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4547U - 电动扫地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扫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4547U
CN218474547U CN202222591703.9U CN202222591703U CN218474547U CN 218474547 U CN218474547 U CN 218474547U CN 202222591703 U CN202222591703 U CN 202222591703U CN 218474547 U CN218474547 U CN 218474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heel
brush
organism
round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17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松
何思武
何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otop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otop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otop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otop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17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4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4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4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扫地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后端两侧设有后轮,两个后轮之间设有后滚刷,后滚刷两端与机体转动连接,机体内部设有驱动后滚刷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电池模块,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后轮传动连接,后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后滚刷传动连接,电池模块与电机电连接,电机和电池模块均与机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具有以下优点:电机驱动后滚刷,在静置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清扫,相比传统的手推式,对同一区域清扫无需反复推动,使用省力,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电动扫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清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扫地机。
背景技术
手推式扫地机清扫效率高、效果好,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公知的手推式扫地机是靠人力推行扫地机时轮子的转动带动主刷和侧刷旋转完成清扫工作的,推行时沉重、费力,而对一块较脏的区域需要反复推动清扫,完成长时间的清扫工作时,清扫人员负担很大。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846311U公开了扫地机的皮带齿轮转动结构,包括扫地机本体,所述扫地机本体后方设置有推杆,所述扫地机本体后端设置有后轮,所述扫地机前端对称的设置有一对毛刷,所述毛刷通过传动机构与后轮进行连接。扫地机采用手推式,对一区域进行反复清扫时需要人力反复推动,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扫地机,能电动驱动后滚刷,无需反复推动,使用省力。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扫地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扫地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后端两侧设有后轮,后轮穿设有轮轴,轮轴与后轮转动连接,两个后轮之间设有后滚刷,后滚刷两端与机体转动连接,机体内部设有驱动后滚刷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电池模块,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轮轴连接,轮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后滚刷连接,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之间传动连接,电池模块与电机电连接,电机和电池模块均与机体固定连接,轮轴与机体连接,后滚刷设置在机体内,后轮设置在机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后轮用于机体的移动,后滚刷用于清扫地面上的垃圾,电机用于驱动后滚刷转动,电池模块为电机的转动提供电能,电机与轮轴的连接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便于由第一传动机构来降低电机输出到后滚刷的转速,提高扭矩,提高后滚刷的承载力,更适合稳定转动,后滚刷与轮轴的连接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之间传动连接,便于将电机的转动输送到后滚刷上,使得后滚刷转动,还能通过第二传动机构来提高后滚刷的转速,提高清扫效率,采用了电动驱动,后滚刷能在电机驱动下自动转动,相比传统的手推带动滚刷,更省力,可以静置在一块区域内进行自动清扫,无需人工推动来使得后滚刷转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电池模块上带有开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前端对称的设置有一对前刷,前刷与机体转动连接,前刷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轮轴连接,第三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前刷上的从动轮以及与轮轴连接的主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轮轴与主动轮转动连接,主动轮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能带动主动轮转动,传送带为钢丝绳,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设有与钢丝绳配合的绳槽,当然的,钢丝绳也可以由皮带等替代,绳槽也只需要做相应的变换。