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9117U -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9117U
CN218469117U CN202221995973.XU CN202221995973U CN218469117U CN 218469117 U CN218469117 U CN 218469117U CN 202221995973 U CN202221995973 U CN 202221995973U CN 218469117 U CN218469117 U CN 218469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air supply
furnace body
air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59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鸿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Yong'an Boiler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Yong'an Boiler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Yong'an Boiler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Yong'an Boiler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59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9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9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9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涉及锅炉送风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开设在炉体内部的中间腔以及固定设置在中间腔内侧壁上的供气结构,中间腔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通孔,炉体的底端正对于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风结构,中间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旋流叶片,旋流叶片位于供气结构的下方,炉体的侧壁内开设有环形腔,炉体的顶端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内部相连通的直腔,炉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抽风结构,抽风结构的内部与环形腔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送风装置,能够使空气与燃气混合更充分,大大提升燃气的燃烧效能,同时还能对烟气进行有效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应用。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
在生活领域中,锅炉常被用于加热物体,如烧水、炒菜等,炉体的下方通常会设置有鼓风机用于向炉体内送风,来促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但传统的送风装置存在缺陷,鼓风机向炉体内送入的风多为直上直下的风,风中的氧气与燃料接触不充分,进而使得燃料燃烧不充分。若一味地增加风量来提升氧气量,容易导致燃料所释放出来的热量随空气流通而迅速流失,存在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中的氧气与燃料接触不充分,进而使得燃料燃烧不充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包括炉体、开设在炉体内部的中间腔以及固定设置在中间腔内侧壁上的供气结构,所述中间腔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炉体的底端正对于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风结构,所述中间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位于供气结构的下方,所述炉体的侧壁内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炉体的顶端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内部相连通的直腔,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抽风结构,所述抽风结构的内部与环形腔的内部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所述进风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底端侧壁上且正对于通孔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风扇,所述第一罩体的底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第一风扇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传动件相连接。
所述抽风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外侧壁上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部与环形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罩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风扇,所述转杆的末端贯穿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罩体的内部,所述转杆与第二罩体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罩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烟管。
所述环形腔的内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腔,所述第二罩体正对于通腔,所述环形腔的内部通过通腔与第二罩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烟管的内部与第二罩体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第一罩体远离送风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中间腔、进风结构、通孔、旋流叶片以及供气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通过进风结构以及通孔的设置,由电机带动第一风扇转动,可向中间腔内进行送风,气流由中间腔的底部向上流动,来提升燃气的燃烧效果。当气流经过旋流叶片时,流动的气流产生气体旋流,旋流的空气与燃气接触时,能够使空气与燃气混合更充分,进而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气更能有效接触,相比传统的直流风,大大提升燃气的燃烧效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抽风结构、直腔、环形腔以及排烟管之间的配合使用,在启动电机来使第一风扇送风过程中,转杆的转动,可通过第二锥齿轮传动件带动第二罩体内部的第二风扇同步转动。第二风扇靠近通腔的一侧产生负压,多个直腔的顶部端口产生吸气效果,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可被吸入到直腔中,再通过环形腔与通腔将烟气通过排烟管排出。以此可对烟气进行即时收集,避免烟气通过炉体的顶部直接排放在环境中,保证炉体周围环境健康,实现“无烟”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的炉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的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中间腔;3、供气结构;4、送风管;5、第一罩体;6、第一风扇;7、锥齿轮a;8、电机;9、转杆;10、锥齿轮b;11、通孔;12、旋流叶片;13、环形腔;14、直腔;15、第二罩体;16、第二风扇;17、通腔;18、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包括炉体1、开设在炉体1内部的中间腔2以及固定设置在中间腔2内侧壁上的供气结构3,供气结构3由供气管以及喷气头组成,其结构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阐述。中间腔2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通孔11,炉体1的底端正对于通孔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风结构,中间腔2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旋流叶片12,旋流叶片12位于供气结构3的下方。
进风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1底端侧壁上且正对于通孔11的送风管4,送风管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罩体5,第一罩体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风扇6,第一罩体5的底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9,转杆9与第一风扇6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传动件相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锥齿轮传动件包括锥齿轮a7与锥齿轮b10,锥齿轮a7与锥齿轮b10之间相互啮合。锥齿轮a7第一风扇6同轴设置,且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而锥齿轮b10固定安装在转杆9上。当转动9转动时,锥齿轮b10随转杆9同步转动,通过锥齿轮b10带动锥齿轮a7转动,进而可使第一风扇6转动。
