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6672U -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6672U
CN218406672U CN202222006199.1U CN202222006199U CN218406672U CN 218406672 U CN218406672 U CN 218406672U CN 202222006199 U CN202222006199 U CN 202222006199U CN 218406672 U CN218406672 U CN 218406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seismic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61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贺
李晓娟
高月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061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6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6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6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涉及加固板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加固板,加固板与底板一侧铰接;底板与加固板均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安装支撑组件的调节槽;底板上安装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上端抵靠在加固板外侧;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底板和加固板之间,且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和加固板上的调节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支撑组件与加固板之间的角度,以及根据需要增减支撑组件的数量,适合不同环境的使用。横杆和减震单元可以对抗震板进行限位以及帮助减震支杆分担压力,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固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背景技术
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此技术广泛用于设计变更,增加梁、柱、悬挑梁、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是目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梁结构调整的钢筋补强预制梁修复植筋。幕墙埋件广告牌锚固,机械设备安装植筋锚固等。岩石砖砌体等锚固,石材干挂幕墙。石材粘接,矿山洞顶、壁部位的锚固支护;铁路铁轨的锚固,水利设施码头公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的各种锚固。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些建筑由于长期失修或结构变化而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此时便需要对该建筑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抗震性能。目前所采用的抗震结构一般不便于安装,且结构不可调节,大多数抗震的范围和调节精度有限,都是根据本身弹簧支撑柱去调节,很难去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设置不同结构的抗震角度和力度,存在一定的不便,一单震动幅度过大,单纯依靠弹簧支撑柱去调节,还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支撑组件,以及采用缓冲组件辅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包括:底板;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底板一侧铰接;所述底板与加固板均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安装支撑组件的调节槽;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上端抵靠在加固板外侧;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和加固板之间,且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和加固板上的调节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若干调节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铰接在支撑杆两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调节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槽以及和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限位螺杆,两所述限位螺杆对称安装于底板上;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套在对立设置的两所述限位螺杆上端;若干减震单元,所述若干减震单元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将底板固定的固定钢钉,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螺杆的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螺杆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螺杆上端设有一组用于调节横杆在所述限位螺杆上的位置的限位螺母,一组所述的限位螺母分别位于横杆上下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块、连接杆、顶板以及套在连接杆上的弹簧,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弹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贯穿横杆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块位于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杆穿过安装孔,所述弹簧位于横杆外表面和顶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支撑组件与加固板之间的角度,以及根据需要增减支撑组件的数量,适合不同环境的使用。
2、横杆和减震单元可以对抗震板进行限位以及帮助减震支杆分担压力,降低安全隐患。
3、减震单元上设置有弹性垫,当发生轻微震荡时,可以很好的对抗震板进行缓冲。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和加固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11-限位柱,12-限位槽;2-支撑组件,21-支撑杆,22-固定座;3-横杆,301-安装槽;4-减震单元,401-固定块,402-连接杆,403-弹簧,404-顶板,405-弹性垫;5-限位螺杆;6-加固板;7-固定钢钉;8-调节槽;9-限位螺母,10-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抗震6,包括底板1、6和支撑组件2,6与底板1一侧铰接;底板1与6均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安装支撑组件2的调节槽8;底板1上安装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上端抵靠在6外侧;支撑组件2倾斜设置在底板1和6之间,且支撑组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和6上的调节槽8内。调节槽8内设置有若干调节安装孔。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杆21以及铰接在支撑杆21两端的固定座22,固定座22安装在调节槽8内。底板1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槽12以及和限位槽12相匹配的限位柱11。
