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5932U -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5932U
CN218405932U CN202222397495.9U CN202222397495U CN218405932U CN 218405932 U CN218405932 U CN 218405932U CN 202222397495 U CN202222397495 U CN 202222397495U CN 218405932 U CN218405932 U CN 218405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wall
prefabricated
wall body
upper bearin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74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龙
邓昌福
廖聪
李松
许贵传
刘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74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5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5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5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预制的上承重墙体、预制的下承重墙体和预制的叠合楼板,所述上承重墙体的顶端装配在下承重墙体的顶端,所述叠合楼板装配在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的接口处。该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相对于现浇墙体,施工简便快捷,无需人工制造浇筑用的壳体,其所使用的上承重墙体、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均在工厂预制,上承重墙体、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之间可形成可靠的墙体结构,连接整体性好,而且施工工艺简单,同样能够保证可靠的结构强度,不影响后序的工序穿插和施工组织。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在叠合板和承重墙的装配施结构中,其预制叠合板的竖向连接大多采用灌浆套筒形成承重墙,其施工工艺复杂,需要人工制造承重墙浇筑用的壳体,灌浆作业更需要机械人力配合,施工麻烦,不仅灌浆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封仓和灌浆的施工工艺影响其后续的工序穿插和施工组织,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包括预制的上承重墙体、预制的下承重墙体和预制的叠合楼板,所述上承重墙体的顶端装配在下承重墙体的顶端,所述叠合楼板装配在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的接口处;
所述上承重墙体包括其内部的第一钢筋笼,所述第一钢筋笼底端的钢筋延伸至上承重墙体底端的截面外部形成衔架钢筋,所述下承重墙体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侧板A和预制侧板B,且预制侧板A和预制侧板B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用于安装叠合楼板,所述预制侧板A和预制侧板B之间形成一个灌装槽,所述下承重墙体包括其内部的第二钢筋笼,所述第二钢筋笼顶端的钢筋延伸至预制侧板A和预制侧板B的内部,所述预制侧板A内和预制侧板B内的钢筋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筋条,所述叠合楼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其内部的第三钢筋笼,所述第二凸台包括其内部的第四钢筋笼;
所述叠合楼板与上承重墙体和下承重墙体进行装配时,所述第三钢筋笼的左端搭接在预制侧板B的顶部,所述上承重墙体安装于下承重墙体的顶端时,所述衔架钢筋插在灌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面与上承重墙体的侧面之间通过衔接机构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面与上承重墙体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拉杆机构,所述上承重墙体通过拉杆机构与叠合楼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上承重墙体内部开设有浇筑孔,且浇筑孔的两端分别位于上承重墙体底面的中部和上承重墙体的侧面上。
上述的,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角钢、固定镶嵌在上承重墙体左侧面的一组第一内螺纹管和固定镶嵌在第一凸台顶面的一组第二内螺纹管,所述角钢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角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凸台和上承重墙体之间。
上述的,每个所述第一内螺纹管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一钢筋笼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内螺纹管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三钢筋笼固定连接。
上述的,所述拉杆机构包括连杆件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丁字铰座A、一组第三内螺纹管、丁字铰座B和一组第四内螺纹管,所述第三内螺纹管固定镶嵌于上承重墙体的内部,所述第四内螺纹管固定镶嵌于第二凸台的内部,所述丁字铰座A通过螺栓和第三内螺纹管固安装在上承重墙体的一侧面,所述丁字铰座B通过螺栓和第四内螺纹管固定安装在第二凸台的上表面,所述连杆件的两端铰接分别铰接于丁字铰座A和丁字铰座B。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件包括金属杆、衔接件和螺杆,所述金属杆的顶端与丁字铰座A相铰接,所述金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衔接件的顶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衔接件的底端,所述螺杆的底端与丁字铰座B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件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转柄,所述衔接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金属杆与螺钉位置对应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凸条。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三内螺纹管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一钢筋笼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四内螺纹管均通过钢筋段与第四钢筋笼固定连接。
