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0676U -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0676U
CN218480676U CN202221588484.2U CN202221588484U CN218480676U CN 218480676 U CN218480676 U CN 218480676U CN 202221588484 U CN202221588484 U CN 202221588484U CN 218480676 U CN218480676 U CN 218480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mmunicated
boiler
out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84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锋
刘广耀
罗冰
姜培鹏
刘建华
李青
李媛
张舜鑫
王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d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84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0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0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0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包括:锅炉,开设有锅炉第一出口、锅炉第二出口、锅炉第一入口和锅炉第二入口;供热首站,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锅炉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组;高压缸,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第二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锅炉第一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锅炉第二入口连通有给水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之间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组;本实用新型在相应设置了流量计,使得进行蒸汽流量调节/调峰时,可以以流量计的检测为依据,可以保证调节精度。

Description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的消纳新能源,要求部分区域内的热电联产机组实现热电解耦,其中高低旁联合供热为深度调峰实现热电解耦幅度最大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此技术方案牵扯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及首站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各流量控制不当会造成机组推力失衡、机组振动以及甚至非停等风险。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调峰系统中,只在相应位置设置了调节阀来实现调节功能,但是不能实现相应位置流量的检测问题,导致流量调节没有依据性,不能保证调节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也是一种高低旁联合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在相应设置了流量计,使得进行蒸汽流量调节/调峰时,可以以流量计的检测为依据,可以保证调节精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包括:
锅炉,开设有锅炉第一出口、锅炉第二出口、锅炉第一入口和锅炉第二入口;
供热首站,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锅炉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组;
高压缸,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第二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锅炉第一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锅炉第二入口连通有给水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之间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还通过管道连通有中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中压缸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中压缸还通过管道连通有低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缸通过管道和凝气器,与所述给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组还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门组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安装有第四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内固定有过热器和再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再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连通,入口连通所述给水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锅炉与供热首站之间连通的第一管道上安装第一流量计,在连通锅炉与作为高旁阀门组的第二阀门组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第二流量计;通过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可以实现第管道中物料流量的检测,为各阀门组及阀门的调节提供依据,可以提高调节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炉;11、第一出口;12、第二出口;13、第一入口;14、第二入口;15、再热器;16、过热器;2、第一管道;21、第一流量计;22、第一阀门组;23、第三流量计;24、第一阀门;25、第一进水管;3、供热首站;31、用户回水管道;32、用户供暖管道;33、固体电蓄热装置回水管道;34、固体电蓄热装置供暖出水管道;35、固体电蓄热装置;4、第二管道;5、高压缸;6、第三管道;7、第四管道;71、第二流量计;72、第二阀门组;73、第四流量计;74、第二阀门;75、第二进水管;8、中压缸;81、第三阀门;9、低压缸;91、凝汽器;92、高压厂用变压器;93、变电站高压电缆;10、给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包括锅炉1、第一管道2、供热首站3、第二管道4、高压缸5、第三管道6、第四管道7、中压缸8和第压缸9等;
所述锅炉1上可以开设有锅炉第一出口11、锅炉第二出口12、锅炉第一入口13和锅炉第二入口14;
所述供热首站3可以通过第一管道2与所述锅炉第一出口1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2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计21和第一阀门组22;
所述高压缸5的进口可以通过第二管道4与所述锅炉第二出口12连通,出口与所述锅炉第一入口13通过第三管道6连通,所述锅炉第二入口14连通有给水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4和所述第三管道6之间连通有第四管道7,所述第四管道7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71和第二阀门组7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2为再热蒸汽热段管道;所述供热首站3还连通有用户回水管道31和用户供暖管道32,属于常规设置,以及所述供热首站3通过固体电蓄热装置回水管道33和固体电蓄热装置供暖出水管道34连接有固体电蓄热装置35,也属于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2还通过管道连通有中压缸;所述第一管道2和所述中压缸8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可以命名为第三阀门81。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压缸8还通过管道连通有低压缸9;具体的,所述中压缸8和所述低压缸9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管道上安装有阀门,以及管道还与所述第一管道2通过中低压缸连通抽汽逆止阀、中低压缸连通调节阀后进行连通,属于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缸9通过管道和凝气器91,与所述给水管道10连通;以及回水管道31通过供热首站3后再与所述凝气器91连通,属于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组22还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5,所述第一进水管25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4和第三流量计23;所述第二阀门组72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75,所述第二进水管75上安装有第二阀门74和第四流量计73;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阀门组22还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5,可以是所述第一进水管25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道2连通,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25的出水口出安装调节阀;所述第二阀门组72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75,可以是所述第二进水管75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管道7连通,也可以在所述第二进水管75的出水口出安装调节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炉1内可以固定有过热器16和再热器15。
