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5224U -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5224U
CN218435224U CN202221801451.1U CN202221801451U CN218435224U CN 218435224 U CN218435224 U CN 218435224U CN 202221801451 U CN202221801451 U CN 202221801451U CN 218435224 U CN218435224 U CN 218435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aeration pipe
water outlet
mb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14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音
完颜德卿
程刚
黄霞
夏俊林
刘希聪
高远
芦艳平
崔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mu Xinze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muqinghuan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muqinghuan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muqinghuan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14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5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5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5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由网格板拼接而成的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内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分隔网板,所述潜水泵安装于分隔网板上表面,所述过滤框架内设置有若干个侧面曝气管和若干个底部曝气管,所述侧面曝气管朝向过滤框架四周侧壁的表面上开有曝气孔,所述底部曝气管朝向过滤框架底面的表面开有曝气孔,所述侧面曝气管和底部曝气管均通过一安装有间歇曝气电磁阀的间歇曝气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电磁阀与PLC自控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过滤出进入系统的毛发等污染物,降低膜污染,使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经纳管收集的城市污水在污水处理厂集中进行有效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对于一些远离城市的区域,如农村、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分散性场所,其产生的污水水量小、难以接入市政管网或者管网建设成本较高,一般采用就地处理的方式,即采用小规模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设备运输、安装方便且占地面积小;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小型人工湿地、以及多种工艺组合等。分散性场所产生的污水水质水量波动大,采用传统生化工艺如AO、AAO等工艺抗冲击能力差、处理效果不稳定,相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运维难度也相对大。
膜生物反应器(MBR)将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污水在反应器中经生物处理完成对有机污染物质的分解与转化后,利用膜过滤分离完成污水的固液分离,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效果。设置于反应器中的膜组件可完全取代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和常规过滤单元,使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完全分离,并获得稳定、优质的出水水质,抗负荷冲击、运行稳定、且省去传统生化工艺所需的二沉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
MBR系统经长时间运行后,容易产生膜污染,需要定期对膜进行在线清洗,而毛发一类的缠绕附着性污染物,在线清洗较难清除,需将膜架取出进行物理清洗,该过程较复杂,费时费力且会大大提高运维成本。
传统的进水系统预处理可去除进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一般采用格栅进行过滤去除,但针对小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简单的小型提篮格栅,长期运行,布水孔易堵塞,需高频率清渣,大型格栅等造价成本高,且对毛发一类的污染物过滤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该其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可有效过滤出进入系统的毛发等污染物,降低膜污染,使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内置有潜水泵的调节池、内置有MBR膜组件的处理池和出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处理池连通,所述MBR膜组件的出水口通过安装有出水电磁阀的管道与出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一安装有反洗电磁阀的支管道的一端连接到位于出水电磁阀与MBR膜组件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反洗泵,所述潜水泵、出水泵、反洗泵、出水电磁阀和反洗电磁阀均与一PLC自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由网格板拼接而成的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内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分隔网板,所述潜水泵安装于分隔网板上表面,所述过滤框架内设置有若干个侧面曝气管和若干个底部曝气管,所述侧面曝气管朝向过滤框架四周侧壁的表面上开有曝气孔,所述底部曝气管朝向过滤框架底面的表面开有曝气孔,所述侧面曝气管和底部曝气管均通过一安装有间歇曝气电磁阀的间歇曝气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电磁阀与PLC自控模块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框架上设置有进水管管孔和进气管管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框架外侧包裹有一过滤筛网。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框架由不锈钢网格板拼接而成。
4.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框架为长方体框架。
