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5396U -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5396U
CN218405396U CN202222940900.7U CN202222940900U CN218405396U CN 218405396 U CN218405396 U CN 218405396U CN 202222940900 U CN202222940900 U CN 202222940900U CN 218405396 U CN218405396 U CN 218405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ring
outside
fixing
gr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09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409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5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5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5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桩,涉及工程建筑物技术领域,包括:桩体机构,所述桩体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重心下垂机构,所述重心下垂机构的外侧设置有钢架机构,所述重心下垂机构的外侧灌注有混凝土灌注体,所述桩体机构包括钢筋柱,所述钢筋柱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卡件,所述钢筋柱与环形卡件的内侧固定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重心下垂机构可以有效的将桩体的重心进行下移,从而更好的将桩体的稳定性进行提高,从而增加稳定性,通过安装的钢架机构可以更好的将桩体与土壤的连接性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桩体的稳定性和固定性,通过安装的振动杆可以更好的便于施工人员对桩体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沉降,从而更好的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混凝土桩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普通的捆绑钢筋然后进行支模板,最后进行浇筑,从而导致建筑混凝土的固定效果难以进一步增强,从而使其重心点难以有效的降低至底端,并且由于缺少钢架等结构,导致混凝土与土壤的黏结性不高,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稳定性难以进一步进行提升,从而无法更好的提高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包括:桩体机构,所述桩体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重心下垂机构,所述重心下垂机构的外侧设置有钢架机构,所述重心下垂机构的外侧灌注有混凝土灌注体,所述桩体机构包括钢筋柱,所述钢筋柱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卡件,所述钢筋柱与环形卡件的内侧固定卡接,所述钢筋柱的内部设置有振动杆,所述重心下垂机构包括重心固定件,所述重心固定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重心固定件与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架与固定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底盘,所述固定底座与固定底盘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架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环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环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固定件,所述支撑杆与环形固定件的内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从而通过钢架机构增加混凝土桩与土壤的连接性,从而增加固定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钢筋柱和振动杆的一端外侧均与重心固定件的内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从而增加钢筋柱和振动杆与重心固定件之间的固定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环的内侧与固定架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从而增加固定环与固定架之间的固定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环的内侧与固定架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从而增加支撑环与固定架之间的固定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重心固定件的底端与固定底盘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从而增加重心固定件与固定底盘之间的固定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重心下垂机构可以有效的将桩体的重心进行下移,从而更好的将桩体的稳定性进行提高,从而增加稳定性,通过安装的钢架机构可以更好的将桩体与土壤的连接性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桩体的稳定性和固定性,通过安装的振动杆可以更好的便于施工人员对桩体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沉降,从而更好的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的钢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桩体机构;11、钢筋柱;12、振动杆;13、环形卡件;
2、重心下垂机构;21、重心固定件;22、固定架;23、固定底座;24、固定底盘;
3、钢架机构;31、固定环;32、连接杆;33、连接环;34、支撑环;35、支撑杆;36、环形固定件;
4、混凝土灌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包括:桩体机构1,桩体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重心下垂机构2,重心下垂机构2的外侧设置有钢架机构3,重心下垂机构2的外侧灌注有混凝土灌注体4,桩体机构1包括钢筋柱11,钢筋柱1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卡件13,钢筋柱11与环形卡件13的内侧固定卡接,钢筋柱11的内部设置有振动杆12,重心下垂机构2包括重心固定件21,重心固定件2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22,重心固定件21与固定架22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架2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座23,固定架22与固定底座23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增加固定架22与固定底座23之间的固定效果,固定底座23远离固定架2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底盘24,固定底座23与固定底盘24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固定底座23将固定架22与固定底盘24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增加固定性,钢筋柱11和振动杆12的一端外侧均与重心固定件21的内部固定连接,从而增加钢筋柱11和振动杆12与重心固定件21之间的固定效果,重心固定件21的底端与固定底盘24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增加重心固定件21与固定底盘24之间的固定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钢架机构3包括固定环31,固定环3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32,固定环31与连接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2远离固定环3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33,