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一般是在12%-15%之间,未被利用的太阳能除了小部分被发射之外,大部分被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从而引起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乃至过温,而光伏元件长时间在超负荷高温下运行,容易加速元件的老化,导致电转换性能降低。
目前现有的光伏电板均设有散热翅片,通过其与空气较大的接触面积,将热量向空气中散发,但是空气流动无序,在对光伏组件进行散热时,难以使空气定向的流过散热翅片,因此无法保持散热翅片高效的进行散热,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通过导热板将光伏组件的热量传导出来,通过在其底部设有散热管,起到对空气流聚气的作用,便于空气由散热管中通过,定向稳定的将热量带走,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片,所述安装架底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顶部嵌入安装架内部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翼板,所述散热管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架内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翼板紧密贴合,其中导热板为铜制材料,当导热板将光伏组件的热量传递出来时,能够继续将热量传递至翼板以及散热管,便于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好的散发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架内部开设有与散热管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与翼板滑动连接,便于将散热管装配在安装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管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散热管均匀分布于安装架底部,便于对导热板导出的热量进行传递散发。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管和散热翅片均为轻铝材质,导热性略低于铜材质,但是成本较低,便于批量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板、散热管和散热翅片之间相互配合,在光伏电板背部设置有可灵活拆装的散热组件,通过铜导热板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导热,将热量传递分散至散热管,散热管在自由散热的同时,起到聚气的作用,当空气自然对流时,使空气由散热管中通过,便于直接对导热板及散热管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安装架;2、弹性金属片;3、散热组件;4、散热管;5、翼板;6、散热翅片;7、导热板;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片2,安装架1底部设置有散热组件3;
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管4,散热管4顶部嵌入安装架1内部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翼板5,散热管4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6。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为了便于更好的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热量传导出去,具体的,安装架1内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导热板7,导热板7与翼板5紧密贴合,其中导热板7采用铜制材料,导热性较好,便于更好的将热量传导出来,当导热板7将光伏组件的热量传递出来时,能够继续将热量传递至翼板5以及散热管4,便于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好的散发热量。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为了便于对散热管4进行拆装,具体的,安装架1内部开设有与散热管4对应的滑槽8,滑槽8与翼板5滑动连接,便于将散热管4装配在安装架1上。
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便于将热量更好的传导出进行散热,具体的,散热管4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散热管4均匀分布于安装架1底部,便于对导热板7导出的热量进行传递散发。
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便于降低整个散热器的成本,具体的,散热管4和散热翅片6均为轻铝材质,导热性略低于铜材质,但是成本较低,便于批量使用。
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弹性金属片2将安装架1和散热组件3夹持在光伏组件背部,使铜制的导热板7紧贴太阳能电池组件,将热量传导出来,并继续传递至若干个散热管4,通过散热管4以及其周侧的散热翅片6百年难遇将热量自然散发出去。
由于受到散热管4的限位,当有气流通过时,沿散热管4内部通过,便于定向的将热量从管内通道带出,使得导热板7和散热管4更好的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对光伏组件的散热效率。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