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8617U -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8617U
CN218478617U CN202222989877.0U CN202222989877U CN218478617U CN 218478617 U CN218478617 U CN 218478617U CN 202222989877 U CN202222989877 U CN 202222989877U CN 218478617 U CN218478617 U CN 218478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irculating
pipe
bin
wat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98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松
孙婧
江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mei Lake Bay Wuxi Environment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Hechang Think Tank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uogua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Damei Lake Bay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mei Lake Bay Wuxi Environment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Hechang Think Tank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uogua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Damei Lake Bay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mei Lake Bay Wuxi Environment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Hechang Think Tank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uogua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Damei Lake Bay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mei Lake Bay Wuxi Environment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98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8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8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8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由填充层、进水仓、循环仓组成水循环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料溢流装置、浮筒、潜污泵、布水搅拌管和布水循环管;填充层填充有过滤材料;进水仓上部设置有进料溢流装置;循环仓内设有潜污泵,连接布水搅拌管、布水循环管;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布水搅拌管从循环仓延伸至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内,并从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孔口伸至进水仓底部;水循环装置主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使其浮于水面的浮筒。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泵的提升作用将自流进入装置内部的水通过穿孔管向装置四周散布,达到与装置周围水体混合、循环的作用,对河道中水的局部循环有显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治理是近几年环境整治重点推进的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由于河流的生态作用,很多城市启动了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河道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维护,贯穿于整个治理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水体流动性较差是造成河道水质差的原因之一,并且于河道水循环的沉浸式节能型设备鲜少有。
通过机械设备清理河道容易产生对河道底泥的扰动,河道底泥是释放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将会造成河道水质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河道水体的循环不仅要增加河体的流动性还要防止对河道底泥的扰动,恢复河道水体的流动性并改善水质是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目前增加河道水体流动性的措施主要有循环泵站、一体化处理装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专利CN112028260A公开了一种内循环河流生态平衡系统,包括在河流上游设置的有益菌菌床和循环站,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利用循环站与河流下游之间的压差来进行系统的循环,一旦遇到枯水期,整套系统将无法运行;专利CN 212954690 U公开了河道净化用高速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原水泵、反洗水泵、静态混合器、高速滤器、加药箱、排污池及风机,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定期需要进行反洗,若反洗废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将再一次对环境造成污染;专利CN 205820974 U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的隔栅,所述隔栅通过管道连接生物氧化池,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维护复杂、灵活性不高,不适合频繁更换使用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由填充层、进水仓、循环仓组成水循环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料溢流装置、浮筒、潜污泵、布水搅拌管和布水循环管;所述的进水仓一侧为填充层、另一侧为循环仓;所述的填充层远离进水仓的一面为开孔壁板、靠近进水仓的一面为第一穿孔隔板,在开孔壁板、第一穿孔隔板之间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的进水仓、循环仓之间由第二穿孔隔板隔开;所述的进水仓上部在第二穿孔隔板的一旁设置有进料溢流装置,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具有孔口;所述的循环仓内设有潜污泵,所述的潜污泵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搅拌管,另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循环管;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所述的布水搅拌管从循环仓延伸至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内,并从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孔口伸至进水仓底部;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的布水搅拌管从进入进料溢流装置处一直到进水仓底部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孔;所述的水循环装置主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使其浮于水面的浮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材料为过滤棉。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顶部设有加药开口,所述的加药开口高于进水仓的顶部。
