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3320U - 一种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3320U
CN218463320U CN202221759896.8U CN202221759896U CN218463320U CN 218463320 U CN218463320 U CN 218463320U CN 202221759896 U CN202221759896 U CN 202221759896U CN 218463320 U CN218463320 U CN 218463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printer
bottom shell
drain pan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598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锦毅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598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3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3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3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底壳、打印组件和上盖,底壳设置有带敞口的安装腔;打印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上盖的侧壁和底壳的侧壁一个凸设有转轴,另一个凹设有滑道,转轴在滑道内滑动和转动,且上盖具有敞开敞口的第一位置和嵌设于敞口内的第二位置,上盖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与底壳围设成走纸通道,底壳设置有出纸孔,出纸孔与走纸通道相对。该打印机上盖和底壳一个凸设有转轴,另一个凹设有滑道,上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转轴可相对底壳转动,同时转轴也可以在滑道内滑动,进而当上盖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嵌设于底壳的敞口内,该设置可以减小打印机壳体的高度,进而减小打印机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打印机的要求已不在仅仅满足其自身的功能性,逐渐要求其自身的美观性和自身体积的小巧。
当前的打印机普遍存在体积偏大,占据室内空间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打印机普遍存在体积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底壳、打印组件和上盖,所述底壳设置有带敞口的安装腔;所述打印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上盖的侧壁和所述底壳的侧壁一个凸设有转轴,另一个凹设有滑道,所述转轴在所述滑道内滑动和转动,且所述上盖具有敞开所述敞口的第一位置和嵌设于所述敞口内的第二位置,所述上盖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围设成走纸通道,所述底壳设置有出纸孔,所述出纸孔与所述走纸通道相对。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凸设有同轴设置的所述转轴,所述上盖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凹设有所述滑道,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道内。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还设置有弹板,所述上盖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板与所述底壳卡接。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凹设有滑槽,所述上盖未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板位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设置有转轴的两侧壁分别沿所述敞口的朝向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打印机还包括两个锁止结构,两个所述锁止结构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槽内且用于将所述上盖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碳带卡槽,所述碳带卡槽的槽口与所述安装腔的敞口朝向一致;
所述打印组件包括碳带盒,所述碳带盒通过所述槽口卡接于所述碳带卡槽内。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围设成进纸口;
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位于所述进纸口处的所述底壳的侧壁铰接,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壳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盖板封闭所述进纸口,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盖板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上盖呈钝角。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盖板封闭所述敞口;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壳抵接。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印组件还包括进纸胶辊和压片,所述上盖靠近所述进纸口的位置转动设置有所述进纸胶辊;所述底壳靠近所述进纸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进纸胶辊抵紧。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印机构包括胶辊和打印头,所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上盖相对,所述胶辊转动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胶辊与所述打印头抵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底壳、打印组件和上盖,底壳设置有带敞口的安装腔;打印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上盖的侧壁和底壳的侧壁一个凸设有转轴,另一个凹设有滑道,转轴在滑道内滑动和转动,且上盖具有敞开敞口的第一位置和嵌设于敞口内的第二位置,上盖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与底壳围设成走纸通道,底壳设置有出纸孔,出纸孔与走纸通道相对。该打印机的上盖和底壳一个凸设有转轴,另一个凹设有滑道,上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转轴可相对底壳转动,同时转轴也可以在滑道内滑动,进而当上盖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可嵌设于底壳的敞口内,上盖与底壳围设成走纸通道,由于出纸孔设置于底壳上且与走纸通道相对,所以打印纸可以通过走纸通道后从出纸口滑出,所以该设置也可以减小打印机壳体的高度,进而减小打印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底壳;11、安装腔;12、转轴;13、滑槽;14、导向柱;15、出纸孔;
