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6093U -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6093U
CN218466093U CN202221882046.7U CN202221882046U CN218466093U CN 218466093 U CN218466093 U CN 218466093U CN 202221882046 U CN202221882046 U CN 202221882046U CN 218466093 U CN218466093 U CN 218466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driving shaft
take
lev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20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开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20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6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6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6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包括有挑线杆、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驱动电机以及旋梭驱动轴,所述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三者自上而下布置且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带轮、凸轮、摆轮;所述第一驱动带轮经同步带及第二驱动带轮带动旋梭驱动轴转动;所述挑线杆装设于挑线杆驱动轴上,所述凸轮联动挑线杆驱动轴转动以使挑线杆随之上下转动;所述摆轮上偏心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沿左右延伸设置且位于针杆驱动轴的上方,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下端均具有通孔,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穿过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其可以指但是不局限于裤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花样机广泛适用于各种手袋、制衣、纺织品、皮具、箱包、鞋业、皮带、运动体育器材等缝制加工,由于电脑花样机是由电脑控制,其能实现将设计好的图案缝制在面料上,通常可以满足较为稳定、美观、复杂的各种缝纫线迹。
现有的电脑花样机,其机头内的传动机构(主要指用于传动挑线杆、针杆的机构组件)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用于单针式的电脑花样机上,常规尺寸的机头可以满足安装应用需求,若需要将机头进一步小型化,设计时会受到传动机构的尺寸局限,导致机头小型化设计时存在障碍。对于双针缝纫机而言,由于需要装设两个缝纫模组,导致机头的尺寸更大。
还有,目前的双针缝纫机,主要是为了满足面料上缝制不同颜色的色线,以获得更生动、美观、视觉更佳的图案,相比单针式的电脑花样机而言,其可以同时缝制两种颜色的色线,两种色线的缝纫线迹通常间距较小。而对于牛仔裤、西服裤等裤子而言,其裤腰上一般需要缝制多个裤腰耳带,裤腰耳带的上、下端的间距相对较大,目前的加式方式是,先将裤腰耳带的一端缝在裤腰上,再将裤腰耳带的另一端缝在裤腰上,这样操作比较繁琐,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而且容易出现裤腰耳带的上、下端缝纫线迹一致性不太理想(例如平行度不佳)的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其通过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的布置,以及,驱动结构的设计,使得缝纫挑线机构变得较为紧凑,其整体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机头小型化设计,也更加适用于双针缝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包括有挑线杆、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驱动电机以及旋梭驱动轴,所述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三者自上而下布置且均左右延伸设置;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带轮、凸轮、摆轮;所述第一驱动带轮经同步带及第二驱动带轮带动旋梭驱动轴转动;所述挑线杆装设于挑线杆驱动轴上,所述凸轮联动挑线杆驱动轴转动以使挑线杆随之上下转动;所述摆轮上偏心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沿左右延伸设置且位于针杆驱动轴的上方,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下端均具有通孔,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穿过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有两个,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的左端穿过左侧的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针杆驱动轴受摆杆联动平稳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的左侧具有围绕转轴布置的凸轮周面,所述凸轮周面具有与转轴的中心形成第一间距的第一凸轮面部、与转轴的中心形成第二间距的第二凸轮面部,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凸轮面部和第二凸轮面部的两侧之间通过弧形面渐变过渡衔接;