所述的布水搅拌管通过管卡结构安装固定在第二穿孔隔板上。
所述的布水循环管通过管卡结构安装固定在水循环装置主体外周侧壁上,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布置在水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为上大下敛的斗体形状,斗体中空敞口,斗体底部预留用于布水搅拌管穿插通过的孔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仓、循环仓、第一穿孔隔板、第二穿孔隔板、布水搅拌管、布水循环管、浮筒和进料溢流装置均为PE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水循环装置主体顶部,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潜污泵,为潜污泵提供电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用于远程操作的物联网盒子,物联网盒子分别与太阳能发电装置、潜污泵连接。
填充层的开孔壁板或第一穿孔隔板能够拆下,以更换填充层中的过滤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泵的提升作用将自流进入装置内部的水通过穿孔管向装置四周散布,达到与装置周围水体混合、循环的作用;在需要投加微生物菌剂等有利药剂时,该装置能起到加药、混合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对河道中水的局部循环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局部污染较高的水体可以将局部水扩散到周围水体中,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以及河道水生植物的分解消纳污染物的作用,提高水体的流动性,避免河道局部水质差、产生黑丑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利用河道水体的静压差,装置外围的水体通过开孔壁板依次进入进水仓、循环仓,装置整体由浮筒的浮力漂浮在河道上,且运行时不受水位波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棉将进水杂质拦截在装置外部,细小杂质固着在过滤棉中,只需定期清洗、更换过滤棉即可,无需定期对装置进行反冲洗,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灵活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新型能源太阳能,节能、低碳;还可通过物联网盒子实现远程操作,高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B剖视图。
图4: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下部布水循环管处的剖视图。
图5:开孔壁板结构示意图。
图6:第一穿孔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7:第二穿孔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8:布水搅拌管局部示意图。
图9:布水循环管局部示意图。
图中:1-进水仓,2-循环仓,3-第二穿孔隔板,4-开孔壁板,5-第一穿孔隔板,6-过滤材料,7-进料溢流装置,8-布水搅拌管,9-潜污泵,10-布水循环管,11-太阳能发电装置,12-第一管卡,13-浮筒,14-第二管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如图1-3所示,由填充层、进水仓1、循环仓2组成水循环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料溢流装置7、浮筒13、潜污泵9、布水搅拌管8和布水循环管10;进水仓1一侧为填充层、另一侧为循环仓2;填充层远离进水仓1的一面为开孔壁板4,如图5所示,靠近进水仓1的一面为第一穿孔隔板5,如图6所示,利用水体的静压差使河道水通过开孔壁板4进入装置内。进水仓1一侧开孔壁板4、第一穿孔隔板5之间填充有设置有用于对进水进行的过滤材料6,用于拦截水体中的杂质,防止大块物质进入装置,影响装置的使用。进水仓1、循环仓2之间由第二穿孔隔板3隔开,第二穿孔隔板3如图7所示。
循环仓2内设有潜污泵9,潜污泵9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搅拌管8,另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循环管10;如图4所示,布水循环管10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布水搅拌管8从循环仓2延伸至进水仓1的进料溢流装置7内,并从进水仓1的进料溢流装置7底端孔口伸至进水仓1底部;布水循环管10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一开孔,如图9所示;布水搅拌管8从进入进料溢流装置7处一直到进水仓1底部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孔,如图8所示;如图1所示,水循环装置主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使其浮于水面的浮筒13。
进水仓1上部在第二穿孔隔板3的一旁设置有进料溢流装置7,在需要投加微生物菌剂等有利药剂时,进料溢流装置7作为药剂料斗,使用时只需将药剂装置料斗中即可,药剂在溶解的过程中如果较缓慢,来不及溶解的情况下,上层已经溶解的药剂从溢流装置上端溢流至进水仓1,使得药剂的溶解始终在进水仓1内进行,此时的进水仓1兼做药剂溶解仓;
进料溢流装置7底端具有孔口;实施例中,进料溢流装置7为上大下敛的斗体形状,斗体中空敞口,斗体底部预留用于布水搅拌管8穿插通过的孔口,布水搅拌管8设由开孔。利用水泵的动力将循环仓2内的部分水体用来对溢流装置及进水仓1内的水体进行充分混合,代替了传统的搅拌机,节约了能源和制作成本。
循环仓2的内部放置一台潜污泵9,用于将循环仓2内的水提升并与设备外侧的水体进行混合,从而达到水体内水质的循环作用;布水管循环管四周开孔,绕装置箱体用直角三通连成一个“口”自行,在潜污泵9的作用下,将循环仓2内的水体(或溶液)散布到装置四周,从而达到循环的效果。
实施例中,过滤材料6为过滤棉。
实施例中,进料溢流装置7顶部设有加药开口,加药开口高于进水仓1的顶部。
实施例中,布水搅拌管8通过第一管卡12安装固定在第二穿孔隔板3上。
实施例中,布水循环管10通过第二管卡14安装固定在水循环装置主体外周的侧壁上,如图3所示,布水循环管10布置在浮筒13的下方,布水循环管10位于水面以下。
实施例中,进水仓1、循环仓2、第一穿孔隔板5、第二穿孔隔板3、布水搅拌管8、布水循环管10、浮筒13和进料溢流装置7均为PE材料制成。
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11,太阳能发电装置11安装在水循环装置主体顶部,太阳能发电装置11连接潜污泵9,为潜污泵9提供电能。
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远程操作的物联网盒子,物联网盒子分别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1、潜污泵9连接。
