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3135U -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13135U CN218413135U CN202222680962.9U CN202222680962U CN218413135U CN 218413135 U CN218413135 U CN 218413135U CN 202222680962 U CN202222680962 U CN 202222680962U CN 218413135 U CN218413135 U CN 218413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conductive elements
- transparent display
- light emitting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6 sca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SIXSYDAISGFNSX-UHFFFAOYSA-N sca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Sc] SIXSYDAISGFN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9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WQVUPCCIRVNHF-UHFFFAOYSA-N yttr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Y] VWQVUPCCIRVN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内设置有液晶分子。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液晶分子在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明度。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发光组件显示图像。因此,通过预设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就可以调整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实现了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透明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显示装置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透明显示面板逐渐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展品橱窗、玻璃显示墙及透明指示牌等。目前,透明显示面板大多通过在显示区开设透光孔,使得背景物品反射出的光线可以穿过显示区的透光孔,进而显示背景物品。但是,现有的透明显示面板无法在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使得透明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较少,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面板以及一种具有该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旨在实现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内设置有液晶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显示图像。
上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内设置有液晶分子。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液晶分子在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明度。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发光组件显示图像。因此,通过预设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就可以调整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实现了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透明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多个第一导电元件以及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板组件包括第二基板、多个第二导电元件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于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组件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组件包括第二基板、多个第一导电元件、多个第二导电元件、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第四导电元件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四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元件还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罩设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对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的一侧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的周侧,以反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出光线。
可选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边框组件,所述边框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之间,且围设于所述液晶层的周侧。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上述的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内设置有液晶分子。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液晶分子在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液晶层的透明度。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发光组件显示图像。因此,通过预设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就可以调整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实现了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透明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处于非透明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处于透明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基板组件;11-第一基板;13-第一导电元件;15-绝缘层;15a-第一过孔;16-第一电极;18-第一连接线;20-第二基板组件;21-第二基板;23-第二导电元件;25-绝缘封装层;25a-第二过孔;26-第二电极;28-第二连接线;40-液晶层;41-液晶分子;60-发光组件;61-第三导电元件;63-保护层;63a-第三过孔;63b-第四过孔;63c-第五过孔;65-发光元件;66-第三连接线;67-第四连接线;68-第四导电元件;69-控制单元;71-第五连接线;73-反射结构;73a-第一反射元件;73b-第二反射元件;80-边框组件;100-透明显示面板;200-透明显示面板;300-透明显示面板;500-壳体;6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随着人们对显示装置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透明显示面板逐渐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展品橱窗、玻璃显示墙及透明指示牌等。目前,透明显示面板大多通过在显示区开设透光孔,使得背景物品反射出的光线可以穿过显示区的透光孔,进而显示背景物品。但是,现有的透明显示面板无法在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使得透明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较少,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如何实现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可以实现透明显示面板在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之间切换,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本实用新型方案详细阐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体如下所述。
请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处于非透明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面板100至少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10与第二基板组件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的液晶层40,所述液晶层40内设置有液晶分子41。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也即为,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用于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或,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一个用于形成不同的所述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40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发光组件60,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显示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当未形成所述预设电场时,所述液晶层40内的所述液晶分子41的排列方式是散乱的。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进入所述液晶层40的透射光被散乱的所述液晶分子41散射,导致透射光无法呈现背景物品,从而实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非透明显示。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处于透明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当形成有所述预设电场时,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规则排列。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进入所述液晶层40的透射光的方向不会被所述液晶分子41改变,进而透射光可以呈现背景物品,从而实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显示。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度可以通过改变所述预设电场的电场强度来实现。即所述预设电场的电场强度越大,透明度就越大;所述预设电场的电场强度越小,透明度越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显示模式可为扭曲向列相(Twisted Nematic,TN)显示模式或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nt,VA)显示模式,即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形成不同的所述预设电场。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互相面对的表面上均可设置取向层,所述取向层用于使得所述液晶分子41具有预倾角,以缩短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下的反应时间,使得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度变化更为迅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面板1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10与第二基板组件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的液晶层40,所述液晶层40内设置有液晶分子41。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40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发光组件60,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显示图像。因此,通过所述预设电场改变所述液晶分子41的偏转就可以调整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度,实现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包括第一基板11、多个第一导电元件13以及多个第一电极16,所述第一基板11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16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为,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包括第一基板11、多个第一导电元件13、绝缘层15以及多个第一电极16。所述第一基板11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绝缘层15将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罩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即所述绝缘层15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面对所述第二基板21且未被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覆盖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设置于所述绝缘层15背对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所述第一电极16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正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15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15a,所述第一过孔15a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第一电极16之间。所述第一过孔15a穿过部分所述绝缘层15,并从所述绝缘层15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16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部分从所述第一过孔15a中露出。