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0043U -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0043U
CN218420043U CN202221975160.4U CN202221975160U CN218420043U CN 218420043 U CN218420043 U CN 218420043U CN 202221975160 U CN202221975160 U CN 202221975160U CN 218420043 U CN218420043 U CN 218420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endoscope
clamping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51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悦华
周靖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9751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0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0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0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设置于第一立柱的一侧,所述第二立柱远离第一立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稳定操作;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对内镜夹持位置进行控制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该装置中通过设置紧固组件,能够在紧固组件的作用下,对内镜进行夹持固定操作,该装置达到了可以内镜的直径调节夹持,从而可以对不同型号尺寸内镜进行较为良好的夹持效果,进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镜是电子内窥镜的一种,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消化内镜能检查消化道是否存在疾病,以及具体的疾病情况,对人体消化道疾病的检测和预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内镜固定支撑装置,不能对不同型号尺寸内镜进行较为良好的夹持效果,使得装置具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提出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设置于第一立柱的一侧,所述第二立柱远离第一立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稳定操作;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对内镜夹持位置进行控制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所述调整组件的表面连接有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操作。
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调整组件表面的夹持套,所述夹持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套,所述控制套的内部设置有拨动套,所述拨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滑动连接于控制套的内壁,所述滑动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表面连通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固定连接于夹持套的内壁,所述第二气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套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夹持板的下端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的表面,操作人员通过拨动套移动带动多个夹持板相互靠近,可以通过滑动环挤压第一气囊,在第一气囊受到挤压时候会将气体注入中,通过第二气囊对多个夹持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满足对不同直径的内镜进行夹持固定操作。
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紧固组件的表面,所述滑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栓,所述调节栓的一端与滑轨的表面接触,一端所述连接套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的上端,另一端所述连接套卡接于第二立柱的内部,通过调节栓可以达到对内镜位置的调节操作,使得在滑块滑动在滑轨表面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栓对滑块的位置进行确定的操作,保持滑块的位置减少发生运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滑动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控制套的内顶壁,通过设置的弹簧可以达到在常态下夹持板为相互靠近的状态,进而将会保持对内镜夹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表面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囊的表面连通,通过导管可以将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导入第二气囊的内部,使得第一气囊内部气体可以与第二气囊的内部气体流动。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连接套的内壁,一端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螺纹轴的表面接触,通过转动杆可以保持滑轨可以进行转动,使得对滑轨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操作。
优选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贯穿至第二立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可以带动螺纹轴进行同步转动,在螺纹轴进行转动的时候将会抵动转动杆,通过挤压转动杆,保持滑轨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紧固组件,能够在紧固组件的作用下,对内镜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相对于传统的装置不能对不同型号尺寸内镜进行较为良好的夹持效果,使得装置具有一定局限性,该装置达到了可以内镜的直径调节夹持,从而可以对不同型号尺寸内镜进行较为良好的夹持效果,进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2、通过设置调整组件,能够在调整组件的作用下,对内镜进行位置调节操作,相对于传统的装置导致内镜出现不必要的弯曲,该装置达到了可以根据内镜先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在进行锁定保持调节效果,从而使患者减少在使用时出现不适感,进而提升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