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3490U -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3490U
CN218443490U CN202222498629.6U CN202222498629U CN218443490U CN 218443490 U CN218443490 U CN 218443490U CN 202222498629 U CN202222498629 U CN 202222498629U CN 218443490 U CN218443490 U CN 21844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hamber
heat transfer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86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泰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986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3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3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封板,U型水管的两端贯穿封板,封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和排水室,壳体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U型水管处于U型换热仓的内部且U型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和排水室连通,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上方的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道和处于壳体内部与U型换热仓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其能够对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液化气与U型水管接触之前进行预冷,使得的液化气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大量的液化水附着在U型水管的管壁上。

Description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是由炼制换热器的种类包括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等,其中列管式换热器的使用最为广泛,其在壳体的内部设置U型水管对壳体内部且处于U型水管外壁的流体进行降温,换热过程时,向U型水管的内部注入冷却水,U型水管的外部流体与U型水管的外壁接触后进行热量的交换,在石油炼制领域应用时大多是对石油炼制时产生的液化气进行降温,由于列管式换热器内部的空间较小,所以换热的效率有限,同时液化气在进行热交换时,会产生冷凝水附着在U型水管的外部,长时间会产生水垢,影响换热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其能够对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液化气与U型水管接触之前进行预冷,使得的液化气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大量的液化水附着在U型水管的管壁上。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封板,所述U型水管的两端贯穿封板,所述封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和排水室,所述进水室和排水室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和排水总管,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所述U型换热仓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所述U型水管处于U型换热仓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和排水室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上方的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道和处于壳体内部与U型换热仓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热量交换时,冷却水通过输水总管进入到进水室的内部,随后通过U型水管进入到排水室的内部,最后通过排水总管排出,在U型水管的外部设置U型换热仓能够使得液化气经过第一进气管排放到壳体的内部时,首先与U型换热仓的外壁接触进行预冷,随后经过第二进气管进入到U型换热仓的内部与U型水管进行热量交换,液化气在壳体内部的停留时间延长,热交换的效率更高,经过散热的液化气通过排气管排出。
为了使得液化气预冷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换热仓的外壁设置有向壳体内壁延伸的两个横向延展板,所述横向延展板、U型换热仓、封板和壳体内壁合围后在壳体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蓄水室,所述第一蓄水室靠近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对应与进水室和排水室连通。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横向延展板能够在壳体内部形成第一蓄水室,第一蓄水室的内部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实现水的循环,由此横向延展板与液化气接触时,能够对液化气进行预冷。
为了使得液化气的遇冷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换热仓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向壳体内壁延伸且与横向延展板垂直的两个纵向延展板,两个所述纵向延展板之间、U型换热仓的外壁、和封板和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蓄水室,所述第二蓄水室靠近封板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的第二排水口分别对应与进水室和排水室连通。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两个纵向延展板之间、壳体内壁和U型换热仓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蓄水室,形成第二蓄水室的纵向延展板能够与通入壳体的液化气进行接触,实现对其进一步的预冷,保证液化气内部的水蒸汽能够液化成水滴。
为了使得液化气能够充分的预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第一进气管通入的液化气排入到横向延展板、纵向延展板和壳体内壁形成的预冷室,能够充分的对液化气进行预冷。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液化气进行预冷后,能够液化出大量的冷凝水,附着在横向延展板和纵向延展板上,避免液化水附着在U型水管上产生水垢,同时增加了液化气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增加液化气在U型换热管内部的换热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换热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自U型换热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的内顶壁接触,所述第二挡板自U型换热仓的内顶壁向下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的内底壁接触,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间隔均匀交错排布。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液化气在U型换热仓的内部行走路线为S形状,由此增加液化气的行走路径,提高液化气的热交换时间。
为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且能够耐腐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不锈钢的材质能够进行很好的导热效果,增加液化气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等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U型换热仓;3、U型水管;4、封板;5、隔板;6、进水室;601、输水总管;7、排水室;701、排水总管;8、第一进气管;9、第二进气管;10、排气管;11、冷凝室;12、横向延展板;13、第一蓄水室;14、气体预冷室;15、第一排水口;16、第一进水口;17、纵向延展板;18、第二蓄水室;19、第二排水口;20、第二进水口;21、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壁设置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的两个横向延展板12,所述横向延展板12、U型换热仓2、封板4和壳体1内壁合围后在壳体1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蓄水室13,所述第一蓄水室13靠近封板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所述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壁设置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的两个横向延展板12,所述横向延展板12、U型换热仓2、封板4和壳体1内壁合围后在壳体1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蓄水室13,所述第一蓄水室13靠近封板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所述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且与横向延展板12垂直的两个纵向延展板17,两个所述纵向延展板17之间、U型换热仓2的外壁、和封板4和壳