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2814U -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 Google Patents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2814U
CN218412814U CN202222797535.9U CN202222797535U CN218412814U CN 218412814 U CN218412814 U CN 218412814U CN 202222797535 U CN202222797535 U CN 202222797535U CN 218412814 U CN218412814 U CN 21841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conducting plate
curren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75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lan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an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an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an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75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侧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动板,所述触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会夹紧元器件的两端,检测电路把检测到电流大小经过内部的单片机处理投射到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数值来是否是正常元器件通过的电流,即可判断该检测的元器件是否损坏,使得对元器件的检测操作变得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板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
集成电路板的损坏一般是某一个元件损坏,可能是某一个芯片,某一个电容,甚至一个小小的电阻,修理的进程就是找出损坏的元件加以更换。这看似简略,实则需求精深的学问、丰富的经历和必备的检测设备。
电路板的检测一般是通过吹风机把电路板表面的灰尘吹干净,然后用软性毛刷来清理电路板表面难清理的灰尘,在清理完成后再使用清理布沾上纯酒精来擦拭电路板,在电路板晾干后使用万用表来检测电路板。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工作人员一手拿着万用表上的正电检测笔,另一手拿着负电检测笔,然后把电笔分别抵到待检测元器件两端的触点,通过观察万用表上的电流或者电压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来判断该元器件是否损坏,来达到检测集成电路的作用。
但是上述检测步骤繁琐,会导致电路板的检测效率低下,并且在检测时工作人员的双手都被占用,无法进行其他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路板的检测步骤繁琐,导致电路板的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侧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动板,所述触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的上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所述壳体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所述凹槽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导电块,所述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电滑板,所述导电滑板与第五导电块滑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下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触动板与按压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电块,所述触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块,所述触动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均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均与LED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的内部一端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导电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块。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块的一侧呈弧形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会夹紧元器件的两端,检测电路把检测到电流大小经过内部的单片机处理投射到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数值来是否是正常元器件通过的电流,即可判断该检测的元器件是否损坏,使得对元器件的检测操作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大大提高电路板的检测效率,避免了工作人员双手进行检测操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好的相同原件件放在凹槽内第五导电块与第四导电块会接触到元器件的两端,把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抵在电路板的触点上,然后给电路板通电,观察电流板是否正常工作,快速的对元器件的等效替换,操作简单且方便,然后给电路板通电,观察电流板是否正常工作,快速的对元器件的等效替换,操作简单且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操作者按压按压块时,LED灯发出亮光,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工作,在操作者不再按压按压块时,LED灯自动熄灭,减少电能的释放,节约用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下半部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点的放大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2、显示屏;3、第一导电板;4、第二导电板;5、第一弹簧;6、触动板;7、按压块;8、LED灯;9、第一导电块;10、第二导电块;11、第三导电块;12、凹槽;13、第四导电块;14、导电滑板;15、第二弹簧;16、第五导电块;17、绝缘块;1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触动板6,所述触动板6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7,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板4,所述第二导电板4的侧表面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3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2。
如图3所示,所述按压块7的一侧呈弧形结构设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电路板表面的酒精晾干后,操作者手握壳体1 把第一导电板3与第二导电板4放在待检测元器件的两端,然后拇指按压按压块7,按压块7推动触动板6移动,触动板6会带动第一导电板3挤压第一弹簧5,第一导电板3与第二导电板4会夹紧元器件的两端,第一导电板3与第二导电板4与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检测电路通过第一导电板 3与第二导电板4对待元器件进行通电检测,来检测元器件是否能通过电流,检测电路把检测到电流大小经过内部的单片机处理投射到显示屏2上 (属于现有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赘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2上的数值来是否是正常元器件通过的电流,即可判断该检测的元器件是否损坏,使得对元器件的检测操作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大大提高电路板的检测效率,避免了工作人员双手进行检测操作的问题。
另外,按压块7的一侧呈弧形结构设计,可以使操作者的拇指很好的贴合按压块7,提高操作者的舒适度。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13,所述凹槽12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导电块16,所述凹槽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电滑板14,所述导电滑板14与第五导电块16 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导电块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块17。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弹簧15的内部一端套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一端与凹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检测到损坏的元器件后,找个相同的元器件简单的接在损坏元器件安装的触点上,然后对电路板进行通电,观察电路板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电路板能正常工作就不用再继续对电路板进行检测,通过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就需要继续对电路板进行检测,该方法称为等效替换法。为了更快的进行等效替换操作,需要操作者推动绝缘块17带动第五导电块16挤压第二弹簧15,然后把好的相同原件件放在凹槽12内松掉绝缘块17,第五导电块16与第四导电块13会接触到元器件的两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导电块13与第一导电板3电性连接,导电滑板14与第二导电板4电性电连接,把第一导电板3、第二导电板4抵在电路板的触点上(损坏元器件安装的触点),然后给电路板通电,观察电流板是否正常工作,快速的对元器件的等效替换,操作简单且方便。