所述凸轮的侧旁设置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沿其自身轴向间距布置有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所述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均朝向径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联动臂的外端与凸轮周面接触,所述第二联动臂的外端连接于挑线杆驱动轴的端部的偏心联动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在转接轴的周向错开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针杆驱动轴上安装有缝纫针杆组件,所述旋梭驱动轴上安装有旋梭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纫针杆组件、旋梭组件、挑线杆均左右设置有两个,以形成两个缝纫模组。可同时缝纫加工例如裤腰耳带等产品的两端,加工效率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纫针杆组件包括有针杆,所述针杆上具有左右贯通的横向孔,所述针杆驱动轴穿过横向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个缝纫模组位置固定,另一缝纫模组设置有自动调间距机构,所述自动调间距机构将另一缝纫模组沿左右位移以改变两个缝纫模组的间距。间距可调能够满足不同尺寸裤腰耳带的缝纫加工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调间距机构包括有调距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丝杆的外端连接于集成座,另一缝纫模组的缝纫针杆组件、挑线杆设置于集成座上,所述第二丝杆的外端连接于另一缝纫模组的旋梭组件,所调距电机分别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左右位移,以同时带动集成座和另一缝纫模组的缝纫针杆组件、挑线杆、旋梭组件沿左右方向同向位移。
一种缝纫机,其设置有如前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的布置,以及,驱动结构的设计,使得缝纫挑线机构变得较为紧凑,其整体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机头小型化设计,也更加适用于双针缝纫机。
其次是,通过一个缝纫模组位置固定,另一缝纫模组设置有自动调间距机构,所述自动调间距机构将另一缝纫模组沿左右位移以改变两个缝纫模组的间距,可同时缝纫加工例如裤腰耳带等产品的两端,加工效率高,由于双针缝纫模组是同驱动同步加工,裤腰耳带的上、下端缝纫线迹一致性好,而且,间距可调能够满足不同尺寸裤腰耳带的缝纫加工需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分解示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缝纫针杆组件、第一挑线杆、第一旋梭组件、第二缝纫针杆组件、第二挑线杆、第二旋梭组件、驱动结构以及自动调间距机构的立体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与图5所示结构大致对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凸轮、转接轴的局部结构示图;
图8是图7 中A-A处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第一缝纫针杆组件1、第一挑线杆2、第一旋梭组件3、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第二挑线杆5、第二旋梭组件6、针杆驱动轴7、挑线杆驱动轴8、旋梭驱动轴9、驱动电机10、转轴11、第一驱动带轮12、凸轮13、摆轮14、同步带15、第二驱动带轮16、摆杆17、连杆18、第一凸轮面部19、第二凸轮面部20、转接轴21、第一联动臂22、第二联动臂23、偏心联动点24、环形凹槽25、集成座26、竖向孔27、针杆28、横向孔29、转接座30、夹持辊31、受夹片32、异形部位33、调距电机34、第一丝杆35、第二丝杆36、机头37、第一传动轮38、第二传动轮39、第三传动轮40、第四传动轮41、第一滑块42、第二滑块43、机架44、第二滑轨45、罩板46、避让孔47、夹线器48、定位凸部49、定位缺口50、针板51、长条形孔52、第一锥齿轮53、第二锥齿轮54、调节旋钮55、检修窗口5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包括有第一缝纫针杆组件1、第一挑线杆2、第一旋梭组件3、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第二挑线杆5和第二旋梭组件6,所述第一旋梭组件3位于第一缝纫针杆组件1的下方,所述第二旋梭组件6位于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的下方。
所述第一缝纫针杆组件1、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分别安装于针杆驱动轴7上,所述第一挑线杆2、第二挑线杆5分别安装于挑线杆驱动轴8上,所述第一旋梭组件3、第二旋梭组件6分别安装于旋梭驱动轴9上;所述针杆驱动轴7、挑线杆驱动轴8、旋梭驱动轴9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挑线杆驱动轴8、针杆驱动轴7、旋梭驱动轴9三者自上而下布置。
所述挑线杆驱动轴8、针杆驱动轴7、旋梭驱动轴9三者共用一驱动源,具体而言:由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上同轴设置有自右往左依次设置的第一驱动带轮12、凸轮13、第一锥齿轮53、摆轮14;所述第一驱动带轮12经向下延伸布置的同步带15及第二驱动带轮16带动旋梭驱动轴9转动;所述凸轮13联动挑线杆驱动轴8转动以使第一挑线杆2、第二挑线杆5随之上下转动;在第一锥齿轮53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54,两者利用锥齿面啮合,在第二锥齿轮54的前侧连接有调节旋钮55。所述摆轮14上偏心连接有摆杆17,所述摆杆17沿左右延伸设置且位于针杆驱动轴7的上方,所述摆杆17与针杆驱动轴7之间连接有连杆18,所述连杆18的上、下端均具有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摆杆17与针杆驱动轴7穿过连杆18的上、下端的通孔,以使针杆驱动轴7随同摆动上下动作。优选地,所述连杆18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有两个,所述摆杆17与针杆驱动轴7的左端穿过左侧的连杆18的上、下端的通孔,所述摆杆17与针杆驱动轴7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连杆18的上、下端的通孔。
所述凸轮13的左侧具有围绕转轴11布置的凸轮周面,所述凸轮周面具有与转轴11的中心形成第一间距的第一凸轮面部19、与转轴11的中心形成第二间距的第二凸轮面部20,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凸轮面部19和第二凸轮面部20的两侧之间通过弧形面渐变过渡衔接;所述凸轮13的(前侧)侧旁设置有转接轴21,所述转接轴21沿其自身轴向间距布置有第一联动臂22、第二联动臂23,所述第一联动臂22、第二联动臂23均朝向远离转接轴21的轴心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联动臂22、第二联动臂23在转接轴21的周向错开布置。使得第一联动臂22、第二联动臂23两者形成夹角,一般呈锐角。所述第一联动臂22的外端与凸轮周面接触以受凸轮周面的联动,所述第二联动臂23的外端连接于挑线杆驱动轴8的端部的偏心联动点24。通常,所述凸轮周面的外围形成有环形凹槽25以用于容设定位第一联动臂22的外端。