上述的,所述第二钢筋笼的上固定焊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突出延伸至灌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三钢筋笼上固定焊接有钢筋钩,且钢筋钩的左端延伸至第一凸台的左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该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相对于现浇墙体,施工简便快捷,无需人工制造浇筑用的壳体,其所使用的上承重墙体、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均在工厂预制,通过角钢把叠合楼板的左端与上承重墙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再通过拉杆机构使上承重墙体与叠合楼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然后把该三角支撑结构吊装至下承重墙体的上方,使衔架钢筋插入灌装槽的内部,同时叠合楼板的左端搭接在预制侧板B的顶面,最后再通过浇筑孔向灌装槽的内部灌装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并强化之后,上承重墙体、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之间即可形成可靠的墙体结构,连接整体性好,而且施工工艺简单,同样能够保证可靠的结构强度,不影响后序的工序穿插和施工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承重墙体、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的竖剖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承重墙体、下承重墙体和叠合楼板的竖剖结构细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丁字铰座A和上承重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凸台和连杆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杆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
1、上承重墙体;11、第一钢筋笼;12、衔架钢筋;13、浇筑孔;14、第一内螺纹管;15、第三内螺纹管;
2、下承重墙体;21、灌装槽;22、预制侧板A;23、预制侧板B;24、第二钢筋笼;25、拉筋条;26、加强筋;
3、叠合楼板;31、第一凸台;32、第三钢筋笼;33、第二内螺纹管;34、第二凸台;35、第四钢筋笼;36、第四内螺纹管;37、钢筋钩;
4、角钢;5、丁字铰座A;6、丁字铰座B;
7、连杆件;71、金属杆;72、衔接件;73、螺杆;74、转柄;75、固定块;76、螺钉;77、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包括预制的上承重墙体1、预制的下承重墙体2和预制的叠合楼板3,上承重墙体1的顶端装配在下承重墙体2的顶端,叠合楼板3装配在下承重墙体2和叠合楼板3的接口处;
请着重参照图2和图4,上承重墙体1包括其内部的第一钢筋笼11,第一钢筋笼11底端的钢筋延伸至上承重墙体1底端的截面外部形成衔架钢筋12,下承重墙体2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且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用于安装叠合楼板3,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之间形成一个灌装槽21,下承重墙体2包括其内部的第二钢筋笼24,第二钢筋笼24顶端的钢筋延伸至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的内部,预制侧板A22内和预制侧板B23内的钢筋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筋条25,用于提高预制侧板A22内和预制侧板B23之间的结构力,叠合楼板3上设置有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4,第一凸台31包括其内部的第三钢筋笼32,第二凸台34包括其内部的第四钢筋笼35;
请着重参照图1、图2和图4,叠合楼板3与上承重墙体1和下承重墙体2进行装配时,第三钢筋笼32的左端搭接在预制侧板B23的顶部,上承重墙体1安装在下承重墙体2的顶端时,衔架钢筋12插在灌装槽21的内部,第一凸台31的顶面与上承重墙体1的侧面之间通过衔接机构进行固定,第二凸台34的顶面与上承重墙体1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拉杆机构,上承重墙体1通过拉杆机构与叠合楼板3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上承重墙体1内部开设有浇筑孔13,且浇筑孔13的两端分别位于上承重墙体1底面的中部和上承重墙体1的侧面上,当上承重墙体1、下承重墙体2与叠合楼板3进行初步安装固定后,通过浇筑孔13向灌装槽21的内部灌装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上承重墙体1、下承重墙体2与叠合楼板3之间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且具有较强的结构力。
请着重参照图2,衔接机构包括角钢4、固定镶嵌在上承重墙体1左侧面的一组第一内螺纹管14和固定镶嵌在第一凸台31顶面的一组第二内螺纹管33,角钢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管14和第二内螺纹管33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角钢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内螺纹管14和第二内螺纹管33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凸台31和上承重墙体1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叠合楼板3与上承重墙体1之间的剪应力。