安装的限位块18限定第五导电块16的移动距离,可以避免第二弹簧 15被第五导电块16压缩形变量过大失去形变的问题。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下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ED灯8。
如图3所示,所述触动板6与按压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电块 11,所述触动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块10,所述触动板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块9,所述第一导电块9和第二导电块10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块9和第二导电块10均与LED灯8电性连接。
在设备上对电路板检测时,不易对电路板进行补光操作,而且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较小,如果周围的光线弱会影响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按压按压块7时会带动第三导电块11向壳体1内移动,同时带动触动板6、第一导电板3移动且第一弹簧5被压缩,此时第三导电块11的两侧会分别与第一导电块9、第二导电块10接触,此时LED灯8的电路接通,LED灯8发出亮光,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工作,在松掉按压块7时,第一弹簧5的反弹力会推动第一导电板3反向移动,同时带动触动板6、第三导电块11反向移动,最后第三导电块11的两侧不再与第一导电块9、第二导电块10接触,此时LED灯8的电路断开, LED灯8熄灭,可以在不检测电路时,LED灯8自动熄灭,减少电能的释放,节约用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电板(3),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板(4),所述第二导电板(4)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侧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动板(6),所述触动板(6)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7),所述第一导电板(3)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壳体(1)的上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
所述壳体(1)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13),所述凹槽(12)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导电块(16),所述凹槽(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电滑板(14),所述导电滑板(14)与第五导电块(16)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ED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板(6)与按压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电块(11),所述触动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块(10),所述触动板(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块(9),所述第一导电块(9)和第二导电块(10)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块(9)和第二导电块(10)均与LED灯(8)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5)的内部一端套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一端与凹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电块(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块(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7)的一侧呈弧形结构设计。
CN202222797535.9U 2022-10-24 2022-10-24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Active CN21841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7535.9U CN218412814U (zh) 2022-10-24 2022-10-24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7535.9U CN218412814U (zh) 2022-10-24 2022-10-24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2814U true CN218412814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7535.9U Active CN218412814U (zh) 2022-10-24 2022-10-24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2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415A (zh) * 2023-09-19 2023-12-19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祁门县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核相功能的保护装置及保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415A (zh) * 2023-09-19 2023-12-19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祁门县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核相功能的保护装置及保护系统
CN117250415B (zh) * 2023-09-19 2024-03-0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祁门县供电公司 一种具有核相功能的保护装置及保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12814U (zh) 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具
CN201436728U (zh) 检测压合装置
CN201955420U (zh) 电容式触摸屏短路测试仪
CN106900169A (zh) 显示屏检测设备及显示屏的检测方法
CN215415549U (zh) 一种具有顶起通电结构的功能测试治具顶针检测装置
CN106771969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触摸屏基板Open‑Short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06270464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触摸屏基板Open‑Short测试装置
CN102590667A (zh) 一种老化测试治具
CN111880071A (zh) 一种检测pin二级管反偏电流的检测工装
CN207473048U (zh) 一种组合式线路板测试装置
CN214953792U (zh) 一种具有栅极电阻电容测试装置
CN214895647U (zh) 一种全自动电子功能测试机
CN214041638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半导体测试用治具
CN214585851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测试装置
TW201918714A (zh) 具供電保護裝置的檢測治具
CN205643395U (zh) 一种联板多板测试夹具
CN207281112U (zh) 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试验用辅助装置
CN210775750U (zh) 一种线路板用手动测试装置
CN217156763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测试装置用连接结构
CN210788250U (zh) 一种连接器的铜线裸压测试装置
CN211347802U (zh) 一种柔性板的碳膜寿命测试设备
CN209086386U (zh) 一种电路板充放电检测设备
CN215179613U (zh) 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pcb缺陷检测装置
CN215179565U (zh) 一种pcb电路板瑕疵检查设备
CN211291328U (zh) 一种平面度电检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Address after: 518000 Tianliao Building, Tangchang Road, Tangl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211-121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LANT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5, Building 2, Kaixuan Yard, North 1st Ring Road,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before: Hefei Han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