前刷用于在机体前端将两侧的垃圾向内集中,以便于后滚刷的清扫,扩大了整体的清扫面积,提高后滚刷的工作效率,从动轮用于带动前刷转动,主动轮用于带动从动轮转动,传送带用于将主动轮的转动输送到从动轮上,主动轮由第一传动机构带动,主动轮通过传送带直接带动从动轮,传递损失小,且通过传送带能实现较长距离的直接动力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包括外壳体,前刷与外壳体转动连接,外壳体内设有用于调整传送带的滑轮,滑轮与外壳体转动连接,传送带设置在外壳体内。外壳体呈回字型,设置在外侧,提高整体的防护性。前刷与外壳体转动连接,使得前刷设置在外侧,扩大了对外侧的清扫范围,滑轮用于压住传送带,是传送带涨紧,防止传送带松弛影响动力传输,保证前刷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前刷和后轮之间设有配重块,配重块设置在机体两侧且在外壳体内,配重块下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外壳体固定连接。配重块与安装板连接。配重块用于增加整体重量,提高运动稳定性,且配重块设置在两侧,对两侧的平衡性好,安装板用于给配重块提供安装位置,且便于和外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传送带上方。安装板设置在传送带上方,能对传送带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传送带上下抖动过大,影响前刷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齿轮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上的小齿轮以及设置在轮轴上的大齿轮,小齿轮和大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传动机构为齿轮组,传动可靠,通过对传动比的控制,能控制电机传递到后滚刷上的转速,保证清扫的稳定。大齿轮与轮轴转动连接,大齿轮分别与主动轮以及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三者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括电机本体和减速器,电机本体的输出端和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小齿轮设置在减速器的输出端上。减速器的设计,能与齿轮组形成二级减速,降低输出的转速,提高输出的扭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设置在轮轴上,第二皮带轮设置在后滚刷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与轮轴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传动可靠,通过对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大小控制,能控制电机传递到后滚刷上的转速,进而实现对后滚刷转动速度的控制,保证后滚刷的稳定转动,保证清扫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大齿轮以及第一皮带轮由内向外设置,且为一体式。主动轮、大齿轮以及第一皮带轮由内向外设置,使得皮带与传送带之间由小齿轮分隔开,防止皮带或者传送带中的一个脱出后,对另一个的运行造成影响,降低了皮带与传送带的缠绕概率,一体式的设计,降低安装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前刷之间设有万向轮以及导向槽,导向槽的深度从前到后逐渐减小。万向轮用于导向,方便整体的转向,且设置在中间,仅需一个就可以完成导向作用,导向槽用于集中垃圾,两个前刷向中间清扫的垃圾会集中到导向槽中,便于垃圾沿着导向槽向后滚刷移动,导向槽的深度从前到后逐渐减小,能防止垃圾从两侧逃出,而导向槽后侧深度减小,便于垃圾从导向槽中出来与后滚刷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滚刷上设有螺旋布置的刷毛,后滚刷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导板和后导板,前导板和后导板均与机体固定连接,前导板朝向后滚刷斜向下设置,后导板垂直地面设置,前导板和后导板均为软性材料。螺旋布置的刷毛的设计,能将中心的垃圾向两侧导向,防止垃圾在中心堆积,前导板斜向下设置用于提供垃圾进入收集腔的通道,方便垃圾进入到收集腔中,后导板垂直地面设置用于阻挡垃圾,防止垃圾从后侧漏出。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电机驱动后滚刷,在静置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清扫,无需反复推动,使用省力,且仅需一个电机就可以同时驱动后滚刷与前刷的转动,从动轮直接驱动前刷,动力传递损失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清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去掉上壳体与左侧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机体;2、后轮;3、后滚刷;4、驱动机构;5、电机;51、电机本体;52、减速器;6、电池模块;7、第一传动机构;8、第二传动机构;9、前刷;10、第三传动机构;11、从动轮;12、主动轮;13、传送带;14、外壳体;15、滑轮;16、配重块;17、安装板;18、小齿轮;19、大齿轮;20、第一皮带轮;21、第二皮带轮;22、皮带;23、万向轮;24、导向槽;25、刷毛;26、前导板;27、后导板;28、收集腔;29、上壳体;30、下壳体;31、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后端两侧设有后轮2,后轮2穿设有轮轴31,轮轴31与后轮2转动连接,两个后轮2之间设有后滚刷3,后滚刷3两端与机体1转动连接,机体1内部设有驱动后滚刷3转动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5和电池模块6,电机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7与轮轴31连接,轮轴3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8与后滚刷3连接,第一传动机构7与第二传动机构8之间传动连接,电池模块6与电机5电连接,电机5和电池模块6均与机体1固定连接,轮轴31与机体1连接。机体1内还设有收集腔28,用于集中存放后滚刷3清扫的垃圾,收集腔28的进口设置在后滚刷3前且两者之间无阻挡,方便后滚刷3将垃圾扫入。后滚刷3设置在机体1内,后轮2设置在机体1外。后轮2用于机体1的移动,后滚刷3用于清扫地面上的垃圾,电机5用于驱动后滚刷3转动,电池模块6为电机5的转动提供电能,电机5与轮轴31的连接通过第一传动机构7,便于由第一传动机构7来降低电机5输出到后滚刷3的转速,提高扭矩,提高后滚刷3的承载力,更适合稳定转动,后滚刷3与轮轴31的连接通过第二传动机构8,第一传动机构7与第二传动机构8之间传动连接,便于将电机5的转动输送到后滚刷3上,使得后滚刷3转动,还能通过第二传动机构8来提高后滚刷3的转速,提高清扫效率,采用了电动驱动,后滚刷3能在电机5驱动下自动转动,相比传统的手推带动滚刷,更省力,可以静置在一块区域内进行自动清扫,无需人工推动来使得后滚刷3转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电池模块6上带有开关。