本实施例中,采用支撑杆21对6进行支撑,支撑杆21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安装在调节槽8内,具体安装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情况和需要去增加支撑组件2的数量,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安装孔的位置去改变支撑杆21与6角度和支撑力度。同时缓冲组件可以对起到一个缓冲和小幅度减震的作用。
如图4-6所示:缓冲组件包括:限位螺杆5,两限位螺杆5对称安装于底板1上;横杆3,横杆3两端分别套在对立设置的两限位螺杆5上端;减震单元4,减震单元4安装在横杆3上,横杆3上的减震单元4数量为十个,但是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数量,不局限于十个,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底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将底板1固定的固定钢钉7,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螺杆5的螺孔10。固定钢钉7可以很好的将底板固定,防止在震动时底板发生移动。
限位螺杆5上端设置有螺纹,限位螺杆5上端设有一组用于调节横杆3在限位螺杆5上的位置的限位螺母9,一组的限位螺母9分别位于横杆3上下两侧,通过限位螺母9可以调整横杆3在限位螺杆5上的高度,横杆3在限位螺杆5上的高度不同,当震动时可以抵抗的压力也不同。
减震单元4包括固定块401、连接杆402、顶板404以及套在连接杆402上的弹簧403,顶板404上设置有弹性垫405,弹性垫405可以选择耐磨橡胶垫也可以选用其他弹性材质。弹性垫405在与抗震板接触时,也可以适当的对震动进行缓冲。
横杆3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301,安装槽301内设置有贯穿横杆3的安装孔,固定块401位于安装槽301内,连接杆402穿过安装孔,弹簧403位于横杆3外表面和顶板404之间。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先将抗震板6靠在墙体上,同时将底板1通过固定钢钉7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安装好支撑组件2,接着根据实际需要去调节支撑组件2和加固板6的角度以及支撑组件2的数量,然后再限位螺杆5的顶端先套上一限位螺母9,然后再将安装有减震单元4的横杆3套在限位螺杆5上,接着再用一限位螺母9将横杆3紧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加固板(6),所述加固板(6)与所述底板(1)一侧铰接;
所述底板(1)与加固板(6)均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安装支撑组件(2)的调节槽(8);
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上端抵靠在加固板(6)外侧;
若干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1)和加固板(6)之间,且支撑组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和加固板(6)上的调节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8)内设置有若干调节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杆(21)以及铰接在支撑杆(21)两端的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安装在调节槽(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槽(12)以及和限位槽(12)相匹配的限位柱(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限位螺杆(5),两所述限位螺杆(5)对称安装于底板(1)上;
横杆(3),所述横杆(3)两端分别套在对立设置的两所述限位螺杆(5)上端;
若干减震单元(4),所述若干减震单元(4)安装在所述横杆(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将底板(1)固定的固定钢钉(7),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限位螺杆(5)的螺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杆(5)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螺杆(5)上端设有一组用于调节横杆(3)在所述限位螺杆(5)上的位置的限位螺母(9),一组所述的限位螺母(9)分别位于横杆(3)上下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4)包括固定块(401)、连接杆(402)、顶板(404)以及套在连接杆(402)上的弹簧(403),所述顶板(404)上设置有弹性垫(4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内设置有贯穿横杆(3)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块(401)位于安装槽(301)内,所述连接杆(402)穿过安装孔,所述弹簧(403)位于横杆(3)外表面和顶板(404)之间。
CN202222006199.1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Active CN218406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6199.1U CN21840667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6199.1U CN21840667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6672U true CN218406672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6199.1U Active CN21840667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6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842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工程用抗震加固板
JP4624048B2 (ja) スリット板バネとこれを使用した耐震支柱および建築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KR102322249B1 (ko) 확장 가능한 모듈형 인도교
CN211286109U (zh) 一种钢结构立柱用减震支座
CN112049245A (zh)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
CN116104341A (zh) 一种建筑物基座抗震结构
CN218406672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加固板
CN114775410A (zh) 一种内置波纹腹板阻尼器的限位自复位铁路摇摆空心桥墩
CN214784796U (zh)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14412016A (zh) 一种砌体填充墙
CN2197729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底部加固装置
CN217205521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加固装置
CN217480484U (zh) 用于钢混结构建筑的填充墙结构
CN112459584B (zh) 一种墙板拼接且地基减震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CN115522684A (zh) 钢结构支撑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1571419U (zh) 一种用于边梁悬挑桥面板模板的支撑加固装置
CN1305044A (zh) 组合抗震装置
CN218205898U (zh) 一种石梁/石板抗弯加固结构
CN212153475U (zh) 一种土木抗震装置
CN213653835U (zh) 一种建筑减震加固结构
CN109629404A (zh) 一种拉索限位组合截面降低抗剪刚度的大变形橡胶支座
KR20160030746A (ko) 지하구조물의 내진 보강장치
KR20210041813A (ko) 거더 조인트
CN110230267A (zh) 高铁桥梁减震榫施工方法
CN214424098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