上述的,每个第一内螺纹管14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一钢筋笼11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角钢4与上承重墙体1之间的结构力,每个第二内螺纹管33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三钢筋笼32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角钢4与叠合楼板3之间的结构力。
请着重参照图1、图3和图4,上述的拉杆机构包括连杆件7和紧固件,紧固件包括丁字铰座A5、一组第三内螺纹管15、丁字铰座B6和一组第四内螺纹管36,第三内螺纹管15固定镶嵌于上承重墙体1的内部,第四内螺纹管36固定镶嵌于第二凸台34的内部,丁字铰座A5通过螺栓和第三内螺纹管15固安装在上承重墙体1的一侧面,丁字铰座B6通过螺栓和第四内螺纹管36固定安装在第二凸台34的上表面,连杆件7的两端铰接分别铰接于丁字铰座A5和丁字铰座B6。该方案中,上承重墙体1通过拉杆机构与叠合楼板3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够进一步提高叠合楼板3的中部与上承重墙体1之间的拉应力,保证该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节点结构的可靠性。
请着重参照图3、图4和图5,上述的连杆件7包括金属杆71、衔接件72和螺杆73,金属杆71的顶端与丁字铰座A5相铰接,金属杆71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衔接件72的顶端,螺杆73螺纹连接于衔接件72的底端,螺杆73的底端与丁字铰座B6相铰接;衔接件7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转柄74,通过转柄74便于使金属杆71转动,衔接件7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5,固定块7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76,金属杆71与螺钉76位置对应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凸条77,拧紧螺钉76,能够锁定衔接件72。
在上述的连杆件7中,通过转动衔接件72,能够改变螺杆73在衔接件72内的长度,从而能够调节连杆件7的长度,使叠合楼板3与上承重墙体1之间形成施工标定的夹角,并保持合理的拉应力,无需调节连杆件7的长度时,拧紧螺钉76,能够避免衔接件72转动。
请着重参照图3和图4,每个第三内螺纹管15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一钢筋笼11固定连接,每个第四内螺纹管36均通过钢筋段与第四钢筋笼35固定连接。用于保证拉杆机构的结构强度,保证上承重墙体1通过拉杆机构与叠合楼板3之间的可靠连接。
上述的,请着重参照图2,第二钢筋笼24的上固定焊接有加强筋26,且加强筋26突出延伸至灌装槽21的内部,第三钢筋笼32上固定焊接有钢筋钩37,且钢筋钩37的左端延伸至第一凸台31的左侧。通过浇筑孔13向灌装槽21的内部灌装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加强筋26、钢筋钩37、衔架钢筋12和灌装槽21的水泥砂浆形成一个整体,能够进一步保证上承重墙体1、下承重墙体2和叠合楼板3之间连接点的稳固,进一步提高该该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节点结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方案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该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进行装配时,首先通过角钢4把叠合楼板3的左端与上承重墙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再通过拉杆机构使上承重墙体1与叠合楼板3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然后把该三角支撑结构吊装至下承重墙体2的上方,使衔架钢筋12插入灌装槽21的内部,同时叠合楼板3的左端搭接在预制侧板B23的顶面,同时在叠合楼板3的底面设置临时支撑装置,使叠合楼板3保持施工标定的水平位置,再调节连杆件7的长度,使叠合楼板3与上承重墙体1之间形成施工标定的夹角,并保持合理的拉应力,最后再通过浇筑孔13向灌装槽21的内部灌装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并强化之后,上承重墙体1、下承重墙体2和叠合楼板3之间即可形成可靠的墙体结构,最后再拆除叠合楼板3的底面设置临时支撑装置即可。上述的在调节连杆件7的长度的过程中,通过转动衔接件72,能改变螺杆73在衔接件72内的长度,即可调节连杆件7的长度,无需调节连杆件7的长度时,拧紧螺钉76,锁定衔接件7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包括预制的上承重墙体(1)、预制的下承重墙体(2)和预制的叠合楼板(3),所述上承重墙体(1)的顶端装配在下承重墙体(2)的顶端,所述叠合楼板(3)装配在下承重墙体(2)和叠合楼板(3)的接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重墙体(1)包括其内部的第一钢筋笼(11),所述第一钢筋笼(11)底端的钢筋延伸至上承重墙体(1)底端的截面外部形成衔架钢筋(12),所述下承重墙体(2)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且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用于安装叠合楼板(3),所述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之间形成一个灌装槽(21),所述下承重墙体(2)包括其内部的第二钢筋笼(24),所述第二钢筋笼(24)顶端的钢筋延伸至预制侧板A(22)和预制侧板B(23)的内部,所述预制侧板A(22)内和预制侧板B(23)内的钢筋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筋条(25),所述叠合楼板(3)上设置有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4),所述第一凸台(31)包括其内部的第三钢筋笼(32),所述第二凸台(34)包括其内部的第四钢筋笼(35);