为了提高清扫效果,如图3、图4所示,所述机体1前端对称的设置有一对前刷9,前刷9与机体1转动连接,前刷9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0与轮轴31连接,第三传动机构10包括设置在前刷9上的从动轮11以及与轮轴31连接的主动轮12,从动轮11和主动轮12之间通过传送带13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轮轴31与主动轮12转动连接,主动轮12与第一传动机构7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7能带动主动轮12转动,传送带13为钢丝绳,主动轮12和从动轮11上设有与钢丝绳配合的绳槽,当然的,钢丝绳也可以由皮带等替代,绳槽也只需要做相应的变换。前刷9用于在机体1前端将两侧的垃圾向内集中,以便于后滚刷3的清扫,扩大了整体的清扫面积,提高后滚刷3的工作效率,从动轮11用于带动前刷9转动,主动轮12用于带动从动轮11转动,传送带13用于将主动轮12的转动输送到从动轮11上,主动轮12由第一传动机构7带动,主动轮12通过传送带13直接带动从动轮11,传递损失小,且通过传送带13能实现较长距离的直接动力传输。
为了保证传送带13的传动效果,所述机体1包括外壳体14,前刷9与外壳体14转动连接,外壳体14内设有用于调整传送带13的滑轮15,滑轮15与外壳体14转动连接,传送带13设置在外壳体14内。外壳体14呈回字型,设置在外侧,提高整体的防护性,外壳体14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壳体29和下壳体30,外壳体14套接在上壳体29上。前刷9与外壳体14转动连接,使得前刷9设置在外侧,扩大了对外侧的清扫范围,滑轮15用于压住传送带13,是传送带13涨紧,防止传送带13松弛影响动力传输,保证前刷9的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稳定性,所述前刷9和后轮2之间设有配重块16,配重块16设置在机体1两侧且在外壳体14内,配重块16下方设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与外壳体14固定连接。配重块16与安装板17连接。配重块16用于增加整体重量,提高运动稳定性,且配重块16设置在两侧,对两侧的平衡性好,安装板17用于给配重块16提供安装位置,且便于和外壳体14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传送带13的可靠,所述安装板17设置在传送带13上方。安装板17设置在传送带13上方,能对传送带13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传送带13上下抖动过大,影响前刷9的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第一传动机构7的传动可靠,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为齿轮组,第一传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电机5上的小齿轮18以及设置在轮轴31上的大齿轮19,小齿轮18和大齿轮19相互啮合。第一传动机构7为齿轮组,传动可靠,通过对传动比的控制,能控制电机5传递到后滚刷3上的转速,保证清扫的稳定。本实施例中,大齿轮19与轮轴31转动连接,大齿轮19分别与主动轮12以及第一皮带轮20固定连接,三者同步转动。轮轴31上可以设置轴承,使得后轮2、大齿轮19、主动轮12以及第一皮带轮20在轮轴31上转动顺滑。
为了传动效果更好,所述电机5包括电机本体51和减速器52,电机本体51的输出端和减速器52的输入端连接,小齿轮18设置在减速器52的输出端上。减速器52的设计,能与齿轮组形成二级减速,降低输出的转速,提高输出的扭矩。
为了保证第二传动机构8的传动可靠,所述第二传动机构8包括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1,第一皮带轮20设置在轮轴31上,第二皮带轮21设置在后滚刷3上,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1之间通过皮带22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轮20与轮轴3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8为皮带传动,传动可靠,通过对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1的大小控制,能控制电机5传递到后滚刷3上的转速,进而实现对后滚刷3转动速度的控制,保证后滚刷3的稳定转动,保证清扫效果。
为了减少传递损耗,降低组装难度,所述主动轮12、大齿轮19以及第一皮带轮20由内向外设置,且为一体式。主动轮12、大齿轮19以及第一皮带轮20由内向外设置,使得皮带22与传送带13之间由小齿轮18分隔开,防止皮带22或者传送带13中的一个脱出后,对另一个的运行造成影响,降低了皮带22与传送带13的缠绕概率,一体式的设计,降低安装难度,且使得主动轮12和第一皮带轮20得到的转动都是经过减速器52和齿轮组减速的。
为了便于调整方向以及提高垃圾的集中效果,所述两个前刷9之间设有万向轮23以及导向槽24,导向槽24的深度从前到后逐渐减小。万向轮23用于导向,方便整体的转向,且设置在中间,仅需一个就可以完成导向作用,导向槽24用于集中垃圾,两个前刷9向中间清扫的垃圾会集中到导向槽24中,便于垃圾沿着导向槽24向后滚刷3移动,导向槽24的深度从前到后逐渐减小,能防止垃圾从两侧逃出,而导向槽24后侧深度减小,便于垃圾从导向槽24中出来与后滚刷3接触。导向槽24设置在下壳体30上,万向轮23设置在外壳体14上。
