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7206U -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7206U
CN218467206U CN202222650514.4U CN202222650514U CN218467206U CN 218467206 U CN218467206 U CN 218467206U CN 202222650514 U CN202222650514 U CN 202222650514U CN 218467206 U CN218467206 U CN 218467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steel
channel steel
channel
section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05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勇
周炳阳
胡欣远
刘丽明
何汝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05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7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7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7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竖向槽钢,竖向槽钢沿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竖向槽钢分别抵触于墙体外侧,竖向槽钢的底端抵触于地面;横向槽钢,横向槽钢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横向槽钢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墙体外侧,各横向槽钢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竖向槽钢的一侧固定连接;斜撑槽钢,斜撑槽钢倾斜设置,且其上端与竖向槽钢连接,斜撑槽钢的上端高于竖向槽钢与横向槽钢的连接处,斜撑槽钢的下端通过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于地面;本申请中,横向槽钢、竖向槽钢和斜撑槽钢的存在,加强墙体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施工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项目新建时,需要开挖基坑,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周边及周围环境采取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目前,由于一些工程项目在施工时会在已有建筑物周边进行,当墙体与基坑距离较近时,使用围栏进行支挡。
当墙体与基坑的距离较近,使用墙体做为围栏时,由于施工会造成地面振动,从而带动墙体振动,经过长时间的施工会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施工时,墙体容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从而造成施工隐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包括竖向槽钢,竖向槽钢沿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竖向槽钢分别抵触于墙体外侧,竖向槽钢的底端抵触于地面;
横向槽钢,横向槽钢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横向槽钢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墙体外侧,各横向槽钢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竖向槽钢的一侧固定连接;
斜撑槽钢,斜撑槽钢倾斜设置,且其上端与竖向槽钢连接,斜撑槽钢的上端高于竖向槽钢与横向槽钢的连接处,斜撑槽钢的下端通过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间隔设置,加强墙体与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的连接性,斜撑槽钢的存在,支撑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间,同时增加墙体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施工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
可选的,竖向槽钢下端横向固设有水平支撑槽钢,水平支撑槽钢朝外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支撑槽钢的存在,增加竖向槽钢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横向槽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连接件为膨胀栓,膨胀栓与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固定横向槽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栓穿过定位孔,将横向槽钢与墙体固定,增加横向槽钢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斜撑槽钢包括:
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竖向槽钢上;
第二套杆,第二套杆滑动连接于第一套杆外侧,第二套杆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一套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套杆套设于第一套杆的外端,使得第一套杆可以在第二套杆内滑动,从而调节斜撑槽钢的长度,由于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可以固定,从而增加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第一套杆的下端沿第一套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槽,第二套杆内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底壁设置有滑孔,滑孔与限位槽连通,调节组件包括:
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穿射并突出于滑孔、另一端嵌设于卡接槽内;
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限位槽底壁、另一端固设于限位杆的周侧壁,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限位杆的一端嵌入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槽的存在,使得限位杆可以滑动,同时,滑孔的存在,使得限位杆可以突出于第二套杆,第一弹性件和卡接槽的存在,使得当限位槽与卡接槽连通时,驱使限位杆嵌入卡接槽内,增加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调节组件还包括:
固定块,固定块固设于第二套杆内,固定块的侧壁抵触于第二套杆内侧壁;