5. 上述方案中,一曝气管的一端连接到间歇曝气电磁阀与风机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MBR膜组件下方并开设有曝气孔。
6. 上述方案中,所述间歇曝气管固定在过滤框架和分隔网板上。
7. 上述方案中,若干个所述底部曝气管平行设置。
8.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面曝气管和底部曝气管均设置于分隔网板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通过在潜水泵外侧设置过滤框架对毛发等污染物进行过滤,在预处理阶段对进水系统中毛发等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降低后期膜污染,使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稳定水处理效果、减少运维成本;进一步的,将进水系统与MBR膜本身的在线反冲洗过程相结合,在完成膜清洗的同时,完成进水系统冲洗,可有效防止进水系统尤其是潜水泵堵塞,且造价低廉,自动运行,维护方便,可实现无人值守,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框架、过滤筛网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02、处理池;103、PLC自控模块;1、调节池;2、潜水泵;3、过滤框架;31、分隔网板;4、过滤筛网;51、间歇曝气管;52、侧面曝气管;53、底部曝气管;6、风机;7、MBR膜组件;8、曝气管;9、出水泵;10、反洗泵;11、出水电磁阀;12、反洗电磁阀;13、间歇曝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内置有潜水泵2的调节池1、内置有MBR膜组件7的处理池102和出水泵9,所述潜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处理池102连通,所述MBR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安装有出水电磁阀11的管道与出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一安装有反洗电磁阀12的支管道的一端连接到位于出水电磁阀11与MBR膜组件7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反洗泵10,所述潜水泵2、出水泵9、反洗泵10、出水电磁阀11和反洗电磁阀12均与一PLC自控模块103电连接;
所述调节池1内设置有一由网格板拼接而成的过滤框架3,所述过滤框架3内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分隔网板31,所述潜水泵2安装于分隔网板31上表面,所述过滤框架3内设置有若干个侧面曝气管52和若干个底部曝气管53,所述侧面曝气管52朝向过滤框架3四周侧壁的表面上开有曝气孔,所述底部曝气管53朝向过滤框架3底面的表面开有曝气孔,侧面曝气管502与过滤框架3侧壁和底面的距离为3 cm ~5cm,底部曝气管503与过滤框架3底面的距离为3cm ~5cm,从前后左右下五个方向朝向过滤框架外部曝气,可将框架外部附着的固体杂质冲掉,避免对潜水泵2的进水口造成堵塞或者有杂质通过潜水泵2进入处理池102,所述侧面曝气管52和底部曝气管53均通过一安装有间歇曝气电磁阀13的间歇曝气管51与风机6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电磁阀13与PLC自控模块103电连接。
上述过滤框架3上设置有进水管管孔和进气管管孔,既可以对管道进行避位,又可以通过管孔本身对管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固定与限位;上述过滤框架3外侧包裹有一过滤筛网4,筛网为耐腐蚀的PP纱网,孔径为40目~200目,该纱网表面光滑,毛发等固体污染物难以附着,孔径致密,可将大部分毛发等固体杂质去除,过滤效果好;
上述过滤框架3由不锈钢网格板拼接而成,单元网格为边长1 cm ~5cm的正方形,框架顶部和底部网格板可打开拆卸;上述过滤框架3为长方体框架。
实施例2: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内置有潜水泵2的调节池1、内置有MBR膜组件7的好氧处理池102和出水泵9,所述潜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好氧处理池102连通,所述MBR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安装有出水电磁阀11的管道与出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一安装有反洗电磁阀12的支管道的一端连接到位于出水电磁阀11与MBR膜组件7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反洗泵10,所述潜水泵2、出水泵9、反洗泵10、出水电磁阀11和反洗电磁阀12均与一PLC自控模块103电连接;
所述调节池1内设置有一由网格板拼接而成的过滤框架3,所述过滤框架3内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分隔网板31,所述潜水泵2安装于分隔网板31上表面,所述过滤框架3内设置有若干个侧面曝气管52和若干个底部曝气管53,所述侧面曝气管52朝向过滤框架3四周侧壁的表面上开有曝气孔,所述底部曝气管53朝向过滤框架3底面的表面开有曝气孔,侧面曝气管502与过滤框架3侧壁和底面的距离为3 cm ~5cm,底部曝气管503与过滤框架3底面的距离为3cm ~5cm,从前后左右下五个方向朝向过滤框架外部曝气,可将框架外部附着的固体杂质冲掉,所述侧面曝气管52和底部曝气管53均通过一安装有间歇曝气电磁阀13的间歇曝气管51与风机6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电磁阀13与PLC自控模块103电连接。
一曝气管8的一端连接到间歇曝气电磁阀13与风机6之间的管道上,上述曝气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MBR膜组件7下方并开设有曝气孔,对膜丝进行曝气冲刷,控制膜污染;
上述间歇曝气管51固定在过滤框架3和分隔网板31上;若干个上述底部曝气管53平行设置;上述侧面曝气管52和底部曝气管53均设置于分隔网板31下方,4根与过滤框架3的4个侧壁对应设置的所述侧面曝气管52首尾相接为矩形,至少2根底部曝气管53平行设置于由4根与侧面曝气管52围成的区域内。
MBR膜组件7在运行过程中,为控制膜污染,需定期进行在线反冲洗,将反冲洗药剂利用反洗泵10打入膜丝内部,周期为6~8天。
所述PLC自控模块103对出水泵9、反洗泵10、出水电磁阀11、反洗电磁阀12、间歇曝气电磁阀13进行启停及运行时间控制,在控制反冲洗过程的同时,通过控制出水泵9、出水电磁阀11,反冲洗电磁阀12、反冲洗泵10、间歇曝气电磁阀13完成对分隔网板31下方区域的曝气冲刷,将积累在潜水泵2进水口周围因过滤而附着在过滤筛网4上的固体污染物冲刷掉,防止堵塞,影响进水,间歇曝气电磁阀13开启时间小于反冲洗过程中曝气冲刷的时间,从而有效避免曝气冲刷过程中的气体进行运行中的潜水泵2内而影响潜水泵2运行的稳定性。
当对MBR膜组件7进行反冲洗时,由PLC自控模块103自动关闭出水泵9及出水电磁阀11,自动关闭风机6,停止曝气,然后自动打开反冲洗电磁阀12及反冲洗泵10,药剂清洗完成并完成浸泡后,开启风机6,进行曝气冲刷,时间为20~40min,将膜丝上附着的固体污染物冲刷掉;
在反冲洗进行的过程中,浸泡后开启曝气冲刷的同时,自动开启间歇曝气电磁阀13,运行10~20min,对积累在潜水泵2进水口周围附着过滤筛网4上的固体污染物冲刷掉;
冲刷结束后,自动关闭间歇曝气电磁阀13;
待反冲洗全过程完成后,关闭反冲洗泵10及反冲洗电磁阀12,开启出水电磁阀11及出水泵9,系统正常运行。
采用上述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时,其通过将潜水泵设置于过滤框架内,可过滤毛发等污染物,且与MBR膜在线清洗运行相结合,可有效过滤出进入系统的毛发等污染物,降低膜污染,使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可有效防止固体污染物堵塞潜水泵(即进水泵);