所述叠合楼板(3)与上承重墙体(1)和下承重墙体(2)进行装配时,所述第三钢筋笼(32)的左端搭接在预制侧板B(23)的顶部,所述上承重墙体(1)安装于下承重墙体(2)的顶端时,所述衔架钢筋(12)插在灌装槽(21)的内部,所述第一凸台(31)的顶面与上承重墙体(1)的侧面之间通过衔接机构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凸台(34)的顶面与上承重墙体(1)的侧面之间设置有拉杆机构,所述上承重墙体(1)通过拉杆机构与叠合楼板(3)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上承重墙体(1)内部开设有浇筑孔(13),且浇筑孔(13)的两端分别位于上承重墙体(1)底面的中部和上承重墙体(1)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角钢(4)、固定镶嵌在上承重墙体(1)左侧面的一组第一内螺纹管(14)和固定镶嵌在第一凸台(31)顶面的一组第二内螺纹管(33),所述角钢(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管(14)和第二内螺纹管(33)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角钢(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内螺纹管(14)和第二内螺纹管(33)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凸台(31)和上承重墙体(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内螺纹管(14)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一钢筋笼(1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内螺纹管(33)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三钢筋笼(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机构包括连杆件(7)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丁字铰座A(5)、一组第三内螺纹管(15)、丁字铰座B(6)和一组第四内螺纹管(36),所述第三内螺纹管(15)固定镶嵌于上承重墙体(1)的内部,所述第四内螺纹管(36)固定镶嵌于第二凸台(34)的内部,所述丁字铰座A(5)通过螺栓和第三内螺纹管(15)固安装在上承重墙体(1)的一侧面,所述丁字铰座B(6)通过螺栓和第四内螺纹管(36)固定安装在第二凸台(34)的上表面,所述连杆件(7)的两端铰接分别铰接于丁字铰座A(5)和丁字铰座B(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件(7)包括金属杆(71)、衔接件(72)和螺杆(73),所述金属杆(71)的顶端与丁字铰座A(5)相铰接,所述金属杆(71)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衔接件(72)的顶端,所述螺杆(73)螺纹连接于衔接件(72)的底端,所述螺杆(73)的底端与丁字铰座B(6)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7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转柄(74),所述衔接件(7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5),所述固定块(7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76),所述金属杆(71)与螺钉(76)位置对应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凸条(7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内螺纹管(15)均通过钢筋段与第一钢筋笼(1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四内螺纹管(36)均通过钢筋段与第四钢筋笼(3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笼(24)的上固定焊接有加强筋(26),且加强筋(26)突出延伸至灌装槽(21)的内部,所述第三钢筋笼(32)上固定焊接有钢筋钩(37),且钢筋钩(37)的左端延伸至第一凸台(31)的左侧。
CN202222397495.9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Active CN218405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7495.9U CN21840593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7495.9U CN21840593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5932U true CN218405932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2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7495.9U Active CN218405932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5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9224A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208668930U (zh) 装配式结构拐角安装加固装置
CN218405932U (zh) 一种预制承重墙和叠合板的节点结构
CN220504158U (zh) 一种采用一级接头连接的混合框架结构
CN113186811A (zh) 一种基于湿接缝的横向分块预制拼装桥墩
CN108729544A (zh) 干湿式复合连接拼装式构建物
CN112031209A (zh) 一种免套筒灌浆夹芯保温剪力墙体系
CN111608314A (zh) 双向叠合板混凝土结构及其整体式接缝施工方法
CN215907025U (zh) U型钢包混凝土梁与钢骨混凝土预制柱的连接节点
CN216664766U (zh) 一种装配式挑檐女儿墙
CN210767266U (zh) 预制装配式劲性混凝土柱构件节点连接结构
CN108678164A (zh) 连接梁式拼装建筑结构
CN108930406A (zh) 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
CN205382595U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
CN212452232U (zh) 现浇rc与预制uhpc组合箱拱结构
CN212104748U (zh) 一种全预制楼板稳固安装的连接结构
CN108755939A (zh) 复合连接拼装式建筑结构
CN219973688U (zh) 一种便捷式大梁钢筋支撑件
CN219011515U (zh)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板的节点构造
CN214219947U (zh) 一种用于干式螺栓连接的预制梁构件
CN110284642A (zh) 一种全螺栓装配式空心双向楼板成型方法及其节点
CN215329316U (zh) 一种基于湿接缝的横向分块预制拼装桥墩
CN215484040U (zh) 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用预制墙板
CN208441258U (zh) 拼装式梁柱连接结构
CN216239270U (zh) 装配式矩形洞口构件及其与叠合梁板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