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7933U -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7933U
CN218407933U CN202222123815.1U CN202222123815U CN218407933U CN 218407933 U CN218407933 U CN 218407933U CN 202222123815 U CN202222123815 U CN 202222123815U CN 218407933 U CN218407933 U CN 218407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fan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plate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38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祖友
高昌武
余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hang F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38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7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7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7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及离心通风机技术领域,包括离心通风机本体,所述离心通风机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几形支架,还包括所述几形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悬臂支承机构的设置,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便捷安装和电机的减震,不仅解决了因安装空间狭小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电机的震动所造成悬臂支承机构的损伤,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强力支撑,避免了长时间支撑而导致悬臂支承机构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脱焊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影响离心通风机的正常使用,实现悬臂支承机构的轻量化,进一步地便于悬臂支承机构的运输和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通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式通风机由叶轮、机壳、联轴器、轴、电机组成。叶轮是产生风压和传递能量的主要作功部件;机壳主要用来引入气体和排出气体,同时将气体的部分动能变为压力能;联轴器用来连接电机和风机,传递力矩;轴安装并固定叶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
离心式通风机一般会用悬臂支承机构、支承底座等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悬臂支承机构大多是用管进行焊接的方式制成,因离心通风机加上电机会使其重量较重,长时间支撑会导致悬臂支承弯曲、变形,进而影响离心通风机的正常使用,同时,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震动,长时间震动会导致脱焊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会导致离心通风机和电机摔落的风险,另外,大多悬臂支承机构安装空间较为狭小,不方便对离心通风机和电机进行安装,基于此,提出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通过安装架、悬臂架、支撑板为主要部件,第二固定件、预固定件、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等为辅助部件,组构成悬臂支承机构,其中,以第一固定件配合安装架,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便捷安装和电机的减震,不仅解决了因安装空间狭小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电机的震动所造成悬臂支承机构的损伤,通过悬臂支承机构的设置,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强力支撑,避免了长时间支撑而导致悬臂支承机构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脱焊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影响离心通风机的正常使用,通过第一工艺孔、第二工艺孔、第三工艺孔、第四工艺孔、第五工艺孔、第六工艺孔、第七工艺孔设置,实现悬臂支承机构的轻量化,进一步地便于悬臂支承机构的运输和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包括离心通风机本体,所述离心通风机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几形支架,还包括所述几形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几形支架相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悬臂架,所述悬臂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两个所述悬臂架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预固定件,所述预固定件与所述悬臂架、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几形支架底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呈三角形状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布在安装板的顶部四角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几形支架和所述安装架之间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内开设有内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下方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架、所述减震垫、所述几形支架,所述第二螺栓的外侧壁上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限定环,且所述限定环的底端与所述几形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悬臂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L形板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曲杆,所述曲杆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安装块侧壁上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销杆,且所述销杆与所述L形板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内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L形板和所述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开设有六棱形槽,所述六棱形槽内设置有第一螺母,且所述第一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三螺栓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预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曲杆另一端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设置有L形杆,且所述L形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通过螺纹孔、螺栓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工艺孔和多个第二工艺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工艺孔,所述直杆的一侧壁开设有第四工艺孔,所述曲杆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五工艺孔,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六工艺孔和两个第七工艺孔,所述第六工艺孔的直径大于第七工艺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架、悬臂架、支撑板为主要部件,第二固定件、预固定件、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等为辅助部件,组构成悬臂支承机构,其中,以第一固定件配合安装架,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便捷安装和电机的减震,不仅解决