21、胶辊;22、打印头;23、碳带盒;24、进纸胶辊;25、压片;
3、上盖;31、滑道;32、弹板;33、导向槽;34、进纸口;
4、盖板;5、锁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底壳1、打印组件和上盖3,底壳1设置有带敞口的安装腔11;打印组件设置于安装腔11内;上盖3的侧壁和底壳1的侧壁一个凸设有转轴12,另一个凹设有滑道31,转轴12在滑道31内滑动或转动,且上盖3具有敞开敞口的第一位置和嵌设于敞口内的第二位置,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3与底壳1围设成走纸通道,底壳1设置有出纸孔15,出纸孔15与走纸通道相对。该打印机的上盖3和底壳1中的一个凸设有转轴12,另一个凹设有滑道31,上盖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转轴12可相对底壳1转动,同时转轴12也可以在滑道31内滑动,进而当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3可嵌设于底壳1的敞口内,上盖3与底壳1围设成走纸通道,由于出纸孔15设置于底壳1上且与走纸通道相对,所以打印纸可以通过走纸通道后从出纸孔15滑出,所以该设置也可以减小打印机的高度,进而减小打印机的体积。
可选地,底壳1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凸设有同轴设置的转轴12,上盖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凹设有滑道31,两个转轴12分别位于两个滑道31内。本实施例中,上述设置可以提升上盖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盖3还设置有弹板32,上盖3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板32与底壳1卡接。本实施例中,弹板32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弹板32凸出于上盖3的侧壁,由于弹板32具有弹性,所以弹板32在受力时,其可以与上盖3的侧壁齐平。上盖3在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时,弹板32与底壳1的侧壁相对,当上盖3切换至第一位置时,弹板32位于底壳1外,此时弹板32凸出于上盖3的侧壁且与底壳1沿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的方向抵接,进而上盖3保持在第一位置。当上盖3需要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由于弹板32与底壳1抵接的面为斜面,所以沿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施加力,压片便可受力与上盖3的侧壁保持齐平,进而上盖3可以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
可选地,底壳1的侧壁上凹设有滑槽13,上盖3未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板32位于滑槽13内。本实施例中,上盖3未处于第一位置时,压片始终与底壳1的侧壁抵接且处于与上盖3的侧壁齐平的状态,进而容易导致弹板32的变形和弹板32的磨损,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进而在底壳1的侧壁且与弹板3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滑槽13,进而弹板32处于滑槽13时,弹板32不受力且处于凸出上盖3的侧壁的状态,进而可以防止弹板32长期受力而变形。
可选地,底壳1设置有转轴的两侧壁分别沿所述敞口的朝向设置有安装槽;打印机还包括两个锁止结构5,两个锁止结构5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槽内且用于将上盖3保持在第二位置。本实施例中,锁止结构5将上盖3和底壳1相互固定。由于锁止结构5均设置于底壳1的两个侧壁的安装槽内,进而可以缩小底壳1的整体尺寸。
可选地,安装腔11内设置有碳带卡槽,碳带卡槽的槽口与安装腔11的敞口朝向一致;打印组件包括碳带盒23,碳带盒23通过槽口卡接于碳带卡槽内。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安装碳带盒23时,首先将上盖3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可以将碳带盒23依次穿过敞口和槽口后。将其与碳带卡槽卡接。该设置无需在底壳1的侧壁开设碳带安装口,进而提升可底壳整体的美观性。
可选地,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3的侧壁与底壳1的侧壁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上述设置可以增强底壳1的强度,进而防止其受力变形,进而可以优化底壳1,使其侧壁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设计的更加轻薄。
可选地,上盖3的侧壁和底壳1的侧壁一个凸设有导向柱14,另一个凹设有导向槽33,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时,导向柱14插设于对应的导向槽33内。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4和导向槽33相互插接进而可以起到上盖3和底壳1相互定位的作用,提升上盖3和底壳1配合的精准度。
可选地,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时,上盖3与底壳1围设成进纸口34;打印机还包括盖板4,盖板4与位于进纸口34处的底壳1的侧壁铰接,盖板4和底壳1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第三位置为盖板4封闭进纸口34,第四位置为盖板4与处于第二位置的上板呈钝角。本实施例中,盖板4处于第三位置时,盖板4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等异物从进纸口34进入安装腔11内部,进而影响安装腔11内打印组件的正常工作。当盖板4处于第四位置时,可以将打印纸放至盖板4上,进而打印纸可自动从进纸口34进入到安装腔11内。具体地,盖板4与处于第二位置的上盖3之间的夹角为100度、110度、120度、130度和140度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其他钝角度。
可选地,打印组件还包括进纸胶辊24和压片25,上盖3靠近进纸口的位置转动设置有进纸胶辊24;底壳1靠近进纸口34的位置设置有压片25,压片25与进纸胶辊24抵紧。本实施例中,压片25将打印纸抵压至进纸胶辊24上。该设置可以避免在安装腔11内预留进纸胶辊24移动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打印机的整体体积。具体地,压片25包括压板和弹性件,压板与底壳1的侧壁铰接,弹性件将压板抵压至进纸胶辊。弹性件可以为螺旋弹簧或扭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片25也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弹片。
可选地,上盖3还设置有送纸组件,送纸组件将位于进纸口34的打印纸送至安装腔11内。
可选地,盖板4处于第三位置时,盖板4封闭敞口。本实施例中,盖板4将处于第二位置的上盖3覆盖。
可选地,盖板4位于第四位置时,盖板4与底壳1抵接。本实施例中,盖板4与底壳1抵接,进而使盖板4固定于第四位置。