套与控制套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环与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轨与滑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201、固定套;3、调整组件;301、滑轨;302、滑块;303、调节栓;304、转动杆;305、连接套;306、螺纹轴;307、调节旋钮;4、紧固组件;401、夹持套;402、控制套;403、拨动套;404、滑动环;405、第一气囊;406、第二气囊;407、夹持板;408、导管;409、弹簧;4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时:如图1-4所示,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第二立柱2设置于第一立柱1的一侧,第二立柱2远离第一立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201;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固定机构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稳定操作;其中,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对内镜夹持位置进行控制的调整组件3,调整组件3设置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调整组件3的表面连接有紧固组件4,紧固组件4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操作,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分别固定在患者使用的床板两侧,患者躺下将转动在第一立柱1上端的调整组件3拨动,使得调整组件3的另一端将会卡在第二立柱2的内部,将调整组件3安装完成,使得调整组件3位于患者的面部,紧固组件4可以在调整组件3的作用下进行位置以及角度的调节,在进行使用时,操作紧固组件4将内镜穿过紧固组件4对患者进行医疗操作,在需要对内镜进行固定时,可以解除对紧固组件4的操作,此时紧固组件4将会固定柱内镜,保持对内镜的固定支撑的效果;
如图1-3所示,紧固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调整组件3表面的夹持套401,夹持套4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套402,控制套402的内部设置有拨动套403,拨动套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环404,滑动环404滑动连接于控制套402的内壁,滑动环4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05,第一气囊405的表面连通有第二气囊406,第二气囊406固定连接于夹持套401的内壁,第二气囊4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夹持板407,夹持套4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10,夹持板407的下端滑动连接于连接板410的表面,滑动环4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09,弹簧409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控制套402的内顶壁,第一气囊405的表面连通有导管408,导管408的另一端与第二气囊406的表面连通,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拨动套403向上抬动,同时拨动套403的下端与夹持板407接触,在拨动套403向上抬动时,将会带动滑动环404在控制套402的内壁进行滑动,同时将会挤压弹簧409使得弹簧409将会发生形变产生势能,在滑动环404上移时,使得第一气囊405将会在滑动环404的带动下通过导管408吸取第二气囊406内部的气体,进而将会使得第二气囊406将会收缩,在第二气囊406进行收缩时将会带动夹持板407在连接板410的上端进行移动,使得多个夹持板407将会相互远离,进而将会方便内镜的通过,在需要进行夹持时,松开对拨动套403的抬动操作,使得拨动套403通过滑动环404在弹簧409的复位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将会使得拨动套403在向下移动时将会与夹持板407的上端斜面抵触,使得多个夹持板407将会向内相互靠拢,同时在滑动环404向下移动时将会挤压第一气囊405,使得第一气囊405内部的气体将会注入至第二气囊406的内部,第二气囊406在进行膨胀时,将会推动夹持板407在连接板410的上端进行移动,保持多个夹持板407相互靠近的趋势,通过多个夹持板407相互靠近,使得对内镜进行较为良好的夹持操作;
如图1和图4所示,调整组件3包括滑轨301,滑轨30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305,滑轨3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02,滑块3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紧固组件4的表面,滑块3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栓303,调节栓303的一端与滑轨301的表面接触,一端连接套305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套305卡接于第二立柱2的内部,滑轨3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4,转动杆304转动连接于连接套305的内壁,一端转动杆304的表面与螺纹轴306的表面接触,另一端连接套30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轴306,螺纹轴306贯穿至第二立柱2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307,在需要对紧固组件4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先将紧固组件4夹持操作,根据内镜的弯曲程度先进行自适应的调节,此时内镜将会通过紧固组件4带动滑块302在滑轨301的表面进行滑动,在进行确定位置之后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栓303,使得调节栓303的端部将会抵在滑轨301的表面,进而将会保持住滑块302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动,在保障了滑块302的固定位置之后,可以通过转动杆304在连接套305内部进行转动,调节紧固组件4的倾斜角度,在紧固组件4的角度得到确定之后,可以将螺纹轴306穿过固定套201进入至另一端连接套305的内部,通过转动调节旋钮307可以使得带动螺纹轴306进行同步转动,在螺纹轴306与转动杆304接触时,将会抵动转动杆304的端部,通过挤压限制转动杆304发生转动,进而保障了紧固组件4的倾斜角度,使得患者的使用体验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分别固定在患者使用的床板两侧,使调整组件3的另一端将会卡在第二立柱2的内部向上抬动拨动套403带动滑动环404在控制套402的内壁滑动,第一气囊405将通过导管408吸取第二气囊406内部气体,使得第二气囊406收缩带动夹持板407在连接板410的上端移动,多个夹持板407相互远离操作内镜穿过,在需要进行夹持时,松开拨动套403抬动操作,使得弹簧409带动滑动环404复位移动,此时拨动套403会与夹持板407上端斜面抵触,多个夹持板407相互靠拢,同时滑动环404挤压第一气囊405内部气体注入第二气囊406内,第二气囊406推动夹持板407在连接板410上端移动,通过多个夹持板407对内镜夹持,通过紧固组件4带动滑块302在滑轨301表面滑动,转动调节栓303抵在滑轨301的表面,转动杆304在连接套305内部转动,将螺纹轴306穿过固定套201进入至另一端连接套305的内部,通过转动调节旋钮307带动螺纹轴306转动,在螺纹轴306与转动杆304接触时,将会抵动转动杆304的端部,挤压限制转动杆304发生转动,进而保障了紧固组件4的倾斜角度,使得患者的使用体验得到提升。