本实施例中,所述再热器1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道2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三管道6的出口连通;所述过热器16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道4的入口连通,入口连通所述给水管道10。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阀门组22和第二阀门组72可以设置为低旁阀、高旁阀,或直接设置为调节阀;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阀门会阀门组。所述第一阀门24、所述第二阀门74、所述第三阀门81以及其他阀门,均可以设置为调节阀或其他常规阀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流量计,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采用水流量计或蒸汽流量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在此不再详述。所述第一进水管25和所述第二进水管75根据需求连接相关设备或管道,比如其连接供水装置来实现低旁减温和高旁减温属于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在高低旁供热系统运行时,可以根据调节要求或平衡关系等要求,进行各阀门调节,调节时,以各流量计检测数据为依据,较没有流量数值为依据进行调节式,可以提高调节精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第一阀门组22设置为低旁阀门组,第二阀门组72设置为高旁阀门组,第一阀门24设置为低旁减温水管路上的阀门,第二阀门74设置为高旁减温水管路上的阀门;第一流量计21设置为低旁流量计,第二流量计71设置为高旁流量计,第三流量计23设置为低旁减温水流量计,第四流量计73设置为高旁减温水流量计;在高旁阀门组前设计高旁流量计、高旁减温水管路设计高旁减温水流量计、低旁阀门组前设计低旁流量计、低旁减温水管路设计低旁减温水流量计。
调节时,可以首先按“低旁流量=高旁流量+高旁减温水流量;低旁到供热首站流量=低旁流量+低旁减温水流量”逻辑进行流量调节。
高低旁供热系统运行时,根据外界热负荷进行升负荷时,低旁到供热首站流量增加根据公式“旁到供热首站流量=低旁流量+低旁减温水流量”低旁流量增加,低旁压力降低,此刻根据流量公式“低旁流量=高旁流量+高旁减温水流量”缓慢开大高旁阀门组,达到升负荷时的流量动态平衡。
根据外界热负荷进行降负荷时,低旁到供热首站流量减少,根据公式“旁到供热首站流量=低旁流量+低旁减温水流量”低旁流量减少,低旁压力升高,此刻根据流量公式“低旁流量=高旁流量+高旁减温水流量”缓慢关小高旁阀门组,达到降负荷时的流量动态平衡。
具体的,当高低旁联合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流量不匹配造成机组安全隐患问题时,为了解决动态流量匹配的问题,通过在几个关键位置上设置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和第四流量计等;然后依据流量计的参数,通过常规逻辑来精确供热系统内设备来达到增减流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开设有锅炉第一出口、锅炉第二出口、锅炉第一入口和锅炉第二入口;
供热首站,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锅炉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组;
高压缸,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第二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锅炉第一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锅炉第二入口连通有给水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之间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组;
所述第一阀门组还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流量计;
所述第二阀门组还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安装有第四流量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还通过管道连通有中压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中压缸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缸还通过管道连通有低压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通过管道和凝气器,与所述给水管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内固定有过热器和再热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入口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出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连通,入口连通所述给水管道。
CN202221588484.2U 2022-06-23 2022-06-23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Active CN218480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8484.2U CN218480676U (zh) 2022-06-23 2022-06-23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8484.2U CN218480676U (zh) 2022-06-23 2022-06-23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0676U true CN218480676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8484.2U Active CN218480676U (zh) 2022-06-23 2022-06-23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0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95360U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蓄电一次调频系统
CN110701663A (zh) 基于完全热电解耦的引射式热泵乏汽回收供热方式及系统
CN108104888B (zh) 一种基于调频旁路的电网调频系统及方法
CN103452600A (zh) 回热侧间接调节的汽轮机发电系统及其一次调频方法
CN112594667A (zh) 高温超高压再热干熄焦锅炉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0686227A (zh) 中间再热蒸汽发电系统
CN110656991A (zh) 基于轴向推力平衡及再热平衡的引射配气热电解耦方式
CN111255530A (zh) 一种带有低压缸蝶阀辅助的火电机组负荷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10509309U (zh) 热电机组电力调峰的蒸汽余能利用耦合抽汽供热系统
CN113175367B (zh) 一种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和灵活性的母管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8480676U (zh) 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蒸汽流量调节系统
CN113431651A (zh) 一种低负荷一炉带两机的运行系统
CN112879110A (zh) 一种一炉带两机超低负荷运行的热力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12282874A (zh) 一种用于提高工业供热灵活性的系统
CN109028004B (zh) 调峰燃气锅炉给水流量与压力双平衡式控制系统
CN208982123U (zh) 一种实现热电机组三种状态切换运行的系统
CN203499733U (zh) 回热侧间接调节的汽轮机发电系统
CN213775467U (zh) 具有多个液压调节阀的热电解耦系统
CN113431648B (zh) 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的再热器结构
CN213510767U (zh) 一种多拖一联合循环机组再热蒸汽系统
CN113175370B (zh) 一种不同机组间锅炉与汽轮机互连的系统以及运行方法
CN211777610U (zh) 一种带有低压缸蝶阀辅助的火电机组负荷调节系统
CN211975072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蒸汽工质余压利用结构
CN112944424A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的供热系统
CN214660396U (zh) 机组间基于中排及其冷却的耦合调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