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9754U - 簸箕及清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簸箕及清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9754U
CN218419754U CN202220242800.4U CN202220242800U CN218419754U CN 218419754 U CN218419754 U CN 218419754U CN 202220242800 U CN202220242800 U CN 202220242800U CN 218419754 U CN218419754 U CN 218419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an
supporting
holding rod
top structur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28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28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9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9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9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簸箕及清洁组件,簸箕包括:握持杆;簸箕斗,簸箕斗具有顶部结构;以及轴结构,顶部结构与握持杆通过轴结构转动连接,以使簸箕斗具有用于收集物体表面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对于握持杆转动至位于握持杆一侧的折叠状态;其中,握持杆靠近顶部结构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握持杆上于支撑位与轴结构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支撑部能够在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支撑位支撑于物体表面,并能够在簸箕斗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均收置于顶部结构的上方。本申请提供的簸箕,可在不增加簸箕的结构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簸箕在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于物体表面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簸箕及清洁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簸箕及清洁组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需使用簸箕收集物体表面的待清洁物。簸箕通常包括簸箕斗和连接于簸箕斗的握持杆。为便于簸箕的收纳,相关技术中存在簸箕斗与握持杆可转动地连接的方案,在不需使用簸箕时可使簸箕斗翻转并折叠于握持杆的一侧。
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的簸箕,在折叠簸箕斗后,仅通过簸箕斗的背部(背部与簸箕斗的开口相对设置)支撑于物体表面,簸箕容易发生倾倒,支撑稳定性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簸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簸箕斗折叠于握持杆的一侧后仅通过簸箕斗的背部支撑于物体表面而易发生倾倒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簸箕,所述簸箕包括:握持杆;簸箕斗,所述簸箕斗具有顶部结构;以及轴结构,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握持杆通过所述轴结构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簸箕斗具有用于收集物体表面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握持杆转动至位于所述握持杆一侧的折叠状态;其中,所述握持杆靠近所述顶部结构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所述握持杆上于所述支撑位与所述轴结构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支撑位支撑于所述物体表面,并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均收置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方。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通过设置握持杆、簸箕斗和轴结构,簸箕斗的顶部结构与握持杆通过轴结构转动连接,使得簸箕斗具有用于收集物体表面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对于握持杆转动至位于握持杆一侧的折叠状态;同时,通过设置握持杆靠近顶部结构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握持杆上于支撑位与轴结构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支撑部能够在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支撑位支撑于物体表面,因此当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可通过支撑部作为辅助支撑结构支撑于物体表面,即相当于增多了支撑脚,也增大了簸箕在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积,可提高簸箕支撑于物体表面的稳定性,降低簸箕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并且,支撑部能够在簸箕斗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均收置于顶部结构的上方,无需延伸至簸箕斗的侧部或外部,因此占用簸箕斗的外部空间少,不易与外部物体或部件相互干扰,利于提高簸箕的结构可靠性;而且支撑部为握持杆上支撑位与轴结构之间的部分,即为握持杆本身的一部分,相比于在握持杆上设置凸伸的延长结构作为支撑部的方式而言,可有效降低结构复杂度,簸箕斗也无需设置与凸伸的延长结构相适配的形状结构,可减少结构冗余,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与原有的不具有支撑部和支撑位的簸箕相比,结构在外观上可相近但却具有支撑功能,即支撑部和支撑位具有一定的伪装或隐形作用,可使簸箕整体更加简洁、更加美观。