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5205U - 生物巢 - Google Patents

生物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5205U
CN218435205U CN202222359858.XU CN202222359858U CN218435205U CN 218435205 U CN218435205 U CN 218435205U CN 202222359858 U CN202222359858 U CN 202222359858U CN 218435205 U CN218435205 U CN 218435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iological nest
frame
water
water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98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潇潇
刘琼航
刘琼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xin County W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xin County W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xin County W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xin County Wan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98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5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5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5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巢,包括生物巢本体,还包括两个横向移动架,两个横向移动架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横向移动架上均滑动连接有延伸板,两个延伸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移动架,位于后侧的横向移动架内滑动连接有横向行走框,横向行走框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行走轮,其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对比现有方法,直接将生物巢放置安装在污水水域,较难控制污水的流动速动来适应生物巢的净化速率的问题,本设计能够通过主动移动生物巢来达到控制污水流入生物巢流速的目的,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单次净化水质的净化量来达到更好的净化目的,本设计使用起来较为简单,可控制性较强,实用性较高同时使用局限性较低。

Description

生物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巢。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生物巢又称之为生物窝,是微生物乐意在此栖息、生存、繁衍生息的巢穴,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每一粒活性污泥都是一个生物窝,是在大自然中最原始、最细小的生物窝,在处理污水时,将生物巢放置安装在需要处理的水域中,通过生物巢中好氧、缺氧、厌氧菌群对各种易处理的、难分解的、分子量大的有机物、有机污泥,甚至微生物的尸体,进行彻底的分解,使水质恢复洁净。
现有的生物巢使用方法,通常是将填料放置进生物巢中,将生物巢放置在污水水域,通过水流经过生物巢,从而使生物巢内的菌群直接接触到污水,生物巢内的菌群会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等,使水质得到净化从而实现生化处理,但是该方法使用起来,是将生物巢放置在水域中,仅通过水流的流动来实现污水水域的净化,水流的流速属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水流流速较快时,水流快速穿过生物巢,生物巢内的菌群来不仅分解污水中的全部有机物,污水得不到彻底净化,流速较慢时,生物巢内的菌群工作效率又过剩,因此该方法使用起来不可控因素较多,局限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生物巢,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对污水流经生物巢的流速控制较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巢,包括生物巢本体,还包括两个横向移动架,两个所述横向移动架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横向移动架上均滑动连接有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移动架,位于后侧的横向移动架内滑动连接有横向行走框,所述横向行走框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行走轮,横向行走框的后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横向行走轮的后端固定连接,横向行走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向行走框,所述纵向行走框与纵向移动架滑动连接,纵向行走框内转动连接有纵向行走轮,纵向行走框的左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纵向行走轮的左端固定连接,纵向行走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的底端设置有净水机构,所述生物巢本体安装在净水机构内。
优选的,所述净水机构包括浮漂罩,所述浮漂罩与升降套固定连接,浮漂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多个进水口,净水箱的内底壁上弹性连接有安装槽,所述生物巢本体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密封条,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密封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安装槽内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净水箱内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底壁处,水泵的输出端穿过净水箱延伸至外部,浮漂罩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
再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动架上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两个所述梯形滑块分别与两个延伸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架设板,所述架设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外套设有支套,所述支套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支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刺。
作为本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水箱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安装槽固定连接。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两个所述连接板均焊接在两个横向移动架上。