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5187U -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5187U
CN218435187U CN202222992439.XU CN202222992439U CN218435187U CN 218435187 U CN218435187 U CN 218435187U CN 202222992439 U CN202222992439 U CN 202222992439U CN 218435187 U CN218435187 U CN 218435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water
cistern
bin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24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924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5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5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5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包括初级蓄水池、二级蓄水池和沉淀仓,三个二级蓄水池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的一侧,三个沉淀仓呈等距安装在二级蓄水池的一侧,初级蓄水池的一侧安装有初级过滤机构,二级蓄水池的一侧安装有二级过滤机构,该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采用前后两类无动力过滤机构,采用污水重力驱动带式筛网对杂质进行循环筛除,能够在无能源动力驱动情况下实现24小时不间断杂质筛除,同时自动带式筛网上的杂质自动脱离并汇聚在集中槽,无需人工频繁清理,延长维护周期,后续自溢流搭配翻水板的设计,能够让底层污水优先排出,消除底部死水区,避免细菌大量稳定繁殖。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处理的第一个流程是将污水通过各个管路排放污水处理厂的蓄水池内,由蓄水池统一存储污水等待后续处理,蓄水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蓄水池一般是持续不间断接收各类污水,前端一般采用固定式筛网,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时频繁清理,以免堵塞;2)蓄水池内污水排出时一般是抽取上层污水或由上层污水溢流而出,因此底部往往存在较大的死水区,导致底层污水成为细菌大量稳定繁殖的优质环境;3)采用的沉淀池多为方形,其杂质自沉淀效率低,且沉淀的杂质不容易清理。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的污水处理用蓄水池,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包括初级蓄水池、二级蓄水池和沉淀仓,三个二级蓄水池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的一侧,三个沉淀仓呈等距安装在二级蓄水池的一侧,初级蓄水池的一侧安装有初级过滤机构,二级蓄水池的一侧安装有二级过滤机构;
初级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翻水板A,初级蓄水池的侧壁靠上位置安装有排水槽A,二级蓄水池的内部安装有翻水板B,二级蓄水池的侧壁靠上位置安装有排水槽B;
沉淀仓还包括挡流板、顶盖、排水管、排渣管和泄压管,沉淀仓的内底部设有锥形内仓,顶盖呈水平安装在沉淀仓的顶部,排水管的一端贯穿顶盖并延伸至沉淀仓的内部,挡流板呈垂直安装在沉淀仓的内侧壁,排渣管呈水平贯穿沉淀仓的底部并延伸至沉锥形内仓的内部,泄压管呈垂直贯穿顶盖并延伸至锥形内仓的内部,泄压管的顶端安装有泄压阀,泄压管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
初级过滤机构包括集中槽、从动辊、带式筛网、主动辊、齿条箱和旋转斗,集中槽呈水平安装在初级蓄水池的内侧壁,从动辊呈水平安装在集中槽的顶部边缘位置,齿条箱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的内侧壁,主动辊呈水平安装在齿条箱的侧壁,并与齿条箱驱动连接,带式筛网环绕安装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旋转斗呈水平安装在齿条箱的侧壁靠上位置,并与齿条箱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翻水板A与初级蓄水池底部之间存在间隔,翻水板B与二级蓄水池底部之间存在间隔,污水通过排水槽A、排水槽B溢流时,必须依次从底部间隔及翻水板A、翻水板B与初级蓄水池、二级蓄水池之间的间隙流动,这能够促使底层水优先排出,让先进入水池内的污水提前排出,避免出现死水区,有效防止细菌大量长期稳定繁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初级过滤机构和二级过滤机构结构一致,带式筛网存在网孔,初级过滤机构的带式筛网网孔比二级过滤机构的带式筛网网孔略大,前者网孔比后者网孔略大的设计,能够让初级过滤机构预先筛除大颗粒杂质,然后让进入二级蓄水池的水经过二级过滤机构筛除小颗粒杂质,采用不同网孔进行筛除能够避免短期内杂质快速堵塞网孔,延长清理周期,两者相互配合提高杂质筛除效率和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挡流板为中空圆柱状,污水从挡流板与沉淀仓3内壁之间朝下流动,然后于中间位置朝上流动,通过挡流板改变水流方向能够促使其内部杂质快速沉淀,降低排水管排出污水中的杂质含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排水管的一端呈90度弯折并延伸至挡流板内侧,排水槽B的末端贯穿沉淀仓的侧壁并延伸至沉淀仓内壁与挡流板中间,能够改变污水流进和流出方向,使污水经过锥形内仓,延长污水流动路径,促使杂质沉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排渣管的一端对准锥形内仓的底端,泄压管位于沉淀仓的中间位置且底端对准排渣管,通过设置的泄压管能够控制底端气压,提高沉淀物排出效率,避免堵塞。
