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3767U -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 Google Patents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3767U
CN218423767U CN202122529187.2U CN202122529187U CN218423767U CN 218423767 U CN218423767 U CN 218423767U CN 202122529187 U CN202122529187 U CN 202122529187U CN 218423767 U CN218423767 U CN 218423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dispensing
target object
liquid
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91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cuum Ning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cuum Ning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cuum Ning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cuum Ning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91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3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3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3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其中该点胶组件包括胶液供应装置和喷射器,其中该胶液供应装置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喷射器形成一个出胶通道,其中该出胶通道形成一个进胶口和一个出胶口,其中该出胶通道通过该进胶口与该胶液供应通道相连通。

Description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涉及一种点胶组件。
背景技术
点胶,也被称为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是把胶水等粘合剂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以起到粘贴、灌封、固定、绝缘、光滑表面等作用。点胶工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包括汽车、船舶、飞行器、电气元件、家居家装、衣装鞋帽等诸多行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均可能涉及到点胶工艺的使用。
现有的点胶方式也有多种,如手动点胶、胶枪点胶、点胶机点胶等。人工点胶或胶枪点胶,方法简单,但需要大量人工,且难以实现高精度控制。自动化点胶机,如现有的智能视觉定位点胶机,可实现对需要点胶的目标物体进行精确定位和点胶路线的三维控制,点胶量、点胶路径、涂胶速度和点胶时间均可实现较高精度的自动控制。然而,大部分现有点胶机有下述诸多缺陷:首先,现有点胶机在点胶时,是通过施加在胶液的压力,将其自出胶口挤出和使其附着在附着面。因此,现有的点胶机,尤其是其出胶口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易产生散点和扩散到其它部位。现有点胶机的胶液挤出也导致其流量不易实现精确控制。其次,现有点胶机对点胶高度较为敏感。为了实现比较好的点胶效果,现有点胶机的出胶口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一般不能大于3倍点胶(胶线)厚度。点胶机的出胶口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过大,可能导致液体胶扩散和侵入到非点胶部位。尤其是当液体胶的粘度较大时,液体胶很容易因为拖胶、拉丝导致液体胶被附着在非预期部位。其次,现有点胶机的胶线宽度受到点胶机的胶针的针口(或喷射器的出胶口)的内径大小的限制,难以实现超细(胶线)点胶。现有大部分点胶机的点胶(胶线)宽度大于胶针针口内径1.5倍大小,最小点胶(胶线)宽度在150um。再次,现有的点胶机对胶液附着面的平整度和一致性要求较高,在对凸凹不平表面点胶时,效果较差。最后,现有的绝大部分的点胶机的功能实现单一。例如,接触式点胶机需要更换胶针(甚至是整个点胶系统)才能实现非接触点胶,喷雾点胶需要专门的雾化阀才能实现,且在液体胶粘度过大时,很容易导致液体胶难以雾化和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
申请号为CN201710589870.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点胶设备及其点胶方法,其中该点胶设备包括点胶台、横向气缸、纵向气缸、升降气缸、调节柱、点胶装置和调节筒等元件和部件,通过气缸调节目标物体与点胶装置之间的距离和出胶量和实现液体胶的点胶。然而,该发明专利公开的点胶设备相比其他现有点胶设备并无显著改进,且其通过气缸控制点胶量,难以实现点胶量的精细控制,在对凸凹不平表面点胶时,效果较差,对点胶高度敏感,功能实现单一,无法降低胶线宽度。
申请号为CN201410673269.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光敏胶粘度的点胶方法及其点胶系统,其中该点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点胶泵、三维控制平台紫外光源等结构。该发明专利解决了贴合成型中的UV胶扩展问题和被涂胶的目标物体的三维空间移动和预设位置点胶问题。然而,该发明专利公开的控制光敏胶粘度的点胶方法及其点胶系统也未能解决上述现有点胶机的无法实现点胶量的精细控制,在对凸凹不平表面点胶时,效果较差,对点胶高度敏感,功能实现单一,无法降低胶线宽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能够在电压作用下使该液体胶形成的流体进一步形成射向目标物体的射流,从而使该流体胶能够附着在目标物体的胶附着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更容易实现液体胶点胶的高精度控制,以防止液体胶扩散和侵入到目标物体的非点胶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点胶效果受点胶高度的影响较小,其允许胶针的出胶口(或喷嘴)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更远。这有利于使用者或操作人员精确控制点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使操作人员或使用者可通过单个胶针实现接触式点胶、非接触式点胶和喷雾点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中的胶线宽度大小可被控制小于点胶机的出胶口的内径大小。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可更精细控制点胶,尤其是更好地控制胶线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在实施喷雾点胶时,液体胶可更加均匀地分布在目标物体的点胶部位(或胶附着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即使在凸凹不平的表面点胶,也可获得良好点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点胶组件,其中本实用新型点胶组件可确保液体胶定量地流向出胶口和使液体胶在电压作用下形成射向目标物体的射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包括:
胶液供应装置;
喷射器;
电压源;和
载物台,其中该载物台被设置朝向该喷射器,该胶液供应装置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喷射器形成一个出胶通道,其中该出胶通道具有一个进胶口和一个出胶口,其中该出胶通道通过该进胶口与该胶液供应通道相连通,该电压源的正极端与一正极相连接,其中该正极被设置在该出胶通道的该出胶口处。