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可在不增加簸箕的结构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簸箕在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于物体表面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结构上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持杆通过所述轴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均收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凸设于所述顶部结构;以及凸伸部,所述凸伸部凸设于所述基部,所述凸伸部与所述基部形成台阶结构;其中,所述凸伸部与所述握持杆通过所述轴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均收置于所述凸伸部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支撑位均位于所述基部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的外沿的形状与所述支撑部的外沿的形状相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部的凸设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背离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一端具有基部端面,所述凸伸部凸伸于所述基部端面;所述基部端面上于所述凸伸部之外的部分形成配合面;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均收置于所述配合面的上方;所述支撑位为支撑面,所述支撑位的形状与所述配合面的形状相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端面靠近于所述簸箕斗的开口的一侧与所述凸伸部相连接;和/或,所述基部端面背离于所述簸箕斗的开口的一侧空置以作为所述配合面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撑部的侧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支撑部的内部的侧缺口,所述支撑部的端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支撑部的内部的端缺口,所述端缺口与所述侧缺口相贯通;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支撑部的内部;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端缺口;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侧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于所述轴结构与所述顶部结构之间的部分为预留部,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均与所述预留部的侧部相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杆靠近所述顶部结构的一端具有限位部;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连接部背离于所述簸箕斗的开口的一侧;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与所述连接部相抵接而限制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握持杆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背离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部相摩擦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连接部背离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一端凸设有摩擦结构,所述摩擦结构用于凸伸至所述配合孔内并与所述配合孔的外沿摩擦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孔为贯穿所述限位部的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端部靠近于所述簸箕斗的开口的一侧设有弧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结构具有凹槽,所述握持杆与所述顶部结构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簸箕斗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均收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杆包括:连接件,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轴结构转动连接;以及杆件,所述杆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顶部结构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所述支撑位,所述连接件上于所述支撑位与所述轴结构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簸箕斗具有与所述簸箕斗的开口相对设置的背部结构,所述背部结构连接于所述顶部结构;所述背部结构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扫把;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簸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簸箕斗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簸箕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簸箕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簸箕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斗由工作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其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斗由工作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其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斗由工作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其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1、物体表面;
100、簸箕;10、握持杆;20、簸箕斗;21、顶部结构;30、轴结构;101、支撑位;111、支撑部;40、连接部;41、基部;42、凸伸部;421、预留部;410、基部端面;201、开口;4101、配合面;11101、侧缺口;11102、端缺口;112、限位部;1120、配合孔;411、摩擦结构;1111、弧形结构;11、连接件;12、杆件;22、背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簸箕通常包括簸箕斗和连接于簸箕斗的握持杆。为便于簸箕的收纳,相关技术中存在握持杆与簸箕斗可转动地连接的方案,在不需使用簸箕时可使簸箕斗相对于握持杆翻转并折叠于握持杆的一侧。
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的簸箕,在将簸箕斗折叠于握持杆的一侧后,仅通过簸箕斗的背部(背部与簸箕斗的开口相对设置)支撑于物体表面,簸箕容易发生倾倒,支撑稳定性不够理想;而且此种情况下,簸箕斗的背部必须设置为平面结构,限制了簸箕斗的形状,因此也限制了簸箕斗的外观设计及美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曾试验在握持杆上额外设置凸伸的延长结构,在簸箕斗折叠于握持杆的一侧后,通过延长结构支撑于物体表面,以提高簸箕的支撑稳定性。但是,发明人发现,在簸箕斗处于用于收集物体表面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时,凸伸的延长结构需延伸至簸箕斗的侧部或外部,不仅不便安置,且簸箕斗上需设置与延长结构相适配的结构(例如设置用于避位延长结构的槽结构,又例如设置用于与延长结构同时支撑于物体表面的凸伸结构等),导致簸箕的结构复杂,簸箕整体显得结构冗余,而且严重影响美观度,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此,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簸箕斗折叠于握持杆的一侧后仅通过簸箕斗的背部支撑于物体表面而导致簸箕易发生倾倒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在不增加簸箕结构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簸箕在簸箕斗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于物体表面的稳定性,发明人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7,以及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簸箕100,可用于收集物体表面01的待清洁物,物体表面01可以是任意物体的表面,可以大致为平面,例如物体表面01可以是地面、地砖表面、地板表面、桌面、工作台面等,但不限于此;待清洁物是需要进行清洁的物体,例如可以是各种垃圾,但不限于此。簸箕100包括握持杆10、簸箕斗20以及轴结构30,其中:
握持杆10是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杆状结构,可以是单一的结构件,也可以是由多个结构件组成的组件。
簸箕斗20是用于收集待清洁物的斗体,具有用于供待清洁物放置的容纳空间和连通于容纳空间的开口201,在簸箕斗20收集待清洁物时,待清洁物可由簸箕斗20的开口201进入簸箕斗20的容纳空间。簸箕斗20具有顶部结构21,顶部结构21即沿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位于簸箕斗20的顶部的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
轴结构30即为轴状结构,顶部结构21与握持杆10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以使簸箕斗20具有用于收集物体表面01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对于握持杆10转动至位于握持杆10一侧的折叠状态。可以理解,轴结构30可以是与顶部结构21及握持杆10分体成型设置的独立结构件;当然,轴结构30也可以是与顶部结构21一体成型设置的轴结构,或者是与握持杆10一体成型设置的轴结构。
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也即握持杆10的轴线方向)可以大致平行,簸箕斗20的长度方向b(簸箕斗20的长度方向b垂直于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可以大致垂直,以使得簸箕斗20放置于物体表面01上收集待清洁物时,待清洁物能够由物体表面01移动至开口201而进入簸箕斗20的容纳空间中,例如图1和图2所示。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之间也可以形成夹角,例如可以形成0°至10°范围的夹角,也即簸箕斗20的长度方向b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之间可以形成80°至90°范围的夹角,但夹角范围不限于此。
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簸箕斗20位于握持杆10的一侧(也即沿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的投影,簸箕斗20与握持杆10重合),簸箕斗20的顶部结构21比簸箕斗20的底部结构(底部结构与顶部结构21相对设置)更靠近于握持杆10,簸箕斗20的开口201可以大致朝上。此时,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可以大致垂直,簸箕斗20的长度方向b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可以大致平行,例如图5和图6所示。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与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之间也可以形成小于90°的夹角,例如可以是80°至90°范围的夹角,但夹角范围不限于此。
其中,握持杆10靠近顶部结构21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101;支撑位101可以是点、线或面。握持杆10上于支撑位101与轴结构30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111;支撑部111即为握持杆10的一部分,在握持杆10与顶部结构21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后,握持杆10上于支撑位101至握持杆10与轴结构30的连接处之间即具有预留部分,该预留部分即为支撑部111;支撑部11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管状结构、杆状结构、板状结构、块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支撑位101支撑于物体表面01,例如图5所示,并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顶部结构21的上方(即,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沿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位于顶部结构21的上方;其中簸箕斗20的顶部结构21所在一侧为上方,簸箕斗20的底部结构所在一侧为下方),例如图1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100,通过设置握持杆10、簸箕斗20和轴结构30,簸箕斗20的顶部结构21与握持杆10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使得簸箕斗20具有用于收集物体表面01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对于握持杆10转动至位于握持杆10一侧的折叠状态;同时,通过设置握持杆10靠近顶部结构21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101,握持杆10上于支撑位101与轴结构30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111,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支撑位101支撑于物体表面01,因此当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可通过支撑部111作为辅助支撑结构支撑于物体表面01,即相当于增多了支撑脚,也增大了簸箕100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物体表面01的接触面积,可提高簸箕100支撑于物体表面01的稳定性,降低簸箕100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并且,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顶部结构21的上方,无需延伸至簸箕斗20的侧部或外部,因此占用簸箕斗20的外部空间少,不易与外部物体或部件相互干扰,使簸箕100结构更加紧凑,利于提高簸箕100的结构可靠性。而且支撑部111为握持杆10上于支撑位101与轴结构30之间的部分,即为握持杆10本身的一部分,相比于在握持杆10上额外设置凸伸的延长结构作为支撑部的方式而言,可有效降低结构复杂度,簸箕斗20也无需设置与凸伸的延长结构相适配的形状结构,可减少结构冗余,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100与原有的不具有支撑部和支撑位的簸箕相比,结构在外观上可相近但却具有支撑功能,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在视觉效果上与握持杆10浑然一体,即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具有一定的伪装或隐形作用,可使簸箕100整体更加简洁、更加美观。