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净水箱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护涂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生物巢,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横向行走轮转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纵向行走轮转动,通过横向移动架、横向行走框、横向行走轮、第一连接条、纵向移动架、纵向行走框、纵向行走轮、第二连接条的配合,便于实现纵向和横向的移动,通过净水机构便于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因此,该生物巢对比现有方法,直接将生物巢放置安装在污水水域,较难控制污水的流动速动来适应生物巢的净化速率的问题,本设计能够通过主动移动生物巢来达到控制污水流入生物巢流速的目的,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单次净化水质的净化量来达到更好的净化目的,本设计使用起来较为简单,可控制性较强,实用性较高同时使用局限性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移动架和连接板等配合的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漂罩和净水箱等配合的局部剖视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物巢本体;2、横向移动架;3、连接板;4、延伸板;5、纵向移动架;6、横向行走框;7、横向行走轮;8、第一电机;9、第一连接条;10、纵向行走框;11、纵向行走轮;12、第二电机;13、第二连接条;14、升降套;15、架设板;16、支柱;17、浮漂罩; 18、净水箱;19、安装槽;20、密封条;21、密封板;22、水质检测装置;23、水泵;24、配重块;25、橡胶密封垫;26、梯形滑块;27、支套;28、限位螺栓;29、稳定座;30、固定刺;3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生物巢,包括生物巢本体1,还包括两个横向移动架2,两个横向移动架 2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两个横向移动架2上均滑动连接有延伸板4,两个延伸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移动架5,位于后侧的横向移动架2内滑动连接有横向行走框6,横向行走框6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行走轮7,横向行走框6的后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 8的输出端与横向行走轮7的后端固定连接,横向行走轮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条9,第一连接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向行走框10,纵向行走框10与纵向移动架5滑动连接,纵向行走框10内转动连接有纵向行走轮11,纵向行走框10的左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纵向行走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纵向行走轮1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条13,第二连接条13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套14,升降套14的底端设置有净水机构,生物巢本体1安装在净水机构内。
还需说明的是,净水机构包括浮漂罩17,浮漂罩17与升降套14固定连接,浮漂罩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净水箱18,净水箱18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多个进水口,净水箱18的内底壁上弹性连接有安装槽19,生物巢本体1安装在安装槽19内,安装槽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密封条20,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密封条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1,安装槽19内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22,净水箱18内安装有水泵23,水泵23的输入端延伸至安装槽19的内底壁处,水泵23的输出端穿过净水箱18延伸至外部,浮漂罩17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24,便于通过控制配重块24的重量,来达到控制净水箱18和浮漂罩17入水的深度,从而适应弹簧31的弹力,最后实现,控制进入净水箱18中进行净化的污水总量的目的,密封板21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25,便于密封板21向下移动后更加紧密的密封进水口,横向移动架2 上开设有梯形滑槽,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26,两个梯形滑块26分别与两个延伸板4固定连接,便于延伸板4沿着梯形滑槽的方向进行平稳的水平移动。
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连接板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架设板15,架设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16,支柱16外套设有支套27,支套27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28,支套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29,稳定座2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刺30,便于调节本装置架设污水水域的高度,使净水箱18能够以设定入水深度工作,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净水箱18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31,多个弹簧31的顶端与安装槽19固定连接,便于进入安装槽19内的污水重量大于弹簧31的弹性支撑时,弹簧31收缩,当安装槽19内污水重量小于弹簧31的弹性支撑时,弹簧31回弹,两个连接板3均焊接在两个横向移动架2上,焊接不仅操作起来较为简单,而且连接较为紧密,同时使用寿命较长,净水箱18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护涂层,避免污水直接直接净水箱18导致腐蚀净水箱18,变向增加了净水箱18的使用寿命。
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和水泵23为市面上购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型号的选用或进行定制,本专利中我们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其设定方式、安装方式和电性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只要按照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试操作即可,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且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和水泵23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即可。
本设计中的水质检测装置22为是市面上常用的,工业用污水检测装置,能够直接检测出水中含有的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显示器上,水质检测装置22 现技术已非常成熟,因此再次不做过多赘述。
综上所述,该生物巢,首先按照说明书安装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12和水泵23,首先将本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的污水水域,拧松限位螺栓28,调整本装置高度,使净水箱18和浮漂罩17按设定入水深度进入污水中,拧紧限位螺栓28,向浮漂罩17中加入适量的配重块24,使浮漂罩17上的进水口恰好能流进污水,污水从进水口流入净水箱18中,留到生物巢本体1上,经过净化后,积攒在安装槽19内,当安装槽19内的水的达到一定重量后,弹簧31受到挤压后收缩,安装槽19向下移动,安装槽19带动密封条20向下移动,密封条20带动密封板21向下移动,密封板21带动橡胶密封垫25向下移动,将进水口堵死,这时净水箱18 和浮漂罩17恰好还漂浮在水面上,并不会沉入水中,因净水箱18中进入了污水重量增加,净水箱18向下移动,净水箱18带动浮漂罩17向下移动,浮漂罩17带动升降套14向下移动,升降套14在第二连接条13上滑动,当水质检测装置22检测到安装槽19内的水质被完全净化后会启动水泵23,水泵23将安装槽19内水抽出泵送出净水箱18,这时弹簧31失去限制回弹,密封板21复位,进水口打开,污水能够继续进入净水箱18中,需要控制想要净化不同位置水质的目的,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带动横向行走轮7转动,横向行走轮7沿着横向移动架2向左移动,横向行走轮7带动第一连接条9向左移动,因第一连接条9下方的物体重力原因,第一连接条9不会因横向行走轮7的转动而产生摆动,第一连接条9带动纵向行走框10向左移动,纵向行走框10带动纵向行走轮11向左移动,纵向行走轮11带动第二连接条13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条13通过升降套14带动浮漂罩17和净水箱18向左移动,同理启动第二电机12,浮漂罩17和净水箱18即可实现纵向移动。