虽然目前有较多利用机械方式防止潜水泵堵塞的方法,但涉及构造复杂,造价高且增加维修成本,本系统采用简单的构造方式,实现物理过滤,造价低廉,自动运行,维护方便,可实现无人值守,降低运维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内置有潜水泵(2)的调节池(1)、内置有MBR膜组件(7)的处理池(102)和出水泵(9),所述潜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处理池(102)连通,所述MBR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安装有出水电磁阀(11)的管道与出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一安装有反洗电磁阀(12)的支管道的一端连接到位于出水电磁阀(11)与MBR膜组件(7)的出水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反洗泵(10),所述潜水泵(2)、出水泵(9)、反洗泵(10)、出水电磁阀(11)和反洗电磁阀(12)均与一PLC自控模块(103)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内设置有一由网格板拼接而成的过滤框架(3),所述过滤框架(3)内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分隔网板(31),所述潜水泵(2)安装于分隔网板(31)上表面,所述过滤框架(3)内设置有若干个侧面曝气管(52)和若干个底部曝气管(53),所述侧面曝气管(52)朝向过滤框架(3)四周侧壁的表面上开有曝气孔,所述底部曝气管(53)朝向过滤框架(3)底面的表面开有曝气孔,所述侧面曝气管(52)和底部曝气管(53)均通过一安装有间歇曝气电磁阀(13)的间歇曝气管(51)与风机(6)连接,所述间歇曝气电磁阀(13)与PLC自控模块(10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3)上设置有进水管管孔和进气管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3)外侧包裹有一过滤筛网(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3)由不锈钢网格板拼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架(3)为长方体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曝气管(8)的一端连接到间歇曝气电磁阀(13)与风机(6)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曝气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MBR膜组件(7)下方并开设有曝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曝气管(51)固定在过滤框架(3)和分隔网板(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底部曝气管(53)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曝气管(52)和底部曝气管(53)均设置于分隔网板(31)下方。
CN202221801451.1U 2022-07-14 2022-07-14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435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1451.1U CN21843522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1451.1U CN21843522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5224U true CN21843522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1451.1U Active CN21843522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5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5924B (zh)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1723560B (zh) 处理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a/o生物滤池装置
CN107417031A (zh) 一种生态式污水净化池
CN110078302A (zh) 一种基于mbr膜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16513332U (zh) 一种mbr膜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435224U (zh) 一体化mbr分散性污水预处理系统
CN101519262B (zh) 单元式膜与生物分解的移动污水处理站
CN210613021U (zh) 一种金属膜滤芯、金属膜过滤器及污水处理深度过滤系统
CN117088432A (zh) 双向流双功能滤池
CN201495139U (zh) 水清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1486826U (zh) 一种降低反冲洗水耗的净水过滤系统
CN212262493U (zh) 一种石英砂过滤器
CN208545138U (zh) 分散式中小型多格滤池单排布置系统
CN209010334U (zh) 一种多向流生物过滤装置
CN202893072U (zh) 一种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CN110078321A (zh) 一种全自动污水处理系统设备与方法
CN111635064A (zh) 一种中水自动净化利用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8686705U (zh) 一种机械式膜格栅装置
CN205473230U (zh) 一种提高了处理效率的膜生物反应装置
CN210459378U (zh)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14299777U (zh)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8392393U (zh) 一种新型箱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4735157U (zh) 一种带有多角度出水滤盘的生活废水处理设备
CN2210939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979771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nd Floor, Building 1, No. 100 Guangqi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11

Patentee after: Shuimu Xinze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F, Building 1, No. 100 Guangqi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11

Patentee before: Shuimuqinghuan (S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