可选地,打印机构包括胶辊21和打印头22,打印头22设置于安装腔11内且与上盖3相对,胶辊21转动设置于上盖3,上盖3处于第二位置时,胶辊21与打印头22抵紧。本实施例中,底壳1还设置有出纸口,胶辊21转动,进而驱动位于安装腔11内的打印纸向出纸口移动,在此过程中,打印头22与胶辊21将打印纸夹紧,进而将打印信息转印至打印纸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包括底壳(1)、打印组件和上盖(3),所述底壳(1)设置有带敞口的安装腔(11);所述打印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侧壁和所述底壳(1)的侧壁一个凸设有转轴(12),另一个凹设有滑道(31),所述转轴(12)在所述滑道(31)内滑动和转动,且所述上盖(3)具有敞开所述敞口的第一位置和嵌设于所述敞口内的第二位置,所述上盖(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上盖(3)与所述底壳(1)围设成走纸通道,所述底壳(1)设置有出纸孔(15),所述出纸孔(15)与所述走纸通道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凸设有同轴设置的所述转轴(12),所述上盖(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凹设有所述滑道(31),两个所述转轴(1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道(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还设置有弹板(32),所述上盖(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板(32)与所述底壳(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侧壁上凹设有滑槽(13),所述上盖(3)未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板(32)位于所述滑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设置有转轴的两侧壁分别沿所述敞口的朝向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打印机还包括两个锁止结构(5),两个所述锁止结构(5)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且用于将所述上盖(3)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内设置有碳带卡槽,所述碳带卡槽的槽口与所述安装腔(11)的敞口朝向一致;
所述打印组件包括碳带盒(23),所述碳带盒(23)通过所述槽口卡接于所述碳带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上盖(3)与所述底壳(1)围设成进纸口(34);
所述打印机还包括盖板(4),所述盖板(4)与位于所述进纸口(34)处的所述底壳(1)的侧壁铰接,所述盖板(4)和所述底壳(1)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盖板(4)封闭所述进纸口(34),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盖板(4)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上盖(3)呈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盖板(4)封闭所述敞口;
所述盖板(4)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盖板(4)与所述底壳(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组件还包括进纸胶辊(24)和压片(25),所述上盖(3)靠近所述进纸口(34)的位置转动设置有所述进纸胶辊(24);所述底壳(1)靠近所述进纸口(34)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压片(25),所述压片(25)与所述进纸胶辊(24)抵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组件还包括胶辊(21)和打印头(22),所述打印头(2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1)内且与所述上盖(3)相对,所述胶辊(21)转动设置于所述上盖(3),所述上盖(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胶辊(21)与所述打印头(22)抵紧。
CN202221759896.8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打印机 Active CN218463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9896.8U CN21846332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9896.8U CN21846332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3320U true CN218463320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59896.8U Active CN21846332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3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2619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rinthead guide mechanism
US9327532B2 (en) Tape cartridge with platen protruding into print head insertion space
EP1559563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0709297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EP1084852A1 (en) Cassette and detecting device for installation thereof
EP2565042A1 (en) Printer
CN218463320U (zh) 一种打印机
KR100297762B1 (ko) 인쇄기기의 용지카세트
KR100582042B1 (ko) 두루마리용지 홀딩기구 및 이를 포함한 프린터
EP0769661B1 (en)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US5156477A (en) Movable platen type recording apparatus
US6264386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rotatably attached paper feed cassette
JP2007157663A (ja) 電池収容装置
US8585201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y supported opening and closing member
CN216848809U (zh) 一种带有高度调控的人脸识别一体机
JP6238612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CN108566745B (zh) 计量表的控制器
CN218519420U (zh) 一种打印机壳体及打印机
CN114872448A (zh) 一种便携式打印机
US20080232890A1 (en) Movable print head for a label printer
CN218273510U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点钞机磁头
CN219475996U (zh) 一种墨粉盒
CN212848091U (zh) 一种旋钮外圆锁式按压盖的开关组件结构
CN217476888U (zh) 墨盒
CN220553087U (zh) 一种显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