优选地,该预设电压的正极被设置在该出胶口,从而使该预设电压能够作用在自该出胶口流出的液体胶(或该液体胶形成的流体)。可选地,该预设电压的正极被设置该出胶口的内壁,且该正极围绕该出胶口。可选地,该预设电压的正极通过电镀的方式附着在该出胶口的内壁。优选地,该第一预设方向和该第二预设方向的方向相同。进一步地,该目标物体被承载在一载物台,且该预设电压的负极被设置在该载物台。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点胶组件,其包括:
胶液供应装置;和
喷射器,其中该胶液供应装置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喷射器形成一个出胶通道,其中该出胶通道形成一个进胶口和一个出胶口,其中该出胶通道通过该进胶口与该胶液供应通道相连通。
结合下述描述和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其它的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其它的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和说明书附图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在使液体胶附着于目标物体时,液体胶形成射向目标物体的胶附着面的射流。
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在使液体胶附着于目标物体时,液体胶形成的射流进一步雾化。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示例性的胶液供应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示例性的胶液供应装置的螺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5A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胶液供应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
图5B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胶液供应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螺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被提供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显而易见的替换、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所保护范围不应受到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除非本文中特地指出,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除非本文中特地指出,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所指代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上述术语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4B,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被阐明。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包括胶液供应装置10和喷射器20,其中该胶液供应装置10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101,该喷射器20形成一个出胶通道201,其中该出胶通道201具有一个进胶口2011和一个出胶口2012,其中该出胶通道201通过该进胶口2011 与该胶液供应通道101相连通,以使该液体胶30能够依次通过该胶液供应通道101和该出胶通道201流向该出胶口2012。进一步地,该胶液供应通道101沿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见图2和图3中箭头A所指方向),该出胶通道201沿一第二预设方向(见图2和图3中箭头B所指方向)自该进胶口2011延伸至该出胶口2012。相应地,该液体胶30可沿该第一预设方向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并沿该第二预设方向流向该出胶口2012和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流出,以附着在该目标物体40的胶附着面401。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优选地,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被设置朝向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以使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流出的(液体胶)流体301可流向该目标物体40的胶附着面401,从而使该液体胶能够附着在该目标物体40的胶附着面401。优选地,该第一预设方向和该第二预设方向的方向相同。可选地,该第一预设方向和该第二预设方向的方向不同。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喷射器20的该出胶通道201具有一个储液部2013和一个喷液部 2014,其中该储液部2013形成该进胶口2011,该喷液部2014形成该出胶口2012。优选地,该储液部2013的内径大于该喷液部2014的内径。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喷射器20包括一个储液管21和一个喷针22,其中该储液管21形成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储液部2013,该喷针22形成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喷液部 2014。相应地,该储液管21的出液端形成一喷嘴。更优选地,该出胶通道201 的该出胶口2012为锥形,其顶部(锥的较小一端)朝向该目标物体40。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进一步具有一个电压源60,其中该电压源60的正极端与一正极51相电连接,其中该正极51被设置在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处,以施加一预设电压在自该出胶口2012流出的该液体胶30形成的该流体301,从而使该流体301在该预设电压的作用下形成一射流3011。换句话说,该预设电压被设置能够使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的该流体301形成一个向该目标物体 40的该胶附着面401射出的射流3011。优选地,该正极51形成该出胶通道201 的该出胶口2012。相应地,该喷射器20的该喷针22形成该正极51,或者该正极51被设置在该喷针22。优选地,该喷射器20的该喷针22由导电材料制成。可选地,该正极51被设置在该出胶口2012的内壁,且该正极51围绕该出胶口 2012。可选地,该正极51通过电镀的方式附着在该出胶口2012的内壁。可以理解,该预设电压被设置能够使流经该出胶口2012的该流体301的胶液的电荷极化。相应地,由于电流体力学的作用,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的该流体301的胶液在其重力、表面张力、粘性力和电场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射向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的该射流3011。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点胶方式与现有点胶机通过将胶液挤出后附着在目标物体的点胶方式完全不同。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流出的该流体301的胶液在其重力、表面张力、粘性力和该电场力等的共同作用下,尤其是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该射流3011,并使其被“拉”向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且该胶液在重力、表面张力、粘性力和该电场力等的共同作用下,被“拉”向该目标物体 40的该胶附着面401的过程中,形成的该射流3011的初始外径要明显小于该出胶口2012的内径(仅为该出胶口2012的内径的1/20至1/2,甚至更小)。与传统的点胶方式相比,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提供的点胶胶液在其受到的重力、表面张力、粘性力和该电场力等的共同作用下,在空间的分布更为均匀和不易形成散点。