本设计的弹簧31经过特殊定制,本装置在使用时,第一,调节配重块24的重量,使进水口恰好能够进入水中,但不会太深,第二,进入净水箱18中的污水总量,恰好能够使弹簧 31受到完全挤压,这些污水量恰好是生物巢本体1能够净化的总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生物巢,包括生物巢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横向移动架(2),两个所述横向移动架(2)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两个横向移动架(2)上均滑动连接有延伸板(4),两个所述延伸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移动架(5),位于后侧的横向移动架(2)内滑动连接有横向行走框(6),所述横向行走框(6)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行走轮(7),横向行走框(6)的后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与横向行走轮(7)的后端固定连接,横向行走轮(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条(9),所述第一连接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向行走框(10),所述纵向行走框(10)与纵向移动架(5)滑动连接,纵向行走框(10)内转动连接有纵向行走轮(11),纵向行走框(10)的左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纵向行走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纵向行走轮(1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条(13),所述第二连接条(13)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套(14),所述升降套(14)的底端设置有净水机构,所述生物巢本体(1)安装在净水机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构包括浮漂罩(17),所述浮漂罩(17)与升降套(14)固定连接,浮漂罩(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净水箱(18),所述净水箱(18)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多个进水口,净水箱(18)的内底壁上弹性连接有安装槽(19),所述生物巢本体(1)安装在安装槽(19)内,所述安装槽(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密封条(20),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密封条(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1),安装槽(19)内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22),净水箱(18)内安装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输入端延伸至安装槽(19)的内底壁处,水泵(23)的输出端穿过净水箱(18)延伸至外部,浮漂罩(17)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1)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架(2)上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26),两个所述梯形滑块(26)分别与两个延伸板(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架设板(15),所述架设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柱(16),所述支柱(16)外套设有支套(27),所述支套(27)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28),所述支套(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座(29),所述稳定座(2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刺(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8)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31),多个所述弹簧(31)的顶端与安装槽(1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均焊接在两个横向移动架(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18)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护涂层。
CN202222359858.XU 2022-09-05 2022-09-05 生物巢 Active CN218435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9858.XU CN218435205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生物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9858.XU CN218435205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生物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5205U true CN218435205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102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9858.XU Active CN218435205U (zh) 2022-09-05 2022-09-05 生物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5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0460B (zh) 一种传送型污水分级处理环保装置
CN205295067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2718365A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20670A (zh) 一种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闸堰一体化装置
CN201325902Y (zh) 正反向交替流自复氧生物滤池
CN110790451A (zh) 黑臭水治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处理黑臭水的方法
CN218435205U (zh) 生物巢
CN207525045U (zh) 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河岸式渗滤装置
CN204185346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03048671U (zh) 基于生物亲和亲水磁性悬浮填料的再生水处理设备
CN210620371U (zh) 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
CN21751681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9836016B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CN207986798U (zh) 一种活性污泥循环池
CN21055996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9957489U (zh) 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
CN210736460U (zh) 一种削减分散排污口污染入河装置
CN107651751A (zh) 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河岸式渗滤系统和方法
CN103922550B (zh) 一种升流组合式二级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1170239U (zh) 一种轻微污染污废水处理装置
CN210595674U (zh) 黑臭水体应急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CN204824547U (zh) 漂浮式河道净化装置
CN208586110U (zh) 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
CN2457140Y (zh) 多向流单元交替式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01915012U (zh) 自净式三维生物接触氧化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