有益效果:该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采用前后两类无动力过滤机构,采用污水重力驱动带式筛网对杂质进行循环筛除,能够在无能源动力驱动情况下实现24小时不间断杂质筛除,同时自动带式筛网上的杂质自动脱离并汇聚在集中槽,无需人工频繁清理,延长维护周期,后续自溢流搭配翻水板的设计,能够让底层污水优先排出,消除底部死水区,避免细菌大量稳定繁殖,最后沉淀仓采用锥形内仓搭配挡流板,能够提高杂质自动沉淀速率,且方便后续杂质排出,降低维护难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初级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初级蓄水池侧视纵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仓侧视纵剖图。
图中:1、初级蓄水池;11、翻水板A;12、排水槽A;2、二级蓄水池;21、翻水板B;22、排水槽B;3、沉淀仓;31、锥形内仓;32、挡流板;33、顶盖;34、排水管;35、排渣管;36、泄压管;361、泄压阀;362、电磁阀;4、初级过滤机构;41、集中槽;42、从动辊;43、带式筛网;44、主动辊;45、齿条箱;46、旋转斗;5、二级过滤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包括初级蓄水池1、二级蓄水池2和沉淀仓3,三个二级蓄水池2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1的一侧,三个沉淀仓3呈等距安装在二级蓄水池2的一侧,初级蓄水池1的一侧安装有初级过滤机构4,二级蓄水池2的一侧安装有二级过滤机构5;
初级蓄水池1的内部安装有翻水板A11,初级蓄水池1的侧壁靠上位置安装有排水槽A12,二级蓄水池2的内部安装有翻水板B21,二级蓄水池2的侧壁靠上位置安装有排水槽B22;
沉淀仓3还包括挡流板32、顶盖33、排水管34、排渣管35和泄压管36,沉淀仓3的内底部设有锥形内仓31,顶盖33呈水平安装在沉淀仓3的顶部,排水管34的一端贯穿顶盖33并延伸至沉淀仓3的内部,挡流板32呈垂直安装在沉淀仓3的内侧壁,排渣管35呈水平贯穿沉淀仓3的底部并延伸至沉锥形内仓31的内部,泄压管36呈垂直贯穿顶盖33并延伸至锥形内仓31的内部,泄压管36的顶端安装有泄压阀361,泄压管36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362;
初级过滤机构4包括集中槽41、从动辊42、带式筛网43、主动辊44、齿条箱45和旋转斗46,集中槽41呈水平安装在初级蓄水池1的内侧壁,从动辊42呈水平安装在集中槽41的顶部边缘位置,齿条箱45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1的内侧壁,主动辊44呈水平安装在齿条箱45的侧壁,并与齿条箱45驱动连接,带式筛网43环绕安装在主动辊44与从动辊42之间,旋转斗46呈水平安装在齿条箱45的侧壁靠上位置,并与齿条箱45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翻水板A11与初级蓄水池1底部之间存在间隔,翻水板B21与二级蓄水池2底部之间存在间隔,污水通过排水槽A12、排水槽B22溢流时,必须依次从底部间隔及翻水板A11、翻水板B21与初级蓄水池1、二级蓄水池2之间的间隙流动,这能够促使底层水优先排出,让先进入水池内的污水提前排出,避免出现死水区,有效防止细菌大量长期稳定繁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初级过滤机构4和二级过滤机构5结构一致,带式筛网43存在网孔,初级过滤机构4的带式筛网43网孔比二级过滤机构5的带式筛网43网孔略大,前者网孔比后者网孔略大的设计,能够让初级过滤机构4预先筛除大颗粒杂质,然后让进入二级蓄水池2的水经过二级过滤机构5筛除小颗粒杂质,采用不同网孔进行筛除能够避免短期内杂质快速堵塞网孔,延长清理周期,两者相互配合提高杂质筛除效率和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挡流板32为中空圆柱状,污水从挡流板32与沉淀仓3内壁之间朝下流动,然后于中间位置朝上流动,通过挡流板32改变水流方向能够促使其内部杂质快速沉淀,降低排水管34排出污水中的杂质含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排水管34的一端呈90度弯折并延伸至挡流板32内侧,排水槽B22的末端贯穿沉淀仓3的侧壁并延伸至沉淀仓3内壁与挡流板32中间,能够改变污水流进和流出方向,使污水经过锥形内仓31,延长污水流动路径,促使杂质沉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排渣管35的一端对准锥形内仓31的底端,泄压管36位于沉淀仓3的中间位置且底端对准排渣管35,通过设置的泄压管36能够控制底端气压,提高沉淀物排出效率,避免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在工作过程中,污水由外置管道排往初级蓄水池1内初级过滤机构4的上方,由初级过滤机构4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筛除,污水中初级蓄水池1内蓄满后会通过翻水板A11底端、翻水板A11与初级蓄水池1内壁之间朝上流动,然后通过排水槽A12排放到二级蓄水池2内的二级过滤机构5上方,由二级过滤机构5对小颗粒杂质筛除完后汇聚在二级蓄水池2内,二级蓄水池2内污水会通过翻水板B21底端、翻水板B21与二级蓄水池2内壁之间朝上流动,然后通过排水槽B22排放到沉淀仓3内壁与挡流板32之间,污水顺着挡流板32朝下流动并汇聚在锥形内仓31底部,然后朝上流动,最终通过排水管34排出,在这个过程中污水中的杂质会沉淀罩锥形内仓31底部,定期打开排渣管35将杂质排出即可,同时可将泄压阀361和电磁阀362打开,使锥形内仓31内底部与外界空气导通,提高排渣效率,避免杂质将排渣管35堵塞,这里要说明的是,污水落在初级过滤机构4的旋转斗46上并带动其转动,旋转斗46转动会将污水倾倒在带式筛网43上,同时旋转斗46转动会配合齿条箱45带动主动辊44顺时针转动,从而配合从动辊42带动带式筛网43顺时针转动,污水会透过带式筛网43的网孔落入初级蓄水池1,而杂质则最终会落入集中槽4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蓄水池(1)、二级蓄水池(2)和沉淀仓(3),三个所述二级蓄水池(2)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1)的一侧,三个所述沉淀仓(3)呈等距安装在二级蓄水池(2)的一侧,所述初级蓄水池(1)的一侧安装有初级过滤机构(4),所述二级蓄水池(2)的一侧安装有二级过滤机构(5);