了因安装空间狭小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电机的震动所造成悬臂支承机构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通过悬臂支承机构的设置,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强力支撑,避免了长时间支撑而导致悬臂支承机构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脱焊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影响离心通风机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工艺孔、第二工艺孔、第三工艺孔、第四工艺孔、第五工艺孔、第六工艺孔、第七工艺孔设置,实现悬臂支承机构的轻量化,进一步地便于悬臂支承机构的运输和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离心通风机的便捷安装、电机减震、离心通风机的强力支撑、轻量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减震垫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装架、第一固定件、悬臂架、支撑板配合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悬臂架、支撑板、限位板的配合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安装架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悬臂架、限位板的配合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支撑板、L形杆的配合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离心通风机本体;2、几形支架;3、安装架;4、第一固定件;41、减震垫;42、限定环;43、第二螺栓;44、第二螺母;5、悬臂架;6、第二固定件;61、销孔;62、销杆;63、六棱形槽;64、第一螺母;65、第三螺栓;7、支撑板;8、限位板;9、L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包括离心通风机本体1,离心通风机本体1包括叶轮、联轴器、轴、电机,其中电机的工作会使其驱动轴带动轴、联轴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会产生风力,以便对其进行利用,离心通风机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几形支架2,还包括几形支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架3,安装架3包括固定连接于几形支架2底端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呈倾斜状设置,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安装架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件4,且第一固定件4与几形支架2相连接,安装架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悬臂架5,悬臂架5包括固定连接于L形板上的安装块,安装块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直杆,直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曲杆,曲杆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悬臂架5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6,且第二固定件6与安装架3相连接,两个悬臂架5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侧壁四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支撑板7上设置有多个预固定件,预固定件与悬臂架5、支撑板7相连接,限位板8通过螺纹孔、螺栓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限位板8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对应的支撑板7一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设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与螺纹孔螺接,第一螺栓上套设有密封圈。
其中,如图8所示,安装板与连接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呈三角形状设置,为了使安装板与连接板连接处得以加固。
其中,如图1-图4所示,多个第一固定件4个数为四个,四个第一固定件4分布在安装板的顶部四角处,第一固定件4包括设置于几形支架2和安装架3之间的减震垫41,减震垫41内开设有内腔,减震垫41为橡胶材质,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架3下方的第二螺栓43,第二螺栓43的顶端依次贯穿安装架3、减震垫41、几形支架2,安装架3、减震垫41、几形支架2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三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第五限位孔,第二螺栓43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三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第五限位孔,第二螺栓43的外侧壁上螺接有第二螺母44,第二螺母44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限定环42,且限定环42的底端与几形支架2固定连接,限定环42的内圈呈六角形状,限定环42的内圈与第二螺母44相适配,对几形支架2进行安装时,先将减震垫41放置于几形支架2和安装架3之间,再将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第五限位孔相连通,之后将第二螺母44放置于限定环42内,再将第二螺栓43的顶端依次从第三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第五限位孔穿过,并通过旋拧第二螺栓43,使第二螺栓43与第二螺母44螺接紧,进一步地使离心通风机本体1通过几形支架2得以固定连接,同时,离心通风机本体1中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被减震垫41降低。
其中,如图5、图7、图8所示,第二固定件6包括开设于安装块侧壁上的销孔61,销孔61内设置有销杆62,且销杆62与L形板固定连接,L形板内设有第三螺栓65,第三螺栓65的一端依次贯穿L形板和安装块,安装块的侧壁开设有六棱形槽63,安装块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六限位孔,且第六限位孔与六棱形槽63相连通,L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七限位孔,第三螺栓6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七限位孔、第六限位孔、六棱形槽63,六棱形槽63内设置有第一螺母64,且第一螺母64螺接于第三螺栓65外侧壁上,第一螺母64的外侧壁与六棱形槽63相适配,在对安装架3进行安装时,先将销杆62与销孔61对齐并插入,并将销杆62插入销孔61内,进而会使第七限位孔与第六限位孔对齐,之后插入第三螺栓65,使其依次穿过第七限位孔、第六限位孔、六棱形槽63,并通过旋拧第三螺栓65,使第三螺栓65与第一螺母64螺接紧,进一步地使安装架3与悬臂架5得以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4、图6、图10所示,预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曲杆另一端上的限位板8,限位板8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设置有L形杆9,且L形杆9的一端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在对悬臂架5进行安装时,先将支撑板7进行安装,安装时以固定孔为定位点,之后将第二限位孔套于L形杆9上,再将悬臂架5向下拉动,进而会使得第二限位孔的顶壁与L形杆9接触,进一步地使得悬臂架5得以预固定,同时也会使第一限位孔与螺纹孔相连通,之后将套有密封圈的第一螺栓从第一限位孔内插入,再对第一螺栓进行旋拧,更近一步地会使第一螺栓与螺纹孔螺接紧,从而会使得悬臂架5与支撑板7得以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4、图7-图10所示,安装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工艺孔和多个第二工艺孔,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工艺孔,直杆的一侧壁开设有第四工艺孔,曲杆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五工艺孔,支撑板7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六工艺孔和两个第七工艺孔,第六工艺孔的直径大于第七工艺孔的直径,实现悬臂支承机构的轻量化,进一步地便于悬臂支承机构的运输和搬运。
工作步骤