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固定块的一端;
调节杆,调节杆滑动连接于第二套杆背离第一套杆的一端,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调节杆的另一端抵触于地面;
其中,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调节杆抵紧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存在,使得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相对固定,在进行调节时,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收缩作用,将调节杆抵紧与地面,从而增加调节杆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用于驱使限位杆嵌入卡接槽内,增加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弹性件为弹簧,驱使调节杆抵紧与地面,增加斜撑槽钢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的存在,增加调节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斜撑槽钢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间隔设置,加强墙体与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的连接性,斜撑槽钢的存在,支撑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间,同时增加墙体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施工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
2.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的存在,使得斜撑槽钢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调节,增加斜撑槽钢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中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图。
图中标识说明:
1、竖向槽钢;11、横向槽钢;13、水平支撑槽钢;14、定位孔;15、膨胀栓;2、斜撑槽钢;21、第一套杆;22、第二套杆;23、卡接槽;24、限位槽;25、滑孔;31、限位杆;32、第一弹性件;33、固定块;34、第二弹性件;35、调节杆;3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包括:竖向槽钢1、横向槽钢11和斜撑槽钢2,竖向槽钢1沿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竖向槽钢1分别抵触于墙体外侧,竖向槽钢1的底端抵触于地面;横向槽钢11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横向槽钢11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墙体外侧,各横向槽钢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竖向槽钢1的一侧固定连接;斜撑槽钢2倾斜设置,且其上端与竖向槽钢1连接,斜撑槽钢2的上端高于竖向槽钢1与横向槽钢11的连接处,斜撑槽钢2的下端通过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于地面,更具体的,横向槽钢1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4,连接件为膨胀栓15,膨胀栓15与定位孔14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固定横向槽钢11。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槽钢1与墙面连接时竖向摆放,竖向槽钢1的底端抵触于地面,竖向槽钢1的上端可以突出也可以不突出墙面还可以低于墙面设置,具体根据现场使用场景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横向槽钢11在与墙面连接时横向摆放,横向槽钢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向槽钢1焊接,需要说明的是,横向槽钢11和竖向槽钢1的连接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和粘接,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斜撑槽钢2与竖向槽钢1具有一定的夹角,夹角的角度值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斜撑槽钢2的长度根据现场使用情况具体设置,安装件包括固定板,将斜撑槽钢2的下端与固定板焊接,将连接板36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增加斜撑槽钢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安装件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设置;在需要对墙体进行加固时,根据墙体的长度,将横向槽钢11与竖向槽钢1进行焊接,使横向槽钢11与竖向槽钢1连接,然后将焊接好的竖向槽钢1和横向槽钢11贴合与墙面,同时,将竖向槽钢1的下端抵触于地面,将多个膨胀栓15依次穿过与其对应的的定位孔14,从而将横向槽钢11与墙面固定,增加横向槽钢11和竖向槽钢1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当横向槽钢11和竖向槽钢1固定过后,将斜撑槽钢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向槽钢11和竖向槽钢1的连接处的上端,斜撑槽钢2的倾斜角度使得斜撑槽钢2下端抵触于地面,斜撑槽钢2用于支撑竖向槽钢1,由于竖向槽钢1与墙体贴合,从而使得斜撑槽钢2进一步支撑墙体,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施工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
结合图1,更优的是,竖向槽钢1下端横向固设有水平支撑槽钢13,水平支撑槽钢13朝外延伸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支撑槽钢13与墙体处置设置,水平支撑槽钢13与竖向槽钢1的下端固定连接,需要理解的是,水平支撑槽钢13与竖直槽钢的连接可以通过但不局限于焊接的方式,同时水平支撑槽钢13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设置,当在墙体的一侧需要设置排水沟时,可以不设置水平支撑槽钢13,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当横向槽钢11、竖向槽钢1和斜撑槽钢2依次固定后,将水平支撑槽钢13固定在竖向槽钢1的下端,增加竖向钢槽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对墙体进行加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定位孔14和膨胀栓15的存在,使得膨胀栓15通过定位孔14将横向槽钢11固定在墙体上,横向槽钢11和竖向槽钢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竖向槽钢1也贴合墙体,从而加强墙体结构的稳定,斜撑槽钢2的存在,增加墙体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施工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是,斜撑槽钢2包括第一套杆21和第二套杆22,第一套杆21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竖向槽钢1上;第二套杆22滑动连接于第一套杆21外侧,第二套杆22通过调节组件与第一套杆2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杆21和第二套杆22均呈方管状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套杆21的规格小于第二套杆22的规格,也就是说,第一套杆21的长和宽均小于第一套杆21的长和宽,在进行墙体加固时,根据使用距离,使第一套杆21在第二套杆22内滑动,从而调节斜撑槽钢2的长度,调节完成后通过调节组件将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相对固定,简单易操作。