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线18,所述第一连接线18容置于所述第一过孔15a,且所述第一连接线18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以及所述第一电极16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第一电极16电连接。所述绝缘层15用于使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液晶层40之间绝缘以及使所述第一连接线18与所述液晶层40之间绝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线18与所述第一过孔15a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11可为玻璃基板或其他具有较好透明性的基板,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第一连接线18的材料均可为铂(Pt)、金(Au)、铝(Al)、铜(Cu)、钛(Ti)、银(Ag)、钪(Sc)、钇(Y)、铬(Cr)以及镍(Ni)等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绝缘层15的材料可为氮化硅和氧化硅等材料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第一电极16的材料可为氧化锢锡(Indium Tin Oxide,ITO),其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可呈阵列排布,相应地,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多个所述第一过孔15a以及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线18均可呈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所述第一电极16、所述第一过孔15a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线18的数量可一致。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导电元件1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数量根据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尺寸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排布密度决定,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电极16、所述第一过孔15a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线18的数量均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全部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可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便于同时向全部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传输电信号,以保证整个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度一致。在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位于不同显示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通过不同的导线进行连接,以单独控制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多个显示区域的透明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16的整体可为棱柱、矩体、圆锥、棱锥、球体或椭球体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包括第二基板21、多个第二导电元件23以及多个第二电极26,所述第二基板21与所述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设置于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26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16与所述第二电极26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具体为,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包括第二基板21、多个第二导电元件23、绝缘封装层25以及多个第二电极26。所述第二基板21与所述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设置于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一侧。所述绝缘封装层25将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罩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1上,即所述绝缘封装层25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且未被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覆盖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表面。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设置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所述第二电极26在所述第二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在所述第二基板21上的正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电极16与所述第二电极26用于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孔25a,所述第二过孔25a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与所述第二电极26之间。所述第二过孔25a穿过部分所述绝缘封装层25,并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26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部分从所述第二过孔25a中露出。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线28,所述第二连接线28容置于所述第二过孔25a,且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以及所述第二电极26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与所述第二电极26电连接。所述绝缘封装层25用于使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与所述液晶层40之间绝缘以及使所述第二连接线28与所述液晶层40之间绝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线28与所述第二过孔25a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21可为玻璃基板或其他具有较好透明性的基板,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与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材料均可为Pt、Au、Al、Cu、Ti、Ag、Sc、Y、Cr以及Ni等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绝缘封装层25的材料可为氮化硅和氧化硅等材料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第二电极26的材料可为氧化锢锡(Indium Tin Oxide,ITO),其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可呈阵列排布,相应地,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多个所述第二过孔25a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线28均可呈阵列排布。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所述第二电极26、所述第二过孔25a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数量可一致。本实用新型对第二导电元件2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数量根据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尺寸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排布密度决定,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二电极26、所述第二过孔25a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数量均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全部的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可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便于同时向全部的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传输电信号,以保证整个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度一致。在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位于不同显示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通过不同的导线进行连接,以单独控制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多个显示区域的透明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26的整体可为棱柱、矩体、圆锥、棱锥、球体或椭球体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16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电极26的位置不对应,即所述第一电极16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26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60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61以及多个发光元件65,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所述发光元件65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为,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61、保护层63以及多个发光元件65。多个第三导电元件6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所述保护层63将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罩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1上,即所述保护层63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且未被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覆盖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表面。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设置于所述保护层63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所述发光元件65在所述第二基板2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在所述第二基板21上的正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63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过孔63a以及多个第四过孔63b,所述第三过孔63a与所述第四过孔63b均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与所述发光元件65之间。所述第三过孔63a穿过部分所述保护层63,并从所述保护层63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部分从所述第三过孔63a中露出。所述第四过孔63b穿过部分所述保护层63,并从所述保护层63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部分从所述第四过孔63b中露出。所述发光组件60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线66以及多个第四连接线67,所述第三连接线66容置于所述第三过孔63a内,且所述第三连接线66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以及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一电极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67容置于所述第四过孔63b内,且所述第四连接线67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以及所述发光元件65的另一电极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与所述发光元件65电连接。所述保护层63用于使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表面绝缘,以及隔绝水汽、氧气及灰尘在杂质等以保护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线66与所述第三过孔63a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所述第四连接线67与第四过孔63b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连接线66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线67的材料均可为Pt、Au、Al、Cu、Ti、Ag、Sc、Y、Cr以及Ni等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所述保护层63的材料可为氮化硅和氧化硅等材料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发光元件65可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Diode,Mini LED)或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 LED),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可呈阵列排布,相应地,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多个所述第三过孔63a、多个所述第四过孔63b、多个所述第三连接线66以及多个所述第四连接线67均可呈阵列排布。