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蓄水室18,所述第二蓄水室18靠近封板4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0和第二排水口19,所述第二进水口20的第二排水口19分别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壁设置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的两个横向延展板12,所述横向延展板12、U型换热仓2、封板4和壳体1内壁合围后在壳体1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蓄水室13,所述第一蓄水室13靠近封板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所述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且与横向延展板12垂直的两个纵向延展板17,两个所述纵向延展板17之间、U型换热仓2的外壁、和封板4和壳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蓄水室18,所述第二蓄水室18靠近封板4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0和第二排水口19,所述第二进水口20的第二排水口19分别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横向延展板12、纵向延展板17和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气体预冷室14。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所述U型换热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所述第一挡板21自U型换热仓2的内底壁向上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2的内顶壁接触,所述第二挡板22自U型换热仓2的内顶壁向下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2的内底壁接触,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间隔均匀交错排布。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5,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所述U型换热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所述第一挡板21自U型换热仓2的内底壁向上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2的内顶壁接触,所述第二挡板22自U型换热仓2的内顶壁向下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2的内底壁接触,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间隔均匀交错排布,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输水总管601向进水室6的内部通入冷却水,进水室6内部的水分为三部分输出,第一部分通过U型水管3进入到排水时的内部,第二部分通过第一进水口16、第一蓄水室13和第一排水口15进入到排水室7的内部,第三部分通过第二进水口20、第二蓄水室18和第二排水口19进入到排水室7的内部,由此实现冷却水的路径流动,液化气经过第一进气管8进入到壳体1的内部的预冷室内部,与形成第一蓄水室13和第二蓄水室18外壁的横向延展板12和纵向延展板17接触后进行预冷,随后通过第二进气管内部进入到U型换热仓2的内部,对其进行冷却,在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的作用下,液化气在U型换热仓2的内部形成S形的行走路线,与U型水管3接触进行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U型水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封板(4),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贯穿封板(4),所述封板(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上下对应形成进水室(6)和排水室(7),所述进水室(6)和排水室(7)上对应设置有输水总管(601)和排水总管(701),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10),通过气体与U型水管(3)的外壁接触实现对气体的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仓(2),所述U型换热仓(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冷凝室(11),所述U型水管(3)处于U型换热仓(2)的内部且所述U型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所述进气管包括设于壳体(1)上方的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管(8)道和处于壳体(1)内部与U型换热仓(2)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气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壁设置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的两个横向延展板(12),所述横向延展板(12)、U型换热仓(2)、封板(4)和壳体(1)内壁合围后在壳体(1)中央位置形成有第一蓄水室(13),所述第一蓄水室(13)靠近封板(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所述第一进水口(16)和第一排水口(15)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仓(2)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向壳体(1)内壁延伸且与横向延展板(12)垂直的两个纵向延展板(17),两个所述纵向延展板(17)之间、U型换热仓(2)的外壁、和封板(4)和壳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蓄水室(18),所述第二蓄水室(18)靠近封板(4)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0)和第二排水口(19),所述第二进水口(20)的第二排水口(19)分别对应与进水室(6)和排水室(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延展板(12)、纵向延展板(17)和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气体预冷室(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所述第一挡板(21)自U型换热仓(2)的内底壁向上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2)的内顶壁接触,所述第二挡板(22)自U型换热仓(2)的内顶壁向下延伸且不与U型换热仓(2)的内底壁接触,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间隔均匀交错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CN202222498629.6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Active CN21844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8629.6U CN21844349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8629.6U CN21844349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3490U true CN21844349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8629.6U Active CN21844349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3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9387U (zh) 一种节水冷却塔
CN218443490U (zh) 一种化工石油炼制换热器的排气装置
RU160795U1 (ru) Скруббер-теплоутилизатор
CN208751324U (zh) 水流动层换热器
CN217893896U (zh) 一种沥青存储罐
CN210922267U (zh) Ybn逆流式闭式冷却塔
CN209263709U (zh) 一种工业和民用冷却塔
CN113758053A (zh) 一种新型吸收器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07162569U (zh) 一种烟气排放装置及其系统
CN201873203U (zh) 油罐局部快速加热器
CN107551769B (zh) 一种车载式甘醇脱水装置及吸收系统
CN207162579U (zh) 一种节能装置及锅炉节能系统
CN213021081U (zh) 一种喷淋换热器
CN204757754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05965064U (zh) 一种双氧水提浓装置降膜蒸发器环形蒸汽分布器
CN217287848U (zh) 一种高效汽水分离装置
CN216676987U (zh) 一种虹吸式再沸器及塔式设备
CN212619481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多壳程管壳式冷凝器
CN220968086U (zh) 一种二乙基二硫醚脱重装置
RU224326U1 (ru) Пароводяно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211645166U (zh) 一种白酒蒸馏装置
CN110579118A (zh) 一种换热装置
JPS5835353Y2 (ja) 造水装置
CN213901032U (zh) 环保型纸板生产用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5916945U (zh) 一种湿式脱酸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