针对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第二挑线杆5设置有集成座26;所述集成座26上开设有竖向孔,所述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可上下活动式穿过竖向孔27,并且,所述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可左右位移式安装于针杆驱动轴7上;此处,所述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包括有针杆28,所述针杆28上具有左右贯通的横向孔29,所述针杆28驱动轴7穿过横向孔29,该种针杆28结构巧妙,易于生产制作。所述集成座26上设置有两个上下正对的竖向孔27,所述针杆28之横向孔29的上、下侧部位分别穿过两个竖向孔27。所述第二挑线杆5可左右位移式安装于挑线杆驱动轴8上并且随同挑线杆驱动轴8旋转,所述第二挑线杆5可上下转动式安装于集成座26上,此处,所述集成座26的前端通过一转接座30(或指转接片)设置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夹持辊31,所述第二挑线杆5的前端设置有受夹片32,所述受夹片32具有弧形延伸的受夹部位,所述受夹片32被夹持式可转动位于两个夹持辊31之间,夹持力度可依需要灵活设置,通常能受夹片32能够在两个夹持辊31之间产生转动为宜,如此,巧妙地实现了第二挑线杆5在集成座26上的设置。所述第二旋梭组件6可左右位移式安装于旋梭驱动轴9上并且随同旋梭驱动轴9旋转,将第二旋梭组件6适配于旋梭驱动轴9的非圆形的异形部位33上,这样,可以满足第二旋梭组件6可随同旋梭驱动轴9旋转且可沿旋梭驱动轴9左右位移的动作需求。
针对集成座26设置有自动调间距机构,实现自动调间距,方便设置,智能化程度高,可控性佳,电控部分也容易接入目前普及的电脑花样机上。所述自动调间距机构包括有调距电机34、第一丝杆35和第二丝杆36,所述第一丝杆35和第二丝杆36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丝杆35位于挑线杆驱动轴8的下方,所述第二丝杆36位于旋梭驱动轴9的下方,结构紧凑合理。所述第一丝杆35的外端连接于集成座26,所述第二丝杆36的外端连接于第二旋梭组件6,所调距电机34分别驱动第一丝杆35和第二丝杆36左右位移,以同时带动集成座26、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第二挑线杆5、第二旋梭组件6沿左右方向同向位移,进而改变第二缝纫模组的位置,改变第一缝纫模组和第二缝纫模组的间距,第一缝纫模组是作为固定模组设置于机头37上,而第二缝纫模组是作为活动调节的模组设置于机头37上。此处,调距电机3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轮38、第一同步带连接于第二传动轮39,第二传动轮39与第一内螺纹轮同轴传动,使得第一内螺纹轴与第二传动轮39同步转动,进而,由第一内螺纹轴驱动第一丝杆35相对第一内螺纹轮左右伸缩,以图5为例,往左为伸出方向,往右为缩回方向。同样地,第二传动轮39同轴连接有第三传动轮40,第三传动轮40经第二同步带连接于第四传动轮41,第四传动轮41与第二内螺纹轮同轴传动,使得第二内螺纹轴与第四传动轮41同步转动,进而,由第二内螺纹轴驱动第二丝杆36相对第二内螺纹轮左右伸缩。
所述集成座2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滑块42,所述机头37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42可左右滑动式适配于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块42与第一滑轨的适配,提升了集成座26左右位移的平稳性。所述第二旋梭组件6设置有第二滑块43,在位于机头37下方的机架44内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滑轨45,所述第二滑块43可左右滑动式适配于第二滑轨上。第二滑块43与第二滑轨45的适配,提升了第二旋梭组件6左右位移的平稳性。所述集成座26的后侧装设有罩板46,所述罩板46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避让孔47,所述第二挑线杆5穿过避让孔47,使得第二挑线杆5的线孔端伸出避让孔47的后侧,所述罩板46的后侧安装有夹线器48。利用集成座26上单独设置的罩板46来承载夹线器48,这样,调节这一组缝纫模组时,其需要用到的所有配件同步调节位置,调节方便。在机头37的后侧设置有定位凸部49,所述罩板46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位缺口50,所述定位凸部49伸入定位缺口50内,所述集成座26左右位移时,所述定位缺口50沿定位凸部49相对左右滑动。对罩板46的左右位移起到导向定位作用,有利于左右间距调节精准。以及,在针板51上也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52,所述长条形孔52是为了匹配第二缝纫针杆组件4、第二旋梭组件6在左右变化位置后的需求,如图5所示,针板51上对应第一缝纫模组的孔位是小圆孔。
如此,通过将一组缝纫模组模块化设计,且相对针杆驱动轴、挑线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可左右位移,如此,依需调节双针缝纫模组的间距,可同时缝纫加工例如裤腰耳带等产品的两端,加工效率高,由于双针缝纫模组是同驱动同步加工,裤腰耳带的上、下端缝纫线迹一致性好,而且,间距可调能够满足不同尺寸裤腰耳带的缝纫加工需求。
以及,在机头37的前侧设置有可拆装的检修板,如图3所示,拆卸检修板后,机头37的前侧面露出检修窗口56。
接下来,介绍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可以指但是不局限于裤耳机,其设置有前面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的布置,以及,驱动结构的设计,使得缝纫挑线机构变得较为紧凑,其整体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机头小型化设计,也更加适用于双针缝纫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挑线杆、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驱动电机以及旋梭驱动轴,所述挑线杆驱动轴、针杆驱动轴、旋梭驱动轴三者自上而下布置且均左右延伸设置;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带轮、凸轮、摆轮;所述第一驱动带轮经同步带及第二驱动带轮带动旋梭驱动轴转动;所述挑线杆装设于挑线杆驱动轴上,所述凸