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所述第二立柱(2)设置于第一立柱(1)的一侧,所述第二立柱(2)远离第一立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201);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稳定操作;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对内镜夹持位置进行控制的调整组件(3),所述调整组件(3)设置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所述调整组件(3)的表面连接有紧固组件(4),所述紧固组件(4)用于对内镜进行夹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调整组件(3)表面的夹持套(401),所述夹持套(4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套(402),所述控制套(402)的内部设置有拨动套(403),所述拨动套(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环(404),所述滑动环(404)滑动连接于控制套(402)的内壁,所述滑动环(4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05),所述第一气囊(405)的表面连通有第二气囊(406),所述第二气囊(406)固定连接于夹持套(401)的内壁,所述第二气囊(4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夹持板(407),所述夹持套(4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10),所述夹持板(407)的下端滑动连接于连接板(410)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滑轨(301),所述滑轨(30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305),所述滑轨(3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02),所述滑块(3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紧固组件(4)的表面,所述滑块(3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栓(303),所述调节栓(303)的一端与滑轨(301)的表面接触,一端所述连接套(305)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1)的上端,另一端所述连接套(305)卡接于第二立柱(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4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09),所述弹簧(409)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控制套(402)的内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405)的表面连通有导管(408),所述导管(408)的另一端与第二气囊(406)的表面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4),所述转动杆(304)转动连接于连接套(305)的内壁,一端所述转动杆(304)的表面与螺纹轴(306)的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端所述连接套(30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轴(306),所述螺纹轴(306)贯穿至第二立柱(2)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307)。
CN202221975160.4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Active CN218420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5160.4U CN21842004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5160.4U CN21842004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0043U true CN218420043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5160.4U Active CN21842004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0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5456B (zh) 带有定时上药功能的烧伤患者用护理装置
CN111938971A (zh) 一种耳鼻喉临床微创手术系统
CN218420043U (zh)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CN109331246B (zh) 医用引流装置
CN211131964U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体位训练装置
CN214908296U (zh) 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装置
CN209596086U (zh) 一种医用起床辅助装置
CN210044023U (zh) 一种用于口腔牙齿拍摄的射线机
CN112618314A (zh) 一种胃胀患者辅助治疗装置
CN213156576U (zh) 一种腹腔镜架
CN208510976U (zh) 一种具有机械臂的消化内镜结构与消化内镜平台
CN215741057U (zh) 一种护理注射用辅助固定装置
CN112690990B (zh) 一种用于肛肠科的肛肠肿瘤检测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28849A (zh) 一种瘫痪病人磁共振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
CN219846800U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肠护理装置
CN215426611U (zh) 一种医用输液控制系统
CN219147691U (zh) 一种肛肠手术辅助装置
CN215607294U (zh) 一种儿童消化内科镜管固定装置
CN214129798U (zh) 一种手术输液手部固定装置
CN110755710B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CN220877382U (zh) 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
CN213282983U (zh) 一种医用组合式x线机
CN218832721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消化内镜支架
CN215272852U (zh) 一种血管造影x射线机显示屏多方位悬挂架
CN216021433U (zh) 可360°旋转、万向摆动的多功能显微外科手术托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