并且,由于该射流3011在刚刚形成时,直径显著小于该出胶口2012的内径,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能够控制胶线宽度(划线点胶)更小,也更容易实现胶线宽度的精确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通过形成射向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的该射流3011的方式附着该液体胶30 在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从而使得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 与该第二预设方向之间的角度在15度-165度范围内,均可较好地附着在该目标物体40的该胶附着面401。因此,与现有的点胶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点胶角度范围更大和更容易实现不规则形状物体的点胶。如附图之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载物台70,其中该目标物体40被承载在该载物台70,其中该载物台70形成一负极52,其中该负极52与该电压源60的负极端相连接。优选地,该载物台70被设置朝向该喷射器20。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粘贴或胶合的流体胶30的粘度一般较大。为了确保该流体胶30在自该出胶口2012喷出时,能够形成稳定的超细射流3011,从而使其能够附着在该目标物体40,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距离该目标物体 40(或该载物台70)的距离优选为1mm-200mm。这也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与现有的点胶系统的显著区别之一:传统的点胶系统,为了点胶精确,尤其是为了避免拖胶和/或拉丝,其出胶口往往距离目标物体较近,大多在1mm之内。而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根据预设电压的大小和该液体胶30的性质(如粘度),其点胶距离可被控制在1mm-200mm。这更方便操作人员或使用者精确控制点胶。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在点胶时,是通过使该液体胶30形成的该流体301形成的射向该目标物体30的该射流3011射在该目标物体40的方式将该液体胶30附着在该目标物体40上,因此,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在点胶时,不易发生拖胶和拉丝。优选地,该喷针22远离该储液管21的出液端被磨平,以确保该流体301形成的射向该目标物体30的该射流3011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附图之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还可实现雾化点胶。如附图之图3所示,当该液体胶30的该流体301形成的该射流3011朝向该目标物体40射出足够远的距离时,该射流3011可被雾化和形成喷雾3012。相应地,控制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与该目标物体40 的该胶附着面401之间的距离,即可控制该液体胶30的点胶方式为非接触式的射流(划线)点胶或喷雾点胶。此外,由于电流体动力学作用,不管是利用该液体胶30在该预设电压的作用下形成的该射流3011点胶,还是利用该射流3011 形成的喷雾点胶,均不易出现传统的点胶过程中出现的该液体胶30的拉丝(该液体胶30在点胶过程中形成的难以控制的丝状)现象。当然,当该出胶通道201 的该出胶口2012处未施加该预设电压时,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还可以实现传统的接触式点胶。最后,为了改善该液体胶30的爬胶影响该射流3011的稳定性,可对该喷射器20的该出胶口2012的外壁进行表面处理。如该液体胶30为水性胶,则可对该喷射器20的出胶口2012的外壁进行疏水化处理。或者,该液体胶30为疏水性胶,则可对该喷射器20的出胶口2012的外壁进行亲水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胶液供应装置10被设置能够定量向该出胶通道201输送该液体胶 30,以确保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能够高精度点胶。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胶液供应装置10包括一个阀体11、一个螺杆12和一个电机13,其中该螺杆12 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体11的阀腔110内,该电机13被设置用于驱动该螺杆 12转动,其中该螺杆12形成该胶液供应通道101,且该胶液供应通道101呈螺旋形围绕该螺杆12,从而使该液体胶30能够随该螺杆12的转动向前移动和被输送向该出胶通道201。相应地,该胶液供应装置10为螺杆阀(或螺杆泵)。然而,该目标物体40可能具有多个胶附着面401,且不同胶附着面401所要点胶的胶线宽度、胶液用量等也可能不同。因此,该目标物体40可被设置有至少一个标记402,其中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能够根据该标记402 控制该液体胶30的定量供应,以确保点胶的精度控制。该目标物体40的该标记 402可是数字、图案、图形或其结合。该目标物体40的该标记402也可以是其它任何能标识胶液用量信息的信号。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可通过传感器识别该标记402,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该液体胶30的定量供应和传输。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可通过加压装置向该胶液供应通道101或该出胶通道201内的该液体胶 30施加一个适当压力,以使该液体胶30能够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 流出。相应地,该压力的矢量方向与该第一预设方向或该第二预设方向相同,以使该液体胶30能够自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流出。可选地,该加压装置为气缸。
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点胶组件,其适用于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其包括一个胶液供应装置10和一个喷射器20,其中该胶液供应装置10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101,该喷射器20形成一个出胶通道201,其中该出胶通道201形成一个进胶口2011和一个出胶口2012,其中该出胶通道201通过该进胶口2011与该胶液供应通道101 相连通,以使该液体胶30能够被使依次通过该胶液供应通道101、该出胶通道 201流向该出胶口2012。如附图之图1至图4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点胶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正极51,其中该正极51适于与一个电压源60相电连接,其中该正极51被设置在该出胶通道201的该出胶口2012处,以施加一预设电压在自该出胶口2012流出的该液体胶30形成的该流体301,从而使该流体 301在该预设电压的作用下形成一射流3011。