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簸箕100,可在不增加簸箕100的结构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簸箕100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于物体表面01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而易于实现,成本较低,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7,顶部结构21上凸设有连接部40。连接部40即背离于顶部结构21向外凸伸;连接部40可以与顶部结构2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与顶部结构21分体成型设置而相连接。连接部40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例如板状结构、柱状结构、杆状结构、条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连接部40与握持杆10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连接部40的一侧,也即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与连接部40的侧部相邻(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连接部40可相接触,当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连接部40之间也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收置于连接部40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沿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于连接部40的凸伸方向或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与连接部40相重合(重合是指至少部分投影重合),例如图1和图7所示。
如此设置,由于顶部结构21上凸设有连接部40,且连接部40与握持杆10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便于顶部结构21与握持杆10之间的转动连接,由于连接部40凸出顶部结构21具有一定的凸伸距离,可使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能够折叠于握持杆10的一侧而不与握持杆10发生干涉;而且,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连接部40的一侧,无需延伸至簸箕斗20的侧部或外部,利于与连接部40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对外部的干扰,且利于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在视觉效果上与连接部40位于一处,可使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的支撑作用得以伪装或隐形,使得整体结构简洁而不显冗余,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9,连接部40上可开设通孔,轴结构30可以贯穿连接部40上的通孔并与握持杆10连接,利于连接部40、轴结构30及握持杆10之间的转动连接。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握持杆10上开设有孔结构,轴结构30可以固定于连接部40并与握持杆10上的孔结构相配合。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7,连接部40上于轴结构30与顶部结构21之间的部分为预留部421,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与预留部421的侧部相邻(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可以与连接部40相接触,当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也可以与连接部4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也即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位于预留部421的一侧。
如此设置,由于连接部40上于轴结构30与顶部结构21之间的部分为预留部421,可使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因预留部421的存在而不与握持杆10发生干涉。而且,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与预留部421相邻,无需延伸至连接部40的下方,利于与连接部40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对外部的干扰,且利于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在视觉效果上与预留部421位于一处,可使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的支撑作用得以伪装或隐形,使得整体结构简洁而不显冗余,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连接部40包括基部41和凸伸部42。基部41凸设于顶部结构21;基部41即背离于顶部结构21向外凸伸,基部41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例如凸台结构、柱状结构、杆状结构、板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基部41与顶部结构2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当然两者也可以为分体成型而相连接。凸伸部42凸设于基部41;凸伸部42即背离于基部41向外凸伸,凸伸部42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例如板状结构、凸台结构、板状结构、柱状结构、杆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凸伸部42与基部41形成台阶结构;凸伸部42的横截面积(垂直于凸伸部42的凸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可以小于基部41的横截面积(垂直于基部41的凸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凸伸部42与基部4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当然两者也可以为分体成型而相连接。
其中,凸伸部42与握持杆10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且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位于基部41的上方。也即,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与凸伸部42的侧部相邻(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凸伸部42可相接触,当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凸伸部42之间也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沿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于凸伸部42的凸伸方向或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与凸伸部42相重合(重合是指至少部分投影重合),例如图1和图7所示。
