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8064U -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8064U
CN218408064U CN202222406540.2U CN202222406540U CN218408064U CN 218408064 U CN218408064 U CN 218408064U CN 202222406540 U CN202222406540 U CN 202222406540U CN 218408064 U CN218408064 U CN 218408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insert
tongue
fix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65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萱
吴星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065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8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8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8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包括连接部、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由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构成卡合腔,两个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合腔的面为内侧面,相对的另一面为外侧面;其中,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固定部的通道;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活动的贯穿于所述通道,向两端延伸,其中,朝所述卡合腔方向延伸的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常态下,所述外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外侧面间最大距离;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有益效果是:确保拆卸时已放入预置孔中的嵌入件能够取出,且降低了预制孔的制备精度要求,拆装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生活种,经常会需要将两个物品连接起来,故而连接件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家具行业、家装行业等均会应用到大量的连接件。
其中,传统的家具的各部分之间通常是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不仅容易造成家具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同时由于其所占体积较大,也会增加运输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很多家具大都为可拆卸式,这使得家具在未使用或运输时可以将各部分拆开来进行包装和运输,这不仅减少了家具所占用的空间、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也有效避免了家具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碰撞所造成的损坏。
目前,市场上的可拆卸家具通常采用螺钉和螺钉座的配合或者螺钉与活页的配合方式进行家具各部分的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在家具的连接位置进行打孔,影响家具的美观性;长时间使用使螺钉连接口会变大,稳定性变差,连接不稳固,容易造成家具损坏;安装和拆卸过程繁琐且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实现。
当前,市场上确实有能够进行隐藏式连接的连接件,虽然确实增加了美观性,但是也存在问题,如公开文本中提出的相对于嵌入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放置进预制的安装槽后不易取出,如果出现预制孔的孔位存在偏差,会造成连接件的浪费;同时,拆卸后二次组装时,如预制槽过深,在二次连接过程中,卡接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摩擦,会导致其连接件继续深入预制槽,导致连接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以解决现有连接件的嵌入件不便于取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包括连接部、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构成“V”形或“U”形卡合腔,两个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合腔的面为内侧面,相对的另一面为外侧面;其中,
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固定部的通道;
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活动的贯穿于所述通道,向两端延伸,其中,朝所述卡合腔方向延伸的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
常态下,所述外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外侧面间最大距离;
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接部。
优选地,所述内侧面上设有台阶状或锯齿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所述第一卡接部。
可选地,还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为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设于所述内侧面,且第一分支部与所述内侧面构成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与所述卡合腔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弹性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二分支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外侧面,且第二分支部与所述外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支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面上设有第二凸起。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通道匹配,且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通道弹性连接,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通道导向,朝所述外侧面方向弹性运动,外力消失后恢复常态。
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中,
所述卡接件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嵌入件的长度,
所述卡接件朝两侧延伸构成相对的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
所述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与所述卡合腔相似,所述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与所述内侧面相邻的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匹配实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优选地,所述卡舌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舌和/或所述第二卡舌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嵌入件长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有益效果是:确保拆卸时已放入预置孔中的嵌入件能够取出;具体体现在:
首先、通过在嵌入件上设置通道,在通道中设置活动的支撑部,且在没有使用的常态下,支撑部的外端间距离小于所述外侧面间最大距离,只需要预制孔的尺寸稍大于嵌入件的尺寸,即可确保嵌入件可以轻易放入预制孔,或者,从预置孔中取出;而在连接状态下,在卡接件的作用下,支撑部沿通道朝两侧运动,从而使外端能够与预制孔的孔部接触,实现连接组件的可靠性。
其次、在外侧面上设置第二分支部,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嵌入件与预制孔的孔部接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应用示意图;
其中:1、固定部;11、外侧面;12、内侧面;121、第一卡接部
2、连接部;
3、通道;
4、支撑部;41、内端;42、外端;
5、第二分支部;51、第二凸起
61、第一弹性结构;62、第一弹性部
7、卡接件;71、第一卡舌;72、第二卡舌;73、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包括连接部2、两个固定部1,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连接部2相连接构成“V”形或“U”形卡合腔,两个所述固定部1位于所述卡合腔的面为内侧面12,相对的另一面为外侧面11;其中,还包括通道3,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固定部1的通道3,最优地,设有所述通道3的所述固定部1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固定部1总长的一半;还包括支撑部4,所述支撑部4活动的贯穿于所述通道3,向两端延伸,其中,朝所述卡合腔方向延伸的为内端41,另一端为外端42;常态下,所述外端42的距离小于所述外侧面11间的距离;所述内侧面12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21。
在本实施例中,巧妙地在所述固定部1上设置通道3,且在通道3中设置支撑部4,借助卡合腔的形状,使连接件在插入卡合腔时,会迫使支撑部4沿所述通道3朝嵌入件的两侧运动,确保了支撑部4与被连接件上的预制孔的孔壁相接触,从而实现将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固定于预制孔中;故而,应用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时,只预制孔的宽度尺寸不小于两个外侧面11间的距离,即确保嵌入件能够轻松放入,同时,不大于两个外端42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即确保外端42与预制孔的孔部接触即可,故而,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对预制孔的尺寸,容许的偏差相比较现有的嵌入件就大很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设有所述通道3的所述固定部1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固定部1总长的一半,其中长度方向是指卡合腔的延伸方向,且延伸的卡合腔的截面为同一“V”形或“U”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对所述通道3的形状加以说明的是,沿固定部1的内侧面12对所述通道3进行截面,截面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或多边形;且通道3即可以是通孔形,即通道3贯穿所述固定部1时剪切的尺寸始终一致;也可以是类似沉孔形或喇叭形,即通道3贯穿所述固定部1时剪切的尺寸是突变或渐变的。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内侧面12上设有台阶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所述第一卡接部121;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展示的是台阶状的第一凸起,实际上,并非设置成台阶状,也可以是锯齿状,或者,其它可以实现连接尺寸突变的结构。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分支部(图未示出,其结构可参考图3中卡接件7上的第二卡接部73,但并非必须一致),所述第一分支部为所述第一卡接部121,所述第一分支部设于所述内侧面12,且第一分支部与所述内侧面12构成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部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2的与所述卡合腔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弹性结构61;将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插入被连接件上的预制孔时,第一弹性结构61是与预制孔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在设置预制孔时,对其深度的要求就可以不需要非常精准,只需要不小于连接件连接所需要的尺寸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还包括第一弹性部62、第二分支部5,所述第二分支部5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62设于所述外侧面11,且第二分支部5与所述外端42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二分支部5远离所述固定部1的面上设有第二凸起51;所述第二分支部5远离所述固定部1的面也即第二分支部5的外表面,通过在第二分支部5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凸起51,可以有效的加大外表面与设于被连接件上的预制孔的孔壁间的摩擦力,从而提升了应用本实施例提出的嵌入件时被连接件间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第二凸起51可以如图1、图3所示的条状台阶形凸起,但是并不是必须如此,实际上,第二凸起51还可以是锯齿状、锥状,甚至是将外表面设置成粗糙表面,也同样能够达加大外表面与预制孔的孔壁间的摩擦力,保证嵌入件连接的可靠性,故而,诸如此类的改动亦应认为是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主体上和第一实施例接近,差异在于没有设置第一弹性部62、第二分支部5,而是将所述支撑部4与所述通道3匹配,且与所述固定部1或者所述通道3弹性连接,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通道3导向,朝所述外侧面11方向弹性运动,外力消失后恢复常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即而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一个个独立的柱状体,此时,外端42的端部即可以是锥状,也可以柱状;同时,也可以是利用条状或板状连接件将内端41和/或外端42连为一体,其中,如采用板状连接件将内端41连接为一体时,可以对应的在板状连接件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21通过将支撑部4与所述固定部1或者所述通道3弹性连接,是指支撑部4通过弹性件如弹簧、弹性片等与所述固定部1或者所述通道3相连接,在需要拆卸时,当卡合腔中卡接部被拿出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支撑部4恢复常态,也即恢复未被使用时的状态,即支撑部4的外端42间的间距小于预制孔的宽度,故而,能够确保嵌入件直接从预制孔中拿出,以备二次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时提出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7、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中,所述卡接件7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嵌入件的长度,所述卡接件7朝两侧延伸构成相对的第一卡舌71和第二卡舌72,所述第一卡舌71和第二卡舌72与所述卡合腔相似,其中,最优地,所述第一卡舌71和第二卡舌72的尺寸小于所述卡合腔的尺寸,所述第一卡舌71和第二卡舌72与所述内侧面12相邻的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1匹配实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73。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连接组件,其卡接件7和嵌入件的数量比为一比二,也即一个卡接件7是与两个嵌入件配合成套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舌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结构(图未示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舌71和/或所述第二卡舌72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嵌入件长度的一半;当所述第一卡舌71、第二卡舌72中任意一个的长度,或者二者的长度小于所述嵌入件长度一半,在拆卸时,只需要推动被连接件,使被连接的两个被连接件发生相对移动,即可以使卡接部与所述支撑部4脱离接触,从而使支撑部4与设于被连接件上的预制孔的孔壁脱离接触,实现拆卸。