附图之图5A和图5B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的该胶液供应装置10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胶液供应装置10A包括至少两个阀体11A、至少两个螺杆12A、至少两个电机13A和一个基座14A,其中该阀体11A分别设置在该基座14A,该螺杆12A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体11A的阀腔110A内,该电机13A被设置用于分别驱动该螺杆12A转动,其中每个该螺杆12A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101A,该基座14A形成至少两个导通通道1401A和一个混液腔1402A,其中该胶液供应通道101A呈螺旋形围绕相应的该螺杆12A,该导通通道1401A分别与相应的该胶液供应通道101A和该混液腔1402A相连通,该混液腔1402A分别与相应的该导通通道1401A和该出胶通道201相连通。相应地,当该螺杆12A转动时,该液体胶30能够随该螺杆12A 的转动向前移动和被输送向该混液腔1402A,该液体胶30在该液体胶30混合后,进一步通过该混液腔1402A被输送至该出胶通道201。可以理解,当该胶液供应装置10A的不同液体胶可通过相应的胶液供应通道101A、导通通道1401A沿不同的方向分别被输送至该混液腔1402A,和在该混液腔1402A混合后,进一步输送至该出胶通道201。可以理解,该胶液供应通道101A被相互隔开,该导通通道1401A被相互隔开。多组分液态胶在点胶前需要先混合,然后尽快点胶。当使用现有的点胶方法,通过雾化阀对其雾化时,混合后的多组分液体胶很容易在雾化阀提前固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通过利用双螺杆阀(或多螺杆阀)结合射流(划线)点胶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点胶难以实现双组分胶(或多组分胶)喷雾点胶的难题。优选地,该混液腔1402A沿一第一预设方向(见图5A中箭头A所指方向)延伸在该基座14A。
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以下示例,以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在点胶应用中的技术优势。下述示例所公开的试验数据,包括各液体胶形成的射流直径、各液体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各液体胶形成的射流的在各个高度下点胶时,其胶线宽度(划线式点胶)或雾面直径(雾化点胶)可能因试验环境、试验设备、电压稳定性、检测仪器的精密程度、系统误差而有所差异,但不影响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的原理和不应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中的工作物质指的是液体胶含有的起粘接作用的成分,其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也可能是多种化合物的组合。如上述丙烯酸树脂液体胶,其含有的起粘接作用的成分是丙烯酸树脂。本文中的胶线宽度指的是液体胶附着在目标物体后,所形成的胶线的宽度。本文中的雾化高度指的是液体胶形成的射流开始雾化(射流直径大于出胶口直径的3倍)时,该射流射出的距离(自出胶口开始计算)。本文中的雾面直径指的是射流雾化时,其形成的液体胶的胶雾的直径大小。
示例1:液态水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液态水(其粘度为1cps)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 0.1mm,该预设电压为1000V,该液态水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 处)为0.03mm,该液态水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4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3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1mm;当该目标物体40 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出胶口最小为1.6mm。
示例2:液态水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液态水(其粘度为1cps)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 0.1mm,该预设电压为3000V,该液态水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 处)为0.03mm,该液态水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2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8mm;当该目标物体40 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1.5mm;当该目标物体 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35mm。
示例3:液态水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液态水(其粘度为1cps)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 0.1mm,该预设电压为7500V,该液态水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 处)为0.03mm,该液态水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2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7mm;当该目标物体40 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1.3mm;当该目标物体 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40mm。
示例4:环氧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环氧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100cps,工作物质为环氧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15mm,该预设电压为1000V,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35mm,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4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1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5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 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90mm。
示例5:环氧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环氧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100cps,工作物质为环氧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15mm,该预设电压为3000V,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2mm,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4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3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4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5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110mm。
示例6:环氧树脂液态胶的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环氧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100cps,工作物质为环氧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15mm,该预设电压为5000V,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 70mm。
示例7:聚氨酯树脂湿气固化(液态)胶的射流形成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50cps,工作物质为聚氨酯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075mm,该预设电压为500V,该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2mm。当该目标物体 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3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2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出胶口最小为0.25mm。