如此设置,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可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并均位于基部41的上方,由于基部41和凸伸部42形成台阶结构,可使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连接部40配合得更加紧凑,利于在视觉效果上使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连接部40形成为一体,可进一步提高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的支撑作用的伪装效果或隐形效果,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利于簸箕100在具有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的支撑作用的情况下提高美观度和简洁度。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图7和图10,基部41的外沿的形状与支撑部111的外沿的形状相适配,即基部41的外沿的形状与支撑部111的外沿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基部41的外沿即基部41的四周外边沿,支撑部111的外沿即支撑部111的四周外边沿。可选地,基部41的外沿的形状可以大致呈圆形,相应的,支撑部111的外沿的形状也可以大致呈圆形。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41的外沿的形状与支撑部111的外沿的形状也可以大致呈多边形、椭圆形等形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呈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如此设置,由于基部41的外沿的形状与支撑部111的外沿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并均位于基部41的上方时,支撑部111的外表面与基部41的外表面可相对接,且两者过渡更加顺畅平滑,更利于在外部视觉效果上使支撑部111与基部41形成一体,可进一步提高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的支撑作用的伪装效果或隐形效果。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7,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连接部40的凸设方向与支撑部111的延伸方向相同。支撑部111的延伸方向也即支撑部111的长度方向,可以是握持杆10的长度方向h。连接部40的凸设方向可以平行于簸箕斗20的高度方向a。
如此设置,由于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连接部40的凸设方向与支撑部111的延伸方向相同,更利于使支撑部111与连接部40在视觉效果上形成为一体,可进一步提高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的支撑作用的伪装或隐形效果。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连接部40的凸设方向与支撑部1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10,基部41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具有基部端面410,凸伸部42凸伸于基部端面410。基部端面410上于凸伸部42之外的部分形成配合面4101。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配合面4101的上方。支撑位101为支撑面,支撑位101的形状与配合面4101的形状相适配,即支撑位101的形状与配合面4101的形状相同或相似。
如此设置,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并均位于基部41的上方时,由于支撑位101为支撑面且形状与配合面4101的形状相适配,支撑位101即与配合面4101相匹配对接,支撑位101可不凸出至基部端面410的外部,使得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与凸伸部42和基部41衔接得更加紧凑,可进一步提高外部视觉效果上形成为一体的技术效果。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位101的形状与配合面4101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支撑位101的部分可以凸出至基部端面410的外部。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7,基部端面410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与凸伸部42相连接。
如此设置,由于基部端面410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与凸伸部42相连接,既可便于凸伸部42凸伸于基部端面410,又可使得基部端面410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不至于空置而影响视觉效果,也不浪费空间,使得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并均位于基部41的上方时,支撑部111、凸伸部42和基部41即可在视觉效果上融为一体,不具有空置部分。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基部端面410背离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空置以作为配合面4101的一部分。
如此设置,由于基部端面410背离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空置以作为配合面4101的一部分,因此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凸伸部42的一侧并均位于基部41的上方时,支撑位101可遮盖于该基部端面410的空置部分,支撑部111、凸伸部42和基部41即可在视觉效果上融为一体。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端面410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与凸伸部42相连接,基部端面410背离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也可以与凸伸部42相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端面410背离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空置以作为配合面4101的一部分,基部端面410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也可以空置。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图6、图9和图10,支撑部111的内部中空,即支撑部111的内部具有空间;支撑部111的侧部开设有连通于支撑部111的内部的侧缺口11101,支撑部111的端部开设有连通于支撑部111的内部的端缺口11102,端缺口11102与侧缺口11101相贯通,即侧缺口11101贯穿支撑部111的端沿并与端缺口11102相连通。可选地,支撑部111可以大致呈管状结构或柱状结构。连接部40延伸至支撑部111的内部,即连接部40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支撑部111的内部。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连接部40穿设于端缺口11102,例如图1和图7;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部40穿设于侧缺口11101,例如图9所示。
在此种情况下,支撑部111即具有分别位于侧缺口11101两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两个侧部分别位于连接部40的两侧,也可以理解为支撑部111可容纳连接部40。