在具体应用时,通过在被连接件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预制孔,将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放入预制孔中,然后再将卡接部上第一卡舌71或者第二卡舌72插入任意一侧的嵌入件中,为保证连接强度,可以采用多个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连接组件,在所有连接组件均完成前述准备工作后,利用接部上尚未插入嵌入件中的第一卡舌71或者第二卡舌72同时插入对应另一侧的嵌入件中,即可实现快速连接。
在拆卸时,只需要推动被连接的任意一个被连接件,使其相对另一被连接件发生相对位移,即可实现快速拆卸。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明确的得出,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以及连接组件,其有益效果是:确保拆卸时已放入预置孔中的嵌入件能够取出,且降低了预制孔的制备精度要求,拆装简便。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的应用场景,如在“被连接件”“预制孔”等,均为应用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嵌入件时,采用惯常已知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的且现实存在的;如利用钻头在木板上按一定尺寸开设孔。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构成“V”形或“U”形卡合腔,两个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合腔的面为内侧面,相对的另一面为外侧面;其中,
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固定部的通道;
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活动的贯穿于所述通道,向两端延伸,其中,朝所述卡合腔方向延伸的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
常态下,所述外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外侧面间最大距离;
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上设有台阶状或锯齿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所述第一卡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为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设于所述内侧面,且第一分支部与所述内侧面构成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与所述卡合腔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弹性结构。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二分支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设于所述外侧面,且第二分支部与所述外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分支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通道弹性连接,在外力作用下,由所述通道导向,朝所述外侧面方向弹性运动,外力消失后恢复常态。
8.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件、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其中,
所述卡接件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嵌入件的长度,
所述卡接件朝两侧延伸构成相对的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
所述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与所述卡合腔相似,所述第一卡舌和第二卡舌与所述内侧面相邻的面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匹配实现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舌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舌和/或所述第二卡舌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嵌入件长度的一半。
CN202222406540.2U 2022-09-12 2022-09-12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Active CN218408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540.2U CN218408064U (zh) 2022-09-12 2022-09-12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540.2U CN218408064U (zh) 2022-09-12 2022-09-12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8064U true CN218408064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6540.2U Active CN218408064U (zh) 2022-09-12 2022-09-12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8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83288C (en) Building component structure, or building components
EP1718812B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CN210828181U (zh) 一种地板拼缝结构
CN201071862Y (zh) 一种木制品的榫接结构
WO2012176916A1 (ja) 壁装着具
CN105257638B (zh) 连接装置及将连接部件固定在构件的表面或内部的方法
CN218408064U (zh) 一种连接组件的嵌入件及连接组件
KR101598761B1 (ko) 각관 삽입식 암수 결합구를 이용한 집성 원목 결합체
AU2018247563A1 (en) Structural support device
CN110318642B (zh) 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18093782U (zh) 一种卡接件、连接件及连接组件
CN2113132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地板拼缝结构
CN213954091U (zh) 一种实木隐形扣件
CN218093781U (zh) 一种连接件及连接组件
CN210978094U (zh) 一种隐形板式连接件
KR100920970B1 (ko) 목재체결조인트
KR20090116386A (ko) 튜브 연결용 커넥터
CN209990745U (zh) 一种锁销连接机构
CN204531272U (zh) 建筑装饰面板用子母式锚固件
CN217711258U (zh) 一种环保型装饰用复合结构木柱
CN212507176U (zh) 墙饰面板部品化安装系统
CA2604109A1 (en) Cap for securing interconnected linear members of a frame structure
CN21105822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地板间连接件及具有其的地板
KR200224016Y1 (ko) 설비구조용 프로파일의 조립구조
CN210343940U (zh) 一种铁脚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