示例8:聚氨酯树脂湿气固化(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50cps,工作物质为聚氨酯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075mm,该预设电压为3000V,该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2mm,该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3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2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3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45mm。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聚氨酯树脂湿气固化(液态)胶无法雾化点胶的难题。聚氨酯树脂液态胶为湿气固化胶,当使用现有的点胶方法,通过雾化阀对其雾化时,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很容易吸收雾化阀提供的空气中的湿气,导致聚氨酯树脂液态胶提前固化。
示例9:聚氨酯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50cps,工作物质为聚氨酯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075mm,该预设电压为7500V,该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2mm,该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3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2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22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60mm。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聚氨酯树脂液体胶无法雾化点胶的难题。聚氨酯树脂液态胶为湿气固化胶,当使用现有的点胶方法,通过雾化阀对其雾化时,聚氨酯树脂液态胶很容易吸收雾化阀提供的空气中的湿气,导致聚氨酯树脂液态胶提前固化。
示例10:环氧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环氧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1000cps,工作物质为环氧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15mm,该预设电压为1500V,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35mm,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5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 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4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 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4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40mm。
示例11:环氧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环氧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1000cps,工作物质为环氧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15mm,该预设电压为3000V,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35mm,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4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 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3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 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4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50mm。
示例12:环氧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环氧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1000cps,工作物质为环氧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15mm,该预设电压为7500V,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3mm,该环氧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4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 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3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3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55mm。
示例13:锡膏胶的射流形成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稀释后锡膏(液态)胶(其粘度为30000cps,工作物质为锡膏)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3mm,该预设电压为5000V(10Hz直流电压,方波),该锡膏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8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锡膏胶的打点点胶形成的锡膏胶点的直径为60u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锡膏胶的打点点胶形成锡膏胶点的直径为80um。根据多次实验,调整预设电压的大小、施加在锡膏胶的压力和喷针的内径,锡膏胶的打点点胶形成锡膏胶点的最小直径可达到20um(目前有证据证明的现有点胶机打点点胶的胶点的最小直径为80um)。
示例14:丙烯酸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丙烯酸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30000cps,工作物质为丙烯酸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35mm,该预设电压为2000V,该丙烯酸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4mm,该丙烯酸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6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45mm。
示例15:丙烯酸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丙烯酸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30000cps,工作物质为丙烯酸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 0.35mm,该预设电压为7500V,该丙烯酸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4mm,该丙烯酸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5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4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 0.04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55mm。