如此设置,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部111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连接部40的一侧时,连接部40至少部分可隐藏于支撑部111的内部;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部111穿设于侧缺口11101,以利于簸箕斗20折叠于握持杆10的一侧;从而利于支撑部111与连接部40的配合。
可选地,请参阅图1、图5、图7和图9,连接部40的凸伸部42延伸至支撑部111的内部。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凸伸部42穿设于端缺口11102;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凸伸部42穿设于侧缺口11101。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11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11可以为板状结构、片状结构、弯折结构等,即支撑部111仅位于连接部40的一侧而不容纳连接部40。
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4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0也可以为非台阶结构,例如可以不具有基部41而仅具有凸伸部42。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6、图7和图10,握持杆10靠近顶部结构21的一端具有限位部112。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限位部112位于连接部40背离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限位部112用于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与连接部40相抵接而限制连接部40相对于握持杆10转动。限位部11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板状结构、凸起结构、片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与连接部40相抵接而限制连接部40转动的结构均可。
如此设置,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限位部112可与连接部40相抵接而限制连接部40相对于握持杆10转动,以利于提高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性,便于簸箕斗20收集物体表面01的待清洁物。
可选地,请参阅图2、图6和图10,限位部112可以是支撑部111的一部分,此时限位部112的端部可以作为支撑位101的一部分,限位部112也起到支撑的作用。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部112也可以是不同于支撑部111的部分,例如限位部112与支撑部111之间具有间隙,又例如限位部112可连接于支撑部111但不起支撑作用。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和图9,连接部40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用于与限位部112相摩擦配合。可以理解,由于连接部40需相对于握持杆10发生转动,连接部40即会与限位部112发生相对移动,因此连接部40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用于与限位部112相摩擦配合的同时可发生相对移动,也即连接部40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可与限位部112相滑动摩擦配合。
如此设置,在簸箕斗20相对于握持杆10由工作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或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工作状态的过程中,随簸箕斗20转动的连接部40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即可与限位部112相摩擦配合,即可产生阻尼作用,以利于簸箕斗20平稳地转动,且利于簸箕斗20保持于工作状态或折叠状态,此种情况下可以不另外设置弹簧等弹性件,也可以不设置与弹性件相配合的结构件,利于简化簸箕100的结构。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8和图9,限位部112上开设有配合孔1120,配合孔1120可以是盲孔或通孔,在配合孔1120为盲孔时,配合孔1120可以开设于限位部112上靠近于连接部40的一侧。连接部40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凸设有摩擦结构411,摩擦结构411用于凸伸至配合孔1120内并与配合孔1120的外沿摩擦配合;配合孔1120的外沿即为配合孔1120的外边沿,摩擦结构411可以与配合孔1120的外沿处的边相摩擦配合,也可以与配合孔1120的外沿处的面相摩擦配合。摩擦结构411即为凸出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只要能够凸伸至配合孔1120内并与配合孔1120的外沿摩擦配合的形状结构均可。
如此设置,在簸箕斗20相对于握持杆10由工作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或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工作状态的过程中,随簸箕斗20转动的连接部40上的摩擦结构411即可凸伸至配合孔1120内并与配合孔1120的外沿摩擦配合,即可产生阻尼作用,相比于连接部40直接与限位部112的表面相摩擦配合的方式而言,利于提高摩擦结构411与限位部112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摩擦作用,即可提高阻尼作用,利于提高簸箕斗20转动时的稳定性,且利于提高簸箕斗20保持于工作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8和图9,配合孔1120为贯穿限位部112的通孔。
如此设置,不仅便于在限位部112上加工出配合孔1120,而且相比于盲孔,不易对摩擦结构411产生阻碍。另外,配合孔1120还可以作为装配孔,以便于握持杆10的出模。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0背离于顶部结构21的一端也可以不与限位部112相摩擦配合,两者可不相接触。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部1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和图6,图8至图10,支撑部111的端部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设有弧形结构1111。弧形结构1111即外表面大致呈弧形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倒圆角结构,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由于支撑部111的端部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设有弧形结构1111,相比于直角结构而言,在支撑部111与顶部结构21发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不易与顶部结构21和簸箕斗20的其他结构产生妨碍,也不易于与连接部40的基部41产生妨碍,更利于簸箕斗20相对于握持杆10顺畅地由工作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或由折叠状态转动至工作状态。在此种情况下,支撑部111与顶部结构21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更近,更利于提高结构紧凑度,可使簸箕100整体更加简洁、更加美观。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只要支撑部111与顶部结构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涉,则支撑部111的端部靠近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也可以不设置弧形结构111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顶部结构21具有凹槽,握持杆10与顶部结构21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凹槽内。可选地,握持杆10可以直接通过轴结构30与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例如与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当然,连接部40也可以凸设于凹槽的内壁,连接部40与握持杆10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支撑部111能够在簸箕斗20处于工作状态时和支撑位101均收置于凹槽的底壁的上方。
