通所述固定槽(322)的转轴安装孔(323),所述动触头(41)上对应设置有转轴穿过孔(411),装配于所述转轴穿过孔(411)和所述转轴安装孔(323)内的转轴(35)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2)上还设置有第一挂接孔(324),所述第一挂接孔(324)用于挂接所述操作机构(30)的连杆(31)或扭簧(34),当所述操作机构(30)包括弹性件(33)时,所述手柄(32)上还设置有用于挂接所述弹性件(33)的第二挂接孔(325)。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42)包括静触板(421)、以及设置于所述静触板(421)的一端的静银点(422),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容纳槽(16),所述容纳槽(16)位于所述静触板(42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静触板(421)远离所述静银点(422)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16)之间设置有缓冲件(1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端子(50),所述输入端子(50)设置于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按钮(20)的一侧,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散热孔(70),所述散热孔(70)布设于所述壳体(10)的顶端和/或所述输入端子(50)的同侧,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散热片(71),所述壳体(10)的顶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散热片(71)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CN202222641016.3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断路器 Active CN218482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1016.3U CN218482172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1016.3U CN218482172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2172U true CN218482172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41016.3U Active CN218482172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2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91699B2 (en) Low-voltage circuit breaker with residual current tripping device
CN218482172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4848400U (zh) 断路器
CN211150471U (zh) 液磁断路器
CN215496596U (zh) 一种自动空气断路器用的切断电源机构
CN213366509U (zh) 一种空气断路器复位控制机构
CN203398059U (zh) 小型断路器
CN216902649U (zh) 一种组合式隔离开关
CN208298764U (zh) 具有远程调控功能的空气开关
CN219553552U (zh) 多极断路器
CN217606056U (zh) 断路器的漏电试验电路及断路器
CN218887054U (zh) 隔离开关防误触连锁装置
CN211605073U (zh)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546990Y (zh) 高压双电源转换负荷开关
CN218160224U (zh) 一种磁通报警一体装置及断路器
CN216902575U (zh) 一种操作机构及旋转式隔离开关
CN216928336U (zh) 一种隔离分合闸三工位联锁
CN214797281U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断路器开关状态采集器
CN210467740U (zh) 一种小型漏电断路器用组合保护机构
CN216084758U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CN215527557U (zh) 一种防电弧开关
CN219350083U (zh) 环网柜用环保气体真空断路器
CN211016883U (zh) 一种电力管理系统防误操作用隔离刀闸
CN116487207B (zh) 一种拍合式双电源急速转换开关
CN213781872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防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