示例16:热熔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热熔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30000cps,工作物质为热熔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3mm,该预设电压为500V,该热熔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25mm,该热熔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2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4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 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52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 3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42mm。可以理解,本文中的热熔树脂包括现有热熔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酰胺(PA)、聚酯 (PES)、聚乙烯(LOPE和HDPE)和聚酯酰胺(PEA)。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热熔树脂液态胶雾化点胶的难题。热熔树脂液态胶在点胶前需要先热熔,当使用现有的点胶方法,通过雾化阀对其雾化时,雾化阀提供的空气会对其产生冷却效果,很容易导致热熔树脂液态胶提前固化。
示例17:热熔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热熔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30000cps,工作物质为热熔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3mm,该预设电压为4000V,该热熔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4mm,该热熔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7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 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42mm。可以理解,本文中的热熔树脂包括现有热熔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酰胺(PA)、聚酯(PES)、聚乙烯(LOPE和HDPE)和聚酯酰胺(PEA)。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热熔树脂液态胶雾化点胶的难题。热熔树脂液态胶在点胶前需要先热熔,当使用现有的点胶方法,通过雾化阀对其雾化时,雾化阀提供的空气会对其产生冷却效果,很容易导致热熔树脂液态胶提前固化。
示例18:热熔树脂液态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首先,常温下,向热熔树脂液态胶(其粘度为 30000cps,工作物质为热熔树脂)施加压力,以使其流向该出胶通道201和自该出胶口流出,其中该喷针22的内径为0.3mm,该预设电压为7500V,该热熔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直径(距离出胶口1mm处)为0.03mm,该热熔树脂液态胶形成的射流的雾化高度为60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5mm 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mm时,其形成的胶线宽度最小为0.05mm;当该目标物体40距离出胶口的距离为100mm时,其形成的雾化的雾面直径为50mm。可以理解,本文中的热熔树脂包括现有热熔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酰胺(PA)、聚酯(PES)、聚乙烯(LOPE和HDPE)和聚酯酰胺(PEA)。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热熔树脂液态胶雾化点胶的难题。热熔树脂液态胶在点胶前需要先热熔,当使用现有的点胶方法,通过雾化阀对其雾化时,雾化阀提供的空气会对其产生冷却效果,很容易导致热熔树脂液态胶提前固化。
示例19:双组份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其胶液供应装置为胶液供应装置10)。利用双螺杆系统对双组份胶中的AB组份分别进料,组份比例为1:1,AB组份粘度分别为3000cps和2500cps,AB组份通过螺杆系统进料的流量都为0.002mL/min,混合后的总流量为0.004mL/min,点胶胶水点胶速度为10mm/s,电压为3000V,点胶高度5mm,点胶宽度为0.1mm。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双组份胶非接触点胶的难题。由于双组份胶需要在点胶前提前混合,混合的过程往往只能在外置流道上进行,因为混合部分容易固化,往往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双组份胶无法在非接触式喷胶前进行胶水的混合,导致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双组份胶水非接触式点胶。
示例20:双组份胶的射流形成和射流雾化
本示例使用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实现点胶实验。利用双螺杆系统对双组份胶中的AB组份分别进料,组份比例为10:1,AB组份粘度分别为3000cps和500cps,AB组份通过螺杆系统进料的流量分别为1mL/min和 0.1mL,混合后的总流量为1.1mL/min,点胶胶水点胶速度为10mm/s,电压为 4000V,点胶高度100mm,雾化直径为70mm。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还解决了现有点胶方法无法实现双组份胶混合后雾化的难题。现有的技术都是利用双头喷雾阀在阀外对胶水进行雾化+混合,由于双组份胶需要在点胶前提前混合,混合的过程往往只能在外置流道上进行,因为混合部分容易固化,往往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双组份胶无法在非接触式喷胶前进行胶水的混合,导致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双组份胶水混合后雾化。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尤其解决了利用现有点胶方法对高粘度(5000cps-30000cps)液体胶点胶时,液体胶的拖胶和拉丝现象,和高粘度液体胶难以雾化点胶的难题。
可以理解,本文中第一和/或第二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或元件) 的命名和使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或元件)之间产生区分,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描述和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示例性地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有在本实用新型精神之内的等同实施、修改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液供应装置;
喷射器;
电压源;和