步骤一、先将支撑板7进行安装,安装时以固定孔为定位点,之后将第二限位孔套于L形杆9上,再将悬臂架5向下拉动,进而会使得第二限位孔的顶壁与L形杆9接触,进一步地使得悬臂架5得以预固定,同时也会使第一限位孔与螺纹孔相连通,之后将套有密封圈的第一螺栓从第一限位孔内插入,再对第一螺栓进行旋拧,更近一步地会使第一螺栓与螺纹孔螺接紧,从而会使得悬臂架5与支撑板7得以固定连接。
步骤二、再对安装架3进行安装,先将销杆62与销孔61对齐并插入,并将销杆62插入销孔61内,进而会使第七限位孔与第六限位孔对齐,之后插入第三螺栓65,使其依次穿过第七限位孔、第六限位孔、六棱形槽63,并通过旋拧第三螺栓65,使第三螺栓65与第一螺母64螺接紧,进一步地使安装架3与悬臂架5得以固定连接。
步骤三、最后对离心通风机本体1进行安装,先将减震垫41放置于安装板上,之后将离心通风机本体1的电机放置于减震垫41上,进一步地会使得几形支架2与减震垫41相接触,过程中,将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第五限位孔相对齐并相连通,之后将第二螺母44放置于限定环42内,再将第二螺栓43的顶端依次从第三限位孔、第四限位孔、第五限位孔穿过,并通过旋拧第二螺栓43,使第二螺栓43与第二螺母44螺接紧,进一步地使离心通风机本体1通过几形支架2得以固定连接,同时,离心通风机本体1中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被减震垫41降低,通过安装架3的设置,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便捷安装,避免了因安装空间狭小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通过减震垫41的设置,使电机在工作时得以减震,降低了电机的震动对安装架3、悬臂架5、支撑板7等造成损伤,通过安装架3、悬臂架5、支撑板7为主要部件,第二固定件6、预固定件、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等为辅助,实现了离心通风机的强力支撑,避免了长时间支撑而导致悬臂支承机构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脱焊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影响离心通风机的正常使用,通过第一工艺孔、第二工艺孔、第三工艺孔、第四工艺孔、第五工艺孔、第六工艺孔、第七工艺孔设置,实现悬臂支承机构的轻量化,进一步地便于悬臂支承机构的运输和搬运。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离心通风机的便捷安装、电机减震、离心通风机的强力支撑、轻量化等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包括离心通风机本体,所述离心通风机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几形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几形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几形支架相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悬臂架,所述悬臂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两个所述悬臂架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预固定件,所述预固定件与所述悬臂架、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几形支架底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呈三角形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布在安装板的顶部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几形支架和所述安装架之间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内开设有内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下方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架、所述减震垫、所述几形支架,所述第二螺栓的外侧壁上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限定环,且所述限定环的底端与所述几形支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L形板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曲杆,所述曲杆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安装块侧壁上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销杆,且所述销杆与所述L形板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内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L形板和所述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开设有六棱形槽,所述六棱形槽内设置有第一螺母,且所述第一螺母螺接于所述第三螺栓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曲杆另一端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设置有L形杆,且所述L形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通过螺纹孔、螺栓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工艺孔和多个第二工艺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工艺孔,所述直杆的一侧壁开设有第四工艺孔,所述曲杆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五工艺孔,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六工艺孔和两个第七工艺孔,所述第六工艺孔的直径大于第七工艺孔的直径。
CN202222123815.1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Active CN218407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3815.1U CN218407933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3815.1U CN218407933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7933U true CN218407933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7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3815.1U Active CN218407933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7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07933U (zh) 一种悬臂支承型离心通风机
CN209890035U (zh) 一种铝合金电梯井架
CN212219897U (zh) 一种供氢系统的安装框架
CN209800869U (zh) 一种建筑机电双向抗震支吊架
CN210576058U (zh) 汽车燃料电池支撑框架及其集成系统
CN213503613U (zh) 一种用于风电塔筒运输的底座
CN213917010U (zh) 一种螺栓拧紧机器人
CN203472754U (zh) 一种新型的蓄电池压板结构
CN215342815U (zh) 一种电池模组固定架及储能设备
CN211335792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
CN218806321U (zh) 一种后边管横管总成结构及电动车架
CN2205222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支架
CN215291737U (zh) 一种角钢塔夜间高空警示装置
CN108715229B (zh) 混合动力飞机动力装置集成安装系统
CN216659915U (zh) 一种高效的门总成工位器具
CN215186161U (zh) 一种改进型电机支架
CN217838189U (zh) 一种大型塔吊连接装置
CN212098414U (zh) 一种重卡空滤器支架
CN211564951U (zh) 一种高铁支架用焊接装置
CN218526028U (zh) 一种电缆桥架用的抗振支架
CN215588147U (zh) 一种船用电池箱体胶槽的焊接装置
CN21746981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光伏支架
CN217216416U (zh) 一种钢索光伏支架
CN21286778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底座
CN213838761U (zh) 一种单缸直连柴油发动机组隔离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100 Langshan Industrial Park, Xiao Pu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hang F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3100 Langshan Industrial Park, Xiao Pu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