如此设置,同样能够实现握持杆10与顶部结构21之间的转动连接,也同样能够实现在不增加簸箕100的结构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簸箕100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于物体表面01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部结构21也可以不具有凹槽,连接部40可以直接凸设于顶部结构21的外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7和图10,握持杆10包括连接件11和杆件12,顶部结构21与连接件11通过轴结构30转动连接,杆件12连接于连接件11。其中,连接件11靠近顶部结构21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101,连接件11上于支撑位101与轴结构30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111。连接件11可以为杆状结构、柱状结构、管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杆件12可以为杆状结构、柱状结构、管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由于握持杆10包括连接件11和杆件12,握持杆10即由多个结构件组成的组件,不仅便于分体加工制造,且便于拆分运输和组装,而且也便于在其中一个结构件受损时进行更换。
可选地,连接件11与杆件1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例如两者可相螺纹配合、插接配合或卡接配合,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1和杆件12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握持杆10可以为单一的结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5、图6、图7和图9,簸箕斗20具有与簸箕斗20的开口201相对设置的背部结构22,背部结构22连接于顶部结构21。背部结构22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如此设置,由于背部结构22的外表面为弧形面,在簸箕斗20处于折叠状态时,背部结构22支撑于物体表面01时即与物体表面01之间为线接触,同时支撑部111可通过支撑位101支撑于物体表面01,因此可使簸箕100稳定地支撑于物体表面01。而簸箕斗20的背部结构22的外表面可以为弧形结构,而非限制于平面结构或需另外设置起支撑作用的凸伸结构,可打破簸箕斗20的结构设计局限性,提高簸箕斗20的结构设计的广度。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簸箕斗20的背部结构22也可以为平面结构或其他形状的结构。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簸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100)包括:
握持杆(10);
簸箕斗(20),所述簸箕斗(20)具有顶部结构(21);以及
轴结构(30),所述顶部结构(21)与所述握持杆(10)通过所述轴结构(30)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簸箕斗(20)具有用于收集物体表面的待清洁物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握持杆(10)转动至位于所述握持杆(10)一侧的折叠状态;
其中,所述握持杆(10)靠近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支撑位(101),所述握持杆(10)上于所述支撑位(101)与所述轴结构(30)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111);所述支撑部(111)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支撑位(101)支撑于所述物体表面,并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101)均收置于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结构(21)上凸设有连接部(40),所述连接部(40)与所述握持杆(10)通过所述轴结构(30)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部(111)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101)均收置于所述连接部(4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0)包括:
基部(41),所述基部(41)凸设于所述顶部结构(21);以及
凸伸部(42),所述凸伸部(42)凸设于所述基部(41),所述凸伸部(42)与所述基部(41)形成台阶结构;
其中,所述凸伸部(42)与所述握持杆(10)通过所述轴结构(3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111)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101)均收置于所述凸伸部(42)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111)和所述支撑位(101)均位于所述基部(4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41)的外沿的形状与所述支撑部(111)的外沿的形状相适配;
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部(40)的凸设方向与所述支撑部(111)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41)背离于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一端具有基部端面(410),所述凸伸部(42)凸伸于所述基部端面(410);所述基部端面(410)上于所述凸伸部(42)之外的部分形成配合面(4101);
所述支撑部(111)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101)均收置于所述配合面(4101)的上方;所述支撑位(101)为支撑面,所述支撑位(101)的形状与所述配合面(4101)的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端面(410)靠近于所述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与所述凸伸部(42)相连接;和/或