所述发光元件65、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过孔63a、所述第四过孔63b、所述第三连接线66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线67的数量可一致,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发光元件65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所述发光元件65的数量可根据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尺寸以及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的排布密度来决定,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过孔63a、所述第四过孔63b、所述第三连接线66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线67的数量均不作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包括发出红光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绿光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发出蓝光的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周期性设置,以实现全彩显示。其中周期性设置指的是: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可按照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方式排布。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所述发光元件65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16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正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60还包括第四导电元件68以及控制单元69,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背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所述控制单元69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还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电连接。所述保护层63将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罩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1上,所述控制单元69设置于所述保护层63背对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的一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63背对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五过孔63c,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的部分从所述第五过孔63c露出。所述发光组件60还包括第五连接线71,所述第五连接线71容置于所述第五过孔63c内,且所述第五连接线7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以及所述控制单元69连接,以实现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与所述控制单元69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还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69依次通过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驱动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发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导电元件68的位置、所述控制单元69的位置、所述第五过孔63c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五连接线7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基板21的周缘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过孔63c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五连接线71的数量可为1至10个,例如1个、3个、4个、7个、10个、或其他数量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69可用于向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提供扫描驱动信号以及数据信号。驱动多个发光元件65的驱动方式可为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AM)驱动方式,即每个所述发光元件65还对应设置有一个驱动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69控制每个驱动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以控制每个所述发光元件65发光或不发光。通过AM驱动方式可以实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更高的像素密度单位(Pixels Per Inch,PPI)以及高分区控制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边框组件80,所述边框组件80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且围设于液晶层40的周侧。所述边框组件80用于将所述液晶层40密封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
具体为,所述边框组件8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板11以及所述第二基板21连接,所述边框组件80与所述第一基板11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绝缘层15的周侧,所述边框组件80与所述第二基板21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绝缘封装层25的周侧。而且,所述边框组件80还围设于所述液晶层40的周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组件80可由单晶树脂(Single Liquid Resin)、苯酚树脂(Phenol Resin)以及环氧树脂(Epoxy Resin)等材料通过固化的方式形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面板1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10与第二基板组件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的液晶层40,所述液晶层40内设置有液晶分子41。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40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发光组件60,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显示图像。因此,通过所述预设电场改变所述液晶分子41的偏转就可以调整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度,实现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20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点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未包括第一导电元件13、绝缘层15、第一电极16、第一连接线18以及为未开设有第一过孔15a。第二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20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相同之处的描述,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为,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层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包括第一基板11,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包括第二基板21,所述第一基板11与所述第二基板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还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元件13、多个第二导电元件23、多个第一电极16、多个第二电极26以及绝缘封装层25。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16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极26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16与所述第二电极26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更具体为,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间隔设置。所述绝缘封装层25将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罩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1上。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以及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设置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电极26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第二基板2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15a以及多个第二过孔25a,所述第一过孔15a穿过部分所述绝缘封装层25,并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16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的部分从所述第一过孔15a中露出。所述第二过孔25a穿过部分所述绝缘封装层25,并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26的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的部分从所述第二过孔25a中漏出。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还包括第一连接线18以及第二连接线28,所述第一连接线18容置于所述第一过孔15a内,所述第一连接线18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以及所述第一电极16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与所述第一电极16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28容置于所述第二过孔25a,且所述第二连接线28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以及所述第二电极26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与所述第二电极26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6与所述第二电极26用于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23之间,相应地,所述第一电极16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26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用于形成不同的所述预设电场。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也可用于形成不同的所述预设电场,即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第二导电元件23、第一电极16以及所述第二电极26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具体请参考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3、第二导电元件23、第一电极16以及所述第二电极26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上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的透明显示模式可为面内开关(In-Plane Switching,IPS)显示模式或边缘场开关(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显示模式,即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形成不同的所述预设电场或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形成不同的所述预设电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面板2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10与第二基板组件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的液晶层40,所述液晶层40内设置有液晶分子41。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40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发光组件60,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显示图像。因此,通过所述预设电场改变所述液晶分子41的偏转就可以调整所述透明显示面板200的透明度,实现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200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200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300与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的一侧。第三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30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相同之处的描述,请参阅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为,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公开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层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60还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61以及多个发光元件65。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65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位置相对应。