填充层的开孔壁板4或第一穿孔隔板5能够拆下,以更换填充层中的过滤棉。
将该装置放置于河道内后,河道内水体通过设备一侧开孔壁板4的进水孔进入设备,并通过过滤棉拦截水体内的漂浮物等杂质,水体从进水仓1进入循环仓2,待箱体满水后,启动潜污泵9,将循环仓2内的水一部分提升进入进水仓1的进料溢流斗的布水搅拌管8,一部分提升至箱体周围的布水循环管10。两个出水路线分别为:水-进水仓1-循环仓2-布水搅拌管8;水-进水仓1-循环仓2-布水循环管10。
本装置集成化效果好,灵活性好,提高河道水的循环性的同时,又能在需要时投加微生物菌剂等有利药剂。
本装置可使用太阳能新能源,减少了配电柜、电缆等设施;为控制方便,可采用物联网盒子,达到远程操作的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填充层、进水仓、循环仓组成水循环装置主体,还设有进料溢流装置、浮筒、潜污泵、布水搅拌管和布水循环管;所述的进水仓一侧为填充层、另一侧为循环仓;所述的填充层远离进水仓的一面为开孔壁板、靠近进水仓的一面为第一穿孔隔板,在开孔壁板、第一穿孔隔板之间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的进水仓、循环仓之间由第二穿孔隔板隔开;所述的进水仓上部在第二穿孔隔板的一旁设置有进料溢流装置,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具有孔口;所述的循环仓内设有潜污泵,所述的潜污泵具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搅拌管,另一个出水口连接布水循环管;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所述的布水搅拌管从循环仓延伸至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内,并从进水仓的进料溢流装置底端孔口伸至进水仓底部;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在水循环装置主体的四周环绕布置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的布水搅拌管从进入进料溢流装置处一直到进水仓底部的管路段上分布式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孔;所述的水循环装置主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使其浮于水面的浮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为过滤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顶部设有加药开口,所述的加药开口高于进水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搅拌管通过管卡结构安装固定在第二穿孔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循环管通过管卡结构安装固定在水循环装置主体外周的侧壁上,所述的布水循环管布置在浮筒的下方,布水循环管位于水面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溢流装置为上大下敛的斗体形状,斗体中空敞口,斗体底部预留用于布水搅拌管穿插通过的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仓、循环仓、第一穿孔隔板、第二穿孔隔板、布水搅拌管、布水循环管、浮筒和进料溢流装置均为PE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水循环装置主体顶部,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潜污泵,为潜污泵提供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远程操作的物联网盒子,物联网盒子分别与太阳能发电装置、潜污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填充层的开孔壁板或第一穿孔隔板能够拆下,以更换填充层中的过滤棉。
CN202222989877.0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Active CN218478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9877.0U CN2184786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9877.0U CN2184786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8617U true CN218478617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72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9877.0U Active CN2184786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8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7990B1 (ko) 고형물 제거기능이 겸비된 생물여과조
CN110776202A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
CN106006944A (zh) 一种船载式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CN206447693U (zh) 漂浮式污水处理器
CN218478617U (zh) 一种置于河道内的水循环装置
CN112811726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CN208022793U (zh) 一种用于水体的充氧曝气装置
CN201648097U (zh) 曝气生物滤池
CN206570091U (zh)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智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5710349U (zh)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328812U (zh) 一种节地型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0261413U (zh) 一种河道水质污染用自渗反滤回灌系统
CN207619210U (zh) 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CN209010326U (zh) 一种优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0065324U (zh) 一种散水设备
CN209242871U (zh) 一种户用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27538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CN207259334U (zh)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62070U (zh) 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处理装置
CN205933529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5010213A (zh)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
CN205603348U (zh) 一种自然式污水充氧沉淀池
CN205710084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13475706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再利用装置
CN207511903U (zh) 一种微纳气泡曝气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