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9777U -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9777U
CN214299777U CN202120177017.XU CN202120177017U CN214299777U CN 214299777 U CN214299777 U CN 214299777U CN 202120177017 U CN202120177017 U CN 202120177017U CN 214299777 U CN214299777 U CN 214299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outer box
clean water
biological reaction
domestic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70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英
黄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ang Lang Yuan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ang Lang Yuan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ang Lang Yuan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ang Lang Yuan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70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9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9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9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中空设置的外箱体,外箱体内沿着外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块隔板,隔板将外箱体依次分隔成调节池、反应池、设备间以及清水池,外箱体内还设置有污泥池,污泥池、清水池位于设备间的同一侧,且污泥池、清水池沿着外箱体的宽度方向分布,反应池包括缺氧池、MBR生物反应池,缺氧池位于调节池、MBR生物反应池之间,污泥池用于对MBR生物反应池内剩余污泥存储及浓缩,设备间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PLC控制柜,曝气装置对调节池、MBR生物反应池进行充氧。本申请通过集装式设计,各组件分配合理,形成整体结构,占地面积小,移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化社会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国家也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污水处理一直是国家、企业及个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其中生活污水分散比较广泛,污染较严重。如家庭,学校,酒店等,如果这些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环境中,必然对环境产生污染。
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体型较大,结构复杂,设备造价高,使用成本高,且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去污效果差,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污水处理设备体型较大的问题,通过将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于一整体,达到占地面积小,且便于整体移动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中空设置的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内沿着外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外箱体依次分隔成调节池、反应池、设备间以及清水池,所述外箱体内还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清水池位于设备间的同一侧,且所述污泥池、清水池沿着外箱体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反应池包括缺氧池、MBR生物反应池,所述缺氧池位于调节池、MBR生物反应池之间,所述污泥池用于对MBR生物反应池内剩余污泥存储及浓缩,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PLC控制柜,所述曝气装置对调节池、MBR生物反应池进行充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于一整体,对外箱体进行分区域,将各组件装配到相应的区域内,使得各组件的结构紧凑,达到占地面积小,且便于整体移动的效果,即可以将本装置直接运至处理目标所在地,直接规模化进行处理,而无需进行二次施工。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位于调节池内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的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井用于收集污水,格栅用于滤除较大悬浮物,避免堵塞后续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格栅包括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所述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均由不锈钢栅条和框架构成,所述粗过滤层的孔径大于细过滤层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过滤层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细过滤层去除水中一些细小的颗粒及悬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的稳定进行。
优选的,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对清水池排出的清水进行杀菌消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MBR膜出水受到二次污染,杀菌装置起到进一步的杀菌处理,保证出水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为紫外线消毒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消毒仪对出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水质的稳定与安全。
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相连通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连通至调节池和MBR生物反应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与曝气管道连通,风机运行时向调节池和MBR生物反应池内充氧,以防止调节池内污水中悬浮颗粒沉淀而发臭,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且可防止MBR生物反应池内平片膜的污堵,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污泥消化所需氧气。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铺设于调节池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铺设于MBR生物反应池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道能够均匀向调节池内充氧,第二管道能够均匀向MBR生物反应池内充氧,保证对生活污水的稳定处理。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清水池连通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密封设置有盖板,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有延伸至清水池底部的爬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入口与爬梯的设置,便于维修工人到清水池内进行清理作业;盖板对出入口进行封盖,避免异物从出入口进入到清水池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将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于一整体,对外箱体进行分区域,将各组件装配到相应的区域内,使得各组件的结构紧凑,达到占地面积小,且便于整体移动的效果,即可以将本装置直接运至处理目标所在地,直接规模化进行处理,而无需进行二次施工;
集水井用于收集污水,格栅用于滤除较大悬浮物,避免堵塞后续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杀菌装置起到进一步的杀菌处理,保证出水的质量与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箱体;2、集水井;3、格栅;4、调节池;5、缺氧池;6、MBR生物反应池;7、清水池;8、污泥池;9、设备间;10、曝气装置;11、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呈长方体状中空设置的外箱体1,外箱体1内通过多块平行隔板沿着外箱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将外箱体1依次分隔成调节池4、反应池、设备间9以及清水池7。外箱体1的顶部形成有位于调节池4内的集水井2,反应池内安装有缺氧池5、MBR生物反应池6。外箱体1内还设有污泥池8,且清水池7、污泥池8位于设备间9的同一侧,且沿着外箱体1宽度方向上分布。污水依次经过集水井2、调节池4、缺氧池5、MBR生物反应池6,MBR生物反应池6产水进入到清水池7中,由水泵送入至其他系统或达标排放。
如图2和图3所示,集水井2用于收集污水。集水井2的进水口处安装有格栅3,格栅3用于滤除较大悬浮物,避免堵塞后续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3包括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通过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对污水进行多级过滤,以提高对污水的滤除效果。为了便于对格栅3进行拆卸和安装,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均可拆卸设置在集水井2的进水口处。
其中,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均为由一组相平行的不锈钢栅条与框架组成,粗过滤层所形成的网孔较大,细过滤层所形成的网孔较小。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倾斜安装在集水井2的进水口处。粗过滤层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细过滤层去除水中一些细小的颗粒及悬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为了稳定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集水井2内设置有两台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潜污泵设置一用一备,液位控制,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如图3所示,调节池4处理生活污水经格栅3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4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调节池4内的污水设计有效停留时间6-8小时。调节池4内设置两浮球液位开关(高、低)控制水泵的动作。