为了提高清扫效果,所述后滚刷3上设有螺旋布置的刷毛25,后滚刷3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均与机体1固定连接,前导板26朝向后滚刷3斜向下设置,后导板27垂直地面设置,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均为软性材料。螺旋布置的刷毛25的设计,能将中心的垃圾向两侧导向,防止垃圾在中心堆积,前导板26斜向下设置用于提供垃圾进入收集腔28的通道,方便垃圾进入到收集腔28中,后导板27垂直地面设置用于阻挡垃圾,防止垃圾从后侧漏出。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设置在下壳体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扫地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后端两侧设有后轮(2),后轮(2)穿设有轮轴(31),轮轴(31)与后轮(2)转动连接,两个后轮(2)之间设有后滚刷(3),后滚刷(3)两端与机体(1)转动连接,机体(1)内部设有驱动后滚刷(3)转动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5)和电池模块(6),电机(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7)与轮轴(31)连接,轮轴(3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8)与后滚刷(3)连接,第一传动机构(7)与第二传动机构(8)之间传动连接,电池模块(6)与电机(5)电连接,电机(5)和电池模块(6)均与机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机体(1)前端对称的设置有一对前刷(9),前刷(9)与机体(1)转动连接,前刷(9)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0)与轮轴(31)连接,第三传动机构(10)包括设置在前刷(9)上的从动轮(11)以及与轮轴(31)连接的主动轮(12),从动轮(11)和主动轮(12)之间通过传送带(1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机体(1)包括外壳体(14),前刷(9)与外壳体(14)转动连接,外壳体(14)内设有用于调整传送带(13)的滑轮(15),滑轮(15)与外壳体(14)转动连接,传送带(13)设置在外壳体(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前刷(9)和后轮(2)之间设有配重块(16),配重块(16)设置在机体(1)两侧且在外壳体(14)内,配重块(16)下方设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与外壳体(14)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7)设置在传送带(13)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为齿轮组,第一传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电机(5)上的小齿轮(18)以及设置在轮轴(31)上的大齿轮(19),小齿轮(18)和大齿轮(19)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5)包括电机本体(51)和减速器(52),电机本体(51)的输出端和减速器(52)的输入端连接,小齿轮(18)设置在减速器(52)的输出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8)包括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1),第一皮带轮(20)设置在轮轴(31)上,第二皮带轮(21)设置在后滚刷(3)上,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1)之间通过皮带(22)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轮(12)、大齿轮(19)以及第一皮带轮(20)由内向外设置,且为一体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前刷(9)之间设有万向轮(23)以及导向槽(24),导向槽(24)的深度从前到后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扫地机,其特征是:所述后滚刷(3)上设有螺旋布置的刷毛(25),后滚刷(3)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均与机体(1)固定连接,前导板(26)朝向后滚刷(3)斜向下设置,后导板(27)垂直地面设置,前导板(26)和后导板(27)均为软性材料。
CN202222591703.9U 2022-09-29 2022-09-29 电动扫地机 Active CN218474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1703.9U CN218474547U (zh) 2022-09-29 2022-09-29 电动扫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1703.9U CN218474547U (zh) 2022-09-29 2022-09-29 电动扫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4547U true CN218474547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1703.9U Active CN218474547U (zh) 2022-09-29 2022-09-29 电动扫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4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0081Y (zh) 滚扫吸扫联合清扫车
CN109953696B (zh) 一种可旋转滚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02604726U (zh) 一种家用清洁拖地机
CN106869064B (zh) 手推式小型道路清扫车
CN206289571U (zh) 一种树叶和轻垃圾清扫装置
CN210151637U (zh) 一种手推式扫地车
CN218474547U (zh) 电动扫地机
CN108498014B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01183942Y (zh) 微型电动清扫车
CN214143479U (zh) 一种公路清扫垃圾回收装置
CN213883073U (zh) 一种多功能扫地机器人
CN2484349Y (zh) 垃圾清扫车的清扫传动机构
CN207135554U (zh) 一种园林智能除草装置
CN202524765U (zh) 一种用于打草机的吸叶机构
CN207846311U (zh) 扫地机的皮带齿轮转动结构
CN212175632U (zh) 落叶清扫小车
CN210621586U (zh) 一种新型环保车垃圾清扫系统
CN1315602A (zh) 马路清扫机
CN113261880A (zh) 医用自动清洁器
CN101985828B (zh) 垃圾清扫车
CN220109656U (zh) 一种无动力手推式扫地机
CN106677102B (zh) 一种扫地机
CN206337533U (zh) 一种手推式无动力清洁车
CN218105780U (zh) 手动推行式电动扫地机
CN212477553U (zh) 一种环卫清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