所述初级蓄水池(1)的内部安装有翻水板A(11),所述初级蓄水池(1)的侧壁靠上位置安装有排水槽A(12),所述二级蓄水池(2)的内部安装有翻水板B(21),所述二级蓄水池(2)的侧壁靠上位置安装有排水槽B(22);
所述沉淀仓(3)还包括挡流板(32)、顶盖(33)、排水管(34)、排渣管(35)和泄压管(36),所述沉淀仓(3)的内底部设有锥形内仓(31),所述顶盖(33)呈水平安装在沉淀仓(3)的顶部,所述排水管(34)的一端贯穿顶盖(33)并延伸至沉淀仓(3)的内部,所述挡流板(32)呈垂直安装在沉淀仓(3)的内侧壁,所述排渣管(35)呈水平贯穿沉淀仓(3)的底部并延伸至沉锥形内仓(31)的内部,所述泄压管(36)呈垂直贯穿顶盖(33)并延伸至锥形内仓(31)的内部,所述泄压管(36)的顶端安装有泄压阀(361),所述泄压管(36)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阀(362);
所述初级过滤机构(4)包括集中槽(41)、从动辊(42)、带式筛网(43)、主动辊(44)、齿条箱(45)和旋转斗(46),所述集中槽(41)呈水平安装在初级蓄水池(1)的内侧壁,所述从动辊(42)呈水平安装在集中槽(41)的顶部边缘位置,所述齿条箱(45)呈垂直安装在初级蓄水池(1)的内侧壁,所述主动辊(44)呈水平安装在齿条箱(45)的侧壁,并与所述齿条箱(45)驱动连接,所述带式筛网(43)环绕安装在主动辊(44)与从动辊(42)之间,所述旋转斗(46)呈水平安装在齿条箱(45)的侧壁靠上位置,并与所述齿条箱(4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水板A(11)与初级蓄水池(1)底部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翻水板B(21)与二级蓄水池(2)底部之间存在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机构(4)和二级过滤机构(5)结构一致,所述带式筛网(43)存在网孔,所述初级过滤机构(4)的带式筛网(43)网孔比二级过滤机构(5)的带式筛网(43)网孔略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32)为中空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4)的一端呈90度弯折并延伸至挡流板(32)内侧,所述排水槽B(22)的末端贯穿沉淀仓(3)的侧壁并延伸至沉淀仓(3)内壁与挡流板(32)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35)的一端对准锥形内仓(31)的底端,所述泄压管(36)位于沉淀仓(3)的中间位置且底端对准排渣管(35)。
CN202222992439.X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Active CN218435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2439.XU CN21843518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2439.XU CN21843518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5187U true CN218435187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2439.XU Active CN21843518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5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7904A (zh) 一种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02267767B (zh) 一种尾矿污水快速处理系统
CN201168466Y (zh) 高浊降污澄清池
CN103288229B (zh) 一种用于污水三相分离的沉淀装置
CN204983108U (zh) 一种初雨弃流装置
CN105201067A (zh) 一种初雨弃流装置
CN214571260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208824000U (zh) 一种溢流沉降池
CN21843518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蓄水池
CN201898789U (zh) 一种水处理用弧形固液分离筛过滤池
CN203648264U (zh) 一种高效率选矿泥浆水沉淀处理池
CN201168467Y (zh) 应用于黄河水的高效澄清池
CN217809046U (zh) 一种一体化预处理净化设备
CN103833135B (zh)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
CN203281084U (zh) 防堵沉淀器
CN201981585U (zh) 集成化节水设备
CN213823795U (zh) 一种多级隔离沉淀池
CN206198783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2311491Y (zh) 连续脱泥净水罐
CN20982844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侧向流沉淀装置
CN204798986U (zh) 多功能污水处理池
CN203741119U (zh)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03904101U (zh)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1486659U (zh) 平流沉淀集水装置
CN216223319U (zh) 一种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