结合图2、图3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第一套杆21的下端沿第一套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槽23,第二套杆22内设置有限位槽24底壁设置有滑孔25,滑孔25与限位槽24连通,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限位杆31的一端穿射并突出于滑孔25、另一端嵌设于卡接槽23内;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固设于限位槽24底壁、另一端固设于限位杆31的周侧壁,第一弹性件32用于驱使限位杆31的一端嵌入卡接槽23内,体的第一弹性件32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槽23呈U型槽横向设置,限位槽24呈方状横向设置,滑孔25呈方状横向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滑孔25的一端于限位槽24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套杆22的侧壁连通,限位杆31呈方状设置,穿设于滑孔25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4内,第一弹性件32为弹簧,弹簧套设于限位杆31的外周侧;将限位杆31向背离卡接槽23的方向拉动,使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滑动至目标长度,当卡接槽23与限位槽24连通时,将限位杆31松开,弹簧驱使限位杆31的一端嵌入卡接槽23内,从而使得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相对固定,增加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的连接稳定性。
结合图3、图4和图5,更具体的,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块33、第二弹性件34和调节杆35,固定块33固设于第二套杆22内,固定块33的侧壁抵触于第二套杆22内侧壁;第二弹性件34的一端固设于固定块33的一端;调节杆35滑动连接于第二套杆22背离第一套杆21的一端,调节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件34的另一端,调节杆35的另一端抵触于地面;其中,第二弹性件34用于驱使调节杆35抵紧地面,具体的,第二弹性件34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33呈方状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块33的可以一体成型固定在第二套杆22内,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套杆22内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第二弹性件34为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弹簧设置有一个,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增加弹簧的数量,本实施例不做过多赘述,调节杆35呈方状设置,具有一定长度,也就是说,调节杆35的一端突出于第二套杆22的下端,且调节杆35的周侧壁与第二套杆22的内侧壁抵触,当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调节好长度固定后,由于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调节的距离有限,从而在调节完后斜撑槽钢2的下端不能完全贴合于地面,当斜撑槽钢2与地面的距离比较小时,调节杆35与地面的抵触,使调节杆35向固定块33的方向滑动,同时,调节杆35受到挤压从而驱使弹簧压缩,当需要调节斜撑槽钢2的角度时,第一套杆21转动连接于竖向槽钢1上,同时,向背离墙体的一端拉动第二套杆22,第二套杆22与地面的距离变大,由于弹簧的弹性恢复作用,驱使调节杆35向背离固定块33的一端滑动,使固定杆与地面抵紧,从而增加斜撑槽钢2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简单易操作。
结合图3、图4和图5,更优的,调节杆35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36,连接板36可拆卸连接于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6呈方状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36与调节杆35的下端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连接板36可拆卸连接于地面,也就是说,连接板36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在将斜撑槽钢2调整完成后,将连接板36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不需要时,将螺栓脱离地面,从而增加斜撑槽钢2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定位孔14和膨胀栓15得存在,使得膨胀栓15通过定位孔14将横向槽钢11固定在墙体上,又由于横向槽钢11和竖向槽钢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竖向槽钢1也贴合墙体,从而加强墙体结构的稳定,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的存在,可以对斜撑槽钢2的长度进行粗调,调节组件的设置增加第一套杆21与第二套杆22的连接稳定性,固定块33、连接板36和第二弹性件34存在,将可以对斜撑槽钢2进行细调,进一步增加墙体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施工造成墙体结构松动,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歪倒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向槽钢(1),所述竖向槽钢(1)沿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竖向槽钢(1)分别抵触于墙体外侧,所述竖向槽钢(1)的底端抵触于地面;
横向槽钢(11),所述横向槽钢(11)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横向槽钢(11)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墙体外侧,各所述横向槽钢(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槽钢(1)的一侧固定连接;