更具体为,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1面对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一侧,所述绝缘封装层25将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罩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1上,多个所述发光元件65设置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三过孔63a以及多个第四过孔63b,所述第三过孔63a与所述第四过孔63b均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与所述发光元件65之间。所述第三过孔63a穿过部分所述绝缘封装层25,并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部分从所述第三过孔63a中露出,所述第四过孔63b穿过部分所述绝缘封装层25,并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部分从所述第四过孔63b中露出。所述发光组件60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线66以及多个第四连接线67,所述第三连接线66容置于所述第三过孔63a内,且所述第三连接线66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以及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一电极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67容置于所述第四过孔63b内,且所述第四连接线67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以及所述发光元件65的另一电极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与所述发光元件65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60还包括多个反射结构73,所述反射结构73将所述发光元件65罩设于所述绝缘封装层25背对所述第二基板21的一侧,以反射所述发光元件65的发出光线。也即为,所述反射结构73罩设于所述发光元件65背对所述第三导电元件61的一侧以及所述发光元件65的周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反射结构73包括第一反射元件73a以及第二反射元件73b,所述第一反射元件73a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65背对所述第三连接线66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线67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元件73b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射元件73a的周缘处,并延伸至所述绝缘封装层25,从而将所述发光元件65罩设于所述绝缘封装层25。所述发光元件65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元件73b的内侧,且所述发光元件65的周侧面与所述第二反射元件73b的内侧面齐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结构73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元件65的数量一致,所述反射结构73的制成材料可为金属钼或金属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多个发光元件65的驱动方式可为被动矩阵(PassiveMatrix,PM)驱动方式,即每个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两个电极直接接入正负电压,通过控制所述发光元件65的两个电极之间的压差大小来实现所述发光元件65发光或不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100、第二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200以及第三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300的驱动方式均可为AM驱动方式或PM驱动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示面板3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10与第二基板组件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的液晶层40,所述液晶层40内设置有液晶分子41。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40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300还包括发光组件60,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显示图像。因此,通过所述预设电场改变所述液晶分子41的偏转就可以调整所述透明显示面板300的透明度,实现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300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300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层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600包括壳体500以及图1至图4所示的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设置于所述壳体500的内侧,所述壳体500用于承载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由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已对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所述显示装置600可作为展品橱窗、玻璃显示墙及透明指示牌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600的具体种类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应用所述显示装置600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600还包括电源板、高压板、按键控制板等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装置600的具体类型和实际功能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600包括壳体500以及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10与第二基板组件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之间的液晶层40,所述液晶层40内设置有液晶分子41。所述第一基板组件10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41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40的透明度。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还包括发光组件60,所述发光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20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显示图像。因此,通过所述预设电场改变所述液晶分子41的偏转就可以调整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的透明度,实现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在透明显示模式与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增加了所述透明显示面板100(200)(300)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组件与第二基板组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内设置有液晶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不同的预设电场,所述液晶分子在所述预设电场的作用下偏转,以调整所述液晶层的透明度;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显示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多个第一导电元件以及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包括第二基板、多个第二导电元件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于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组件包括第二基板、多个第一导电元件、多个第二导电元件、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所述预设电场。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第四导电元件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四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对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四导电元件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元件还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导电元件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电连接,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的位置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罩设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对所述第三导电元件的一侧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的周侧,以反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出光线。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边框组件,所述边框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组件之间,且围设于所述液晶层的周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80962.9U CN218413135U (zh) | 2022-10-12 | 2022-10-12 |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80962.9U CN218413135U (zh) | 2022-10-12 | 2022-10-12 |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13135U true CN218413135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5002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80962.9U Active CN218413135U (zh) | 2022-10-12 | 2022-10-12 |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13135U (zh) |
-
2022
- 2022-10-12 CN CN202222680962.9U patent/CN2184131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0146212B1 (ko) | 얇은 봉합구조의 액정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7903083B2 (en) | Mixed-mode 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US6654084B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 loop of black matrix material surrounding an opposing electrode | |
WO199402845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devices incorporating multip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
KR20180135513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07422556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
CN108732830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6560151A (zh) | 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5343870A (zh) |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218413135U (zh) |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2001296545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915000B2 (ja) | Ncap液晶を組込んだスイッチ | |
US11876082B1 (en) | Backlight circuit, displaying device and displaying driving method | |
CN11663481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6407793B1 (en) |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8628045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H1128800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7171460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3703155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4527596A (zh) |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 |
CN111048655B (zh) | 发光二极管芯片、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209514119U (zh) | 一种导光板、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02040458A (ja)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8681139B (zh) | 液晶显示面板 | |
KR101108313B1 (ko) | 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02760 No.69, Wushan Road,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Kangji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2760 No.69, Wushan Road,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