所述基部端面(410)背离于所述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空置以作为所述配合面(4101)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1)的内部中空,所述支撑部(111)的侧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支撑部(111)的内部的侧缺口(11101),所述支撑部(111)的端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支撑部(111)的内部的端缺口(11102),所述端缺口(11102)与所述侧缺口(11101)相贯通;
所述连接部(40)延伸至所述支撑部(111)的内部;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部(40)穿设于所述端缺口(11102);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部(40)穿设于所述侧缺口(11101);
和/或,所述连接部(40)上于所述轴结构(30)与所述顶部结构(21)之间的部分为预留部(421),所述支撑部(111)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101)均与所述预留部(421)的侧部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10)靠近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一端具有限位部(112);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限位部(112)位于所述连接部(40)背离于所述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所述限位部(112)用于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与所述连接部(40)相抵接而限制所述连接部(40)相对于所述握持杆(10)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0)背离于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限位部(112)相摩擦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2)上开设有配合孔(1120),所述连接部(40)背离于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一端凸设有摩擦结构(411),所述摩擦结构(411)用于凸伸至所述配合孔(1120)内并与所述配合孔(1120)的外沿摩擦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1120)为贯穿所述限位部(112)的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9至11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1)的端部靠近于所述簸箕斗(20)的开口(201)的一侧设有弧形结构(111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结构(21)具有凹槽,所述握持杆(10)与所述顶部结构(21)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部(111)能够在所述簸箕斗(2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和所述支撑位(101)均收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9至11、13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10)包括:
连接件(11),所述顶部结构(21)与所述连接件(11)通过所述轴结构(30)转动连接;以及
杆件(12),所述杆件(12)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1);
其中,所述连接件(11)靠近所述顶部结构(21)的一端的端部具有所述支撑位(101),所述连接件(11)上于所述支撑位(101)与所述轴结构(30)之间的部分为支撑部(111)。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9至11、13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斗(20)具有与所述簸箕斗(20)的开口(201)相对设置的背部结构(22),所述背部结构(22)连接于所述顶部结构(21);所述背部结构(22)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16.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扫把;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簸箕(100)。
CN202220242800.4U 2022-01-28 2022-01-28 簸箕及清洁组件 Active CN218419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800.4U CN218419754U (zh) 2022-01-28 2022-01-28 簸箕及清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800.4U CN218419754U (zh) 2022-01-28 2022-01-28 簸箕及清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9754U true CN21841975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2800.4U Active CN218419754U (zh) 2022-01-28 2022-01-28 簸箕及清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9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43958A1 (en) Combination holder and battery charger
CN218419754U (zh) 簸箕及清洁组件
CN118023002A (zh) 多模式雾化装置及其模式切换件
EP1033101A2 (en) Multi-purpose electric cleaner with foldaway handle, for floors, walls, padded furniture and similar uses
USD470665S1 (en) Folding mirror with sliding door storage compartment
CN218419753U (zh) 簸箕及清洁组件
CN211238682U (zh) 万用转接器结构
CN211130859U (zh) 储存座及具有该储存座的吸尘器组件
CN219976528U (zh) 折叠油杯及吸油烟机
CN221865416U (zh) 一种可直立收纳的锅具
CN215000432U (zh) 支撑座及电子设备
US20220386835A1 (en) Storage base and vacuum cleaner assembly having same
CN221907704U (zh) 多模式雾化装置及其模式切换件
CN212296955U (zh) 折叠风扇
CN218379087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收纳灯
CN217279524U (zh) 一种便携式滑盖鼠标
CN221864652U (zh) 一种自由组合式电子烟
CN210539949U (zh) 一种转动止逆结构及座椅靠背桌
JP3227032U (ja) ユニバーサルアダプタ構造
KR101976715B1 (ko) 청소기
CN21605983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柜
CN221129539U (zh) 一种具有折叠手柄的保温杯
CN214595612U (zh) 可折叠手柄及锅具
CN218127776U (zh)
JP3060480U (ja) 多目的道具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