载物台,其中该载物台被设置朝向该喷射器,该胶液供应装置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喷射器形成一个出胶通道,其中该出胶通道具有一个进胶口和一个出胶口,其中该出胶通道通过该进胶口与该胶液供应通道相连通,该电压源的正极端与一正极相电连接,其中该正极被设置在该出胶通道的该出胶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器的该出胶通道具有一个储液部和一个喷液部,其中该储液部形成该进胶口,该喷液部形成该出胶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器包括一个储液管和一个喷针,其中该储液管形成该出胶通道的该储液部,该喷针形成该出胶通道的该喷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正极形成该出胶通道的该出胶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器的该喷针形成该正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正极被设置在该喷针。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载物台形成一负极,其中该负极与该电压源的负极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出胶通道的该出胶口距离该载物台的距离为1mm-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胶液供应装置包括一个阀体、一个螺杆和一个电机,其中该螺杆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体的阀腔内,该电机被设置用于驱动该螺杆转动,其中该螺杆形成该胶液供应通道,且该胶液供应通道呈螺旋形围绕该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胶液供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阀体、至少两个螺杆、至少两个电机和一个基座,其中该阀体分别设置在该基座,该螺杆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体的阀腔内,该电机被设置用于分别驱动该螺杆转动,其中每个该螺杆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基座形成至少两个导通通道和一个混液腔,其中该胶液供应通道呈螺旋形围绕相应的该螺杆,该导通通道分别与相应的该胶液供应通道和该混液腔相连通,该混液腔分别与相应的该导通通道和该出胶通道相连通。
11.一种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液供应装置;
正极;和
喷射器,其中该胶液供应装置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喷射器形成一个出胶通道,其中该出胶通道形成一个进胶口和一个出胶口,其中该出胶通道通过该进胶口与该胶液供应通道相连通,其中该正极被设置在该出胶通道的该出胶口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器的该出胶通道具有一个储液部和一个喷液部,其中该储液部形成该进胶口,该喷液部形成该出胶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器包括一个储液管和一个喷针,其中该储液管形成该出胶通道的该储液部,该喷针形成该出胶通道的该喷液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正极形成该出胶通道的该出胶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喷射器的该喷针形成该正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正极被设置在该喷针。
17.根据权利要求11、12、13、14、15或16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胶液供应装置包括一个阀体、一个螺杆和一个电机,其中该螺杆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体的阀腔内,该电机被设置用于驱动该螺杆转动,其中该螺杆形成该胶液供应通道,且该胶液供应通道呈螺旋形围绕该螺杆。
18.根据权利要求11、12、13、14、15或16所述的点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胶液供应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阀体、至少两个螺杆、至少两个电机和一个基座,其中该阀体分别设置在该基座,该螺杆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体的阀腔内,该电机被设置用于分别驱动该螺杆转动,其中每个该螺杆形成一个胶液供应通道,该基座形成至少两个导通通道和一个混液腔,其中该胶液供应通道呈螺旋形围绕相应的该螺杆,该导通通道分别与相应的该胶液供应通道和该混液腔相连通,该混液腔分别与相应的该导通通道和该出胶通道相连通。
CN202122529187.2U 2021-10-20 2021-10-20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Active CN218423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9187.2U CN218423767U (zh) 2021-10-20 2021-10-20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9187.2U CN218423767U (zh) 2021-10-20 2021-10-20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3767U true CN218423767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9187.2U Active CN218423767U (zh) 2021-10-20 2021-10-20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3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584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multiple beads of viscous liquid
US935234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livering fluid through horns for applying multiple component material
CN103108702B (zh) 喷射分配器和喷射高粘着性粘合剂的方法
CA2186762A1 (en) Dispensing device
CN103857474B (zh) 无工具可分解组装的低吐出量用液体材料喷射阀
US20040217202A1 (en) Airless conformal co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715535A (en) Powder spray gun
US6368409B1 (en) Electrostatic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MX2007015641A (es) Aparato surtidor de esferas marcadoras de carretera.
CN218423767U (zh)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US11426740B2 (en) Adhesive splitte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RU2152265C2 (ru) Насадок
CN115990563A (zh)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方法和系统
CN115990551A (zh) 制备液体胶射流的方法
CN217450596U (zh) 附着液体胶在目标物体的系统和点胶组件
US9597697B2 (en) Apparatus for the coating of a substrate
CN217450595U (zh) 气动点胶组件
CN215612802U (zh) 螺旋式涂胶嘴
US8399067B2 (en) Method for applying a coating to a substrate
US6857581B2 (en) Spraying method and a spray system for coating liquids
KR101964086B1 (ko) 정량방출장치
CN216936696U (zh) 一种注塑机喷洒装置及使用其的注塑机
JP5846645B2 (ja) 実装基板への水性防湿絶縁材料の塗布製造方法と塗布装置
CN213762391U (zh) 一种卫生巾生产用的雾化喷射涂布上胶装置
JP2005028204A (ja) スプレーガンの補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