如图1所示,第一罩体5远离送风管4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防尘网。防尘网可对空气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中,供气结构3可释放燃气进行燃烧,通过进风结构以及通孔11的设置,可向中间腔2内进行送风,气流由中间腔2的底部向上流动,来提升燃气的燃烧效果。具体的,通过启动电机8来使转杆9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传动件的传动,带动第一风扇6进行转动,可将外界环境中的气流通过进风口抽入到第一罩体5中,通过送风管4的传导,将气流通过通孔11送入到中间腔2中。当气流经过旋流叶片12时,流动的气流产生气体旋流,旋流的空气与燃气接触时,能够使空气与燃气混合更充分,进而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气更能有效接触,相比传统的直流风,大大提升燃气的燃烧效能。
实施例二
如图3与图4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炉体1的侧壁内开设有环形腔13,炉体1的顶端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13内部相连通的直腔14,炉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抽风结构,抽风结构的内部与环形腔13的内部相连通。
抽风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1外侧壁上的第二罩体15,第二罩体15的内部与环形腔13的内部相连通,环形腔13的内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腔17,第二罩体15正对于通腔17,环形腔13的内部通过通腔17与第二罩体15的内部相连通,排烟管18的内部与第二罩体15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罩体1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风扇16,转杆9的末端贯穿第一罩体5与第二罩体15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罩体15的内部,转杆9与第二罩体15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传动件相连接,第二罩体15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烟管18。通过对排烟管18合理导向,可将烟气排出至其它区域,避免直接排放在人员所在区域。
如图4所示,结合实施例一种的第一锥齿轮传动件,第二锥齿轮传动件同样包括锥齿轮a7与锥齿轮b10,第二锥齿轮传动件中锥齿轮a7与锥齿轮b10之间相互啮合。且锥齿轮a7第二风扇16同轴设置,也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而锥齿轮b10固定安装在转杆9的末端。当转动9转动时,锥齿轮b10随转杆9同步转动,通过锥齿轮b10带动锥齿轮a7转动,进而可使第二风扇16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启动电机8来使第一风扇6送风过程中,转杆9的转动,可通过第二锥齿轮传动件带动第二罩体15内部的第二风扇16同步转动。第二风扇16在转动时,第二风扇16靠近通腔17的一侧产生负压,通过通腔17、环形腔13以及多个直腔14之间的连通关系,多个直腔14的顶部端口产生吸气效果,燃气在燃烧过程中如若产生烟气,烟气可吸入到直腔14中,再通过环形腔13与通腔17进入到第二罩体15中,通过第二风扇16的抽排,可将烟气通过排烟管18排出。以此可对烟气进行有效收集,避免烟气通过炉体1的顶部直接排放在环境中,保证炉体1周围环境健康,实现“无烟”燃烧(所谓的无烟,并不是没有烟产生,而是对飘出的烟气进行及时收集,避免人员所在区域存在大量烟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包括炉体(1)、开设在炉体(1)内部的中间腔(2)以及固定设置在中间腔(2)内侧壁上的供气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腔(2)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通孔(11),所述炉体(1)的底端正对于通孔(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风结构,所述中间腔(2)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旋流叶片(12),所述旋流叶片(12)位于供气结构(3)的下方,所述炉体(1)的侧壁内开设有环形腔(13),所述炉体(1)的顶端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13)内部相连通的直腔(14),所述炉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抽风结构,所述抽风结构的内部与环形腔(13)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1)底端侧壁上且正对于通孔(11)的送风管(4),所述送风管(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罩体(5),所述第一罩体(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风扇(6),所述第一罩体(5)的底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与第一风扇(6)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传动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1)外侧壁上的第二罩体(15),所述第二罩体(15)的内部与环形腔(1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罩体(1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风扇(16),所述转杆(9)的末端贯穿第一罩体(5)与第二罩体(15)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罩体(15)的内部,所述转杆(9)与第二罩体(15)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传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罩体(15)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烟管(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13)的内侧壁上贯穿开设有通腔(17),所述第二罩体(15)正对于通腔(17),所述环形腔(13)的内部通过通腔(17)与第二罩体(1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烟管(18)的内部与第二罩体(15)的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5)远离送风管(4)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CN202221995973.X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Active CN218469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5973.XU CN218469117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5973.XU CN218469117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9117U true CN218469117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5973.XU Active CN218469117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9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69117U (zh) 一种高效的锅炉送风装置
CN212901477U (zh) 一种风气可调节无废气节能炉具
CN105840252A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涡轮增压结构
CN214065669U (zh) 一种沸腾烘干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3642160U (zh) 一种燃烧药渣的蒸汽锅炉
CN213272736U (zh) 炒菜灶余热回收装置
CN211822336U (zh) 一种电站燃烧优化装置
CN214791239U (zh) 一种具备二次送料机构的锅炉结构
CN216814140U (zh) 一种燃料充分燃烧无黑烟环保节能锅炉
CN216384124U (zh) 一种具有循环加热功能的节能炉具
CN213810687U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CN215001706U (zh) 一种柴火集成灶的锅可移动式抽风供风装置
CN220958426U (zh) 一种高温生产锅炉装置
CN216814214U (zh) 一种具备废气净化降解功能的燃烧机
CN217520057U (zh) 一种带有换热组件低氮燃烧兰炭锅炉
CN217763507U (zh) 一种燃料充分燃烧无黑烟环保节能锅炉
CN213811131U (zh) 一种具有氧疗功能的燃气热水器
CN215175113U (zh) 一种具有自动补氧功能的热洁炉
CN213019601U (zh) 一种具有快速降尘功能的节能型锅炉
CN209801553U (zh) 一种具有收集废热功能的燃气灶具
CN218915093U (zh) 一种具有旋转进气机构的燃气取暖器
CN210373569U (zh) 一种节能型醇基燃料雾化炉灶
CN216244292U (zh) 固废焚烧炉
CN21182230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蒸汽锅炉
CN214582429U (zh) 一种高效辊道窑烧成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