斜撑槽钢(2),所述斜撑槽钢(2)倾斜设置,且其上端与所述竖向槽钢(1)连接,所述斜撑槽钢(2)的上端高于所述竖向槽钢(1)与所述横向槽钢(11)的连接处,所述斜撑槽钢(2)的下端通过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槽钢(1)下端横向固设有水平支撑槽钢(13),所述水平支撑槽钢(13)朝外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钢(1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4),所述连接件为膨胀栓(15),所述膨胀栓(15)与所述定位孔(14)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固定所述横向槽钢(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槽钢(2)包括:
第一套杆(21),所述第一套杆(21)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竖向槽钢(1)上;
第二套杆(22),所述第二套杆(2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杆(21)外侧,所述第二套杆(22)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套杆(2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杆(21)的下端沿所述第一套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槽(23),所述第二套杆(22)内设置有限位槽(24),所述限位槽(24)底壁设置有滑孔(25),所述滑孔(25)与所述限位槽(24)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限位杆(31),所述限位杆(31)的一端穿射并突出于所述滑孔(25)、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卡接槽(23)内;
第一弹性件(32),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固设于所述限位槽(24)底壁、另一端固设于所述限位杆(31)的周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32)用于驱使所述限位杆(31)的一端嵌入所述卡接槽(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固设于所述第二套杆(22)内,所述固定块(33)的侧壁抵触于所述第二套杆(22)内侧壁;
第二弹性件(34),所述第二弹性件(34)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块(33)的一端;
调节杆(35),所述调节杆(3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套杆(22)背离所述第一套杆(21)的一端,所述调节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4)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杆(35)的另一端抵触于地面;
其中,第二弹性件(34)用于驱使所述调节杆(35)抵紧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2)、第二弹性件(34)均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5)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36),所述连接板(36)可拆卸连接于地面。
CN202222650514.4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Active CN218467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0514.4U CN21846720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0514.4U CN21846720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7206U true CN218467206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5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0514.4U Active CN21846720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7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6493B1 (ko) 해상풍력 지지구조물 및 그 자켓형 하부구조물의 설치 방법
US20150225917A1 (en) Structural foundation
US9163418B2 (en) Removable and re-useable construction safety barrier
KR101067870B1 (ko) 흙막이 구조물의 띠장 설치구조 및 그 방법
CN207277828U (zh) 非标层间用于爬模架体的爬升附着结构
KR101506880B1 (ko) 흙막이 장치
US81515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choring a modular building
JP6490637B2 (ja) トラフ支持部材、トラフ支持部材の敷設方法およびトラフ橋
US10140894B2 (en) Yard sign anchor and stabilizer
CN218467206U (zh) 一种基坑周边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US20030041550A1 (en) Wood fence post repair device
KR101257367B1 (ko) 절곡연결대를 이용한 방호시설 시공방법
CN102817617B (zh) 新型拉索式盾构始发后靠基座体系
JP2009504946A (ja) 洪水防御防壁組立体
KR20190019549A (ko) 조립식 패널지지장치 및, 패널구조체
JP6549887B2 (ja) アンカーボルト保持治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ンカーボルト支持装置
EP2917411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railway structures
KR20090067339A (ko) 강결형 강관버팀보와 중간말뚝 연결구조
JPS58164825A (ja) クライミングクレ−ン基礎用床板
KR20120063048A (ko) 토류판재 지지장치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10013444U (zh) 封闭式悬挑脚手架体系
KR101988855B1 (ko) 회전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도로표지판 설치대의 가로대 연결용 클램프 기구
JP2017193857A (ja) 横部材の取付構造と防護柵
KR100787591B1 (ko) 곡선부 적용 가능한 강재틀 옹벽구조
CN216475027U (zh) 一种格构柱定位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