轮联动挑线杆驱动轴转动以使挑线杆随之上下转动;所述摆轮上偏心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沿左右延伸设置且位于针杆驱动轴的上方,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下端均具有通孔,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穿过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沿左右方向间距布置有两个,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的左端穿过左侧的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所述摆杆与针杆驱动轴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连杆的上、下端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左侧具有围绕转轴布置的凸轮周面,所述凸轮周面具有与转轴的中心形成第一间距的第一凸轮面部、与转轴的中心形成第二间距的第二凸轮面部,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凸轮面部和第二凸轮面部的两侧之间通过弧形面渐变过渡衔接;
所述凸轮的侧旁设置有转接轴,所述转接轴沿其自身轴向间距布置有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所述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均朝向径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联动臂的外端与凸轮周面接触,所述第二联动臂的外端连接于挑线杆驱动轴的端部的偏心联动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臂、第二联动臂在转接轴的周向错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驱动轴上安装有缝纫针杆组件,所述旋梭驱动轴上安装有旋梭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针杆组件、旋梭组件、挑线杆均左右设置有两个,以形成两个缝纫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针杆组件包括有针杆,所述针杆上具有左右贯通的横向孔,所述针杆驱动轴穿过横向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缝纫模组位置固定,另一缝纫模组设置有自动调间距机构,所述自动调间距机构将另一缝纫模组沿左右位移以改变两个缝纫模组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间距机构包括有调距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丝杆的外端连接于集成座,另一缝纫模组的缝纫针杆组件、挑线杆设置于集成座上,所述第二丝杆的外端连接于另一缝纫模组的旋梭组件,所调距电机分别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左右位移,以同时带动集成座和另一缝纫模组的缝纫针杆组件、挑线杆、旋梭组件沿左右方向同向位移。
10.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
CN202221882046.7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Active CN218466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2046.7U CN218466093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2046.7U CN218466093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6093U true CN218466093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2046.7U Active CN218466093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6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9230B1 (en) Automatic multi-function multi-needle sewingmachine and relative sewing method
CN218466093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缝纫挑线机构及缝纫机
CN108823822B (zh) 一种三维旋转送料缝纫机
CN108360153B (zh) 一种弧形圆桶式缝纫机
CN218466094U (zh) 间距可调的双针缝纫模组及双针缝纫机
JP3156574B2 (ja) ミシン
CN1151323C (zh) 缝纫机的送带装置
CN108360156B (zh) 一种用于立体织物缝纫的缝纫机送料机构
CN109402891A (zh) 电脑绣花机360度全方位往复式小毛巾装置
CN213681183U (zh) 一种缝纫机压脚机构
KR101403225B1 (ko) 다양한 스티치들의 타입과 레이아웃 이용하여 직물을재봉하기 위한 다기능 재봉기
JPH09140971A (ja) ミシン
CN220520803U (zh) 离合式配合梭装置及缝纫设备
CN101525818B (zh) 缝纫机拖布装置
US6470815B1 (en) Structure high speed zigzag stitch industrial-use sewing machine
CN214244839U (zh) 一种链式线迹旋梭机构
JP2021137550A (ja) ニードルピッチ調節可能なミシン
CN220520802U (zh) 缝纫设备
CN216550998U (zh) 用于包缝机的送料机构及包缝机
CN102877224B (zh) 缝纫机拖布装置
US3495558A (en) Arrangement for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feed material on sewing machines
CN113046934B (zh) 导向组件及双针缝纫机绗线过金属鸡眼的操作方法
EP0494052B1 (e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making different seaming patterns
CN212426377U (zh) 一种锁眼机的定位装置
US5715766A (en) Pressure unit for bar tacking sew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