如图3所示,缺氧池5靠近调节池4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堪水槽和出水口,可以使污水自然流入MBR生物反应池6。缺氧池5内填充漂浮球填料和缺氧污泥,通过间歇式给予氧份,有效进行酸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而被降解去除。
其中,MBR生物反应池6利用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平板膜的应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截留硝化菌,使其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硝化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同时可以截留一时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产水悬浮物和浊度近于零,水质良好且稳定。
MBR生物反应池6是生化和膜分离结合的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可通过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增加菌群数量和种类,特别适合培养缓慢增殖微生物菌群种类,改善生化系统中生物相的功能和效率;提高出水水质具有独特的作用。
MBR生物反应池6的污染物去除率高,可去除包括有机物和悬浮物在内的大量杂质、细菌等微生物,出水水质好;污泥截留易控制,泥水分离效果好,污泥排放量小;水力停留时间和固体停留时间分离,使运行更加稳定;工艺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传质效率高,对生物处理起到促进和强化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污泥池8用于对MBR生物反应池6剩余污泥存储及浓缩。污泥池8内污泥沉淀后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4内,形成水循环,增加水的回收率。
如图1和图3所示,设备间9内安装有对MBR生物反应池6、调节池4充氧曝气装置10。曝气装置10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相连通的曝气管道。本实施例中,风机设计选取用回转式鼓风机,风机具有体积小,噪声低,风量足,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其中,曝气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的一端铺设于调节池4的底部,对调节池4内进行充氧搅拌,以防止污水中悬浮颗粒沉淀而发臭,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道的一端铺设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底部,用于供MBR膜生物反应器充氧曝气。MBR生物反应池6内膜组件的产水自吸泵负压抽吸产水,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面会结聚污物和生长微生物,导致膜面的跨膜压差上升,产水通量下降,为了防止平片膜的污堵,通过设置曝气管进行膜面冲刷,同时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污泥消化所需氧气。
如图1和图3所示,设备间9内安装有消毒装置11,消毒装置11对清水池7排出的清水进行杀菌消毒。原则上,由于MBR膜的孔径在0.1-0.3微米之间,可以拦截99.99%的细菌和病毒,但是为了防止MBR膜出水受到二次污染,杀菌装置11起到进一步的杀菌处理。本实施例中,杀菌装置11选为紫外线消毒仪,紫外线消毒仪对出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水质的稳定与安全。
如图3所示,设备间9内还安装有全自动PLC控制柜(未标出),进行全自动程序控制运行。无需专职人员值守。污水处理设备的控制采用手动-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手动控制时利用控制按钮进行开停操作,自动控制时利用接受控制信号进行自控。利用转换开关进行手动与自动操作切换,手动级别优于自动级别。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备间9的顶部开设有透风口,透风口处固定安装有金属格网,设备间9的一侧铰接有门,以便于维修工人进入到设备间9内对设备进行维修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清水池7开设有出入口,出入口处密封设置有盖板,出入口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清水池7底部的爬梯,便于维修工人到清水池7内进行清理作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集装式设计,将缺氧池5、MBR生物反应池6、污泥池8、清水池7和设备间9集成在一个外箱体1内,使得各组件的结构更为紧凑,污水处理的流程简洁,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小,增量扩容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修简便,且可随时随地移动,即可以将本装置直接运至处理目标所在地,直接规模化进行处理,而无需进行二次施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的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内沿着外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外箱体(1)依次分隔成调节池(4)、反应池、设备间(9)以及清水池(7),所述外箱体(1)内还设置有污泥池(8),所述污泥池(8)、清水池(7)位于设备间(9)的同一侧,且所述污泥池(8)、清水池(7)沿着外箱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反应池包括缺氧池(5)、MBR生物反应池(6),所述缺氧池(5)位于调节池(4)、MBR生物反应池(6)之间,所述污泥池(8)用于对MBR生物反应池(6)内剩余污泥存储及浓缩,所述设备间(9)内设置有曝气装置(10)和PLC控制柜,所述曝气装置(10)对调节池(4)、MBR生物反应池(6)进行充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调节池(4)内的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的格栅(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3)包括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所述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均由不锈钢栅条和框架构成,所述粗过滤层的孔径大于细过滤层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9)内设置有消毒装置(11),所述消毒装置(11)对清水池(7)排出的清水进行杀菌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11)为紫外线消毒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10)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相连通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连通至调节池(4)和MBR生物反应池(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铺设于调节池(4)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铺设于MBR生物反应池(6)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清水池(7)连通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密封设置有盖板,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有延伸至清水池(7)底部的爬梯。
CN202120177017.X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Active CN214299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7017.XU CN214299777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7017.XU CN214299777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9777U true CN21429977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9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7017.XU Active CN214299777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9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4131A (zh) 一体化前置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2346863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
CN211595374U (zh) 一种悬浮生物膜与深度过滤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7986566A (zh) 水利水电环境工程用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9652090U (zh) 一种处理住宅生活污水回用的装置
CN214299777U (zh)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8308624U (zh) 集成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14327476U (zh) 一种传染废水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装备
KR200237437Y1 (ko) 오ㆍ폐수 처리시스템
CN113735379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净化消毒回用装置
CN209481417U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KR100401094B1 (ko) 오ㆍ폐수 처리시스템
CN208700826U (zh) 高效全自动污水处理系统
CN218435287U (zh) 一种水平管沉淀集成系统与高效过滤联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19239475U (zh)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
CN109896711A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9929877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579903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处理系统
CN212356955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6141336U (zh) 一种mbr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5208973U (zh) 一体化厌氧-微氧-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N213680282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107162197A (zh) 三阶o/a分散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CN213112950U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6106529U (zh) 一体化mbr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