连接杆32与连接环33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环3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环34,支撑环34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杆35,支撑环34与支撑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支撑杆35将支撑环34进行固定连接增加固定性,支撑杆35远离支撑环34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固定件36,支撑杆35与环形固定件36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环31的内侧与固定架2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增加固定环31与固定架22之间的固定效果,支撑环34的内侧与固定架22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从而增加支撑环34与固定架22之间的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通过安装的钢筋柱11和环形卡件13的固定卡接,从而为混凝土桩增加固定效果,通过安装的振动棒可以更好的便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桩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沉降,通过安装的重心固定件21可以将钢筋柱11与振动杆12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安装的固定底座23可以将固定架22与固定底盘24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增加重心下垂作用,通过安装的固定环31与固定架22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连接杆32与固定环31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安装的连接环33与连接杆32的固定连接,由于连接杆32和连接环33反向倾斜从而通过连接环33增加对混凝土桩与土壤的连接性,通过安装的支撑杆35可以将支撑环34与环形固定件36进行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环34与固定架22的固定连接,从而增加混凝土桩对土壤的连接性,从而增加固定效果,在安装时首先将桩体机构1安装完成,然后将重心下垂机构2安装在桩体机构1的底端,然后将钢架机构3安装在固定架22上,最后将混凝土灌注体4进行灌注,从而更好的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机构(1),所述桩体机构(1)的底端设置有重心下垂机构(2),所述重心下垂机构(2)的外侧设置有钢架机构(3),所述重心下垂机构(2)的外侧灌注有混凝土灌注体(4),所述桩体机构(1)包括钢筋柱(11),所述钢筋柱(1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卡件(13),所述钢筋柱(11)与环形卡件(13)的内侧固定卡接,所述钢筋柱(11)的内部设置有振动杆(12),所述重心下垂机构(2)包括重心固定件(21),所述重心固定件(2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22),所述重心固定件(21)与固定架(2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座(23),所述固定架(22)与固定底座(2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3)远离固定架(2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底盘(24),所述固定底座(23)与固定底盘(24)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机构(3)包括固定环(31),所述固定环(3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32),所述固定环(31)与连接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远离固定环(3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33),所述连接杆(32)与连接环(3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环(34),所述支撑环(34)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杆(35),所述支撑环(34)与支撑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5)远离支撑环(34)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固定件(36),所述支撑杆(35)与环形固定件(36)的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柱(11)和振动杆(12)的一端外侧均与重心固定件(21)的内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1)的内侧与固定架(2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34)的内侧与固定架(22)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固定件(21)的底端与固定底盘(24)的一侧固定连接。
CN202222940900.7U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Active CN218405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0900.7U CN218405396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0900.7U CN218405396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5396U true CN218405396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0900.7U Active CN218405396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5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3427U (zh) 一种盖梁混凝土浇注模板钢抱箍支撑系统
CN218405396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桩
CN212612282U (zh) 一种牵拉固定式水利工程护坡
CN20829337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混凝土浇筑钢模板
CN215519167U (zh) 一种倒三角型桁架拼接施工节点
CN216340823U (zh) 用于支撑坡面上钢管架体立杆的钢支座
CN110565876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
CN210238321U (zh) 一种梁桥拼接板加固装置
CN112593527A (zh) 一种水利工程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
CN214996021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造连接架
CN211472203U (zh) 一种桥墩盖梁钢模板支撑抱箍
CN218562103U (zh) 一种桥梁托架的固定结构
CN112647587A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217325912U (zh) 钢筋混凝土墙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CN216921482U (zh) 空斗墙体夹钢混凝土加固结构
CN219731712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加固支撑机构
CN218223480U (zh) 一种振筛式砂石分离机的振动立柱工装
CN217353612U (zh) 一种混凝土布料机用可移动支架
CN213329406U (zh) 一种用于预制梁柱连接的节点结构
CN111719444B (zh) 一种桥梁整体加固装置
CN219011694U (zh) 一种建筑用构造柱
CN220223343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结构
CN216194891U (zh) 一种复合式塔机基础结构
CN219364924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CN211769936U (zh) 一种塔机附着内撑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